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青青瑞士行(15)-歐洲的書房

(2024-03-12 07:19:36) 下一個

很多人都知道,瑞士最有文化的城市是萊茵河畔的巴塞爾。它被稱為瑞士的“文化之都”,也被稱為“博物館之城”。不過,“歐洲的書房”卻不在這裏,而是在離博登湖很近的聖加侖(St. Gallen)。聖加侖曾是中世紀歐洲的學術聖地,擁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聖加侖修道院。因為這些,聖加侖被稱為“歐洲的書房”,而修道院的圖書館則被稱為“靈魂的藥房”。我們的瑞士之行,一定不會錯過這個“位高權重”的聖加侖。不過,出於對萊茵河的敬重和喜愛,我沒有從萊茵河畔的施泰因直接開往聖加侖,而是逆萊茵河而上,去了給它輸送水源的博登湖。

聖加侖

聖加侖

聖加侖

長約273公裏的博登湖,今天被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環抱,其中德國占據63%,瑞士占26%,奧地利占10%多一點。從這個比例可以看得出,德國是此湖的“當家人”,而湖邊所有城市的居民,不管是瑞士的還是奧地利的,都以德語為主。如果看地圖,你會發現,與博登湖“首都”康斯坦茨隔萊茵河相望之處,分明在瑞士的土地上,但卻是德國的領土。為什麽德國一定要在博登湖上“大施拳腳”?為什麽一定要把本屬於瑞士的土地劃歸到自己名下呢?這都跟萊茵河有關。

當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萊茵河在“哺育”下遊的國家時,它一定要找一個地方為自己“充電”,這個地方就是博登湖。博登湖像一個天然儲水庫,也像媽媽取之不盡的“乳汁”。“乳汁”從康斯坦茨狹窄的水道流進博登湖下湖,再從瑞士的施泰恩流出,成為西歐的“母親河”,滋養著德法、瑞士和荷蘭。而總長1232公裏的萊茵河流經德國境內長達865公裏,占萊茵河總長的70%多,被稱為“德國的搖籃”。因此,康斯坦茨邊的狹窄水道就跟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一樣,是德國的命脈。倘若任何一國掐住這個命脈,德國就有可能“一命嗚呼”。所以,看似奧地利、瑞士和德國一起守候著博登湖這潭碧水,還不如說,是德國在嗬護著這顆熠熠生輝的明珠。

博登湖

博登湖

博登湖

但是,這顆“明珠”並不是今天才熠熠生輝的,它的岸邊早在公元前3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固定居民。公元後一世紀左右,羅馬人開始在岸邊定居。中世紀後,湖邊的一些城市開始發展起來,但不包括羅曼斯霍恩(Romanshorn)小鎮。這個小鎮是我開出施泰恩後的第一站,可剛開出施泰恩不久,天上便下起了大雨,害得我們都沒看清楚萊茵河畔“長”什麽樣。不過,當我們到達羅曼斯霍恩小鎮時,雨停了。這個小鎮到處都是可以免費停車一個小時的藍線,我停好車後,便跟先生走向了湖邊。雨後的這裏,寒氣逼人,一點兒盛夏的感覺也沒有,我們穿著長袖衣褲,還被冷風吹得哆哆嗦嗦的。

關於這個小鎮的誕生史,沒人知道。人們隻知道,它在公元8世紀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當時還是法蘭克王國國王和倫巴第國王的查理曼大帝授予給了聖加侖修道院管轄。可以說,它是聖加侖的“孩子”。不過,它一直是一個小村莊,直到1844年此地建立了一個港口,該村莊才發展為一個小鎮。但是,本該擁有絕美湖光山色的這裏在陰沉的天空下絲毫看不出美麗。我們在海港邊眺望著博登湖廣闊的水域,凝望著“水至清則無魚”的湖麵,覺得若是在明媚的陽光下,這裏的博登湖可能會讓我們一見傾心。

羅曼斯霍恩

羅曼斯霍恩

羅曼斯霍恩

我在冷風中開向離小鎮不到半個小時距離的聖加侖,那裏是我們的住宿地。可穀歌地圖給我們指錯了路,我們問了幾個人,也不知道怎麽走,最後一個好心的瑞士人開他的車帶我們去了酒店。我們的酒店在山腰上,四周都是密林,如果天氣好的話,這裏一定是個大氧吧。可怎奈,我們剛到酒店不久,又開始下雨。酒店不包停車,我把車開到山坡下,就找到了一個可以免費停車的藍線。正在我沾沾自喜以為撿到便宜時,天空下起了暴雨,豆大的雨點似乎要把車棚砸漏。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瑞士經曆如此大,如此長的暴雨。

第二天6點多,雨仍然在下,隻是變成了絲絲細雨。我拉開窗簾,聖加侖修道院的教堂塔尖便躍入了眼際。原來,酒店離修道院並不遠。我在細雨中走去修道院尋找停車位,因為免費的藍線隻允許我們停到早上8點。路上人跡皆無,隻有麵包店飄出的奶香誘惑著我。幸運的是,在老城邊有4個停車位。我趕忙走回酒店去吃品種繁多的免費自助餐,然後把車開到了這裏,開開心心跟先生閑逛聖加侖這個歐洲的重鎮。

聖加侖

聖加侖

聖加侖

聖加侖

最高海拔超過一千米的這個重鎮坐落於山穀中,萊茵河的支流,最終注入博登湖的施泰納赫河(Steinach River)從城東北流過。該城因為擁有大片森林而被稱為“綠環之城”,也因為丘陵地形導致的出行不便而被稱為“千梯之城”。這個“綠環之城”和“千梯之城”是不是被神擇選的不知道,人們隻知道,自從愛爾蘭傳教士加盧斯(Gallus)於公元612年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隱修所後,聖加侖便跟這位聖人緊密相連起來。當他在聖加侖離世後不久,他墳墓所在地的隱修所便成了朝聖地。隨著朝聖人數的增加,聖加侖修道院於公元719年被修建。從公元747年起,修道院開始要求信徒遵循“本篤規條”(Benedictine Rule)潛修。為此,還設立了一個圖書館。此時,法蘭克帝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的“手”還未伸到這裏。

當查理曼大帝的勢力伸展到這裏後,聖加侖修道院開始逐漸走入高光時刻。它不僅是朝聖地,也是紡織品貿易中心,還擁有賓館、馬廄和醫院等,並成為阿爾卑斯山以北最早的修道院學校之一。查理曼大帝去世後兩年,修道院進入了黃金時代。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直屬機構,修道院隻接受皇帝的命令,它還被皇帝免除了向主教區繳稅的義務,從而獲得了全部的自主權。隨著財力和實力的增強,修道院院長擴大了圖書館的館藏。之後幾百年內,修道院都統治這座城市及周邊地區,成為歐洲最大的聖本篤修道院之一。從1206年開始,這座修道院的院長便由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儲擔任,直到1798年修道院的世俗權力才被取締。

聖加侖修道院

聖加侖修道院

聖加侖修道院

聖加侖修道院

我們從老城的城門拾階而上,走入歐洲重量級的聖加侖修道院區,眼前即是聖加侖主教教堂。這個教堂乍一看,跟艾因西德倫修道院(Kloster Einsiedeln)教堂的建築風格很像。它們都是灰白色的建築,也都是巴洛克風格,但艾因西德倫修道院的教堂位於高台之上,門前是寬闊的廣場,並呈平麵分布,這讓它看起來比聖加侖主教教堂更有氣勢。不過,聖加侖主教教堂是聖加侖修道院的一部分,因而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這又讓它比艾因西德倫修道院的教堂段位高出了不少。

該教堂就是聖人加盧斯最初隱居和被埋葬的地方,至今他的墳墓還在地下室的祭壇下,聖加侖的前主教也長眠於此。當此隱居所成為朝聖地後,一座教堂被建立。此教堂在流轉的時光裏不斷被擴建,今天的教堂竣工於1767年,據說是為了炫富而建的。它被認為是巴洛克時代最後的偉大神聖建築之一,但仍然保有建築初期的地基和石柱。這些地基和石柱默默屹立在那兒,無聲注視著人類文明的演進,千百年來訴說著信仰的力量。教堂內部也是巴洛克風格,到處是金色的雕飾,並搭配著綠色藤蔓和葉子,壁畫也精彩紛呈。裏麵還有獨樹一幟的本篤傳教士唱詩椅和一麵別具一格的聖壇柵欄。南祭壇上有一個加盧斯親自從愛爾蘭帶回的鍾,它是歐洲現存最古老的三個鍾之一。

聖加侖修道院教堂

聖加侖修道院教堂

聖加侖修道院教堂

聖加侖修道院教堂

雖然聖加侖主教教堂內部沒有艾因西德倫教堂豪奢,但它巴洛克風格的圖書館卻比艾因西德倫修道院的圖書館有名得多。此圖書館是全球最美十大圖書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曆史圖書館,還憑14萬本藏書成為歐洲最古老、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之一。這些藏書大部分是基督教典籍,還有上百冊無價的羊皮紙手稿和公元9世紀歐洲最老的建築圖紙。它們曆經千年,仍然完美地“躺‘在它們誕生的地方,無疑是中世紀初以來歐洲文化形成階段的瑰寶。聖加侖正是因為這個圖書館,才成為了德語國家的宗教、教育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因為這個圖書館,“黑暗的中世紀”才顯得不那麽黑暗。

今天,進入此圖書館要付費,門票近20美元,包含地下室的展館和檔案館。圖書館的正門上刻著一句希臘文,意為“靈魂的藥房”。內部麵積不大,但擁有瑞士最美麗的巴洛克風格大廳,書架和地板都用深紅褐色的核桃木鑲嵌而成。這種核桃木木質細膩、色彩千年不變。穹頂的彩色濕壁畫描繪了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及迦克墩公會議的場景。整個壁畫的色彩與核桃木原色相得益彰,渾然一體,讓圖書館看上去既富麗堂皇,又莊嚴典雅。我們在這個“靈魂的藥房”被包括羅馬法律和日耳曼法律文獻、醫學文獻和詩歌等在內的數以千計的珍貴書籍圍繞著,覺得自己特別無知。令人意外的是,一具2700年前的古埃及木乃伊在圖書館中與這些經典書籍相伴,這跟圖書館的布局有些不協調。

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

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

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

聖加侖修道院圖書館

圖書館的地下室用包括中文在內的各種語言介紹了修道院從加盧斯定居在此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1400年的曆史。其中精華部分是公元895年製作的具有華美象牙書殼的長卷福音書,還有古典時代晚期最重要的基督教思想家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的100部作品,他的作品被認為是古典時代和中世紀的轉折點。而讓我們驚訝的是,地下室展出了在已知古典時代最大象牙飾板上雕刻的一幅浮雕,浮雕中間是天地之主耶穌基督,四角坐著四位福音書作者。

如果說聖加侖教堂、圖書館和地下室都可圈可點的話,那對我們來說,隸屬於聖加侖修道院的檔案館就顯得平淡無奇了。雖然檔案館展出了公元700年到1千年聖加侖的各類文件,包括證書、功德簿和唯一保留至今的加洛林時期的成員登記冊等,但這些密集程度相當罕見的曆史文件,我們一個也看不懂,匆匆瞟過幾眼後便離開了檔案館,又來到了修道院的庭院。站在那裏靜靜環顧著這個擁有教堂、圖書館和檔案館等建築物的修道院。這時,雨已停歇,庭院中也人來人往。此修道院是卡洛林式修道院的典型代表,它以教堂是中心,其它建築按馬蹄形排列成封閉式,整個建築幾乎包含了建築史上重要階段的所有建築形式,比如,建築布局是哥特式的,柱頭裝飾是中世紀早期卡洛林式的,教堂和圖書館是巴洛克式的,但這些風格融合得很和諧。

圖書館地下室

圖書館地下室

圖書館地下室

圖書館地下室

修道院檔案館

這和諧的場景讓我們覺得,邂逅聖加侖,就好像認識了一位睿智的長者。他用溫柔的眼神看向我們,讓我們領悟到歲月的意義。修道院外是因修道院而生的聖加侖老城區。雖然聖加侖老城區一點兒也沒有驚豔我們的眼眸,但當我們駛向曾歸屬於聖加侖修道院的阿彭策爾(Appenzell)時,我們又開始重溫瑞士高山牧場帶給我們的驚豔之美。我們將從這裏穿過,再次蒞臨萊茵河畔,在萊茵河最上遊的列支敦士登(Liechtenstein)小國,欣賞阿爾卑斯山和萊茵河穀共同構築的如畫風景。那風景,披著光,向我們走來,照亮了我們的天空,成為了我們的救贖。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eorgegan' 的評論 : 謝謝你美好的祝福。
georgegan 回複 悄悄話 永遠的瑞士,永遠的美麗!更讚作者的妙筆生花和您先生對您的頂力支持。我們讀者有福矣。祝您和您先生旅途順利,愉快!與人玫瑰, 馨香四溢。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der' 的評論 : 謝謝補充。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xc8585'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跟讀和讚。
moder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在St Gallen居住了三年。這裏有一所瑞士工商和法律著稱的大學,一所著名私校和每年一度的exhibition......。充滿了美好的回憶!
wxc8585 回複 悄悄話 繼續跟讀,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