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首都在哪裏?是人口最多的蘇黎世,還是人口第二多的日內瓦,亦或是人口第三多的巴塞爾?都不是。瑞士根本就沒有法律上的首都,隻有事實上的首都,這個事實上的首都就在瑞士第四大城市伯爾尼(Bern)。作為一個聯邦製國家,瑞士聯邦議會曾對是否應該設立首都問題進行過激烈的討論,最後在1848年出台的方案中把伯爾尼列為了瑞士聯邦所在地,但不稱之為首都。不過,世界上的遊人都把伯爾尼當作瑞士的首都,包括我們在內。
第一次的瑞士之旅,我們因為坐火車,時間太過緊湊而錯過了伯爾尼,這次我們開車,是一定不會錯過的。不像納沙泰爾湖旁的納沙泰爾城在史前就有人類居住,史學家說伯爾尼可能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才有人居住,這讓它比納沙泰爾城年輕很多。可是,如果從穿城而過的阿勒河(Aare River)來看,伯爾尼的曆史或許會更漫長,因為一般來說,大河邊都會孕育出更早的文明。發源於阿爾卑斯山脈冰川的阿勒河是瑞士境內最長的河流,也是萊茵河最主要的支流,還曾做過萊茵河、多瑙河和羅納河的上遊。它在伯爾尼它形成了著名的“阿勒環”,環繞著伯爾尼,用它特有的湖藍色河水使伯爾尼“風情萬種”。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如果說伯爾尼在凱爾特人到來前是一片淨土,那可能是因為此河在遠古時非常“桀驁不馴”,因而伯爾尼才不適合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不過,今天在伯爾尼境內的阿勒河卻是一條平靜的溪流,它流經伯爾尼後,沿著侏羅山脈南部山腳下蜿蜒而行,最終注入萊茵河。不知道阿勒河什麽時候變乖巧的,但人們知道伯爾尼真正降臨到人間是在1191年。這一年,統治瑞士中部和東部的公爵在伯爾尼三麵環河的小山上建造了一個要塞,並將之命名為伯爾尼,在德語中它意為“熊出沒的地方”。有人說,位於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上的伯爾尼之所以這樣被命名,是因為公爵有一天去城外打獵時突發奇想,說用獵獲的第一頭野獸給伯爾尼命名,而他最先獵到的是一頭熊,於是伯爾尼便有了“熊城”之名,熊也成了伯爾尼的城徽。
此時,發動了第六次十字軍東征,以兵不血刃方式奪回耶路撒冷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還有三年才出生。當腓特烈二世上位後,他宣布伯爾尼為自由城,然後伯爾尼第一次被擴建,但都是木質建築。之後,隨著歐洲水運貿易的增加,伯爾尼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不斷被擴建,也因此越來越“俊俏”,這讓神聖羅馬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對它愛不釋手。在經曆了神聖羅馬帝國大空位時代後,伯爾尼最後在1339年加入了瑞士聯邦,並成為了強大城邦的中心。可是,這個強大城邦的中心卻在15世紀初的一場火災中大部分被毀,後被用砂石重建,但它真正繁華是在16世紀上半葉的宗教改革後。那時,大量受天主教迫害的新教徒和猶太人帶著資金和技術等來到這裏,讓伯爾尼迎來了大繁榮時期,到公元18世紀時,達到了“枝繁葉茂”的巔峰。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這個時候的伯爾尼,已被像一條碧綠絲帶的阿勒河圍成了一個半島形狀,城市規劃因地製宜,道路網沿阿勒河河岸延展。整個道路係統都用切割而成的灰色條石建成,時而出現淡綠色色調,街道兩側建有連拱。城市中的教堂尖塔和鍾樓,以及建有角塔的房屋和傾斜的屋頂,跟公共花園和綴滿鮮花的噴泉等一起,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建築風景畫。因其市區街道中有許多街心泉,所以它除了被稱為“熊城”外,還被稱為“泉城”。今天,伯爾尼的老城全部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這樣描述伯爾尼老城: 古城幾百年來不斷發展進步,但城市的規劃理念卻始終如一,並保留了原來的曆史風貌。而伯爾尼之所以會保持中世紀的風貌,並在戰火連連的歐洲從未遭受過戰爭的蹂躪,跟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有關。
我們從穆爾滕湖畔出發,在絲絲小雨中來到了薈萃了中世紀歐洲建築精華的伯爾尼。我知道老城是禁止機動車進入的,於是把車停到了老城外。非常幸運的是,我在一條小巷裏找到了可以免費停車一個小時的藍線。更為幸運的是,到達伯爾尼時,雨竟然停了。可一個小時根本不夠我們遊覽這座世界文化遺產的,於是請教當地人。他們說,這一天是星期六,警察不會來,還讓我們把Blue Disk上的時針往後撥。我們聽從了他們的建議,然後信步走向老城。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花園
伯爾尼公園
剛出小巷不久,我們就非常驚訝,以為來到了德國,那些灰中帶綠的建築跟德國的很像,讓我們一眼看過去就很喜歡。路上車輛不多,街道也非常幹淨,比巴塞爾強很多。跟歐洲很多國家體量龐大的首都相比,巴塞爾顯得秀氣玲瓏。作為歐洲最小的首都之一,伯爾尼的老城也不大。我們從建於1908年,掛滿熊標彩旗的伯爾尼國家飯店前經過,去探訪如一位歸隱山林的貴族,靜靜講述著近千年過往情懷的瑞士首都。
步行街的邊緣是一個小花園(Kleine Schanze),這座花園所在地最初是建於1625年的巴洛克式防禦堡壘,旨為保衛城市。1817年左右,堡壘被部分夷平,被改建成了景觀風格的花園,這是瑞士首次對巴洛克式防禦工事進行園藝重新設計。今天的花園裏麵,除了有各式花草和池塘以外,還有雕塑和1909年為紀念萬國郵政聯盟成立25周年而建造的紀念碑,以及為當地人設計的在此放鬆、玩耍和運動的空間。站在“堡壘”的製高點上,古老的伯爾尼映入眼簾,首當其衝的便是與花園一路之隔的聯邦國會大樓(Bundeshaus)。
聯邦國會大樓
聯邦國會大樓
聯邦國會大樓
聯邦國會廣場
這個聯邦國會大樓之所以會第一時間映入我們的眼簾是因為它那綠色的圓形銅製屋頂,這屋頂讓我們想起了德國柏林大教堂的屋頂,我們怎麽看都覺得伯爾尼充滿了“德國風”。此建築建於伯爾尼被選為首都的那一年,今天是瑞士政府和議會所在地。它的外部由灰綠色的花崗石建成,具有文藝複興時代的風格,對稱的左右兩翼是聯邦各部的辦公樓,中間圓頂下麵是聯邦議會兩院的會議廳。如果這座大樓的正立麵不是在整修的話,那它的外觀看起來應該更有氣勢。跟很多歐洲國家的國會大樓相同的是,伯爾尼的聯邦國會大樓也可以進入參觀,但得提前一天預約。我們沒做好功課,因而也無緣進入內部。
大樓的門前是寬闊的聯邦廣場(Bundesplatz),此廣場一周內輪流舉行鮮花集市、跳蚤市場、蔬菜美食集市等,因此每天都熙熙攘攘,妙趣橫生。當我們穿過廣場,走進老城深處的獄塔(Käfigturm)時,天開始下起密密麻麻的小雨,我們趕緊往回跑,一是怕淋著,二是怕過了免費停車時間被罰款。當我們連跑帶顛跑到車邊時,已經過點了,但沒被貼罰單,我忙不停地把車開去了酒店。我的酒店離老城2公裏多,貴得要命,每晚還收8美元多的停車費,好在酒店包早餐,也提供市內免費車票。我們辦完入住手續後,打著傘,冒雨坐公共汽車回到了獄塔。
獄塔
獄塔
時鍾塔
時鍾塔
最早建於13世紀中葉的獄塔建成時,伯爾尼的第一道城牆還未建成,因而這個正方形的塔樓相當於一座防禦塔和伯爾尼的城門。70年後,當伯爾尼的第一道城牆建成後,它變成了城市的第二道防線。可當15世紀伯爾尼發生了毀滅性的火災後,此塔便成為了監獄,並充當了被毀的鍾樓的功能。離獄塔不遠處,還有一個鍾樓,它就是伯爾尼的地標建築時鍾塔(Zeitglockenturm)。此鍾塔是歐洲最古老的鍾樓之一,13世紀時是老城西城門的一部分,後來在上麵建造了大鍾。鍾麵結構複雜精美,外圈顯示時間,紅色齒輪指示月份,黑色內圈指示星座。每到整點,金雞會拍打著翅膀,金色騎士會手執小錘敲鍾報時,轉盤也會轉起來。隨著轉盤的轉動,騎士和幾隻身著伯爾尼城市服裝並佩戴武器的小熊會一邊出來遊行,一邊演奏樂曲。然後是騎馬穿盔甲的金色騎士攜帶小醜模樣的小熊和肩帶蝴蝶結的小熊。我們到的時候,剛好趕上它5點鍾的報時,那景象,有點兒像布拉格的天文鍾。
從這個鍾樓開始,就是伯爾尼聞名世界的拱廊街。拱廊街的拱廊結構很獨特,沿街的樓房底層門前是便道,便道的頂部向外延伸,形成了走廊。走廊臨街的一麵有拱柱支撐,兩柱之間好似寬大的拱門,廊道相連,拱門相接,蜿蜒漫長,形成拱廊。在伯爾尼老城,這種具有中世紀建築風格的拱廊總長達6公裏,是歐洲最早、最長的有遮蔽購物散步拱廊,今天的拱廊裏麵集聚著各種商店和食品店。在這些商店和食品店的間隙中,藏著愛因斯坦故居(Einsteinhaus),他正是在拱廊上方的房子裏寫出了名垂青史的相對論。他曾說過:“在伯爾尼的科學研究生涯給我帶來了許多收獲,我在伯爾尼的那段日子很美好。”
拱廊街
拱廊街
拱廊街
拱廊街
拱廊街的兩側掛著很多彩旗,沿著中世紀的老街延展開去,那陣勢,很像法國的奧爾良。隻是奧爾良的街上是行車道,而伯爾尼的街上是多建於16世紀的街心泉。這些街心噴泉中彰顯了當時伯爾尼的富庶,並紀念當地的英雄人物。今天留下的11座街心泉中,每個都有泉水從雕塑的柱石中潺潺流出,不同的泉柱塑像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有的是傳說,有的是童話,既形象又生動,是我們去過的國家中唯一一個。我們從這些街心泉中一個個走過,經過姿態優美的“節飲女神”和兩腿夾著一隻身披鎧甲小熊的“旗手”,穿過小巷,走到了伯爾尼大教堂(Berner Münster)。
伯爾尼大教堂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此座哥特式的教堂建於15世紀上半葉,花了150多年才建成,它以100米的尖頂當仁不讓地占據著城市的天際線,鍾樓上的大鍾重達10噸,據說裏麵《最後的審判》浮雕非常精彩,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它不開門。如果說到此時為止,我們對伯爾尼隻是喜歡的話,那當我們穿過伯爾尼賭場,走上建於1883年的橋上時,我們就徹底淪陷在伯爾尼這個迷人的首都裏。站在連接老城和新城的橋上,眺望著“端坐”在高高城牆上的伯爾尼老城,我們覺得錯落有致的它就像一個古典美人,在風雨中衣袂飄飄,而從城下流過的阿勒河,則讓它的“肌膚”如水般滑嫩。阿勒河水即使在陰雲下也會呈現出美出天際的Tiffany藍色,這顏色更讓伯爾尼“顧盼生輝”。我們曾在法國的羅納河看過這種顏色,陽光下的Tiffany藍也同樣動人。
阿勒河
伯爾尼曆史博物館
走過老橋是一個廣場,廣場邊是伯爾尼曆史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展出了伯爾尼和瑞士從史前時代至今的最重要曆史收藏和遺跡,還專門開辟了愛因斯坦博物館展區。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它關門大吉,我們隻能從這裏坐車返回酒店。到酒店後,雨就沒停下來過。我望著窗外的濛濛煙雨,心想,要是不下雨,伯爾尼會更迷人的。到了晚上8點多,雨好不容易停了,我們想看看伯爾尼的夜景,於是又坐公交車去了老城。此時,伯爾尼的溫度已經降到了10幾攝氏度,還刮著冷風。
我們在瑟瑟發抖中走進老城,但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白天喧囂的老城到了晚上幾乎萬籟俱寂,也沒什麽亮化工程,隻有聯邦廣場上的音樂會讓老城充滿了一絲生機。我們在靜謐如詩的老城轉來轉去,最後又走上了老橋,站在那裏看阿勒河水緩緩流動,覺得麵向阿爾卑斯山的伯爾尼就像寶石一樣,在如水的時光裏閃耀著璀璨的光芒,讓人們無論何時來到這裏,都會記住它別具一格的中世紀“麵容”,思它在春日,念它在深秋。
伯爾尼
伯爾尼
伯爾尼
路線
伯爾尼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