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青青瑞士行(6)-天主教之城

(2024-02-05 07:32:10) 下一個

麵積隻有中國重慶一半的瑞士,國境線像一個不規則的橢圓形,因而無論選擇從哪個城市出發,都可以遊覽瑞士全境的風光。為了讓遊客更好地體驗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俱佳的瑞士,瑞士旅遊局把覆蓋瑞士全境的經典景點串聯了起來,形成了瑞士環遊之路。這條環遊之路,全長約1600公裏,穿過了4個語言區、翻越了5座阿爾卑斯山口、11個世界遺產地、兩個生物圈、22個湖和44個頂級景點。

我們此次瑞士之行,除去已經去過的城市外,基本上都按照這條環遊之路遊玩,而可以稱得上伯爾尼“妹妹”的弗裏堡(Fribourg)正在此環遊之路上。不過,跟環遊之路上到處都是新教的城市不同,弗裏堡從未受過宗教改革的影響,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天主教之城,這讓它在以新教立國的瑞士顯得很奇葩。

弗裏堡

弗裏堡

弗裏堡

瑞士旅行路線

清早從伯爾尼坐落在森林中的酒店一出來,我們便心情大好。一是因為這一天不僅雨停了,而且還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二是因為清晨酒店四周的負氧離子濃濃的。我們呼吸著無比清新的空氣,都不想離開伯爾尼,可為了弗裏堡,我還是心不甘、情不願地發動了引擎。從伯爾尼到弗裏堡才30多公裏,對於旅行時開慣長途的我來說,這點兒距離就像小孩兒過家家。我一邊哼著歌,一邊欣賞著沿途的田園風光,覺得來瑞士旅行可以讓我多活幾年,因為全身心都處在愉悅狀態裏。

可我的愉悅還沒持續到弗裏堡,天就下起了綿綿細雨。等我開到以神學係聞名世界,並是瑞士唯一一所用法德雙語授課的弗裏堡大學時,細雨變成了中雨,我的好心情一下子沒了。無奈我隻能把車開到弗裏堡大教堂(St-Nicholas Cathedral)所在的巴黎聖母院廣場停車場,心想,好不容易來一次弗裏堡,即使在雨中,我也要把這座著名的中世紀山城看上幾眼再離開。這一天是星期天,停車免費,若不是下雨,我可以占盡便宜,想在弗裏堡呆多久就多久。先生說他在車裏等我,於是我一個人打著傘走去了教堂。此時,整個城市似乎都沒睡醒,教堂裏也隻有我一個人,我坐在教堂的長椅上,回顧著弗裏堡的前世今生。

巴黎聖母院廣場

弗裏堡大教堂

弗裏堡大教堂

弗裏堡大教堂

弗裏堡大教堂

跟伯爾尼一樣的是,海拔不到600米的弗裏堡也坐落於瑞士高原上,也位於瑞士德語區和法語區文化交界處,老城也是瑞士保存最好的城市之一,三麵也被河流包圍。但跟伯爾尼不同的是,伯爾尼既是首都,又是州府,而弗裏堡隻是一個州府,這讓它的名聲不如伯爾尼響亮。伯爾尼有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阿勒河繞城而過,而弗裏堡也有一條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薩林河(The Sarine River)繞城而過,但它卻是阿勒河的支流;伯爾尼薈萃了中世紀的建築精華,還有長6公裏的拱廊街和街心泉,而弗裏堡也有這些,隻是沒有伯爾尼的長和多,而且也有伯爾尼灰中帶綠的材質建築。這些都讓弗裏堡怎麽看都像伯爾尼的“妹妹”。

不過,按照史學家們的說法,弗裏堡的曆史卻比伯爾尼的長。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就有人類定居,古羅馬時代這裏有一個渡河處。如果說這些還不能讓人信服弗裏堡的曆史比伯爾尼的長,那有史可查的是,弗裏堡建於1157年,比伯爾尼早建了近半個世紀。它坐落在薩林河穀上方的一座小岩石山上,三麵都有陡峭的懸崖保護,城下則是交通便利的薩林河,一看這地形就知道弗裏堡是個易守難攻之處。它的名字來源於德語中的“自由堡壘”,由策林根(Zähringen)公爵建立,他兒子建立了伯爾尼。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弗裏堡又是伯爾尼的“姐姐”。不管弗裏堡是“姐姐”還是“妹妹”,它的選址和城市布局都跟伯爾尼如出一轍。自從弗裏堡誕生後,策林根公爵便以這裏為根據地,最後成了勃艮第、日內瓦、洛桑和蘇黎世等地的霸主。

弗裏堡

弗裏堡

弗裏堡

弗裏堡

在最後一位策林根公爵去世後的半個多世紀,也就是1277年,弗裏堡被賣給了哈布斯堡王朝。“大樹底下好乘涼”,弗裏堡靠著哈布斯堡王朝的支持,城市貿易和工業以及城市本身都迅速發展,城市麵積也隨之擴大。到14世紀時,弗裏堡成了以貿易、布料和皮革生產為主的城市。因為跟伯爾尼“血脈相連”,因此它一直是伯爾尼的盟友,跟伯爾尼一起參與戰鬥,也一起擴張,最終在1478年獲得了自由帝國城市地位。三年後,它加入了瑞士聯邦。

當宗教改革風起雲湧時,弗裏堡跟信奉新教的伯爾尼開始分道揚鑣。也許弗裏堡是哈布斯堡王朝扶持起來的,也許因為自己本身就很富裕,因而在宗教改革浪潮席卷瑞士後,弗裏堡仍然堅信著天主教,還成了反宗教改革的主要中心。在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還興建了不少新的天主教修道院,也成為了洛桑主教的所在地。今天,洛桑、日內瓦和弗裏堡天主教區的大本營都在這裏。因而,這裏是瑞士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而“中心點”就在弗裏堡大教堂。

弗裏堡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

聖母大教堂

這個哥特式風格的教堂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大教堂,它的主體始建於13世紀末,用了一個半世紀才竣工。其塔樓建於15世紀末,隻有76米高,比伯爾尼大教堂的塔樓矮20多米,但它同樣撐起了弗裏堡的天際線。教堂內有非常漂亮的聖壇和天主教教堂裏經典的彩色玻璃窗,這些彩色玻璃窗具有宗教新藝術風格的特征。

我望著這些美麗的彩色玻璃窗出神,想著下雨天要不要看完以這個大教堂為代表的弗裏堡11家教堂,最後決定,還是先看停車場邊的聖母大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 )後再說。可我沒想到,當我踏出弗裏堡大教堂時,我發現雨居然停了,還出現了些許太陽,我歡天喜地地去找車裏的先生,結果他已經出來,在聖母大教堂前閑逛了。

弗裏堡

弗裏堡

弗裏堡

策林根大橋

這座可以追溯到13世紀初的教堂跟弗裏堡大教堂一樣,也是羅馬式的天主教堂,但它卻是弗裏堡最古老的教堂。教堂建成後很久才在鍾樓上安裝了不高的鍾塔,18世紀上半葉修築了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外觀,裏麵有一個18世紀的那不勒斯耶穌誕生場景。因教堂關閉,我們並沒能欣賞到這幅場景。教堂旁邊即是與伯爾尼一樣的拱廊建築,我們從拱廊穿過,在跟伯爾尼建築材質一樣的小城歌劇院附近轉了一圈後,便走去了策林根大橋(Zaehringen Bridge),我們要在大橋上眺望弗裏堡老城的風采。

遺憾的是,建於1834年,以建立這座城市的策林根家族命名,連續15年成為世界上最長懸索橋的這座大橋正在整修,我們無法拍攝到老城的全貌。沒辦法,我們隻能爬到橋對麵的小山上,可山上都是樹木,把老城擋個嚴嚴實實。有些灰心喪氣的我們隻能走下薩林河穀,試圖從那裏仰望弗裏堡老城。當我們沿著崖壁邊的樓梯走入河穀時,我們立刻被漂亮的河穀迷住了。河穀中是鬱鬱蔥蔥的草場,草場邊是連綿2公裏的城牆和城牆上的塔樓,我們一看就喜歡上了這裏的中世紀氛圍。穿過城門,直接走進了被稱作“歐洲最美麗居住區”的弗裏堡老城。

弗裏堡老城

弗裏堡老城

弗裏堡老城

不像機動車不可駛入的伯爾尼老城,弗裏堡老城是可以行車的,路也是柏油路,這讓它的“中世紀風”沒有伯爾尼老城的濃烈。老城中安安靜靜,一個人也沒有。站在開滿鮮花的廣場上,可以仰視高高在上的戈特龍橋(Gottéron Bridge)。廣場的前方便是橫跨薩林河,始建於13世紀中葉的伯爾尼橋(Bern Bridge)。它是該城的第一座橋,也是弗裏堡僅存的一座廊橋。站在橋上,迎麵而來的是正在修建中的策林根大橋。雖然還是看不到弗裏堡大教堂,但建於15世紀初的聖莫裏斯天主教堂(St-Maurice Church)的塔尖卻映入了我們的眼際。而薩林河的河水,沒有伯爾尼的阿勒河的水量大,但它的河水顏色卻是清澈的草綠色。可當我們走到廊橋前方的中橋(Middle Bridge)上時,薩林河水又變成了無色。同一條河流在近在咫尺的範圍內會出現如此顏色的巨大變化,我們在瑞士還是第一次看見。

站在中橋上,我們終於看到了弗裏堡大教堂塔尖的“倩影”。但若想看到整個依山而生的老城全貌,得去高坡上的洛雷托教堂(Chapel of Loreto)。我們從叢林中拾階而上,在去欣賞這座建於17世紀中葉的教堂時,也去眺望弗裏堡這座美麗的中世紀老城。走出森林,我們已經氣喘籲籲。因為剛剛下過雨,因而弗裏堡有些悶,但最高氣溫隻有25攝氏度,還不難受。洛雷托教堂位於山坡的最高處,我們要再爬一段鋪著石磚路的陡坡才能靠近它,路旁是無邊的草場和牛群。看到這些幹幹淨淨的牛群,我又想起了牛的排泄物滿大街的印度。

弗裏堡老城城門

弗裏堡老城

弗裏堡老城

弗裏堡中橋

弗裏堡中橋上

弗裏堡中橋上

跟弗裏堡很多羅馬式的教堂不同,小巧玲瓏的的洛雷托教堂是意大利風格和早期巴洛克風格的,是意大利洛雷托聖卡薩(Santa Casa de Loreto)的縮小版複製品。它由弗裏堡本地的建築師建造,現在是瑞士最美麗的巴洛克時期建築之一。站在這個小教堂的觀景台上,弗裏堡老城區的美麗景色一覽無餘。不過,教堂邊的城門樓上,才是欣賞老城區風景的絕佳地。

此城門樓建於14世紀中葉的弗裏堡防禦牆上,有四層,高近30米,頂部是16世紀建的斜屋頂,它是瑞士最重要的中世紀軍事建築。我爬上頂樓,從窗口中遙望古色古香的弗裏堡老城,那裏從15世紀流傳下來的200多幢獨特的哥特式建築讓這座古城猶如一幅立體的畫卷,也讓古城像一個無與倫比的中世紀美女。歐洲常見的桔紅色屋頂是“美女”多姿的彩帽、薩林河是“美女”秀美的碧眼,而弗裏堡大教堂的尖塔則是“美女”挺直的鼻梁。在綠色原野的懷抱中,“美女”盡情舒展著它無邊的魅力,讓我們為之傾倒。

洛雷托教堂

洛雷托教堂

城門樓

城門樓內

城門樓上

弗裏堡水力纜車

我在塔樓上站了許久,迎著風,看著眼前這幅美景,心情大好,覺得到瑞士旅行,千百遍也不會厭倦。我們順著教堂的斜坡走下,發現連接著弗裏堡城中心和下區的水力纜車就在眼前。這個於1899年正式建成的水力纜車是弗裏堡的特色,也是歐洲獨一無二的纜車。我們從纜車旁的聖約翰橋(Saint John Bridge)穿過,去看跟伯爾尼“一奶同胞”的弗裏堡上城。這裏是步行區,都是石頭鋪成的小徑和坡路。窄窄的小巷裏遍布著精品店、咖啡屋和古董店,以及點綴著花草的噴泉和拱廊等,跟伯爾尼非常像。我徜徉在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噴泉、教堂、城門、塔樓和古橋中,仿佛覺得時光已停滯,更覺得弗裏堡像一個風姿綽約的不老女神。

在這個充滿著濃濃中世紀風的“天主教之城”外,還有一個重量級的中世紀天主教修道院。它就是離弗裏堡不到10公裏,建於12世紀上半葉的歐特裏沃修道院(Hauterive Abbey)。躲在山穀中的它在弗裏堡建成那一年,被納入了策林根公爵的保護下,因此被免除了通行費,然後它開始飼養綿羊,並把羊毛出售給弗裏堡而從中獲利。之後,修道院的勢力範圍不斷向外延展,經營也擴大到阿爾卑斯山麓的乳製品業、瑞士高原的農業和日內瓦湖的葡萄酒業。隨之時間的推移,它還擁有了數座穀物磨坊和一座縮絨磨坊,在1445年還建造了一家造紙廠。而它之所以會這麽繁華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是前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聖者的落腳之地。

歐特裏沃修道院

歐特裏沃修道院

歐特裏沃修道院

歐特裏沃修道院

富得流油的修道院沒忽視文化建設,它的檔案館和圖書館收藏著瑞士西部最大的中世紀手稿。可惜,該修道院因在1448年伯爾尼和弗裏堡之間的戰爭中站隊弗裏堡而被伯爾尼軍隊洗劫一空,從此繁華不再。今天的這裏,冷冷清清,諾大的建築群中一個遊人也沒有。我們到的時候,正趕上修道院的修士和修女們在唱詩。我想在門口聽,結果一個修士熱情地把我引了進去。我一邊聽著動人的誦經歌聲,一邊想,弗裏堡在瑞士眾多名城中是如此名不見經傳,但它卻架起了拉丁文化和日耳曼文化,以及法語和德語之間的橋梁。這座低調的城市,在悠悠歲月中幾百年都寵辱不驚,“車馬郵件都慢”。我真希望,在紅塵阡陌中,它不會被時光的青苔掩埋,這裏每一座教堂的鍾聲,也都可以回蕩在曆史的天空中,悅耳且悠長。

路線

弗裏堡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菲兒。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翔實的遊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