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青青瑞士行(8)-上帝的右眼

(2024-02-13 07:34:25) 下一個

中國人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去過桂林,那裏的山水的確很美,但卻無法跟加拿大班芙公園的相比。自從被班芙公園美不勝收的景色征服後,班芙公園就成了我心中最美風景的標杆。此次瑞士之行,我想比較一下,到底是班芙公園的自然景色“甲天下”還是被稱為“人間天堂”的瑞士風景“甲天下”。從巴塞爾到侏羅山區三大湖的比爾湖、納沙泰爾湖和穆爾滕湖,再到瑞士首都伯爾尼及跟伯爾尼“一奶同胞”的弗裏堡和瑞士奶酪火鍋原料產地之一的格呂耶爾,我無時無刻不在比較。雖然我跟先生一路上都被瑞士如畫的風光所吸引,但無論是侏羅山,還是格呂耶爾所在地的阿爾卑斯山,亦或是沿途所見的湖水,都沒有讓我們覺得瑞士的風景立於班芙公園的之上。可是,當我們從格呂耶爾開向阿爾卑斯山裏的喬涅峽穀(Gorges de la Jogne)時,我們卻可以說:若讓我們在班芙公園和瑞士之間擇一處而居,那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瑞士。

圖恩湖

圖恩湖

去喬涅峽穀沿途

去喬涅峽穀沿途

去喬涅峽穀沿途

班芙公園,美在磅礴的山,美在多姿的水,而去喬涅峽穀的路上瑞士展現出的美,卻是立體的高山牧場。各種層次的綠色從山頂一直鋪到山腳,那疊疊層層的綠色不僅在“按摩”我們的雙眼,也在撫慰我們躁動的心靈。在鬱鬱蔥蔥的高山牧場上,到處都是閑適的牛群和富有瑞士特色的各色房屋,以及靜若處子的藍色湖水。它們在燦爛的陽光下,讓綠色的高山牧場呈現出斑斕的畫圖。我們貪戀著這幅美景,都不想挪步了。最喜歡在第一世界國家旅行的先生對著這些美景連拍再錄,即使在車上也不停歇,還毫不吝嗇地貢獻著對瑞士的讚美之詞。

我就是在先生一路對瑞士高山牧場的嘖嘖稱讚中開到了喬涅峽穀,到達停車場時發現停車場爆滿。看來,夏天到瑞士旅行的人絕不在少數。掩映在叢山峻嶺中的這個峽穀離格呂耶爾6公裏多,裏麵的步道跟班芙公園的很像,都是窄窄的土路和爛路。在長近15公裏的步道中,有小橋流水,也有瀑布湖泊,其中一個瀑布的水一絲絲地從山上飄落,美得像夢一樣。為了讓遊客深切體會徒步旅行的樂趣,瑞士旅遊局還挖通了山中的隧道。我們沒有走完步道的全程,也沒走到步道前方的蒙薩爾文湖(Lac de Montsalvens),而是在山穀中穿梭,開到了它的身旁。

喬涅峽穀

喬涅峽穀

喬涅峽穀

喬涅峽穀

喬涅峽穀

蒙薩爾文湖

蒙薩爾文湖大壩

此湖跟班芙公園的明尼汪卡湖一樣,也是一個水庫,也有一個大壩,但大壩比明尼汪卡湖的高很多。這個大壩是歐洲第一座雙拱壩,壩旁建有一個發電站。跟到處都是人的喬涅峽穀相比,蒙薩爾文湖的遊客幾乎是零。站在大壩的最高處,我們向麵積近1平方公裏的湖泊遠處望去,那裏依然是高山牧場的醉人美景。略微遺憾的是,湖水除了清澈以外,並無班芙公園露易絲湖的湖藍色和翡翠湖的翡翠色。可是,當我開進阿爾卑斯山更深處,與瑞士最大湖泊的圖恩湖(Lake Thun)相遇時,我們便不覺得圖恩湖比班芙公園的湖泊遜色了。

此湖因美麗無雙的碧綠色湖水而跟有著冰藍色湖水的布裏恩茨湖(Lake Brien)一起被稱作“上帝的雙眸”。布裏恩茨湖因位於因特拉肯(Interlaken)東邊而被稱作“上帝的左眼”,10世紀後從布裏恩茨湖分裂出來的圖恩湖因在因特拉肯西邊而被稱為“上帝的右眼”。流經瑞士首都伯爾尼的阿勒河(Aare River)動人心魄的藍綠色河水,就是從圖恩湖流出的。

圖恩湖

圖恩湖

圖恩湖

圖恩湖

從蒙薩爾文湖到“上帝的右眼”途中,我們算是真正進入了阿爾卑斯山的腹地。路上不是很陡的盤山道,就是高聳的山峰,還看見了冰川。在這些恢弘的美景間隙,是一些玉米地和葡萄園。我太喜歡在這樣的風景中開車了,累死都願意。可是,這段旅途還不到50公裏,我開了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圖恩湖南岸的施皮茨(Spiez)小鎮。這個小鎮是圖恩湖邊眾多的“青蛙‘之一,但卻是名聲最響亮的“青蛙”,還被稱為瑞士最美的小鎮。此時,正值黃昏,夕陽把小鎮中的城堡染上了一層金黃,讓小鎮顯得更加嫵媚。我趕緊在施皮茨古堡前把車停好,然後穿過很漂亮的花園和城堡大門,走進了這個小鎮中的標誌性建築。

一個小鎮若有古堡,那這個小鎮一定有不凡的曆史,就像格呂耶爾一樣。考古學家們說,施皮茨在青銅和鐵器時代都有人居住,他們還從公元前4世紀的凱爾特人墳墓中挖出了進口的黃金、琥珀和玻璃裝飾品。這說明小鎮很久很久以前便跟外部有貿易往來,但小鎮在史書中第一次被提及卻是在公元8世紀中葉,之後勃艮第王國的國王魯道夫二世在公元933年在圖恩湖邊建造了這個古堡。不過,施皮茨鎮在13世紀才出現在城堡牆外。據說,城堡內有建於17世紀的巴洛克宴會廳,可惜我們到的時候城堡已關閉。

施皮茨

施皮茨

施皮茨

施皮茨

施皮茨

沒進入古堡內我們並不覺得遺憾,因為位於湖邊的這個城堡無論是外形還是曆史,都無法跟格呂耶爾的相比。可站在城堡上,眼前呈現的卻是跟格呂耶爾一樣的美得不可方物的景色,隻是格呂耶爾城堡上的美景是青山、牧場和小鎮,而施皮茨城堡上的則是高山、綠水和葡萄園。不一樣的美景,但都震人心魄。城堡邊是於公元8世紀中葉被首次被提到的聖勞倫修斯教堂,這個羅馬式的教堂是當時圖恩湖12座教堂之一,後在宗教改革期間成為了該地區的新教中心。今天施皮茨以德語為官方語言,也是瑞士穿越阿爾卑斯山的兩條主要南北鐵路軸之一。

施皮茨城堡

施皮茨城堡

施皮茨城堡

施皮茨城堡

除了是鐵路樞紐之外,施皮茨還有一個碼頭。當我們從城堡走到這個碼頭時,忽然想起來,我們冬季從因特拉肯稀裏糊塗跳上遊船時,到過這個碼頭,隻是沒有下船,而當時在船上看到的讓我們震驚萬分的景色,正是圖恩湖周邊的。那景色,就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在筆記中寫的:“我們坐船離開圖恩(Thun),這條船載著我們沿湖漂遊了3個小時。湖水寧靜,湖岸很美,山崖直戳進水麵。” 想到這裏,我們更喜歡圖恩湖和施皮茨了。我們沿著碼頭邊漫步,湖對岸即是以巨大金字塔的獨特外形而成為阿爾卑斯群山中佼佼者之一的尼森山(Mount Niesen)。它用挺拔而俊美的身姿讓施皮茨的壯麗全景畫麵更加立體,山下是被綠樹和青草地圍繞的小鎮,小鎮邊則是令人深深迷醉的圖恩湖。

雖然圖恩湖水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裏都呈碧綠色,但黃昏下的湖水卻隻有一點點綠色。而湖水之所以會呈現出夢幻般色彩的碧綠色,是因為這裏的湖泊水源都是來自巨大而活躍的冰川融水。這些融水中包含由粉土和粘土構成的冰川粉,它們跟水流一起進入湖水後,吸收了紫色和靛藍色等短波長的顏色,及紅色、橙色和黃色等長波長的顏色,最後隻剩下藍綠色被散射回我們的眼睛,愉悅我們的雙眸。我們在讓我們想長夢不起的圖恩湖邊吃晚飯,兩個普普通通的菜收了我們80多美元,但有如畫的湖光山色陪著我們,多付些銀子也值得。

施皮茨

施皮茨

施皮茨

施皮茨晚餐

吃過晚飯的我們依然不舍得離開田園牧歌般的施皮茨。此時,本來是大熱門旅遊景點的施皮茨已不見遊人。我們坐在背靠群山,麵對葡萄園的清清靜靜的小城湖邊,望著晶瑩剔透的湖水,覺得施皮茨就像是上帝鑲嵌在圖恩湖畔的一顆寶石。想起朱自清在《匆匆》裏的感歎:“默默時,日子便從凝望的雙眼前過去。” 當夕陽即將收起最後一縷霞光之時,我們才不情願地離開了施皮茨。第二天一清早,我便開車繞著圖恩湖,開始追逐岸邊的“青蛙”,第一隻被我們“捕獲”的是巧奪天工的沙稻城堡(Schadau Castle)。

此城堡不僅坐落在圖恩湖畔,也坐落在巨大的花園和樹林裏,麵對圖恩湖的草坪像綠油油的地毯一樣鋪向湖邊。清晨的這裏,負氧離子濃濃的,四周都是極致的美景,我們覺得心都要被融化了,對瑞士愛得無以複加。這座城堡建於19世紀中葉,主人是一位銀行家。這位銀行家眼光真好,可以天天享受這無敵美景,但他也隻活到66歲。不過,他卻為我們後人貢獻了建築瑰寶。今天,這座外形很好看,將意大利都鐸式建築和法國初期複興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得完美無瑕的城堡被改做了專注傳統法國料理的高級餐廳。

沙稻城堡

沙稻城堡

沙稻城堡

沙稻城堡

當然,如童話般夢幻的城堡隻是青山綠水的點睛之筆,我們的重點依然是圖恩湖,可這裏的圖恩湖卻沒有讓我們心醉的翡翠色湖水。然而,當我沿著從湖中流出的阿勒河河岸開到達圖恩小城後,那充滿詩意的翡翠色河水就永遠定格在了我的記憶裏。為了俯瞰小城和美麗的河水,我把車開去了圖恩城堡(Schloss Thun)。城堡下和城堡旁的停車場全滿,我也不知道去哪裏找停車位,於是開到了城堡下,這裏隻有城堡下的居民才可以把車開進來。我讓先生看車,自己一個人走去了城堡。

城堡由興建了伯爾尼的策林根公爵五世於12世紀末建成,比建伯爾尼的建造時間早一點點。從這點來說,圖恩是伯爾尼的“親姐姐”。雖然策林根公爵五世從未在這裏居住過,但這座城堡卻保證了此家族在該地區貿易通道上的權力。如今這座城堡被改成了介紹當地曆史的博物館,裏麵保存著中世紀最完好的騎士大廳。城堡邊是建於14世紀上半葉,以中世紀塔樓和寬敞的巴洛克式過道而聞名的小教堂(Stadtkirche Thun)。我既沒走進城堡,也沒走進教堂,其原因是,我到這裏的目的是想登高望遠,眺望圖恩小城和阿勒河及圖恩湖,可我隻看到了一點點阿勒河的影子和它背後的雪山。我很想沿著樓梯走下小城,但不能丟下先生和車不管,於是從原路返回。

圖恩城堡

圖恩城堡

圖恩城堡

圖恩城堡

圖恩城堡邊的教堂

我開著車在圖恩城中到處轉悠找停車位,可怎麽也找不到。就在我灰心喪氣要放棄,開出圖恩城時,我忽然在圖恩藝術館(Kunstmuseum Thun)僅有的幾個停車位中發現了一個空檔,立刻欣喜若狂,也不管停車費貴不貴了。這個圖恩藝術館地理位置絕佳,就在阿勒河邊。當我們走到阿勒河邊,看見阿勒河水在燦爛的陽光下呈現出的晶瑩剔透的翡翠色時,我們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顏色之一。我們沿著這條全部位於瑞士境內的最長河流,走向小城,一邊走一邊回顧美輪美奐的圖恩曆史。

得益於阿勒河,圖恩自新石器時代起就有人居住。在此出土的金質鑲嵌斧頭是世界上最早的鑲嵌技術之一,可追溯到公元前1800 年。公元前3世紀中期,凱爾特人居住於此,他們把圖恩命名為“堅固的城鎮”。到公元前58年時,凱撒率領羅馬軍團征服了這裏,圖恩開始羅馬化。也是因為寬闊的阿勒河,圖恩在羅馬帝國垂垂老矣,日耳曼民族侵入羅馬帝國版圖後,成了信奉基督教的勃艮第人和蠻族阿勒曼尼人之間的邊界。之後,圖恩先是在法蘭克王國和神聖羅馬帝國之間轉手,最後被策林根公爵擁有。

圖恩

圖恩

圖恩

圖恩

圖恩

跟法國巴黎塞納河上的天然河島一樣,圖恩所在的阿勒河中也有一個天然的島嶼,我們走上進入島嶼的木質廊橋,在這裏欣賞“美貌如花”的圖恩。在廊橋對著藝術館的一麵,有雪山在遠處向我們“頷首微笑”。廊橋的另一麵是古色古香的“法式”圖恩城,有著橘紅色尖頂的城堡在撐起小城天際線的同時,也讓小城更富立體感。而木質廊橋下,則是水閘。在被水閘“過濾”出的湍急河麵上,有人在漂流。我們沿著世界最美河流之一的阿勒河往前走,湍急的河水慢慢變得平靜。因為被小島一分兩半,因而有著寬闊河麵的阿勒河看起來像一條運河,河邊到處是餐廳和咖啡店,也滿是鮮花。這景色和河水的顏色,都跟法國的安納西很像。

我們在藍天白雲下,在輕波綠水中,深深呼吸著圖恩的那抹清新,覺得被稱作“伯爾尼高地大門”的它是那麽仙姿綽約。看著怎麽看也看不夠的它,我們不禁大發感慨:如果在時光的隧道中,能伴著圖恩的美景凋零,那再短暫的生命,也會在紅塵中優雅地綻放;再悲傷的歲月,也會泛起快樂的漣漪。

路線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