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漫漫印度行(7)-王國的都城

(2023-09-07 17:39:06) 下一個

在被稱作“真西藏”的印度拉達克地區,曾經出現過一個王國,名為拉達克王國。這個從西藏古格王國分出的拉達克王國北麵是喀喇昆侖山脈,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西段,中間是平均山峰高度6千米的拉達克山脈。在這些高聳入雲的山脈之間,不僅夾雜著多條湍急的河流,也夾雜著鮮有人居住的山穀。巔峰時刻的拉達克王國,除了包括今天印度的拉達克和卡吉爾地區外,還包括中國西藏的阿裏地區。此王國以山險、水惡、人少著稱,可就是這樣一個交通極為閉塞的王國,卻常常成為四方哄搶的對象。這是為什麽呢?

因為這裏是連接新疆、西藏和印度河平原之間的交通要道。從這裏沿印度河河穀向南,可以到達曾經的莫臥兒帝國;向東北可以進入戰略要地,今天被中國占領的中印有爭議地區阿克賽欽(Aksai Chin)。進入阿克賽欽後,向東南可以進入西藏,向北可以到達新疆和田等地。所以,看似不起眼的拉達克,實際上是南亞、中亞、藏區的十字路口。

列城

列城

列城

列城小朋友

也是因為拉達克王國所在地的重要性,今天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都對這裏的某些區域歸屬問題存有爭議。中國最喜歡用“自古以來”造句,今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強調,中方對於印度非法在拉達克地區設置所謂“中央直轄區”不予承認。難道拉達克地區真是中國的領土不成?

唐朝時拉達克王國的領土是屬於吐蕃的。雖然吐蕃在唐朝強盛時是唐朝的附庸,但在唐朝沒落時卻攻進了長安城。到蒙古帝國在中國建立的元朝時,成吉思汗攻進印度河後隨即撤兵。雖然中國人把元朝劃為自己的朝代,可那時的中國大地是被蠻族征服的。也就是說,那時的中國亡國了,屬於中國的國土是zero。到很多中國人願意這樣稱呼“我們大清”時,拉達克王國因地處大清控製下的西藏、準噶爾部控製下的新疆和印度莫臥兒帝國的三地交通要衝而顯得戰略位置極其重要。拉達克王國因為一直與西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而宣誓成為清朝的附屬國。可是,清朝是中國的嗎?還是跟元朝一樣,把中國滅了?

列城

列城所在地

拉達克王國

當英國人在印度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最後被它扶植的查謨王國欲吞並拉達克王國,而拉達克王國向清朝發出求救時,大清卻對這個“子民”置之不理。之後拉達克便淪為了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但清朝死不認賬。你不認賬就等於不是事實嗎?

雖然中國、巴基斯坦和印度對拉達克王國所在地的邊界常常爭得臉紅脖子粗,但拉達克王國的首都列城(Leh)今天卻牢牢攥在了印度人手中,此城也是我們為時兩天克什米爾行的終點站。

列城

列城

列城

列城

從存在感很低的禮其爾寺(Likir Gompa)出來不久,司機阿裏便把我們帶回了一號國道,我們又見到了最早孕育出古印度文明的印度河。河邊依然是荒山禿嶺,偶爾會見到雪山的白色姿容。就在我對這些景色有些審美疲勞時,我忽然看到了印度河的支流讚西卡河(Zanzkar River)。不像渾濁的印度河,讚西卡河的河水是美麗的翡翠綠色,跟加拿大班芙公園翡翠湖中的顏色一樣,漂亮極了。在它流入印度河的懷抱時,跟印度河水呈現出了“涇渭分明”的狀態。讚西卡河是我46天的印度之旅中見過的唯一一條漂亮的河流。

離開兩河交匯處不久,我便告別了我心愛的印度河,前方停靠站,是10公裏處的錫克教寺廟(Gurudwara Pathar Sahib)。錫克教誕生於公元15世紀末的旁遮普地區,這裏曾是早期雅裏安人在印度河穀的定居地。在錫克教成立時,信奉伊斯蘭教的德裏蘇丹國已經入主旁遮普地區近3個世紀了,並處在王朝的末期,時不時會受到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蒙古人的侵擾。這些人在錫克教建立不久遂取代德裏蘇丹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莫臥兒帝國。在印度教與伊斯蘭教長期的碰撞中,錫克教應運而生。它跟伊斯蘭教一樣,都是一神教,也沒有神像,鼓勵信眾信奉真神。

印度河和讚西卡河交匯處

錫克教寺廟

錫克教寺廟

錫克教寺廟

這個地處海拔3600多米的錫克教寺廟建於1517年,為紀念錫克教創始人訪問拉達克地區而建,最終此地成了他的安息地。這裏的香火很旺盛,停車場上停滿了車,讓一路上孤孤單單的我們覺得很不適應。外麵普普通通的它裏麵卻很不一樣,我們要先拖鞋,然後洗手,再趟過洗腳池,最後用寺廟提供的頭巾包好頭發才能進入。寺廟的大廳跟清真寺一樣,也空空蕩蕩的,隻有錫克教創始人的遺體安放在大廳裏,顯得格外醒目。牆壁上掛著錫克教曆任教主的頭像,這是我第一次參觀錫克教的廟宇,覺得很新鮮,我發小兒說這裏比藏傳佛教的寺廟好多了,至少多姿的色彩讓人眼前一亮。走出廟宇,拾台階而上,上麵有一個帶佛塔的小屋子,裏麵不知道是不是安葬著什麽人,我在裏麵還發現了麥克風。

當離列城越來越近的時候,我們又開始與印度河相會。在印度河邊,有一個建在海拔3300多米小山上的斯皮圖寺(Spituk Monastery)。此寺建於11世紀,最初是藏傳佛教的噶舉派,15世紀被格魯派接管。據說,這裏有一尊被密宗教派崇拜為宇宙之母的巨大的卡利(Kaali)雕像,但人們隻有在寺廟的年度節日期間可以見真容。

斯皮圖寺

斯皮圖寺

斯皮圖寺上

這個藏傳佛教寺廟離列城隻有7公裏。我們的酒店在列城的市中心,從窗口就可以看到列城王宮。到達酒店後,我們沒有直接休息,而是讓司機送我們去了王宮。雖然整個拉達克的氣溫很低,我穿著羊絨衫剛剛好,但高海拔讓我覺得陽光分外刺眼。我不想在陽光下爬坡,走到3500多米高的王宮,隻好煩勞司機送我們去。

聳立在城中央山峰上,可以俯瞰列城的王宮既是皇宮,也是堡壘,由泥磚切成,用的是一種特有的砂漿技術,外部呈泥灰色的四方造型,牆體平直,正門是克什米爾風格與藏式的混合,由17世紀的拉達克王國君主僧格南嘉仿照布達拉宮而建。就是這位號稱“獅子王”的君主滅掉了西藏阿裏地區的古格王朝,把拉達克王國的疆土和國力推向了頂峰。也是因為國力的強大,他才有財力建造這座混合了狹義的克什米爾、巴爾蒂斯坦、西藏、尼泊爾和印度大陸風格的王宮。此宮殿高九層,上部是住宅,下部是儲藏室和馬廄,它被認為是達拉克地區獨一無二的建築,也被稱為“達拉克堡壘中的明珠”。

列城王宮

列城王宮

列城王宮

要想進入這個“明珠”,每個外國人得花300盧比,不到4美元,而印度人才25盧比,印度“宰”外國人真是心狠手辣。可售票員給我們的是舊票,當時我也沒多想。進入檢票口時,我看見檢票員根本沒檢我們的票,他直接把我們的票收了起來。我猛然醒悟,他跟售票員聯合作弊。當時我就急了,讓他當我的麵把我們的票撕了。這時候,我特別討厭印度人。

讓我討厭的還有王宮的內部。本來外表看上去還不錯的王宮,裏麵卻是九曲回腸,幾乎每一處都“家徒四壁”,讓我想拍照的欲望都沒有。有的房間還有尿味,氣得我真想問候一下在此小便的人的祖宗。而宮殿較大的房間和走廊則被改成了沒什麽意思的介紹拉達克曆史的展廳,隻有站在王宮空曠的屋頂上,看著遠方的雪山和蒼勁的山峰,才讓我覺得列城王宮還是挺不錯的。可是,當我們從王宮走入老城的小巷,準備回酒店時,看到小巷中人和動物的糞便以及滿地的垃圾時,我的厭煩感又上來了。

列城王宮

列城王宮內

列城的小巷

列城的小巷

討厭歸討厭,我們總不能閉門不出,至少得吃飯。酒店幫我們推薦了一家餐廳,我們沒想到,這家餐廳所在地居然是幹幹淨淨的步行街,這是我在印度看見的最像步行街的地方。我們也不會點菜,隻能點羊肉製品,還都挺好吃的,兩個人花了800盧比,近10美元。吃完飯在步行街閑逛,我們對列城的印象又好了起來。

列城步行街

列城步行街

列城步行街

其實,來列城,王宮和步行街都不是我的重點,我最想看的是這裏兩個重量級別的佛寺,一個是提克西寺(Thikse Gompa),另一個是嘿密寺(Hemis Gompa)。我跟司機阿裏商量讓他第二天送我去,他收我2000盧比,差不多30多美元。這價格在除了畜牧業和旅遊業,連現代工業和公司都沒有的達拉克,已經很貴了,而我們花250美元包的兩天車在印度都是天價。我那個發小寧可在酒店休息也不願再去寺廟,我隻能自己單身前往,希望家在列城的司機別把我賣身為奴。

提克西寺

嘿密寺

在藏傳佛教地的列城,還有一小部分穆斯林,因此淩晨不到3點半我就被清真寺傳來的祈禱聲驚醒,隨後是流浪狗的亂叫。我心想,天天在這裏,我可怎麽活呢?而這裏之所以會有穆斯林,是因為17世紀初莫臥兒帝國的“手”伸到了這裏。當時的拉達克國王被迫改信了伊斯蘭教,還迎娶了莫臥兒帝國的公主,並破壞了大量佛教古跡。

阿裏按時來接我,告訴我免費送我去石山上的雪宮(Shey)。這個有著好聽名字的雪宮建於17世紀中葉,曾是拉達克王室的夏宮,今天已被廢棄。站在雪宮前,眼前是列城綠色的河穀和遠處的雪山。每每見到這樣的景致,我都會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

雪宮

雪宮

阿裏這麽好心免費帶我來雪宮,隻是因為它在去提克西寺的路上。而這一路,我都沿著印度河向它的上遊進發,心情之愉悅,溢於言表。提克西寺廟的門票50盧比,不到5塊人民幣,票價很親民。我們來得很早,一個人也沒有,我很高興,我最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逛這種佛門淨地。

這個沿山而建的寺院外觀是我見過的藏傳佛教寺廟中最惹人注目的,它被稱為小布達拉宮。大紅、大黃和純白的色彩相交織,還有綠白相兼的獅子,以及花盆中盛開的鮮花做映襯,這讓提克西寺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站在寺院的高處,眼前仍然是翠綠的山穀、蒼涼的群山和白色的雪山,那是一幅美妙的圖畫。我滿懷欣喜地獨自享受這美景,也獨自回顧提克西寺的曆史。

提克西寺

提克西寺

提克西寺

提克西寺內

提克西寺內

提克西寺內

提克西寺內

建於15世紀的此寺是拉達克地區格魯派的主寺,也是拉達克地區規模最大的建築群,轉經筒之上的建築群高達12層。這個教派創建於15世紀初,是藏傳佛教體係中的第一大派。在藏語中,格魯的意思是善律,教派中的僧人們常戴黃色僧帽,因而也被稱作黃教。雖然提克西寺在拉達克地區聲名顯赫,但跟西藏地位最高的四大寺,比如拉薩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日喀則的劄什倫布寺相比就不足掛齒了,它隻能算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寺廟。不過,提克西寺以前曾經非常富有,但因為就在路邊,所以被穆斯林差不多掏個底兒朝天。今天,寺廟中以主殿東麵的祈禱殿中的一尊14米高的黃金彌勒佛而聞名,也因講經殿中的經壇上座放著達賴喇嘛等身的像而聲明遠播,達賴喇嘛曾到此寺院來講經過。此外,寺院還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

提克西寺上

提克西寺上

提克西寺上

在列城,有一個與提克西寺勢均力敵的寺廟,甚至比它的段位更高,這個寺廟就是建在海拔3600米山上的嘿密寺(Hemis Gompa)。據《遺失的姆大陸文明》一書的作者說,這個寺廟藏有用巴利文和藏文寫就的《神聖之書》,也叫《黃金時代之書》。就是在這個寺廟中,一位高僧教會了他姆大陸的語言,從而他破譯了此寺廟中用姆大陸字母寫成的文字。可以說,嘿密寺是我印度之行最想去的寺廟,因為這裏藏著人類起源的秘密。

今天,這個寺廟是拉達克地區噶舉派的主寺,也是佛學院規模最大的寺廟,由那位把拉達克王國推向頂峰的國王僧格南嘉所建。門票100盧比,1美元多一點。噶舉藏語中意為“傳承”,噶舉派建於11世紀。此派別的僧人都穿白衣,故噶舉派又稱白教。他們對密法的修行都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很神秘。雖然相比勢力龐大的格魯派,噶舉派隻是很小眾的一個派別,但嘿密寺卻是噶舉派中地位極其重要的大寺,下轄跨喜馬拉雅地區的200多座噶舉派寺廟,同時也是重要的噶舉派佛學院,因此地位極高。

嘿密寺

嘿密寺

嘿密寺

嘿密寺

嘿密寺

它極高的地位跟它“遠在天邊”的地理位置有關。它地處貧瘠的山穀中,印度河上遊正源的獅泉河(Sengezangbu River)的一條小支流從其旁流過,而獅泉河的源頭就是被稱作聖山的岡仁波齊峰。四周是荒蕪的陡峭群山,離主路有5公裏遠,我們得開無數的盤山道才能到達,沿途看見有帶鋪蓋卷走路來這裏朝聖的。封閉的地理環境讓它免遭穆斯林的劫掠,也讓它得以保存完整的樣貌,等比它段位高的噶舉派寺廟沒落後,它異軍突起,成為了此派的主寺。

也因為嘿密寺逃過了穆斯林的一劫,因而雖然它“養在深閨人未識”,但它卻是整個拉達克地區最富有的寺廟,這在它的介紹裏說得明明白白。可是,當我從遠處眺望這個建築群時,我並沒有看出它的富有,覺得它的外觀還沒有提克西寺漂亮。不過,當我走上台階,近距離看它美輪美奐的裝飾,特別是走進它的博物館後,我才知道,介紹中所說的並非言過其實。

嘿密寺

嘿密寺

嘿密寺

博物館很大,分很多房間,館藏也非常豐富,涵蓋了古印度、西藏和克什米爾的佛教藝 術,被稱為拉達克地區的最佳博物館。有動物標本、服飾、器皿、武器、宗教卷軸畫、壁畫、金銀佛塔、由金線製成的工藝品和由寶石和佛鑲嵌的皇冠,以及用金和稀有金屬製成的佛像等。 其中稱得上稀世珍寶的是公元7世紀的銅製佛像,因為那個年代的銅像能夠流傳至今的極為罕有。可惜,博物館不讓拍照,手機跟參觀亞奇寺一樣,也得上交,在第一個滿是寶物的房間裏還坐著一個看守。我有兩部手機,上交了一部,包裏還有一部。在亞奇寺時我遵守規則,一張照片也沒拍,原因是寺中的房間太小,太暗,我擔心拍照會損害千年的壁畫。但博物館不一樣,空間很大,藏品也不怕拍照,於是偷偷拍了幾張做紀念,但價值連城的一個也沒拍到。

走出博物館,恰好趕上老和尚在主殿念經,有的和尚用手機和ipad念,很與時俱進的樣子。主殿也不讓拍照,我看見中間是金子製成的釋迦牟尼像,牆上是用金粉製作的壁畫。有人說,這裏藏有一幅用絲綢織成,並綴有珍珠寶石的唐卡,唐卡上是蓮花生大士。此唐卡是世界上最大的蓮花生大士唐卡,有近400年的曆史,每隔12年在藏曆猴年才拿出來展示一次。但我來這裏不是來看唐卡的,我要尋找姆大陸遺留在這裏的文字。可是,我轉遍了嘿密寺的每一個角落,也沒發現一塊帶有姆大陸文字的粘土版。

嘿密寺博物館

嘿密寺博物館

嘿密寺博物館

嘿密寺外

嘿密寺外

嘿密寺外

我悻悻然走到車裏,回到了列城酒店。看見發小兒有些高反,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我趁著自己還有精力,穿過列城的大街小巷,單程走了1.5公裏,又爬了555級陡峭的台階,登上了列城王宮附近的香提佛塔(Shanti Stupa),沿途還看到了開放的清真寺和關閉的基督教堂。這座白色的兩層圓頂佛塔非常漂亮,第一層中央是浮雕法輪,兩側為鹿;第二層的浮雕描繪了佛的誕生、圓寂和擊敗魔鬼的故事。兩個樓層都有一係列的小冥想佛浮雕,這種風格跟藏傳佛教的佛塔完全不同,卻相當吸引人。此佛塔是日本佛教徒於1991年建造的,據說基座上供奉的是佛陀的舍利。

香提佛塔

香提佛塔

香提佛塔

香提佛塔的台階

香提佛塔上的景色

站在這個3609米的香提佛塔上,我仍然沒有高反的感覺,但塔上的冷風卻吹得我瑟瑟發抖。我望向遠處的白茫茫雪山和近處列城所在的綠色山穀,對著佛塔,雙手合十,默默地對佛祖說:我對“南亞火藥桶”克什米爾的探訪結束了,謝謝你讓我見識到了真正的藏傳佛教,也謝謝你洗滌了我的靈魂。我會記住蓮花生大士所言:“當你日日夜夜麵對黑暗且苦難的日子時,我會來,我會駕著陽光來到你身邊。”(When you face the bad times of the dark ages every day and night, I will come. I will come to you, riding the rays of sun)

列城餐飲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anxueClear' 的評論 : 不客氣,謝謝你閱讀。
HanxueClear 回複 悄悄話 跟著你學印度地理和曆史知識,再加上其周邊國家及中國相關知識,讓我漲見識了。再次感謝!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Good to know. Thank you for sharing.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世界在我心中' 的評論 : 謝謝。是的,收獲很大很大。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專家不敢當。:)對印度有點興趣,稍微了解點點皮毛。

中印62年戰爭後,有個英國人叫作Neville Maxwell,好奇害死貓,去了解了那場衝突的前前後後,然後寫了本書:India's China War.

印度政府怪他瞎說大實話,禁止他入境。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好圖,學習了,四十多天的印度行收獲很大呀!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關於麥克馬洪線,您說的非常正確,謝謝專家。其餘說的也很有道理,謝謝。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感覺印度人某些方麵跟中國人有點相似,喜歡玩小聰明! 

"中國最喜歡用“自古以來”造句,今年9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還強調,中方對於印度非法在拉達克地區設置所謂“中央直轄區”不予承認。難道拉達克地區真是中國的領土不成?"

其實中國官方也不認為拉達克屬於中國, 在這裏所謂的"不予承認", 意思是指印度把中國實控的阿克塞欽部分劃入到印度的中央直轄區, 中國政府不承認,當然也有他的道理,不然會被罵出賣國土了. :) 

另外,我記得麥克馬洪線主要位於藏東南,中印中緬邊界,拉達克地區在西段,不是麥克馬洪劃分的邊界吧?

國土疆域的劃分,自古以來都是誰拳頭大誰占得多,所謂的藏南地區,除了達旺地區,其餘大部分以前都是些少數民族自己玩的地方,西藏管不了,印度也管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