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勇闖黎巴嫩(10)-永愛在海岸

(2023-05-29 05:27:04) 下一個

我喜歡埃及和土耳其旁的地中海岸,也喜歡希臘和意大利旁的地中海岸,還喜歡法國和西班牙旁的地中海岸。我對地中海岸的迷戀,並非因為它比別的海岸更美,而是因為地中海曾是世界文明的搖籃。兩河文明、古埃及文明、腓尼基文明、古希臘文明、古羅馬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等無不在這片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以說,在大航海時代來臨前,這片海就是世界的中心。對這些古文明的膜拜,讓我不知不覺對地中海產生了濃濃深情,想走遍環繞它的每一個國度,黎巴嫩即是其中之一。

巴特倫

巴特倫

黎巴嫩的西部,全部在地中海岸。還沒去黎巴嫩前,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開遍黎巴嫩的地中海沿岸。我從貝魯特出發,一路南下,開過地中海岸的古城西頓和提爾,又從巴勒貝克開到聖穀和地中海岸的的黎波裏,最後從的黎波裏南下,到達地中海岸的巴特倫( Batroun)老城。我沒想到,這個老城充滿了歐式風情,還特別幹淨,我仿佛回到了西歐。

巴特倫老城離的黎波裏30公裏,離貝魯特50公裏。跟黎巴嫩很多沿海城市一樣,這裏少不了腓尼基人的色彩,現在仍然有腓尼基古城牆(Phoenician Wall)的遺跡。此遺跡在從腓尼基時期就開始使用,今天仍在使用的巴特倫港口(Batroun Port)邊,我直接把車停到了海港。這一天不是星期天,海港邊人很少,其中一個遊艇船主告訴我他去過中國多次,現在已退休。

巴特倫海港

巴特倫海港

我沿著地中海岸走向腓尼基古城牆,心中無限歡愉。燦爛的陽光、奔騰的海浪、幹淨的海邊,還有近在咫尺的腓尼基古城牆,都讓我覺得這才是黎巴嫩應該有的模樣。這個古城牆最初是一個天然海堤,腓尼基人在海堤的基礎上用岩石加固來抵禦海上風暴和入侵者。今天留存的遺跡是公元前一世紀的形狀,長約225米,高5米,厚約1米。因城牆所在地曾是一片沙丘,所以腓尼基人也在這裏開采沙石用作建築材料,到古羅馬時這裏被用作了采石場。雖然這個城牆隻是矗立在海邊的一段破牆,但因它沾有腓尼基人的“血脈”,因而我站在這裏久久都不願離去,看著海浪輕輕拍打它,就像看到了腓尼基被曆史的波浪拍打一樣。

腓尼基古城牆的旁邊是一家還未完工的豪華別墅,我不知道是誰有如此的財力在這風景一流,又有古文明相伴的海邊居住。但我知道,巴特倫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在古埃及和古希臘人的典籍中都曾提過它。至於它有沒有西頓和推羅古老,就沒人說得清了,我在《舊約》中也沒看見它的名字。不過,它在亞蘭語(Aramaic)中是“裂縫”的意思。這個亞蘭(Aram)在《舊約》中“位高權重”,跟西頓的父親迦南平輩。他也出現在《創世紀》裏,是挪亞的孫子,閃的兒子,而雅各,也就是以色列,正是閃的後代。有人說,後期的《舊約》是用亞蘭語寫的,亞蘭語也是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如果按照這些去推測,巴特倫應該建於公元前1千年後,沒有西頓和推羅古老。

腓尼基古城牆

腓尼基古城牆

聖史蒂芬大教堂

聖史蒂芬大教堂

不知道我的推測有沒有道理,但它曾是十字軍建立的的黎波裏伯國的一部分卻是不爭的事實,老城中很多教堂和房屋是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建造的也有史料查詢,其中包括可以眺望腓尼基古城牆和巴特論港口的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位於巴特倫港口上方的這座教堂在奧斯曼帝國後期的1910年由基督教馬龍教派建造,融合古羅馬、拜占庭和哥特式風格。不僅這個教堂是馬龍教派的,就連整個巴特倫都是馬龍派教區的所在地。

在這個歐式的老城裏,還有一個希臘東正教的聖母教堂(Our Lady of The Sea Church)。我們從聖史蒂芬大教堂沿著地中海岸的窄巷走向這裏時,發現小巷旁都是歐式公寓,很漂亮。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這座小城裏居然在公元5世紀和6世紀走出了三位希臘東正教主教,可見小城多麽深藏不露。聖母教堂比聖史蒂芬大教堂曆史悠久得多,它什麽時候被建造的不詳,人們隻知道它建在拜占庭帝國時的教堂遺址上,教堂內的鍍金聖像是19世紀中葉的。這座教堂跟聖史蒂芬大教堂一樣引人注目,也一樣可以眺望湛藍的地中海,但這裏的地中海海岸邊是湖藍色,跟土耳其愛琴海的顏色很像。這種顏色是我們在黎巴嫩第一次看到,怪不得有錢人都在這裏建房定居呢。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

有錢人的地方一定有好餐館,可以眺望地中海美景的Le Marin餐廳即是一家。可是,這家有著20多年曆史,專門提供海鮮的老字號餐廳一點也不便宜,活的特大號蝦120美元一公斤,比美國的還貴,我們都覺得吃不起。如果不是因為地中海的美色,我們是不會在這裏吃飯的,草草點了兩個海鮮後,我們算是填飽了肚子,繼續在燦爛的陽光下逛老城中的老市場(Old Souqs)。老市場的小巷布局都跟歐洲的一樣,也鋪著青石磚地,酒吧和小商店遍布其中,還有一個被改作了餐廳的古羅馬劇場。我們很喜歡這個老城,臨回美國的前一天,我們又來到了這裏,還在一家土耳其烤肉店裏喝到了我在土耳其最喜歡喝的Ayra酸奶。

巴特倫的午餐

巴特倫老市場

巴特倫老市場

巴特倫古羅馬劇場

對地中海的愛戀,對腓尼基文明的敬仰,讓我不能錯過地中海岸的比布魯斯(Byblos)。如果說在腓尼基時代有三城鼎立的話,那它們一定是西頓、推羅和比布魯斯。但跟商業極其發達的西頓和推羅不同,比布魯斯是一個“文化人”。史學家們說,腓尼基字母就是在這裏發明的,而古埃及的紙莎草紙也是最初從這裏傳入愛琴海地區的。因而古希臘人將之稱為比布魯斯,意為“紙莎草紙”,《聖經》(Bible)的古希臘語也來自此城市。此城中曾存有很多極有價值的文件和書籍。

不過,跟西頓和推羅一樣的是,比布魯斯也是一個天然良港,這裏的人們也善於造船和航海,它也常常出現在《聖經》中。在《舊約》裏,它被稱作迦巴勒(Geval),其名字源自“神”,據說這裏在公元前8千多年前就有人居住。古埃及人將這裏稱為“神的海岸”,比布魯斯作家說它是腓尼基人的巴力神建立的。

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

《舊約》中說:“所羅門王和希蘭王的匠人,並迦巴勒人,都將石頭鑿好,預備木料和石頭建殿”。先知以西結在描述推羅的繁華時,曾說:“迦巴勒的老者和聰明人,都在你中間作補縫”。雖然這時的比布魯斯沒有推羅有錢,但比布魯斯卻是利巴嫩香柏木的主要出口處之一。史學家們說,比布魯斯在公元前3千年就是古埃及的盟友,或者是它的附庸,古王國第一王朝的墓葬使用的就是來自比布魯斯的香柏木。這種同盟關係到新王國第20王朝時才開始下降,那時偉大的拉美西斯二世已經故去20多年了,古埃及正在走入下降通道中。因為跟古埃及“血濃於水”的關係,因此比布魯斯也供奉著古埃及的各種神,這些神都用一個安放在座基上的方尖碑來表示。

雖然經過曆史磨難的比布魯斯已不複存在,但考古學家們卻在這裏挖掘出了很多寶貝,從舊石器時代有人居住的洞穴一直到十字軍時的城堡,時間跨度上百萬年。其中挖掘出的腓尼基時代的精美手工藝品都讓人瞠目結舌,人們無不讚歎那時他們的手工技藝就達到了如此精湛的地步。你能說這不是腓尼基人信奉的巴力神傳授的嗎?

比布魯斯城牆

比布魯斯城牆內

比布魯斯城牆內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今天,這個跟巴勒貝克一起被神選擇的比布魯斯,也跟巴勒貝克一樣,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我懷著對神之選地的好奇,開進了比布魯斯這個今天被稱為朱拜勒(Al Jubail)的港口。巴特倫港口的停車是免費的,但朱拜勒的收費10萬塊,不到一美元。不過,我並不在乎,因為這裏的海港跟巴特倫的一樣美麗,海水中還矗立著十字軍建造的塔樓殘骸。我對塔樓略微望了一眼後,就直奔比布魯斯遺址公園(Ancient Byblos),它是朱拜勒各種時期文明匯集的“大賣場”。可我到的時候,遺址公園剛剛關閉,我抬表一看,下午4點剛過,這也太不巧了。就是因為沒看到這個遺址,我之後才倒了大黴。不過,我此時還不知道。

遺址旁是建於馬穆魯克時期的清真寺(Sultan Abdulmejid mosque)和老城露天市場(The Old Souq by Mad Pin)。這個市場是穆斯林風格的旅遊市場,擺滿了旅遊商品。我們不喜歡這樣旅遊味很濃的市場,我們喜歡西頓和的黎波裏為黎巴嫩人準備的市場。在這裏和老城中及海岸邊轉了一圈兒後,我們除了看見一個18世紀建造的獻給裏約熱內盧的聖母小教堂(Nossa Senhora Da Penna)外,也沒看見什麽讓我們驚豔的。可在我離開時我才注意到朱拜勒是被中世紀的城牆圍住的,這是我們在黎巴嫩看到的唯一一座帶有完整城牆的小城。

比布魯斯清真寺

比布魯斯城門

比布魯斯老市場

比布魯斯老市場

聖母小教堂

臨回美國的前一天,我從的黎波裏的敘利亞邊境經巴特倫又開回了這裏,想去看比布魯斯遺址。剛開到城邊,我們就看見路旁有烤羊肉串的,我發小兒立刻下車去買,但是這是一戶人家自己在烤。那家主人聽說我們要買,立刻送給我們兩個,我們給錢他們也不要,這情景跟我在土耳其遇到的一樣,我們感動極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黎巴嫩人都如此善良。我們到的這一天是星期天,因為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了,我擔心遺址又要關閉,於是仍然把車開到了港口旁。沒想到,這裏的人和車超級多,我根本找不到停車位,於是請代客泊車的穆斯林小夥子幫我停車,結果不懂英語的他把我的車刮到岩石上了,還騙我說第二天讓我來,他幫我修車。在請會阿拉伯語和英語的人幫我們跟他溝通時,我們巧遇了在黎巴嫩學阿拉伯語的兩個中國小姑娘,一個來自大連,一個來自成都。她們最後幫我們確認小夥子第二天會幫我們修車,同時小夥子要走了我20萬黎巴嫩幣,不到2美元的停車費。我發小兒知道他是個騙子後,就說,他怎麽好意思收我停車費呢?

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

比布魯斯

送我們羊肉串的比布魯斯人

經過這一通折騰,遺址又到了關門的時間,我看遺址的願望再次落空。但我還是很感謝那兩個中國小姑娘,因此請她們坐20分鍾的遊船,每人30萬黎巴嫩幣。遊船開進了地中海,這是我第二次真正在地中海中遨遊,如果算上橫跨直布羅陀海峽的那次,是第三次,第一次在法國。當我在船上眺望山腳下的朱拜勒和十字軍留下的城堡時,船夫問我的車怎麽樣了,我告訴他那個小夥子明天幫我修車。他說,以後車還是放在自己手裏好。我問船夫,車被刮了在黎巴嫩修車需要多少錢,他說若是小夥子帶我去很便宜,因為他們都認識。但如果我自己去會很貴,於是我盼望那個小夥子不會食言。

比布魯斯遊船上

比布魯斯遊船上

十字軍城堡

回美國的當天,我要驗證小夥子是不是信守承諾,同時要在離開黎巴嫩前一定要看到比布魯斯遺址,因此我第三次開到了朱拜勒。這一次我把車停在了城外,隻付了5千停車費。可剛想下車,我發小兒就發現她的背包拉在了酒店房間裏,裏麵有她的護照。恰好一個帥哥的車停在我車旁邊,我趕緊請他給酒店打電話,幸運的是她的背包還在。我對帥哥說謝謝時,也誇他長得帥,他開心地笑了,露出了好看的小白牙。

當我們從一個小城門走進朱拜勒後,我發現這個小城比歐式的巴特倫還漂亮。它是古色古香的小城,難怪它曾被評為最佳阿拉伯旅遊城市呢。小城跟歐洲中世紀的小城很像,曲徑通幽,花團錦簇,還幹幹淨淨,裏麵有一個建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的聖約翰教堂(St John the Baptist Church)。朱拜勒在十字軍東征期間曾是的黎波裏伯國的一部分,但它常常不服管,還背後給的黎波裏伯國遞刀子,而朱拜勒跟的黎波裏的矛盾其實是熱那亞共和國和威尼斯共和國貿易戰爭的一部分。比布魯斯跟熱那亞是一夥的,的黎波裏跟威尼斯是一派的。這座建於1115年的羅馬式大教堂供奉著聖讓馬克(St. Jean Mark),他是比布魯斯的守護神,也是該鎮基督教社區的創始人,18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時教堂被捐給了黎巴嫩的馬龍教派。今天的教堂外觀很靈秀,外麵是一個花園,這給朱拜勒增添了不少光彩。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

我從這裏走向港口去尋找那位小夥子,結果信誓旦旦要幫我修車的他果然食言了,我坐船的船夫告訴我他隻周末上班。不過,此時我的車已經修好了,我不用鬧心,於是直接從港口走去了比布魯斯遺址。遺址門票20萬,不到2美元。雖然今天的這裏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但是這裏有建於公元前2700年的L形神廟( L-shaped Temple),至於神廟中供奉的是哪方神明就不知道了。不過,此時正是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應該供奉的是古埃及的神。

在L形神廟上方,是建於公元前1600年的方尖碑神廟(Temple of the Obelisks),神廟中間供奉著腓尼基人敬拜的戰神和毀滅之神,還有很多鑲嵌著金箔的青銅人像,我在貝魯特國家博物館裏看到過它們。腓尼基人不僅給戰神和毀滅之神建了神廟,也給他們的主神巴力神建了神廟(Temple of Baalat Gebal),之後古羅馬人把它改造成了給愛神和美神阿芙洛狄忒的神廟。除了這些神廟外,遺址中還有波斯人於公元前5世紀建造,保存比較完整獅子頭像的波斯城堡(Persian Castle)、一共有9個墓穴的腓尼基皇家墓穴(Royal Tombs)和整個小鎮水源的國王水井(The King's Well),據說國王曾在水井旁遇到了古埃及的伊西絲女神。

比布魯斯遺址

比布魯斯遺址

比布魯斯遺址

比布魯斯遺址

比布魯斯遺址

除此之外,遺址中還有公元3世紀建造的羅馬劇場、一座奧斯曼時期的黎巴嫩傳統房子、一個介紹了比布魯斯曆史的小博物館和最初由十字軍興建,後由馬穆魯克人和奧斯曼人補建的要塞(The Crusaders Fortified)。站在要塞的最頂端,可以360度眺望湖藍色的地中海和今天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朱拜勒城。而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機會,都要感謝位於地中海岸的朱尼耶(Jounieh)酒店(Holiday Suites Hotel & Beach Resort)的老板,它是我回美國之前最後一夜的住宿地,我的車被刮也是在我去酒店的這一天。

在去這個酒店之前,我先去了小城的黎巴嫩聖母像(Lady of Lebanon)。修建於1907年的聖母像是黎巴嫩著名的基督教朝聖之地,教宗約翰·保羅二世造訪過這裏。它位於海拔600多米的聖瑪利亞山上,麵朝世界上最美麗海灣之一的朱尼灣。我到達時,正好趕上教堂活動。我看看停車場上的車,都是新的,其中還有很多豪車,這變相證明了黎巴嫩的兩大經濟命脈金融和旅遊業都掌握在基督徒手中的事實。聖母像所在地有一個教堂,教堂邊是一個花園廣場,廣場中間是高8.5米,重15噸的白色聖母像。我沿著螺旋盤梯登頂,站在聖母像下,遙望沒什麽曆史,但以渡輪碼頭、滑翔傘場地和纜車聞名的朱尼耶。我一邊欣賞著地中海美景和朱尼耶這個海濱度假勝地,一邊迎接著日落的降臨。

朱尼耶

朱尼耶

朱尼耶

朱尼耶聖母像

當太陽完全掉入海平麵後,我才開回了酒店。沒想到,這個酒店就在地中海岸邊,是我們此行真正的海景房,洗澡水也特別好。酒店旁是朱尼耶市中心,中心裏有我們此行吃過的最好吃的黎巴嫩餐之一的餐館,而緊鄰地中海的這家餐館也是我們去過的黎巴嫩餐館中最高級的。第二天早上當我準備退房時,酒店老板幫我給刮我車的小夥子打電話,知道小夥子是騙子後,他找他的朋友免費幫我修了車。其實,我自己也付得起修車費用,可是他和他朋友的這種善意卻讓遠在異國的我倍感溫暖和親切。回美國後,我給酒店老板寫了一封感謝的郵件,現在我把他的回複貼在這裏,作為我黎巴嫩之行永久的紀念。“It was a pleasure to meet you plus it’s a must to help a strange lady in a foreign country she knows nothing about. Specially a lady so kind like you I will remain at your disposal anytime.”

我想,因為這位先生和他的朋友,我會重返位於地中海岸的黎巴嫩的。也是因為他們,我情不自禁愛上了以雪鬆和美女著稱的黎巴嫩。這種愛,就像那首歌裏唱的那樣:“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like a river flows, surely to the sea. Take my hand, take my whole life too.”

朱尼耶日落

朱尼耶日落

朱尼耶午餐

被刮的車

路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