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基督徒,那你不知道葡萄牙的聖城法蒂瑪(Fatima)沒什麽可奇怪的。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基督徒,那你連法蒂瑪都沒聽說過,你就應該臉紅了。這個不為人知的聖城雖然沒有聖城耶路撒冷和羅馬名氣大,也沒有西班牙因聖城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而興起的朝聖之路,但它今天在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卻是響當當的,因為這裏是聖母的顯靈地。
從科英布拉到法蒂瑪,一路全是不漂亮的山穀,一看就是窮嗖嗖的模樣,跟法國悅人眼目的山穀沒法比。我們入住的山穀中的一家酒店是此行最差的,酒店附近連個餐廳都沒有,心想這葡萄牙怎麽落寞到這種程度。不過,法蒂瑪卻看不出窮酸相。小城特別幹淨,一開進城就看見參天的古樹,跟它“聖城”的稱呼很相配。
法蒂瑪
法蒂瑪
法蒂瑪的中文譯法,總讓我聯想到征服過摩洛哥和埃及的穆斯林法蒂瑪王朝。這個很典型的穆斯林名字的法蒂瑪,是真有其人的,而且在穆斯林的世界裏,她是最完美女性的化身。法蒂瑪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最心愛的女兒,她曾跟隨其父輾轉各地,傳播真主的榮光。當穆罕默德歸天後,法蒂瑪因悲傷過度,也與世長辭,死時年僅27歲。
葡萄牙的法蒂瑪名稱是摩爾人進入葡萄牙以後帶過來的,而法蒂瑪聖母則是聖母瑪利亞的稱號之一。為什麽會這樣呢?這跟聖母顯靈有關。1917年5月13號,三名牧童第一次在法蒂瑪的山穀中看到了聖母顯靈。聖母讓孩子們每個月13號都前來此地,直到10月。牧童們說,聖母“比太陽還要明亮”。7月13日這一天,聖母向他們透露了三個秘密:第一個是地獄的幻象,第二個是一戰會結束,但如果俄國人不願皈依,二戰將來臨。第三個秘密在最後一個幸存的孩子露希亞去世前被她封存在了信封裏,最後送到了羅馬教廷。露希亞在2005年臨死前還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人們再不改過向善,而是持續發動戰爭,地球就將被一個跳動的太陽燒毀”。
法蒂瑪
法蒂瑪
這個“跳動的太陽”是什麽?莫不是核武器吧。我不知道,我隻知道,自從聖母顯靈後,法蒂瑪便成了聖母朝聖地。在被樹林環繞的法蒂瑪聖殿廣場上,有三個教堂連成了直線,這三個教堂分別是天主聖三教堂(Basilica of the Most Holy Trinity)、聖母朝聖地(Sanctuary of Our Lady of Fátima)和玫瑰聖母聖殿(Basílica de Nossa Senhora do Rosário de Fátima)。它們組成了一個氣勢恢宏的建築群。
在聖母最後一次顯靈的10月13號,她向孩子們確認了自己是玫瑰聖母的身份。為什麽是玫瑰聖母呢?原來,在16世紀奧斯曼帝國蘇萊曼大帝統治時,他依靠向他稱臣納貢的地中海海盜巴巴羅薩,幾乎沒費一兵一卒,就擁有了超強的海上艦隊。這位伊斯蘭教曆史上最強的海上鬥士巴巴羅薩徹底成了地中海岸基督教徒的噩夢,此時掌管歐洲基督教世界“大印”的是開辟了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被稱為“歐洲君主”的查理五世。而在法蘭西王國,還有一個查理五世的死對頭,開啟了法國文藝複興的弗朗索瓦一世。
天主聖三教堂
天主聖三教堂
天主聖三教堂
巴巴羅薩率領的奧斯曼帝國的海上艦隊,大有橫掃歐洲之勢,於是教宗呼求聖母助佑,下令教徒恭念《玫瑰經》,希望能改變基督世界的頹勢。《玫瑰經》正式名稱是《聖母頌》,最初來自修道院晨禱時的150篇聖詠,它涵蓋了耶穌的救恩史,玫瑰比喻敬獻天主和聖母的禱文。在一次戰鬥前,基督將士誦讀玫瑰經長達三小時之久。戰鬥打響後,沒想到原來有利於土耳其艦隊的風突然轉向,這幫了基督將士的大忙,最終土耳其艦隊被打敗。教宗深信這張戰爭的勝利是因為誦讀玫瑰經的緣故,於是發文說:“給我們勝利的,不是將士,也不是武器,而是玫瑰聖母”。從此,玫瑰聖母就變成了聖母的別名。
聖母在最後一次顯靈後,要求世人在山穀中為她修建可以安身的聖堂。人們尊從聖母的聖旨,為她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玫瑰聖母聖殿。聖殿塔高65 米,有代表玫瑰經念珠的15個祭台。聖殿正門上方的巨型聖母雕像由美國神父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詢問露希亞聖母顯靈的細節後雕刻而成的,之後作為美國天主教徒的禮物贈送給了聖殿。聖殿四個角落,是四尊供奉聖母無玷之心的聖徒雕像,玫瑰花窗上描繪了聖母顯靈的場景。陽光透過玫瑰花窗,照到教堂裏,使其莊嚴燦爛。
玫瑰聖母聖殿
玫瑰聖母聖殿
玫瑰聖母聖殿
法蒂瑪聖母的神跡發生後,受到了羅馬教廷的高度重視,其中一個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不僅三次來到法蒂瑪,還把他在梵蒂岡遭遇穆斯林狂熱分子槍擊後的幸免於難歸功於法蒂瑪聖母的庇佑,那一天正好是法蒂瑪聖母日。有人說,聖母的第三個秘密已經預示了教宗的被刺。露希亞說:“聖母顯現時,在無邊的光芒裏,她看到一位身穿白衣的主教蹣跚走過一座大城市,在痛苦和哀傷的折磨下,為他經過的屍體祈禱。然後他到達山頂,跪在大十字架下,一群士兵向他射擊,子彈和箭頭殺了他”。為了表達聖母的救命之恩,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把刺殺他的一顆子彈鑲嵌在了聖母的皇冠上。
隨著來法蒂瑪朝拜聖母的信眾的增多,法蒂瑪天主聖三教堂被興建。建於2007年外方內圓的它與玫瑰聖母聖殿遙遙相對,是一座現代風格的建築,建築中間沒有支承。天花板和百葉窗用計算機係統控製,燈光照明可根據自然光和儀式的變化自動調整。教堂一共有8500個座位,一共花費了8千萬歐元才建成,費用全部來自教徒的捐贈。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玫瑰聖母聖殿
玫瑰聖母聖殿
在玫瑰聖母聖殿和聖三教堂之間,是一條長達兩公裏的大理石路,這是基督徒們的祈禱區。祈禱區很平坦,朝聖者們不用像去布拉加仁慈耶穌朝聖所那樣,跪爬近600級台階才能接近頂端的教堂。祈禱區所在的聖殿廣場是法蒂瑪作為朝聖地的核心地帶,圓形的格局跟梵蒂岡的聖彼得廣場很像,可容納數十萬人。
廣場邊是聖母要求建造教堂的顯靈小堂(Capelinha das Aparições)和有著百餘年曆史的聖母顯靈橡樹(Azinheira Grande),廣場中央是耶穌聖心紀念碑(Monumento ao Sagrado Coração de Jesus)和高達34米的高十字架(Cruz Alta)。十字架上是用寫意線條組合成的耶穌受難場景,簡約抽象,可視覺效果卻很震撼。十字架前是教宗約翰·保羅二世的銅像,這個銅像和十字架形成了前景與背景的和諧呼應。在耶穌聖心紀念碑上,銅雕的耶穌正張開雙臂,這姿勢跟西班牙阿爾梅裏亞城堡上耶穌雕像的姿勢很像,但法蒂瑪耶穌雙臂比阿爾梅裏亞的更上揚。兩個耶穌雕像都在告訴塵世間的人子,他已為所有人償還了罪孽,人們可以與上帝同在,在生命中體驗到愛、恩典和永生。
玫瑰聖母聖殿
玫瑰聖母聖殿
玫瑰聖母聖殿
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我麵對這樣壯觀的景象,也不能不動容。覺得人生似乎是咫尺,卻也是天涯。我像每年來此朝聖的400萬人一樣,走在聖殿廣場上,向洞察人間一切的聖母獻上我最美好的祈禱和祝福。
自從1917年聖母在法蒂瑪顯靈後,這個曾經無人問津的小城的命運就徹底改變了。每個月的12日和13 日,都有成千上萬的朝聖者在信仰的指引下,通過各種方式來到這裏,有的甚至沿著鄉間小道徒步完成旅程。我們很佩服這些有著崇高信仰的基督徒的定力,也覺得非常幸運,能在燦爛的陽光下朝拜聖母。本來在法蒂瑪天主聖三教堂時天空還密布著烏雲,可到達玫瑰聖母聖殿時,突然變成了藍天白雲。這瞬間的改變,讓我們驚詫不已。
卡爾達什-達賴尼亞
卡爾達什-達賴尼亞
卡爾達什-達賴尼亞
開出法蒂瑪不久,天又暗了下來。不過,當我們到達卡爾達什-達賴尼亞(Caldas da Rainha)後,我們卻看到了漫天的金色彩霞。這個古羅馬人建立的小城因為盛產硫磺水而成了古羅馬人治病療養的浴場,到13世紀時,這裏成了治療麻風病人和風濕病患者之地。15世紀時,葡萄牙王國國王若昂二世的皇後用自己的珠寶和土地收入在這裏建造了一所醫院,今天城市便用她的名字命名,意為“皇後的溫泉”(Queen's Hot Springs)。
我們的酒店就在這裏。小城很安靜,也很幹淨,還有一個大型的現代化購物商場。酒店門前有孔雀在閑庭散步,而它們就來自酒店對麵的卡洛斯一世公園(Dom Carlos I Park)。公園裏有森林、湖泊和黑白天鵝及野鴨,旁邊是被廢棄的宮殿。我們很喜歡這個小城,但是我們沒想到,我們更喜歡離它不到10公裏的奧比多斯(Obidos)。而在群山環抱中的奧比多斯之所以讓我們如此喜歡,不僅僅因為它是葡萄牙保存最好的中世紀小鎮之一,也不僅僅因為這裏誕生了著名的奧比多斯櫻桃酒,還因為保留了完整城牆的它又讓我跟先生想起了法國我們非常喜歡的,有著“歐洲咽喉”稱號的卡爾卡鬆。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第二天我們離開酒店時,天空飄起了小雨,到奧比多斯後變作了中雨,沿途又遇到了大霧,也又遇到了山穀,山穀中有建在山上的城堡,一看這個區域就是戰略要地。我把車停到了城牆外,女兒跟先生一看下雨,幹脆躲在車裏不出來,我隻好一個人撐著傘,沿著城牆找入口。走了好遠,才在一個類似狗洞的小門裏走進了城。我沒想到,與奧比多斯的意外相逢,它竟變成了我喜歡葡萄牙的因素之一。
建在高地上的小城裏非常安靜,很多家裏都種著檸檬樹。斑駁的白色房屋透露著曆史的滄桑,但白房下方漆成的藍色和黃色色調又讓小城充滿了斑斕的色彩,多了些許浪漫,不負它“婚禮之城”的美名。為什麽它會被稱為“婚禮之城”呢?因為把葡萄牙王國帶入文化昌盛的迪尼什一世國王把它作為結婚禮物送給了他王後。從此以後,這裏便是葡萄牙皇後的受封土地,也成為無數有情人向往的婚禮舉辦地。但是小城和城中的城堡卻不是迪尼什一世建的。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最初是腓尼基人的重要貿易站,古羅馬時變成了重要的羅馬軍火場。公元8世紀摩爾人選擇了這個戰略要地,在此建造了堅固的城牆和城堡。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裏,這裏一次又一次地被占領。隨著主人的更換,古城也發生了很多改變。雖然公元18世紀中葉的裏斯本地震對城堡結構造成了極大破壞,讓城堡至今破敗荒涼,但城牆卻屹立不倒。我從鋪滿青條石的窄窄街巷旁找到了一個沒有扶手的樓梯,從這裏走上了城牆。
小城的城牆長1.5公裏,雖沒有卡爾卡鬆的長,但幾乎可以繞小城一周,還不收費。可城牆的很多地方一側是沒有保護的,如果在陰雨天裏滑倒,很容易跌落下去。我小心翼翼地在城牆上溜邊兒行走,一邊走一邊眺望著牆外的山穀,山穀中是大片的葡萄園,但幾百年前這裏卻是一片汪洋,而城內則是種著檸檬樹和仙人掌的住戶和撐起城市天際線的教堂塔尖。
奧比多斯城牆
奧比多斯城牆上
奧比多斯城牆上
奧比多斯城牆上
奧比多斯城牆上
城牆的盡頭是位於城鎮頂端,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曼努埃爾式元素的城堡,它是奧比多斯的地標。城堡高79米,現被改作了酒店。從城堡走下,沿著城牆邊還能找到登上城牆的樓梯。我再次走上城牆,一邊沒有屏障的城牆被山茶花樹所占據,我要更加小心才不會滑倒,前方是高高的垛口。我在垛口中遠望碧綠的原野和被霧氣籠罩的朦朦朧朧的田園風光,覺得奧比多斯是一個值得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古城中最重要的城門是維拉門(Porta de Vila),它是進入古城的主要城門,也是守衛城堡的第一道防線。此城門由雙層交錯的通道組成,以防敵軍的進犯。城門上方有一個小演講台,牆壁上貼著18世紀的藍色磁磚壁畫,壁畫上描繪了聖母和耶穌受難記。城門中間掛著兩個紅色小喇叭,很俏皮。據說情侶們走入這座象征著堅不可摧的愛情的古城時,若穿過維拉門,就可獲得幸福。
奧比多斯城堡
維拉門
維拉門
我太喜歡這個古城了,覺得我家的兩個小“跟班”不來很遺憾。此時雨停了,風也是溫暖的風。我順著原路走出“狗洞”門,把我家的兩個小“跟班”帶進了聖母瑪利亞城門。從城門到城堡,是古城的主街。鋪滿鵝卵石的狹長古巷兩旁都是咖啡館、飯店和商店,這裏的房屋以黃配白為基調,輔以藍白作點綴,還裝飾著哥德式的門戶及窗戶,這讓古城看起來又養眼又浪漫,很適合做“婚禮之城”。
古城內很小,四通八達的小巷沿主街向外伸展,通往聖佩德羅教堂(Igreja de São Pedro)、慈悲教堂(Igreja da Misericórdia)和聖瑪利亞教堂(Igreja Matriz de Santa Maria)等。雖然這些教堂都不大,單獨看沒什麽驚豔之處,可它們融合在古城裏,就組成了古城的迷人風光。在這些教堂裏,聖瑪利亞教堂是最具影響力的,它的曆史可追溯至西哥特時代,在摩爾人統治期間又轉變為清真寺,在葡萄牙王國建立者阿方索一世收複這裏後成了天主教堂,因而它是葡萄牙收複運動的標誌,1444年僅僅10歲的阿方索五世國王和他8歲的表妹還在這裏舉行了婚禮。
聖佩德羅教堂
慈悲教堂
聖瑪利亞教堂
聖地亞哥教堂
城堡旁還有一個關閉的聖地亞哥教堂(Igreja de São Tiago),它由葡萄牙第二任君主桑喬一世興建,是皇家的禦用教堂,教堂門廊可直通城堡。教堂一部分在1755年大地震中被摧毀,之後被改建成了獨特的聖地亞哥書店。
我們徜徉在小巷中,被中世紀的氛圍所環繞,樂不思蜀。這時女兒告訴我,奧比多斯全城都有免費網絡,我趕緊上網查餐廳。沒想到,這裏有一家專賣西班牙Tapas的餐廳,10個Tapas才50歐元,還贈送一瓶葡萄酒。我們立刻去吃,上菜時餐廳還免費送了我們一小鍋烤香腸。落座時,我們注意到這家餐廳給每個人準備的紙桌布上不但印著古城的曆史及佩德羅一世和侍女的愛情故事,還介紹了小城為什麽有五顏六色的房子。說白色的房子是要避免邪惡的眼睛;黃色的房屋是家庭住的;藍色的是漁民的;紅色是資產階級的,而灰色的是宗教建築。這樣的介紹一下子讓我們覺得古城好有文化,對它更喜歡了。等到Tapas都上來後,我們發現每個Tapas都很好吃,這家餐廳比我們在西班牙穆爾西亞吃的Tapas性價比強多了,立刻對小城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層。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
奧比多斯Tapas
吃飽喝足的我們心滿意足開往大西洋海岸邊的卡斯凱什(Cascais),在這裏看大西洋海水的驚濤拍岸,遙想恩裏克王子開創的偉大的大航海時代,然後沿著大西洋海岸,經過裏斯本為恩裏克王子建造的發現者紀念碑,最後回到裏斯本機場,完成了我們追隨“大航海時代之父”恩裏克王子和西方“戰略之父”漢尼拔腳印的伊比利亞半島之旅。不過,我探索文明的腳步卻不會終止。下一站,是漢尼拔母幫腓尼基人的居住地-黎巴嫩。請上帝和真主同時保佑我,讓我平安歸來,去揭示腓尼基人給人類文明帶來的豔陽天!
卡斯凱什
卡斯凱什
卡斯凱什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