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的大西洋岸邊,有眾所周知的名城嗎?當然有。被譽為世界葡萄酒之鄉的法國波爾多,以及國名來自於此城市,也是葡萄酒產地的葡萄牙波爾圖,都是大西洋邊鼎鼎大名的城市。幸運的是,這兩個城市我都拜訪過。雖然我對波爾圖的印象馬馬虎虎,但對波爾多的印象卻好得無以複加。在西班牙的大西洋岸邊,也有一座讓我們愛到骨髓裏的城市。它不僅憑葡萄酒揚名天下,而且是一座有著3千多年曆史的古老城市。這個城市就是雪利酒(Jerez)原產地,被譽為“世界雪利酒之都”的加迪斯(Cadiz)。它是我們在西班牙到訪的第一站,也是我們此行最喜歡的城市。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那麽,加迪斯在哪兒呢?憑什麽它能成為悠久的曆史名城呢?它在西班牙西南部,跟我去過的塞維利亞、科爾多瓦和格拉納達是一“家”的,都屬於安達盧西亞自治區。不過,跟這些著名的城市不一樣的是,加迪斯在一個半島上,差不多四麵環海,隻有一根“細線”與陸地相連,就像一個被放出去的風箏。它的周邊是風平浪靜的加迪斯灣,灣內是天然的良港,而發現並利用這個良港的,正是“戰略之父”漢尼拔最初的母幫-推羅城邦的腓尼基人。善於航海和貿易的他們於公元前1100年在此建城,用腓尼基語“被牆圍繞的城市”來命名它,使其成為他們在大西洋最西端的貿易據點。今天,考古學家們在加迪斯發現了腓尼基人留下的鑄幣廠和地下墳墓及用大理石製作的棺蓋,棺蓋上雕刻著東方人的形象。
腓尼基人到加迪斯落腳,除了進行貿易之外,最重要的是尋找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錫礦和銀礦。因為腓尼基人對加迪斯的青睞,加迪斯很快發展和繁榮起來,人口迅速增加不說,各種商鋪也開始湧現,水果、葡萄酒、鹽和橄欖油成為人們在此交換的主要商品。這時的腓尼基人,對征服還不感興趣。可是,當推羅城邦於公元前9世紀在突尼斯建立的迦太基城逐步發展壯大,特別是推羅城被亞曆山大大帝一手毀滅後,脫離了母幫的迦太基人便憑借著強大的海軍,不斷進行擴張和對外殖民,他們於公元前6世紀占領了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但迦太基人擴張的目的也僅僅是控製貿易網和增加財富,他們把布匹寶石、東方香料、西西裏島和北非的小麥、西班牙的礦產等大宗商品的交易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等到漢尼拔的父親經營西班牙後,他把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幾個相互孤立的貿易據點連成了一片,其中就包括加迪斯,漢尼拔正是用加迪斯作根據地來征服伊比利亞半島南部的。可見,擁有天然良港和優越海洋地理位置的加迪斯對以海洋貿易為主的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是有著多麽致命的吸引力。
這樣的吸引力對擴張中的羅馬同樣適用。第二次布匿戰爭後期,當漢尼拔突然從伊比利亞半島抽調近一半的軍力前往意大利去支援陷入鏖戰窘境的他時,羅馬軍團趁機占領了加迪斯,並把它作為其海軍基地。有了勢頭正旺的羅馬人的加持,加迪斯步入了繁盛的快車道,到羅馬帝國第一任奧古斯都屋大維執政時,加迪斯的人口數量僅次於羅馬城。隨後的奧古斯都開通了羅馬到加迪斯的海上貿易通道,加迪斯成了通往地中海各地區的總部和地中海貨物集散中心,西班牙的礦產和農作物等都從這裏源源不斷運往羅馬。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一直被羅馬捧在手心裏的加迪斯是什麽時候開始遭受黴運的呢?一定是不把海洋貿易當盤“菜”的時候。當蠻族西哥特人成為伊比利亞半島主人後,隻知道摧毀舊文明,卻沒有能力帶來新文明的他們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把加迪斯變成了廢墟。而讓加迪斯重回風光時代的是從北非橫渡直布羅陀海峽,給伊比利亞半島重新帶來文明的阿拉伯人。不管基督教的國家懷著怎樣“酸葡萄”的心裏看待這些穆斯林異教徒,他們都不能否認,沒有這些阿拉伯人,伊比利亞半島,甚至整個歐洲,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現文明的曙光。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被各類蠻族控製的歐洲就陷入了黑暗的中世紀,而東羅馬帝國又關閉了柏拉圖學院,這導致了輝煌一時的希臘學術和著作很少有人問津的尷尬局麵。是阿拉伯人掀起了長達兩百年的翻譯運動,把大量古希臘珍貴的經典以及古羅馬、古印度和古波斯等文明的著作和文獻翻譯成了阿拉伯語,在促成自己“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同時,也替之後歐洲的文藝複興保留了一部分火種,而熱衷於商貿活動並發明了三角帆的阿拉伯人也把文明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其中就包括伊比利亞半島和島上的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這些來到伊比利亞半島上的阿拉伯人和北非的柏柏爾人以及伊比利半島的土著穆斯林被統稱為摩爾人,他們的共同點是都信奉伊斯蘭教。從公元711年摩爾人登陸加迪斯開始,在長達500多年的曆史長河中,摩爾人深深地把他們的腳印印在了加迪斯的土地上,連加迪斯的名字都是從阿拉伯語演變來的。隻可惜,把西哥特人打得落花流水,橫掃西班牙半島的摩爾人並沒有能力對西哥特人斬草除根。龜縮在西班牙西北部的西哥特人後代開始了持續近800年的“收複失地運動”,最終把摩爾人轟出了加迪斯。
之後加迪斯的命運就掌握在了基督徒手中。憑借著天然良港的優勢以及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古羅馬人和摩爾人留下的底蘊,加迪斯在大航海時代重新站上了雲端。它被認為是新航路的起點,哥倫布的第二次和第四次遠征都從這裏出發。當西班牙帝國形成後,這裏又成了西班牙珍寶船隊的母港,也就是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間的貨物集散地,來自世界各地的金銀寶石和香料煙草等都在這裏匯集。可以想象那時的加迪斯是多麽繁華和富庶。
加迪斯
加迪斯
加迪斯
太有錢的後果是容易讓人眼紅,而最眼紅的人就是北非海盜。這些海盜即使在16世紀西班牙帝國步入黃金時代時仍未放棄對加迪斯的騷擾和進攻,可是在地中海岸頻頻打劫成功的他們卻在固若金湯的加迪斯城連續吃鱉,從未成功過。雖然北非海盜對加迪斯城望塵莫及,但靠海盜建起的英國皇家海軍卻在16世紀末在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攻陷了該城。從這時起,加迪斯便成了西班牙帝國和英國不斷爭奪的“肥肉”。當18世紀西班牙與美洲之間的貿易港口塞維利亞因淤堵而不得不被放棄時,加迪斯天然良港的優勢又顯露了出來,這裏變作了兩者之間的貿易中心,有75%的貿易是在這裏進行的,加迪斯再一次走入了新時代。
加迪斯的曆史寫到這裏,已足以讓我對它心馳神往了。當我沿著加迪斯灣開過跨海大橋進入它的城市中心時,我覺得我的心情跟在土耳其的愛琴海岸和地中海岸一樣,都是歡心雀躍、充滿期待的。為了真切地體驗加迪斯的過往,我把酒店定在了老城中心,但這裏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停車位的,於是我不得不花17歐元在酒店附近的停車場停一夜。停車場在港口邊,我們看見港口內停著兩艘超大的豪華郵輪,還停著無數貨船。
加迪斯博物館前
加迪斯博物館前
加迪斯博物館前
停好車,我們在溫暖的陽光下走進了老城。從白雪飄飄的美國北部來到西班牙的南部海岸,我們日日享受著20攝氏度的好天氣,別提多愜意了。加迪斯的老城跟法國很多中世紀的老城很像,都是窄窄的街道,曲徑通幽,但時不時就會有一個供人們休憩的小廣場。我們穿街過巷去尋找加迪斯博物館(Cadiz Museum),我盼望能在那裏看到我在土耳其很多博物館中看到的公元前的展品,特別是腓尼基和迦太基的。
博物館的後麵即是一個人潮湧動的廣場,廣場上種著我在科爾多瓦等地見過的橘子樹。見到它們,我第一次來西班牙的景象忽然躍入了我的腦際。看著這些橘子樹,我覺得好親切。相比熱鬧的廣場,博物館前麵清幽得多。如果說我在老城還沒看到加迪斯的悠久,那在博物館前方,我則見識到了加迪斯的源遠流長。這裏到處是至少幾百年的粗大樹木,像森林一樣,跟外表普通的博物館有些不相稱。
加迪斯博物館內
加迪斯博物館內
加迪斯博物館內
腓尼基人石棺
我興衝衝走進博物館,一問,這一天算是聖誕假期,不收門票。博物館隻開放一層,麵積很小,隻有八個房間,裏麵大部分是羅馬時期的展品。我對羅馬時期的文物還算熟悉,畢竟在土耳其和歐洲各地看過很多。我一件一件掠過羅馬時期的展品,眼睛像掉到錢眼裏一樣去尋找腓尼基和迦太基留下的足跡,終於我找到了博物館的鎮寶之館-公元前5世紀的兩具腓尼基人石棺。雖然我對石棺有天然的恐懼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家博物館的石棺館中我差一點被嚇得靈魂出竅,但是對腓尼基人留下的殘餘文明的敬仰,我還是忍著恐懼,對兩具有著東方特色的石棺相麵了很久。
離開博物館,我們繼續在迷宮般的老城穿梭,經過巴洛克風格,設有暗房光學係統的塔維拉塔(Torre Tavira),再穿過老城中心的鮮花廣場(Plaza de las Flores)和布滿小吃店的中央市場,來到加迪斯的地標建築,大西洋邊的加迪斯主教座堂(Catedral de Cádiz)。最初建於13世紀中葉,後被燒毀,又在19世紀上半葉曆經100多年重新建成的主教座堂也跟塔維拉塔一樣,是巴洛克風格,還融入了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元素。因建造教堂的資金來自西班牙與美洲的貿易,因而它又被叫做“美洲教堂”。如果加迪斯主教座堂不是有著這樣的基因,那在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看過諸多教堂後的我,根本不會正眼看它幾眼。讓我對它另眼相看的還有,它就在大西洋岸邊,我可以一邊看著它一邊迎接日落。
塔維拉塔
中央市場
鮮花廣場
加迪斯主教座堂
加迪斯主教座堂
不過,此時離日落還早,我又帶著我家的兩個小跟班去尋找哥倫布航海出發地-大地之門(Puerta de la Tierra)。這座建於16世紀的城門因把陸地與大海分開而得名。望著川流不息的車輛從城門洞中駛過,我仿佛覺得那就是曆史的軌跡。
經過這一通折騰,我家的兩個小跟班開始抗議,再也不願意陪我走了。把他們送回酒店後,我趕忙又回到了主教教堂,此時,離日落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冬日裏的西班牙,早上9點才日出,晚上6點多一點便日落,讓我每天都不得不在黑暗中啟程。當我吹著大西洋的暖風,看夕陽的餘暉慢慢把大教堂染成柔和的暖色時,我的心也慢慢變得柔軟。隨著太陽的慢慢西沉,天邊的彩霞也變換著色彩,那一刻,我覺得加迪斯美極了。
大地之門
加迪斯的日落
加迪斯市政廳
在太陽“掉”進大西洋後,我折返回了大教堂所在的廣場。白天沒什麽人的廣場這個時候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那麽多人,把不小的廣場擠得水泄不通。聖誕樹的燈光已亮起,預示著加迪斯的夜生活正式來臨。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入燈火通明的老城小巷,來到另一處車水馬龍的聖胡安•德迪奧斯廣場(Plaza de San Juan de Dios)。這裏是有著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市政廳所在地,廣場中央矗立著西班牙1869年憲法主要起草人的雕像。好巧不巧的是,我走入廣場的一霎那,市政廳和廣場上的燈光突然亮起,有一種火樹銀花之感。我望向建於18世紀末的市政廳鍾樓,發現時針剛好指向6點半。
聖胡安•德迪奧斯廣場
聖胡安•德迪奧斯廣場
我在老城中逛到差不多晚飯時間才去接我家的“小跟班”去吃晚飯,此前我們早已訂好了一家獲得過2020年和2021年的米其林餐廳。這家餐廳沒有套餐,但我們點的海鮮沙拉很好吃,金槍魚是用四種方法做出來的,有一種看上去像鵝肝,而我點的牛肉飯有點兒日本飯的味道,隻是米飯有些硬。就在我們吃完走出飯店不久,女兒忽然發現一家2022年的米其林餐廳,6道套餐才37.5歐元,裏麵有我愛吃的鴨肝和西班牙大蝦,主菜還有羊排,我們立刻後悔得腸子都要青了。可我們肚子鼓鼓的,什麽也吃不下去。我不甘心,想打包帶走,得到的答複是“不可以”。沒出息的我當時就想,就是衝這家米其林餐廳,我也要再來一次加迪斯。
沒吃到這家米其林我已經很遺憾了,沒想到,第二天當我開車環城準備離開時,我的遺憾更大了。天還沒亮時,我把車開到了聖卡洛斯堡壘和城牆(Bastion and Walls of San Carlos)。看到它的第一眼我便覺得,這才是加迪斯這座千年古城應有的模樣。建於18世紀末的城牆麵對平靜的加迪斯灣,掩映在夜色中的加迪斯灣這時還看不出美麗,但原本有55個拱頂和90門火炮的城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氣勢。可惜,原有的雙城牆在20世紀被拆得七零八落,隻留下一小部分供現代人瞻仰這座古城的曾有風光。
加迪斯城牆
加迪斯城牆
加迪斯城牆
我繼續沿著海岸開,沿途都是修得非常好的步道和花園。清晨的步道上冷冷清清,隻有幾個晨跑的人經過。我最喜歡在這樣的步道上流連了,可是我沒機會。步道的盡頭是呈月牙形,曾被用作電影《007》的取景地的卡萊塔沙灘(La Playa de la Caleta),沙灘的兩側是被列入西班牙文化遺產的聖卡塔利娜城堡(Castillo de Santa Catalina)和聖塞巴斯蒂安城堡(Castillo de San Sebastián)。聖卡塔利娜城堡建於16世紀末,呈五角星形,有一條防波堤從這裏延伸至大海。聖塞巴斯蒂安城堡在一個小島上,與主城分開,一條防波堤將之與卡萊塔(La Caleta)相連。傳說中城堡所在地曾有一座宙斯父親神廟,今天島上有一座燈塔,燈塔的底部是一座摩爾人建造的瞭望塔。
聖卡塔利娜城堡
聖卡塔利娜城堡
卡萊塔
卡萊塔
卡萊塔防波堤
這一段路是我們眼中加迪斯最美的地方,連我那位很愛挑剔的先生都不得不讚歎這裏的美麗,期待著以後再來這裏度假。我戀戀不舍地離開此區域,慢慢沿著大西洋海岸往前開,經過主教座堂,開進稱得上歐洲品質最好沙灘之一的維多利亞海灘(La Playa Victoria),這也是加迪斯新城所在地。我站在海灘上,看加迪斯灣的海水清波蕩漾,一浪一浪湧向沙灘,它們與溫暖的和風和搖曳的棕櫚樹一起給新城送上清晨的祝福。整個新城纖塵不染,剛剛破雲而出的朝陽照到海邊色彩分明的建築上,發著金光。被陽光寵愛的加迪斯不就是飄落到人間的度假樂園嗎?此情此景,讓我不禁想起大文豪雨果讚頌安達盧西亞的話:它“帶著優雅和微笑,帶著閃爍的東方魅力,在明淨的蒼穹下鋪展。”
加迪斯新城
維多利亞海灘
米其林餐飲
路線
非常感謝!希望看到您新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