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有兩個最優雅的城市:一是巴黎,二是南錫(Nancy)。我不知道這是誰評選出來的,但若讓我評選,南錫不是法國最優雅的城市,它是法國最豪奢的城市。其原因是,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斯坦尼斯廣場(Place Stanislas)四周建築,包括建築上的雕像和窗戶的陽台,甚至廣場上的燈柱,都是鍍金的。遠遠看去,這個鍍金的廣場在燦爛的陽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憑借著這些會把我們眼睛晃暈的金色,南錫成為了我們法國之行中最獨特的城市之一。
南錫
南錫
今天位於從布魯塞爾和盧森堡到法國裏昂和馬賽南北軸上,以及位於巴黎和斯特拉斯堡東西軸上的南錫,跟法國很多在古羅馬時代就被開發的城市相比,它“發育”得相當晚。它在公元11世紀才形成一個小城市,到14世紀變成洛林公國首府後才正式走入史冊。那麽,這個洛林公國是“何許人也”呢?故事得從法蘭克帝國的查理曼大帝離世開始講。
大帝死後不久,他的三個孫子開始瓜分帝國遺產,在凡爾登簽署了奠定了德法意雛形的《凡爾登條約》。帝國被一分為三,其中查理曼大帝的長孫克洛泰爾一世獲得了從北海到意大利南部的中法蘭克王國。看似分得了帝國最好土地的克洛泰爾一世最大的短板是年紀最大,因而早逝的幾率也最大。當他比分得東西法蘭克王國的兩個弟弟先去見上帝後,他的三個兒子再把王國一分為三,二子克洛泰爾二世分得了今天法國的洛林地區、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及德國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被叫做洛塔林吉亞王國(Lotharingia)。
南錫
南錫
南錫
可是,洛泰爾二世年紀輕輕就掛了,還沒留下子嗣,這給了他的兩個叔叔,東西法蘭克王國的兩個國王“分贓”的口實。最後,洛塔林吉亞王國按南北向一分為二,分別歸了他的兩個叔叔,王國消失。此時,維京海盜已經開始進攻東西法蘭克王國。在東法蘭克王國國王阿努爾夫於891年把維京人從比利時的魯汶驅逐後的第9年,洛林公國成立,隸屬東法蘭克王國。從此,洛林公國就成了西法蘭克王國,後演變為法蘭西王國一直惦記的“肥肉”,它變成了分裂的“耙子”,包括現今法國的洛林地區、低地國家以及德國亞琛地區的上洛林公國最終成為洛林公國的代言人,此公國從公元10世紀中葉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共800多年。
這800多年,洛林公國也不得平靜,它的首府南錫更不得消停,其中發生於公元1477年的一場戰役讓南錫永久留在了史冊上。此戰役讓大名鼎鼎的勃艮第公國斷子絕孫,之後催生出了歐洲赫赫有名的君主查理五世。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南錫
南錫
南錫
南錫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勃艮第公國趁機坐大,把西歐低地國家都納入了公國版圖,到公爵大膽查理時,公國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而此時,法國已經贏得了百年戰爭的勝利,法王路易十一正在中央集權的大路上狂奔,勃艮第公國自然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但大膽查理沒有看清大勢,妄圖跟路易十一對抗,繼續擴大公國版圖,並進攻南錫,這時候的南錫公爵跟法王穿一條腿褲子還嫌肥呢。
結果沒留下男嗣的大膽查理戰死疆場,他是被路易十一的瑞士雇傭軍用斧槍砍擊頭部死去的,其遺體在三天後才被發現,這讓他的女兒瑪麗恨死了法蘭西王國。為了對抗法蘭西,她把自己嫁給了查理五世的祖父,當時空有一堆頭銜,後來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馬克西米利安。至此,勃艮第公國消亡,領土也被法蘭西和神聖羅馬帝國瓜分,包括公國首都第戎在內的索恩河以西領土歸法蘭西,索恩河以東,包括法國東部和瑞士接壤地帶以及富可敵國的尼德蘭歸神聖羅馬帝國。或許,神聖羅馬帝國接班人的查理五世和開啟了法蘭西文藝複興詩篇的弗朗索瓦一世彼此仇恨的種子從瑪麗含淚出嫁的那一刻就已經種下了。唉,這人世間,冤冤相報何時了啊。
斯坦尼斯廣場
斯坦尼斯廣場
斯坦尼斯廣場
斯坦尼斯廣場的市政廳
弱者是很容易讓人同情的。我在對大膽查理死於非命的唏噓中和對他的女兒瑪麗無奈選擇的同情中走進了光彩照人的斯坦尼斯廣場。跟歐洲所有長驅直入的廣場不同的是,這裏的廣場周邊是帶門的,廣場的四個角落和東西兩側的鍍金鍛鐵大門和建築物把廣場圍在中間,讓它看起來像一個皇宮的庭院。這個建造於18世紀中葉的廣場名字來源於洛林公爵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他曾是波蘭的國王,也是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五的嶽父。是他規劃了這個廣場,目的是把南錫的中世紀老城和17世紀建造的新城連接起來。
而這個最初的名字是皇家廣場,用以取悅公爵的女婿路易十五,路易十五的雕像也矗立在廣場中央。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他的雕像被拆除後,換上了洛林斯坦尼斯瓦夫一世的,廣場名字遂改成他的。廣場由皇家建築師建造,周圍的白色石灰岩建築包括市政廳、省政府、王後宮、主教宮和醫學院。如今,主教宮和醫學院分別改成了歌劇院和美術博物館。廣場地上鋪設著亮赭石石塊和兩排較暗的石頭,形成了一個對角交叉線圖案,四周是金碧輝煌的柱子。這些汲取了古典和巴洛克風格的不朽建築和金光閃閃的裝飾以及華麗的噴泉讓整個廣場“蓬蓽生輝”,它是我們眼中法國最雍容華貴的廣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實至名歸。
埃瑞拱門
埃瑞拱門
卡裏耶爾廣場
卡裏耶爾廣場
卡裏耶爾廣場
此廣場的北側中心,是一座建於18世紀的埃瑞拱門(Arc Héré),金碧輝煌的拱門上裝飾著象征著戰爭與和平的月桂和橄欖枝。穿過拱門,是一條像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似的主軸線,主軸線旁邊是雙林蔭大道,道路兩側是對稱的建築物,主要是貴族們的府邸,這裏即是同樣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卡裏耶爾廣場(Place de la Carrière)。該廣場建於16世紀,比斯坦尼斯廣場早了兩個多世紀。
穿過卡裏耶爾廣場,便是南錫老城。老城中有一座重建於19世紀中葉的聖埃普夫爾教堂(Basilique Saint Epvre)。跟發著金光的兩個廣場相比,這座新哥特風格的教堂就很平凡了。不過,這裏在19世紀以前卻是南錫老城區的市場和交易中心。從教堂出發,走過老城區的主街,可到達修建於14世紀末的克卡夫門(Porte de la Craffe)。這座宏偉的城門見證了南錫的曆史風雨,兩座堅固的圓塔保衛著具有防衛功能的主體,正麵牆上的“洛林十字架”是洛林公爵在南錫戰役勝利後加上去的。克卡夫門的前方是城堡門(Porte de la Citadelle),它建於17世紀,用以加強城市防禦,曾經被四個堡壘包圍,並用護城河與克拉夫門隔開。
聖埃普夫爾教堂
克卡夫門
城堡門
南錫老城
南錫老城
南錫老城
至此,我已經把南錫的老城走遍了。然後,我跟先生又往回走,走到了另一處世界文化遺產的阿利揚斯廣場(Place d'Alliance)。這個廣場離斯坦尼斯廣場咫尺之遙,也由洛林公爵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修建,以慶祝路易十五和奧地利簽訂的同盟條約。此廣場比那兩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廣場都小,也更平庸,隻有中間的噴泉比較亮眼,但是這裏特別安靜。從阿利揚斯廣場斜穿過去,是南錫建於18世紀的主教座堂。雖然這座融合了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式建築風格的大教堂很漂亮,但還沒有漂亮到讓我們歎為觀止的地步。不過,我們在這裏幸運地看到了一對新人在舉行婚禮。
阿利揚斯廣場
南錫主教座堂
南錫主教座堂內的婚禮
默爾特河
在我們把南錫的新城和老城都逛逛了後,我們還沒有看見給城市帶來繁榮的默爾特河(Meurthe River)。穿城而過的默爾特河,是摩澤爾河的支流,南錫正是因為此河,才跟盧森堡和德國相通。我在盧森堡就住在摩澤爾河邊,因此當我開車再次見到不漂亮的它時,還是生出了一種親切感。
我沿著摩澤爾河一路向北,駛向盧森堡,但那裏並不是我的目的地,我的目的地是離盧森堡很近,被稱作“德意誌之門”的梅斯(Metz)。可我沒開出去多久,就被攝像頭拍下了超速,罰單兩個月以後才寄過來。而第二天,我在去普羅萬的途中,又被攝像頭拍下了超速。這意味著,我在回美國的前兩天,連續因超速挨罰,這開創了我旅行史的新記錄。想想美國多好,從不用這種“陰”招兒抓超速。不過,這個時候,我對超速之事一無所知,一路馳騁,開到了梅斯。
梅斯
梅斯
梅斯
梅斯
坐落於摩澤爾河與塞耶河(Seille River)交匯處的梅斯,曆史可比南錫悠久得多,它在羅馬共和國時是蘭斯到梅斯和朗格勒到梅斯這兩條重要通道的交匯點。憑借著兩條道路交界點的地理位置及摩澤爾河水運之便,梅斯迅速變成了比利時高盧行省的交通樞紐和工商業中心,成為了羅馬的“心腹”。
在羅馬帝國行將朽木之時,那位被西方學者稱為“上帝之鞭”的匈人首領阿提拉在梅斯與羅馬人交手,打敗羅馬軍團,焚毀了梅斯,史稱“451年的梅斯之戰”。隨著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奠基人的克洛維一世把這裏劃入王國版圖,梅斯終於消停了。等他死後,他的四個兒子開始分割王國資產,其中一個兒子以梅斯為首都,建立了奧斯特拉西亞(Austrasia)王國,也稱梅斯王國。此王國的勢力範圍包括今天的法國東部和德國西部及低地國家,日後開啟了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矮子丕平的曾祖父就是這個王國的宮相。
摩澤爾河
梅斯
當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去世後,王國一分為三,梅斯變成了中法蘭克王國的首都,直到南錫變成洛林公國的首都後,同屬於洛林公國的梅斯才變成“二等公民”,這讓梅斯人很不爽,最後神聖羅馬帝國賦予了它自由城市的地位,之後還建立了梅斯共和國。可在普法戰爭後,勝利的一方,建立了德意誌第二帝國的普魯士把阿爾薩斯和洛林全部劃進了自己的版圖,並分為三個區,即首府為科爾馬的上阿爾薩斯、首府為斯特拉斯堡的下阿爾薩斯和首府為梅斯的洛林。從此,阿爾薩斯和洛林就成了德法兩國的敏感地帶,隻要德法一有戰爭,這兩個地區就率先倒黴,梅斯也不例外,一戰和二戰期間都被德軍占領。
為什麽梅斯如此重要,總是被德法惦記呢?除了曆史的傳承外,最重要的是它所在的洛林地區地處中央高原和孚日山脈延伸出來的高原地帶,因此這個地區常常被稱作洛林高原。這裏的兩條主要河流摩澤爾河和流到比利時後被稱作默茲河的馬斯河都是北向流出法國,注入萊茵河下遊,這樣的地形讓洛林高原可以“俯視”兩河的下遊地區。如果法國占領此地區,它可以直插德國所在的萊茵河流域,反之亦然。德國若占領洛林,它可以直逼法國的首都巴黎。因此,洛林高原是法國在東側對德國的唯一屏障,也是德國進軍法國的唯一障礙。這個高原上最著名的一場戰役是一戰期間德法在此鏖戰了10個月,傷亡近百萬的凡爾登戰役。位於洛林高原上,扼守著交通要道的梅斯,怎麽會不成為“德意誌之門”呢?
梅斯
梅斯
梅斯
梅斯
不過,曆史的硝煙已經遠去,今天的梅斯一片歲月靜好。我們的酒店在老城外,要穿過摩澤爾河,才能走進老城。摩澤爾河在梅斯分了叉兒,把梅斯分割成了幾個小島。流經老城的分支像運河,水流平緩,雖然顏色沒有羅納河的漂亮,但依偎在它旁邊的梅斯卻很美,它曾獲得過首屆“歐洲鮮花城市”獎。老城中最著名的建築是有著800多年曆史的主教教堂(Cathédrale Saint Étienne)。
建於13世紀,用了300多年才徹底落成的梅斯主教教堂是由黃色砂岩建造的,跟多爾多涅河穀中的建築很像。雖然這座哥特式的建築外部就很亮眼,但我已經看過太多哥特式教堂,因而它也沒有給我帶來太大的衝擊力。不過,教堂內部卻讓我的視覺有了飛躍。教堂從下到上都是華麗的彩色玻璃幕牆,而且用的是法國頂級的玻璃工藝品。這些玻璃有哥特火焰式的,也有文藝複興式的,還有罕見的黃色玻璃,它們讓彩繪玻璃美學跨越了數個世紀,可它卻不是世界文化遺產,其原因也許是此教堂的彩繪玻璃上有20世紀俄羅斯畫家和21世紀韓國女藝術家的作品。
梅斯主教教堂
梅斯主教教堂
梅斯主教教堂
梅斯主教教堂
位於梅斯市中心的這座教堂旁邊是閱兵廣場(Place D'Armes),廣場名字來源於此地曾是小部隊的聚集地,也是舉行重要軍事儀式的地方。希特勒占領梅斯期間,也在這裏舉行過軍事或準軍事活動,廣場邊的市政廳的窗戶下,就裝飾著他的“萬”字旗。我們來到這裏的時候,正好趕上一個演唱會,歌手唱得還挺好聽的。
在梅斯的老城中,還有一個共和國廣場。這個梅斯市中心最大的廣場建於19世紀初,當時名為皇家廣場,二戰後改成了現有的名字。我們在繁華的老城中吃過量非常大的土耳其快餐後,穿街過巷走到這裏時,被它開闊的視野吸引住了。它比3個最球場還大,周邊是法蘭西銀行、奈伊軍營(Caserne Ney)和梅斯法院。
閱兵廣場
閱兵廣場
閱兵廣場
共和國廣場
離共和國廣場不遠,是梅斯總督宮(Palais du Gouverneur),它由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威廉二世皇帝所建。自從1890 年第十六軍團在梅斯成立後,威廉二世便決定在這裏為該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建立一個居所,因而總督宮的原名是“第十六軍總司令旅館”。這座兼有北德風格的文藝複興式宮殿外部非常漂亮,不僅有塔樓,還有階梯山牆,白、黃、藍的顏色讓宮殿看起來像一個浪漫的城堡。今天,這座建築是法國東北軍區司令官的住所。
這個住所的旁邊,是一個五星級酒店,我們以為那裏會有米其林餐廳,可惜沒有。但是在這個五星級酒店的後方,我們看見了一個讓我們驚訝的聖殿騎士團教堂(Chapelle des Templiers)。這是我們看見的第一個聖殿騎士團教堂,立刻把它當作了寶貝。
梅斯總督宮
聖殿騎士教堂
聖殿騎士教堂
聖殿騎士教堂
聖殿騎士團,從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一直到把羅馬教廷遷到阿維尼翁的法蘭西國王腓力四世統治期間,它的大名在歐洲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騎士團得到了羅馬教廷的支持,成為了保護耶路撒冷王國的主要力量。他們擁有免稅權,還可以在耶路撒冷王國內收取十一稅,因此富可敵國,並發展出了最早的銀行業。騎士團最輝煌的時候曾經用不到敵人1/10的兵力,把定居埃及的薩拉丁軍隊打得大敗而歸。可惜,他們的富有惹怒了腓力四世,他讓教皇宣布騎士團為異端,沒收了他們的全部財產。
在12世紀的最後幾十年,騎士團的一些騎士在梅斯建立了聖殿醫院,用以保護去耶路撒冷朝聖的人。12世紀末,融合了羅馬式與哥特式的聖殿騎士團教堂作為醫院的一部分被興建。今天,聖殿醫院已被毀,隻有小巧玲瓏的八角形教堂在草地中“妖嬈綻放”。教堂內的壁畫跟我在土耳其看到的很多中世紀壁畫很像,我覺得它們好親切。
梅斯
梅斯
梅斯
梅斯
我沒想到,梅斯藏著這樣一個寶貝,立刻覺得梅斯比南錫“高檔”得多。讓南錫自愧不如的地方還有,梅斯有被摩澤爾河環繞的小島。雖然摩澤爾河水不漂亮,河邊也沒有斯特拉斯堡小法蘭西日耳曼的風情,但它獨具法蘭西特色。優雅的白色建築、盛開的鮮花、流動的河水,還有氣勢磅礴的黃色梅斯主教座堂做背景,以及小島上傲然挺立的新教堂和歌劇院,這些都讓梅斯在黃昏中顯得婀娜多姿。如果說金色的南錫很張揚,那溫婉的梅斯則很內斂,但不管是張揚還是內斂,它們都是美麗的花朵,也都是長久的琥珀。
路線
南錫路線
梅斯路線
我的超速罰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