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暢遊法國(28)-凡爾登峽穀

(2022-10-14 09:05:52) 下一個

凡爾登(Verdun),因為法蘭克帝國查理曼大帝死後在此簽訂的《凡爾登條約》而被永久記錄到了史冊上。這個條約讓帝國一分為三,奠定了今天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疆域雛形。凡爾登還因為一戰期間在此發生的凡爾登戰役而聞名遐邇。此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德國妄圖讓法國在這場戰役中流盡最後一滴血的美夢破碎。這場戰役,德法軍隊一共死傷70多萬人,是人類曆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因而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而凡爾登,還有一個讓自己名揚天下的“秘笈”,那就是凡爾登峽穀(Gorges du Verdon)。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雖然凡爾登城和凡爾登峽穀在中文裏都被叫作凡爾登,但其實它們是“南轅北轍”的。凡爾登城在法國東北,是德國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鑰匙”之稱。而凡爾登峽穀則在法國南部,離馬賽不是特別遠。我就是從馬賽出發,一路奔向這個歐洲最大峽穀的。

若想到達凡爾登峽穀,得經過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Aix-en-Provence)。這個離馬賽30公裏的城市今天遠沒有馬賽出名,可它在羅馬時代卻跟馬賽一樣赫赫有名,因為公元前102年在這裏發生了一場改變羅馬命運的戰役,此戰役是讓羅馬青史留名的辛布裏戰爭的序曲。羅馬崛起時,有三個最讓羅馬頭疼的日耳曼部落,它們分別是條頓人、阿姆布昂人和辛布裏人,這些人曾經創造了差不多把8萬羅馬軍隊全殲的神話。

艾克斯

艾克斯

艾克斯

艾克斯

公元前102年,這三個部落中的條頓人和辛布裏人決定兵分兩路進攻意大利,其中條頓人沿海岸線從山外高盧進入山內高盧,而辛布裏人則跨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意大利。可他們的願望還沒實現時,羅馬人就把阿姆布昂人胖揍了一頓。慘敗後的阿姆布昂人向條頓人求助,條頓人隻能停止進攻意大利的腳步,在艾克斯附近等待羅馬的軍隊。結果羅馬軍團生擒了條頓人的部落酋長,條頓人和阿姆布盎昂人幾乎被滅。

這一仗,徹底改變了羅馬軍隊的頹勢。第二年,他們又滅了辛布裏人,艾克斯成了羅馬人的再次發家地。隨後,一座羅馬城在泉水邊被建,此城成了艾克斯的前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艾克斯短暫成為了山北高盧省的首府。第一個千禧年後,它成了普羅旺斯伯國的首都,今天以“千泉之城”為人所熟知。不過,讓它的大名被更多人熟知的另一個原因是這裏是“現代繪畫之父”保羅·塞尚的故鄉。艾克斯給了土生土長於此地的他無盡的靈感,讓他的畫作處處體現出線條的結構之美,從而衍生出了現代繪畫中的立體派。

去圖爾圖沿途

去圖爾圖沿途

去圖爾圖沿途

去圖爾圖沿途

我對畫作一無所知,所以也不會去他的博物館,隻是在城市中遛了幾個彎兒。這個城市有點兒像薩拉和蒙彼利埃的混合體,黃色的建築,緊湊的街道,還有無處不在的噴泉。不過,它也隻是不錯而已,並沒有讓我愛不釋手。讓我愛不釋手是一路上普羅旺斯的如畫風光。有人說,普羅旺斯是法國最上鏡的地方,但鏡頭卻拍不出她十分之一的美麗。說得太對了。這裏不但有崎嶇的山林、青翠的山穀和寧靜的田園,而且有淳樸的村莊、繁華的都市和黑色的鬆露及黃色的向日葵,還有紫色的薰衣草田和綠色的葡萄園。我在這永看不厭的風景畫中一直開到了“普羅旺斯天空之城”的圖爾圖(Tourtour Var),它還有一個綽號,名為薰衣草之鄉。

我因為圖爾圖的“薰衣草之鄉”稱號才繞道來的這裏,可遺憾的是,在這個高居於海拔600多米山上,擁有古老中世紀城堡和城牆的圖爾圖,我連一絲薰衣草的影子也沒看見。但站在空曠的廣場上,沐浴於燦爛的陽光下,俯瞰高低錯落的山穀,仍然讓我心情舒暢。

圖爾圖

圖爾圖

圖爾圖

圖爾圖

圖爾圖

圖爾圖市政廳

離開圖爾圖,我跟先生便走上了凡爾登峽穀之路。此峽穀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部地區與法國普羅旺斯內陸地區之間,是世界上最深的峽穀之一,也是歐洲很多大學的野外教學實習基地。而它南部的入口,就在美若天仙的聖十字湖(Lac de Sainte-Croix)。

有人說,如果凡爾登峽穀是地球的傷疤,那聖十字湖則是天使灑落在此的一滴聖潔的眼淚,於是當地人稱它為“天使之淚”。此湖的湖水來自阿爾卑斯山的雪水和冰川融水,因而湖水即使在盛夏也是微涼的;因含有銅離子和二價鐵離子,所以湖水呈現出我最喜歡的Tiffany藍色。當我一看見它那Tiffany藍的清澈湖水,立刻被它迷花了眼,也立刻把它列為了我最喜歡的湖泊之內。其實,它早就被法國人評為了普羅旺斯地區最美的湖泊。

聖十字湖

聖十字湖

聖十字湖

聖十字湖

聖十字湖

把手著峽穀“南大門”的聖十字湖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湖,它是一個人工水庫,1974年才建成,因建造它時把一個名為凡爾登聖十字的小鎮淹沒於湖底而得名。這個湖麵約22平方公裏的法國第二大水庫隱藏在山巒屏障中,四周是陡峭的石壁和蔥蔥蘢蘢的山林,還有一個幹幹淨淨的天然浴場。它像一塊安靜的美玉般純潔無瑕,讓我們情不自禁為它心動。我把車停到一邊,跟先生穿過一片小樹林,走進了湖裏。此時,陽光是炙熱的,但湖水卻是溫涼的,而在這裏享受聖十字湖的人隻有幾個,我們在這塊淨土中可以像孩子一樣盡情玩耍。

等我們玩累了上岸後,我以為我會直接開到下一站。沒想到,前方是一個遊人如織的“遊樂園”,無數人在湖麵上暢遊,像下了餃子一樣。也很喜歡此地的先生慫恿我去劃船,我很聽勸,租了一個腳踏船,每小時20歐元,然後我們就在豔陽和微風中穿過一座橋,把船“踏”進了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這是怎樣的美景呢?群山聳立、碧水潺潺、美女如雲。我們去過舉世聞名的美國大峽穀(Grand Cayon),看科羅拉多河穿流於其中,那鬼斧神工的景色讓我們覺得它是地球上最壯麗的景色之一。同樣,當我們沿著凡爾登河向峽穀深處劃去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勝景也讓我們覺得凡爾登峽穀是世界上最雄奇的景色之一,難怪這裏被稱作攀岩者的天堂呢。

總長140公裏的大峽穀最吸引人的區域在穆斯捷-聖瑪麗(Moustiers-Sainte-Marie)和卡斯特蘭(Castellane)之間。穆斯捷-聖瑪麗離聖十字湖不到20公裏,我們率先到達那裏。這個依奇峰異石而建的小鎮因盛產陶瓷而被稱為“陶瓷之鄉”。在小鎮中,有一條227米長,連接懸崖兩端的鐵鏈,鐵鏈上有一顆幾百年曆史的金星。對於看過了法國太多小鎮的我們來說,這個小鎮並沒有給我們驚喜,但小鎮最高處的小瀑布卻讓它有別於法國其它的小鎮。

穆斯捷-聖瑪麗

穆斯捷-聖瑪麗

穆斯捷-聖瑪麗

穆斯捷-聖瑪麗的瀑布

小鎮沒給我們帶來驚喜,但我們離開小鎮不久,驚喜就從天而降。我們又看到了一大片紫色的薰衣草花海,以及大片的葡萄園和麥田,這突如其來的美景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我們沒想到,在以青山綠水出名的凡爾登峽穀,居然有如此令我們欣喜的景色。讓我們沒想到的還有,我們一個月的旅途中都沒碰到過幾個中國人,結果這兒的中國姑娘紮堆兒,她們爭先恐後在薰衣草花叢中笑。看著這美景,我家先生又開始放飛他的無人機。這一次,我把他的無人機和薰衣草一起放進了我的鏡頭裏。這是我們法國之旅中最後一次看到薰衣草花田,我在美如畫的普羅旺斯,終於把青春期的薰衣草看盡了。

告別薰衣草花田,我們的峽穀之旅就正式開始了。這個一直很低調、很隱秘,直到上世紀初才被發現的凡爾登峽穀像極了土耳其的很多峽穀。有連綿的盤山道,有蜿蜒的山脈,有俊朗的青峰,還有潺潺的流水。不過,跟土耳其很多峽穀不一樣的是,這個最大深度可達700米的峽穀有獨有的凝灰岩。這些凝灰岩很容易風化,也很容易讓雨水和融化的雪水侵入,之後形成一個個洞。等水重新從凝灰岩流出的時候,水中含有的石灰岩物質便會遺留在樹葉和青苔等植物上,讓植物缺氧死亡。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我在這些有著經典凝灰岩岩石的峽穀中穿行,一路都是彎道。但對於在土耳其自駕,開了9千公裏的我來說,開急轉彎的盤山道是小菜一碟。可是一邊在緊挨懸崖邊緣的公路開,一邊看高聳入雲的陡峭崖壁和洶湧湍急的怒濤河流卻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我家先生一直在旁邊嚇唬我,讓我集中精力開車。為了安全,我把車速盡可能放慢,然後搖下車窗,還是東張西望地看美景。那種震撼,那種驚豔,此生難忘。我心想,上帝對法蘭西這個羅馬帝國崩潰後,第一個皈依了基督教的國家真是太偏愛了,世界上的美景,它似乎一樣也不缺。大洋和大海、高山和低穀、河流和平原、冰川和峽穀,它都占齊了。

我在一路醉人的峽穀風光中開到卡斯特拉納(Castellane)。這個中世紀小鎮幾乎沒什麽遊人,更沒有一幢現代化的建築,隻有凝灰岩構成的高山千百年在護衛著它,還有山上的教堂和涓涓流淌的凡爾登河(Verdon River)在守候著它,風雨無阻。這個小城仿佛是隱藏在深山老林中的修行的人,它與世隔絕,卻保持著最古老的原始本色,把羅馬帝國的曆史光影和中世紀的生活場景,活生生展現在我們眼前,讓它成為我們眼中醉人的複古卷軸。

卡斯特拉納

卡斯特拉納

卡斯特拉納

卡斯特拉納

卡斯特拉納

卡斯特拉納

卡斯特拉納

就這樣,我們在山的險峻和穀的深遠中穿梭在凡爾登峽穀,最後抵達了峽穀北端入口的迪涅萊班(Digne-les-bains)。位於兩個河穀交匯處,四周被山巒包圍的迪涅萊班小城“外表”普普通通,穿城而過的,羅納河支流的支流的普萊奧納河(Blone River)也幾乎要幹涸。但這裏擁有恒溫49度,具有理療作用的古老溫泉,還擁有高山森林景觀,這些讓它被評為了法國“三星級”的花園城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也從這裏開始的,小說開篇就講述了1815年迪涅萊班主教的故事。

因為雨果,也因為迪涅萊班是凡爾登峽穀的入口,所以我們把落腳地定在了這裏。訂酒店時,我發現一家民宿正對著山巒,這樣的景色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可當我在卡斯特拉納用穀歌地圖搜索這家民宿的地址時,卻怎麽也找不到。於是我用民宿的GPS定位找,找是找到了,但穀歌地圖卻給我指向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山頂。也是在去山頂的路途中,我看到了跟在土耳其一模一樣的河穀風光。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法國是不缺河穀的。羅納河穀、多爾多涅河穀和盧瓦爾河穀都鼎鼎大名,可這些河穀要麽一馬平川,要麽隻有丘陵的“圍欄”,卻不像迪涅萊班河穀的四周,是險峻的綠色群山。這些山峰很多海拔在1700米左右,這讓河穀看起來更有立體感。幸運的是,我在隻有一條上下山的盤山道行駛時,恰巧是順光,因而拍出的照片很自然。我一邊開,一邊欣賞著無敵的風光,還不忘跟我先生吹牛:你看,我厲害吧,訂到了這麽好的民宿。

可越往上開,我越覺得不對勁兒。沿途除了崇山峻嶺以外,幾乎沒什麽人煙,先生說我的牛皮吹破了,但我也隻能硬著頭皮往前開,因為根本沒辦法掉頭。終於開到山頂了,山頂上有一座建於14世紀的聖母天使教堂(Léglise Notre-Dame des Anges)。教堂外部很簡樸,介紹上說本地居民可以在教堂裏舉辦音樂會。教堂關閉,我們徹底蒙了。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我們連問路的人都沒有,更別說借電話打給民宿房主了,我想隻能開到山下去再想辦法。

迪涅萊班河穀

迪涅萊班河穀

迪涅萊班河穀

迪涅萊班河穀

聖母天使教堂

就在我掉好車頭準備下山時,突然上來了一個騎自行車的本地人。這法國人挺有意思的,沒事兒到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上來做什麽。不過,這不關我們的事,我們看見他,好似看到了救星。他的確知道我們民宿的地點,讓我在穀歌地圖中輸入一個地址,我一看,要開半個多小時。他說山上顯示的不準,我們的民宿離這裏很近,我們大喜過望。

我按著穀歌地圖指示的開,可地圖讓我上了高速,我想應該是錯了。我從高速下來,雖然看到了民居,卻看不到人。好不容易看見一對開車的老年夫婦,這位老先生立刻把原始地圖拿給我看,密密麻麻的地圖我哪看得懂啊。謝過之後,我開始後悔,要是買電話卡就好了。正在我想著該怎麽辦的時候,我猛然發現前方有個警察局,往裏一看,警察局裏居然有人。警察把我領到了他的辦公室,幫我給民宿主人打了電話,然後約定了一個地點,民宿主人開車來接我們。等我們見到房主以後才知道,這個警察在電話裏根本沒說他是警察,隻說他是幫忙的,法國警察的職業操守很在線嘛。

迪涅萊班河穀

民宿前

民宿前

民宿

民宿是一個別墅,在迪涅萊班的邊緣,的確離那個山頂很近,隻是那位先生讓我輸入的是一個城市名,此城市跟這裏的區域重名,而這個區域根本沒有街道名,也沒有門牌號,難怪穀歌地圖找不到呢。

我們在靜謐的小山村裏,安然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美景。讓紫色的薰衣草花海、綠色的崇山峻嶺、清冽的湖泊河水和多彩的河穀風光,都衝進我們的夢裏,在夢裏交織出普羅旺斯和阿爾卑斯山的動人樂章,飛向天空,響徹雲霄。

路線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凡爾登峽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謝謝你的讚。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表情符號變成問號了。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讚一個。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從飛機上就可以看到凡爾登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