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女人是水做的”。水,具有清澈透明和滋養萬物的特性,而女人則具有柔情與包容的天性。那有著“水都”之稱的阿姆斯特丹是不是如女人一樣柔情萬種並海納百川呢?
在我的眼中,答案是肯定的。從阿姆斯特丹港在14世紀末成為繁忙的碼頭後,阿姆斯特丹就與百媚千嬌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它的萬種風情不僅僅來自溫柔流淌的運河水,還來自充滿香豔色情文化的紅燈區(Red Light District)。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紅燈區
紅燈區
我在大學畢業後不久,曾作為隨團記者在秋天的時候來過阿姆斯特丹。那時對阿姆斯特丹曆史一無所知的我既沒記住它的秋天是不是絢爛多姿,也沒記住阿姆斯特丹的城市風貌,唯一記住的就是紅燈區櫥窗內賣弄風情的女郎和紅燈區內的性博物館。記得有一個櫥窗內站著一白一黑兩個女郎,她們指著我們團隊裏的一位男士,請他進來,比劃著她們倆共同為他服務,羞得那位男士臉都紅了。而那個性博物館裏麵小小的,其中一個黑人的男性特征長得讓我大為震驚,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小白兔”呢。天生好奇心爆棚的我還去看了一場性表演的真人秀,而且坐到了第一排,可以清清楚楚看到男女的私密部位。雖然表演是帶故事情節的,但我一點也沒融進情節中,隻覺得他們是在糟蹋那個美好的詞”make love”。
同行的人除了我以外,都是結過婚的。他們調侃我,年紀輕輕的去看這個,不怕學壞嗎?如果當時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那我用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們啞口無言,“你看,阿姆斯特丹的性產業已經有6個世紀的曆史了,阿姆斯特丹學壞了嗎?” 不僅沒學壞,它還依然保持著它的“繁花似錦”。當我在冬日裏重返阿姆斯特丹時,我對它的探秘就從留在我青春記憶的紅燈區開始。
紅燈區
紅燈區
紅燈區
紅燈區
紅燈區性博物館
可是,冬日裏在阿姆斯特丹漫行並不是一件愉悅的事。日出上午9點才開始,日落4點就結束。就這麽短的白日,還沒有一點兒陽光,有的是陰陰的天空、濕濕的空氣和比實際溫度低得多的體感溫度。因阿姆斯特丹市內酒店的停車費貴得離譜,所以我把酒店訂在了阿姆斯特丹邊上的小鎮。酒店提供免費停車,後麵就是大超市,我在裏麵買到了我很愛喝的土耳其酸奶。睹物思“人”,我又想起了我獨自在土耳其度過的美好時光。從酒店到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要坐10分鍾的城際火車,票價單程4.1歐元。清晨的火車上空空蕩蕩,在我目光所及之處,我發現一位女士沒帶口罩。此時,我還不知道,這一天是荷蘭lockdown的第一天。
到達運河邊的紅燈區,恰好是“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之時,可太陽已被厚厚的雲層遮擋,這讓歐洲最大的紅燈區看起來有些蕭索。運河兩岸隻有到晚上才會彰顯阿姆斯特丹“情色之都”味道的櫥窗此時都被紅色帷幕隔開,人們隻有靠想象才能還原帷幕後的旖旎。我沿著靜靜的運河,從紅燈區的這一岸,走到另一岸,問自己,為什麽紅燈區會建在阿姆斯特丹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為什麽文明的阿姆斯特丹會允許妓女的合法存在呢?因為阿姆斯特丹港。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14世紀黑死病的爆發讓阿姆斯特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醃製鯡魚方法的成功讓阿姆斯特丹越來越富裕,阿姆斯特丹港也隨之越來越繁忙,而紅燈區所在地正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碼頭。當進進出出阿姆斯特丹的貨輪停靠在阿姆斯特丹港口時,在海上漂泊了數星期或數月的水手們下船的放鬆之道就是尋歡作樂。對於男人來說,最好的尋歡作樂方式是酒和女人,於是,這兩樣生意應運而生。到14世紀末,阿姆斯特丹的妓院已合法。當17世紀荷蘭共和國迎來自己的黃金時代時,阿姆斯特丹也成了來自波羅的海、北非、美洲,印尼和巴西等國冒險家們的後花園,這裏的性產業也跟著蒸蒸日上。那時還沒有電燈,女郎們用紅蠟燭發出的微光,讓自己的誘惑在夜色下滿溢,從此,“紅燈區”之名開始傳播。但是性開放的後果是無處不在的性病,當拿破侖占領這裏時才控製了性病蔓延。他讓女郎們定期體檢,無病者持紅卡上崗,有病者持白卡去醫院就醫,並規定未痊愈前不可接客。
按理說,這樣的“齷齪”之地應該充滿了暴力和毒品,但事實是,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非常安全,荷蘭的性犯罪率也遠低於歐洲平均水平,未成年少女未婚懷孕率更是歐洲最低。而這裏的紅粉女郎除了光明正大持證上崗並繳稅外,她們還有自己的協會和工會,荷蘭政府更是在紅燈區中心為一個黑人妓女豎起了雕像,上麵刻著:“向全世界性工作者致敬!”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這樣的舉措不知道會不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如果是,那它讓人大跌眼鏡的還有很多。它是歐洲第一個允許合法嫖娼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允許吸食大麻和同性戀結婚的國度,這些政策都讓荷蘭的空氣裏漂浮著自由和包容的味道。而這自由和包容,從荷蘭共和國對宗教的寬容時就已開始,至今已400多年。這自由和包容,讓阿姆斯特丹在17世紀成為了世界金融中心,其代表作就是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沒有紅燈區的曆史悠長,但它卻是阿姆斯特丹立於世界之巔的標誌。這個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通過向社會融資,讓第一支上市交易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聚集了全社會分散的財富,在國家的支持下,把這些財富變成公司對外擴張的資本。而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募集到龐大的資金,除了因為政府參股外,還因為荷蘭人用生命換來的信用。曾經有荷蘭商船在冬季被大風吹到一個島上。在缺吃少穿的情況下,荷蘭商人寧可餓死病死,也沒動用客戶的食物和藥品,直到春天來臨,商船上僅剩的少數人才返回了阿姆斯特丹。如此良好的信用讓荷蘭人成為了現代商品製度的創造者,他們把信用、銀行、有限責任公司和證券交易所有機地統一成了一個相互貫通的金融和商業體係。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
但是,在阿姆斯特丹把金融中心拱手讓給倫敦,在法國拿破侖占領荷蘭共和國後,阿姆斯特丹就跟荷蘭共和國一起“憔悴”了。可是當拿破侖在俄羅斯遭到曆史性慘敗後,不但俄羅斯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而且荷蘭也迎來了好運,這是怎麽回事呢?因為荷蘭和俄羅斯“哥倆好”有著綿長的曆史。
從公元11世紀起,被古羅馬人轟到荷蘭北部的弗裏斯蘭人就開始跟俄羅斯人有貿易往來,在裏海沿岸發現的弗裏斯蘭硬幣就是證明。在荷蘭共和國建立前後,荷蘭商團開辟了從西歐前往俄羅斯的海上航線,於是與俄羅斯的貿易更加緊密。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前一年,荷蘭商人繪製出了俄羅斯的城市和海岸地圖,第一次向西歐世界係統地介紹了俄羅斯,並成為俄羅斯背後的“大哥”。當波蘭和瑞典軍隊進攻俄羅斯時,荷蘭為俄羅斯出麵,最終促成了和解。在歐洲30年戰爭結束的前兩年,荷蘭在俄羅斯設置了常駐代表,揭開了兩國關係大發展的史篇。
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
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
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
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
之後,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彼得大帝在17世紀末親自帶領外交使團前來荷蘭考察學習,荷蘭也親自向俄羅斯精英全麵傳授航海、槍炮和船隻製造等知識和技術。這期間,大量荷蘭書籍被譯成俄文,俄羅斯人也以學習荷蘭語為豪。可以說,荷蘭是俄羅斯走向現代文明的推手,也是俄羅斯認識西歐的導航員。在荷蘭被拿破侖軍隊占領,成為法國的附庸國後,是俄羅斯軍隊最終進軍到阿姆斯特丹等大城市,把法國人趕出了荷蘭。隨後俄國沙皇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由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組成的荷蘭聯合王國的第二任國王。也就是說,今天荷蘭王室的血液中流著俄羅斯的血。西歐,還有一個國家比荷蘭跟俄羅斯的關係更近嗎?
肯定沒有。“壯”起來的俄羅斯搖身一變,成了荷蘭的保護傘。不僅幫荷蘭解決比利時獨立時的分離問題,還幫它在與法國殖民地爭端中斡旋,更把部分國家黃金儲備存在了阿姆斯特丹,並對荷蘭工業進行大量投資,讓阿姆斯特丹在19世紀末迎來了第二個黃金時代。一戰中,雖然荷蘭宣布中立,但依然為受傷的俄羅斯士兵籌款,還給俄羅斯提供流動醫院設備。在克裏米亞戰爭爆發之前,荷蘭是俄羅斯重要的外資來源地,還長期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原油市場。俄羅斯和荷蘭300多年的相親相愛,200多年的血肉相連,注定荷蘭是俄羅斯在歐洲的盟友,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女兒的俄羅斯鋼琴老師。她兒子在美國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卻在荷蘭最好的大學拿到了全獎,荷蘭對俄羅斯人的確厚愛。在正在發生的俄烏衝突中,最先對烏克蘭斷航的是荷蘭。荷蘭,你以為你穿個“馬夾”就沒有人認識你了嗎?
阿姆斯特丹王宮
阿姆斯特丹王宮
阿姆斯特丹王宮
還是有人認識你的,你是潛伏在水下的美俄“傳聲筒”。在這場美俄唱雙簧,劍指德國的烏克蘭危機中,你不負美俄所望,開出了第一槍。那麽,為什麽美國要搞出烏克蘭危機呢?因為德國“敬酒不吃吃罰酒”,妄圖在美國給世界提供的安全貿易網中投機取巧,好處占盡。既不想提高軍費,又不想站隊美國;既想在中美爭鬥中獲得一杯羹,又想跟俄羅斯“眉來眼去”,致使美國重塑全球產業鏈的統一戰線遲遲不能達成,美國已經忍它忍了很久了。那為什麽俄羅斯不惜發出動用核武的威脅,還不惜頂著“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罵名,也要傾情配合美國演出呢?因為巨大的利益。俄羅斯的訴求絕不是烏克蘭旗下的兩個自治區獨立,也不僅僅是中亞的利益,應該還包括中東。難道美國想把整個中東,或者中東的絕大部分利益分給俄羅斯嗎?
如果是這樣,美國的血本下得可夠大的,不讓德國“大出血”,美國絕不會善罷甘休。從德國總理說,“將德國軍費從占GDP的約1.5%提高到超過2%,並設立一個1000億歐元的專款用以提升軍備;建設兩個液化天然氣碼頭為德國輸送更多液化天然氣以及外交政策將做根本性調整”的官宣來看,德國正在服軟的路上。美國又贏了,但最大的贏家是俄羅斯。俄羅斯將把中東和中亞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而美國將踢走中國,跟歐洲聯手重塑全球產業鏈,至於美國賣石油和賣軍火給德國、暫停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以及讓美元回流美國等,都是“摟草打兔子”。那烏克蘭危機中最大的輸家是誰呢?是德國和中國。中國很不幸,被美國選作了頭號敵人,雖然一心想跟俄羅斯“抱團取暖”,但可惜手中的籌碼不夠誘人;德國也很不幸,既想當歐盟“老大”,又想“騎牆”製衡美國,但可惜手中沒有鐵拳。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中國人常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中國人也常說“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此次烏克蘭危機,美國把中國的古語運用得如火純青,讓我對美國繪聲繪色講故事的能力、對世界發動輿論宣傳的能力、精準把握危機發展脈絡的能力及把國際政治玩弄於股掌之間的能力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個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想單挑或者想拉幫結派扳倒美國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世界資源的大部分都掌握在美國手裏。當德國最終同意與中國劃分界限,分道揚鑣時,烏克蘭危機就畫上了句號,持續了2年多的疫情也就接近了尾聲,世界格局將迎來新時代。
我不知道我的“陰謀論”對不對,但我知道阿姆斯特丹在俄羅斯的鼎力支持下又“滿血複活”了一定是對的,因為19世界末在阿姆斯特丹建造的股票和商品交易所(Beurs van Berlage)就是證據。此交易所大樓離紅燈區僅400米,由荷蘭著名的建築師Berlage設計建造,它是現代荷蘭建築的重要紀念碑,其創新的設計影響了其他建築師,特別是對阿姆斯特丹學派(Amsterdam School)的建築風格產生了積極影響。這座紅磚建築沒有模仿同期的哥特式或文藝複興式建築,而是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外表簡單而樸素,主要裝飾就是塔上的一個大鍾,建築的角落裏站著三個雕塑人物,他們分別是文學中的傳奇英雄、荷蘭東印度公司創始人和在國際上有影響的人文主義者。交易所內部也很獨特,交易大廳屋頂由雙層玻璃製成,為大廳提供了大量自然光,當時著名的藝術家在大廳內創造了三個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瓷磚畫,牆上有代表工業和商業的壁畫。
阿姆斯特丹二戰紀念碑
阿姆斯特丹二戰紀念碑
阿姆斯特丹杜莎夫人蠟像館
阿姆斯特丹新教堂
不過,今天已被改作展覽和音樂廳的交易所內部我是沒緣看到的,因為我到的時候,交易所關閉。讓我無緣見到內部的還有阿姆斯特丹王宮(Royal Palace Amsterdam)。王宮離交易所也是400米,它的所在之地水壩廣場(Dam Square)可是阿姆斯特丹的發祥地。一群冒險者就是在流經這裏的阿姆斯特河上建了一個水壩後,才有了阿姆斯特丹的雛形,因此這裏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標,素有阿姆斯特丹“肚臍”之稱。
“肚臍”一定是整個城市的政治和商業中心,王宮建在這裏也理所當然,不過,這座建於荷蘭黃金時代的王宮最初是市政廳和法院,因拿破侖統治荷蘭時,被加封為荷蘭國王路易波拿巴在這裏住過才被改為了王宮。它被稱作17世紀建築史上的奇跡,原因是建造者先在地下15米左右打下了1萬3千多根木樁,然後在木樁上用石塊砌成地基,再在地基上建房,因此王宮被稱作“木樁上的宮殿”。神奇的是,這些樹樁至今都巍然不動,荷蘭人莫不是真受到了大神們的指點?今天這個有著近400曆史的王宮外表舊舊的,但對稱的結構卻讓它有一種端莊之美,正中央的三角門楣上雕刻著阿姆斯特丹被海神和海精靈包圍的畫麵,門楣上方是漂亮的圓頂八角型塔。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進不去王宮,我隻好在水壩廣場周圍轉悠。廣場的周邊除了有王宮外,還有紀念二戰受納粹迫害的人民紀念碑(Nationaal Monument),也有建於一戰期間,收藏了包括荷蘭黃金時代音樂、體育和電影等不同類別的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和600歲高齡,被改成了展覽館的新教堂(The Nieuwe Kerk),可是這兩處同樣關閉。即使開放,我想我也不會進去的,我要進入的是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
從阿姆斯特丹王宮到國立博物館要穿過5條運河,這5條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半環形運河牢牢把位於市中心的紅燈區,證券交易所和水壩廣場等包裹起來,使其不怕“風吹雨淋”。於此同時,1千多座建在運河的橋梁讓5條運河“融會貫通”,其中開挖於荷蘭共和國黃金時代的紳士運河(Herengracht)、王子運河(Prinsengracht)和皇帝運河(Keizersgracht)組成了運河帶(Grachtengordel),沿岸都是古色古香的住宅區,而同樣開挖於荷蘭共和國黃金時代,緊貼著市中心的辛格運河(Singel)是護城河,最外圍的辛厄爾運河(Singelgracht)是荷蘭黃金時代的城市外部邊界。這些運河奠定了阿姆斯特丹今天的城市格局。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阿姆斯特丹運河帶
跟歐洲很多老城從市中心向外呈發散狀的建城方式不同,阿姆斯特丹自西向東建城,直到艾灣。從最外部辛厄爾運河依次向內推進,是運河帶中最長的王子運河、最寬的皇帝運河和擁有黃金轉彎的紳士運河和護城河辛格運河,而聖方濟各沙勿略堂(De Krijtberg)就在紳士運河旁。
這座外表呈深棕色,在荷蘭和西班牙80年戰爭結束不久後建立的天主教教堂夾在民居之間,這讓它看起來有些小氣,但它卻是模仿氣勢逼人的德國科隆大教堂而建的。我去過科隆大教堂,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歐洲恢弘磅礴的教堂,至今都對它記憶猶新,但聖方濟各沙勿略堂因為空間的拮據,外部根本無法跟科隆大教堂相比,隻有直衝雲霄的兩個哥特式雙塔還能看出科隆大教堂的一點兒影子,但它內部燦爛的色彩卻別具一格。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
走進溫暖的教堂,我覺得我凍僵的血液又流動了起來。教堂正前方是聖壇,聖壇後方的玻璃彩窗在明亮的燈光下閃爍著五彩的光芒,上方是懸在空中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他受難的樣子讓我不忍直視,隻好盯著他下方的十二使徒聖像畫看。教堂周圍的色彩乍一看又繁複又淩亂,但細看才發現鵝黃是底色,藍紅綠金是配色,這些色彩的交叉運用讓色彩的廣度和種類在視覺上得以延伸,使教堂看起來既簡潔又不失明快。我在椅子上坐下,看教堂正在舉行的彌撒,聽從管風琴中傳出的唱詩班悅耳的聲音,思緒不禁飄到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荷蘭共和國的宗教寬容政策讓阿姆斯特丹和荷蘭共和國都迎來了黃金時代,與黃金時代相輔相成的是科學文化藝術的大爆發,自由的空氣和經濟的繁榮造就了群星璀璨的荷蘭共和國。列文虎克發明了顯微鏡並用顯微鏡發現了細菌和微生物;科比斯赫發明了望遠鏡,此望遠鏡成為“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天文望遠鏡的前身,而惠更斯更是大神級別的存在。在天文學上,他不僅發現了環繞土星的衛星中最大的一顆“泰坦”,還發現了獵戶座大星雲和土星光環;在數學上他發現了概率,還發現了擺線;在力學上,他把“擺”運用到計時器上,開啟了人類計時器的新時代,並設計製作出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計時擺鍾;在物理學上,他在《光論》中提出了惠更斯原理,還測定了溫度表中的沸點和冰點。在如此多的領域都做出了如此多貢獻的惠更斯,怎麽可能沒有大神的加持呢?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
聖方濟各沙勿略堂
哲學和藝術等領域也是星光熠熠。斯賓諾莎用歐幾裏得的幾何學方式寫成了著名的《倫理學》,他的獨特哲學體係不僅對此後的科學一體化提供了藍圖,而且對馬克思產生過影響;胡果·格勞秀斯出版了《戰爭與和平法》,他在古羅馬著名神學家和思想家,寫出《懺悔錄》的奧古斯丁及中世紀最偉大神學家和哲學家,寫出《神學大全》的阿奎納的基礎上總結出了正義戰爭理論,此理論成為當代西方國家軍事同盟的基礎,他本人也成為國際法的鼻祖。當然最被世人熟知的是大名鼎鼎的倫勃朗和維米爾,而他們的畫作,很多都保存在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裏。我知道欣賞大師的名畫是我的短板,所以出行前特意做了功課。此次荷蘭之行,我寄予厚望的就是這個博物館。當我信心滿滿地穿過運河帶去一尋大師的“芳蹤”時,在一條運河邊,我被一位騎著自行車的老先生攔下。他問我會不會英文,我說會。他說,“你看我這麽老,很需要幫忙”。我心想,你都能騎自行車還需要我幫什麽忙,於是回他,“對不起,這是荷蘭政府的責任,不是我的”,說完轉身就走了。
國立博物館位於阿姆斯特丹最外層的辛厄爾運河旁。離開運河帶的阿姆斯特丹,已經變成了“路人甲”,但建於法國占領荷蘭第一年,仿照盧浮宮而建的國立博物館外觀還是讓我眼前一亮。當我興致勃勃準備進去欣賞博物館的鎮寶之作,倫勃朗的《夜巡》和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仆》等畫作時,卻怎麽也找不到售票口,隻好問一位先生,他說荷蘭從這一天開始全國lockdown,所有餐廳和博物館都關閉。我一聽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運河帶冷冷清清,所有船隻都安安靜靜地停靠在那裏,我還以為沒到營業時間呢。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國立博物館
“賣藝”的小學生
悻悻地離開博物館,看見“賣藝”的小學生在唱歌,問她們在做什麽,她們不懂英文,似乎在籌款。我繼續在運河帶中穿梭,看荷蘭運河的特產-船屋,尋找鑄幣廣場旁的漂浮花市(Bloemenmarkt)。我想,位於辛格運河邊的花市應該在春季是一幅盛景,可在淒冷的冬季,又趕上封城,這些都讓花市顯得無精打采,隻有兩家在營業,還不允許客人進去,我隻能站在圍欄外看。花市緊鄰鑄幣廣場,廣場上有一個編號為1號的阿姆斯特丹最寬的橋梁和一個曾經是中世紀三個主要古城門之一,因17世紀是鑄幣廠而得名的鑄幣塔。
我看向鑄幣塔上的時鍾,這時已是正午。雖然我不餓,但我要去洗手間,可到那去找呢?我希望紅燈區旁邊的老教堂(Oude Kerk)裏能有。這個教堂有歐洲最大的中世紀木製屋頂,也有歐洲頂級的聲學音效,因此常常成為音樂會的舉辦地,但它關門謝客。我急呀,隻好走向離之不遠的火車站。在我走出街巷時,忽然發現了新巴洛克和新文藝複興風格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Basiliek van de Heilige Nicolaas)。教堂內不讓拍照,我也不想拍照,我隻要找洗手間。這裏真有,還是免費的,我很開心。可是所有餐廳都關閉,我到哪裏去解決午飯問題呢?去火車站碰碰運氣吧。
老教堂
老教堂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
火車站
這個建於荷蘭第二個黃金時代的火車站外形很漂亮,采用了哥特式和文藝複興式的建築風格,後來成為了日本東京火車站的建築原型。火車站裏有便利店,裏麵的簡易便當非常好吃,我吃一份,還帶一份。我一邊在便利店裏享受著暖氣,一邊給手機充電,等我從火車站出來時,阿姆斯特丹的黃昏已來臨,而此時才下午四點。我沿著大路走向證券交易所,然後走到水壩廣場,再走回運河帶,一直走到夜幕完全降臨。我懷著僥幸心裏又回到了紅燈區,奢望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可是,紅燈區一片漆黑,連霓虹燈都沒有,隻有幾家中國飯館在營業。
失望之極的我拖著疲憊的身軀打道回府,這一天,我差不多把黃金時代的阿姆斯特丹看遍了。這個曾經對宗教極度寬容,如今也是極度開放的城市,成了無數人心中的風向標,英法荷、俄羅斯和加拿大等國的音樂家們僅僅用它的名字就創作出了近70首歌曲,還有一部獲得過英國布克文學獎的小說名字也叫《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雖然我錯過了你春日裏的姹紫嫣紅,但你流光溢彩的曆史和開放與包容卻讓我走進了花團錦簇的百花園。我回眸,春已現。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