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誕生於今天伊朗境內的波斯第一帝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帝國,不知道會有幾人認同。雖然它不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采用中央集權製的國度,也不是第一個帝國,但它卻是第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這個帝國把印度河穀到地中海沿岸和歐亞草原到尼羅河上遊之間說著不同語言、信著不同神明、有著不同藝術審美的族群整合到了一起,讓這些族群中有識之士的視野,從鄰近的村鎮山川擴展到了四海天下。它的“縱橫四海”曾讓德國的哲學家黑格爾在他的《曆史哲學》中這樣評價過,“在波斯這塊地方升起的光明,不僅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周圍的一切。”
阿勒山
阿勒山
去阿勒山沿途
去阿勒山沿途
伊朗高原所在地
崛起於伊朗高原上的波斯第一帝國,在鼎盛時期統治了全世界超過20%的人口,其行政製度,科學技術、思想文化等,甚至帝王的稱號,都深深影響著整個中東和西方。它設立行省,任命總督管理的方式被之後的亞曆山大帝國、塞琉古帝國、帕提亞帝國和羅馬帝國等沿用;它的官僚體製從阿拉伯帝國一直沿用到奧斯曼帝國;它把統治者自己的形象印在硬幣上被後代的東西方君主效仿;它創建的禦道和郵政係統被羅馬帝國和大秦帝國等當作模版。波斯第一帝國發明或融合出的世界之最,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而波斯人建立的第一帝國足足比中國的大秦帝國早了三個多世紀,更比羅馬帝國早了五個多世紀。
雖然它最後被亞曆山大大帝推入了“死胡同”,但大帝卻是波斯第一帝國開國元勳,據說通過居魯士圓柱宣布了人類第一份人權宣言的居魯士大帝的狂熱崇拜者。這個成為其它帝國始祖和藍本的第一個普世帝國,被對手倍加推崇,也算雖敗猶榮吧。更重要的是,它的“軀殼”死去了,但它的“靈魂”卻注入了接班的,同樣崛起於伊朗高原的帕提亞帝國裏,後者是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在東方的頭號敵人。當伊朗高原上的另一股勢力,薩珊王朝建立的波斯第二帝國取代帕提亞帝國出現在曆史舞台時,它又成了拜占庭帝國的“肉中刺”。這東西方較量的大戲在千餘年裏都精彩紛呈地上演,難分勝負,直到阿拉伯帝國摧枯拉朽式地征服。這征服,就像《征服》那首歌裏唱的那樣,“輸贏的代價是彼此粉身碎骨,劇情已落幕,愛恨已入土。” 拜占庭帝國“殘”了,波斯第二帝國“死”了。
去阿勒山沿途
去阿勒山沿途
去阿勒山沿途
在阿拉伯帝國600多年的統治中,波斯人到底有沒有被同化,波斯語有沒有變得無足輕重,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塞爾柱帝國,突厥人把波斯語變作了官方語言,旋轉舞創始人的人類精神導師和著名詩人魯米就生活在塞爾柱帝國統治下的波斯。他一生都用波斯語寫作,他寫的“你生而有翼,為何竟願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蟲蟻?”的經典詩句至今還在中國的大地上傳揚。到奧斯曼帝國時,波斯又變成了第三帝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心頭大患。雖然波斯第二和第三帝國無論從疆域,還是影響力都無法與波斯第一帝國相媲美,但它們至少保留了第一帝國的“血脈”,使帝國的身影在兩千多年的曆史風雲變換中時不時地搖曳生姿。
不過,在伊朗高原的土地上,成為波斯所有帝國“祖師爺”的卻是鮮為人知的米底王國。米底人跟借鑒了巴比倫王國和亞述帝國軍事和管理方式建立波斯第一帝國的波斯人一樣,都是公元前2千年從南俄草原遷徙到伊朗高原的遊牧民族,那時古埃及在中王國。他們是同宗同源的雅利安人,但米底人最先占據了南俄草原經亞美尼亞高原跟伊朗高原最近的板塊,即伊朗高原的西北角,它逐步崛起後的區域正是烏拉爾圖王國的領地。
去阿勒山沿途
去阿勒山沿途
去阿勒山沿途
米底王國所在地
米底人是不是帶著諸神的恩寵崛起的不得而知,但據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米底人是第一個被稱為本意是“高貴民族”的雅利安人(Arians)。不過,當古希臘神話中具有超級魔法的美狄亞(Medea)女巫從雅典來到這裏後,人們就用她的名字稱自己為米底人。這個美狄亞就是幫助丈夫取得稀世珍寶的金羊毛而獲得王位,後因丈夫喜新厭舊,她為了報複殺死自己兩子的格魯吉亞王國公主。也許是借助了美狄亞的魔法,米底人之後整合了米底部落,進入了王國時代,並聯合巴比倫聯軍瓜分了亞述帝國和烏拉爾圖王國的領地。巴比倫人獲得了更加富庶的低地區域的絕大部分,米底人獲得了高地部分,隻在東南托羅斯山脈南麓,獲得了一條低地通道。雖然這些高地部分是古絲綢之路從亞美尼亞山地再進入小亞細亞的一個分支,可米底王國若想橫穿亞美尼亞高原進入小亞細亞腹地,然後侵蝕沿愛琴海地區的土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是亞美尼亞高原跟其旁的安納托利亞高原和伊朗高原的山脈絞到一起打了個複雜的結,這樣的“山結”不適宜人口居住,也無法提供補給,因此,米底王國的對外擴張是從“山結”的邊緣繞過去,也就是從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一路西行,然後進入了小亞細亞,對當時強大的呂尼亞王國亮出了挑釁之劍。
去伊朗指示牌
去伊朗指示牌
那米底王國為什麽有底氣對製造出世界上最早貴金屬貨幣的呂底亞王國“亮劍”的原因史料乏陳可言,人們隻知道米底人借用了烏拉爾圖王朝培育出良馬的傳統,培育出了著名的良馬,名為尼薩馬,後成為波斯軍隊的精銳,也許這是米底人所向披靡的原因之一。在與呂底亞激戰多年也分不出勝負時,兩個敵對勢力終於在一次日蝕發生後鳴金收兵,之後這個在巔峰狀態領土麵積曾從小亞細亞東部到波斯灣北部,與大陸農業文明代表的巴比倫和海洋貿易文明代表的呂底亞“共處”西亞的米底王國開始走向衰落,而給它致命一擊的恰恰是它的“兄弟”波斯人。當米底王國的國王女兒下嫁給波斯部落的首領並生下波斯帝國開創者的居魯士大帝後,這位大帝掌握政權不久即讓他外公的米底王國灰飛煙滅,成為新的伊朗高原之主。他不僅繼承了他外公的所有領地,也繼承了米底時代的行省製度雛形,還把米底王朝以馬為進攻和阻擊力量的優勢發揚光大,發展出了人馬均披甲的具裝騎兵,使其成為帝國最核心、最精銳的軍事力量,這種具裝騎兵的風潮一直從高句麗延伸到羅馬。
伊土邊境
伊土邊境
伊土邊境
寫了這麽多,我隻是想弄清楚,納粹德國把德國人稱作雅利安人,進而美化自己是高貴的種族,還憑此對其它種族進行歧視和滅絕,那他們會不會承認自己的祖先是米底人或者波斯人?不管他們承認不承認,都阻止不了我對米底王國誕生出的小眾文明和波斯第一帝國誕生出的影響深遠的文明的好奇和愛戴。我沒有辦法深入伊朗去探究米底人和波斯人的奧秘,但我可以在他們統治過的亞美尼亞高原東部,今天伊朗跟土耳其的邊境上去遙想他們曾經的偉大和輝煌,而這片區域,也是比他們更早的烏拉爾圖人的棲息地,這些人也創造出了自己的小眾文明並影響著米底人和波斯人的進化。現在被美國和西方國家製裁的伊朗,它跟土耳其的邊境線會如土敘的邊境線一樣風平浪靜嗎?我從凡城開往阿勒山(Mount Ararat)的路上一直在問自己。
如果說我在離伊朗邊境100公裏左右的凡城還看不到一點兒伊朗邊境的影子,那當我駛出凡湖東岸,跟典型的高山草甸風光相依相行時,那我離伊朗邊境就越來越近了。當我連續看到路旁開往伊朗的指示牌後,我的心跳就越來越快。路上一輛車都沒有,亞美尼亞高原的山地風光美得讓人心醉,我又想起了香格裏拉。路旁淳樸的放牛娃休閑地跟他的夥伴互動,給錢也不要。我太喜歡這個纖塵不染的地方了,下車在路旁看著那片空曠的田野好久好久,有一種澎湃,也有一種安寧從心頭慢慢升起,我的心在這“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原野中沉淪。
多烏巴亞澤特小鎮
多烏巴亞澤特小鎮
多烏巴亞澤特小鎮
我把穀歌地圖放大,這樣我可以清楚地看到離伊朗邊境還有多遠。在離邊界線隻有500米時,我把車停了下來。這裏跟土敘邊境的努薩賓完全不一樣,一點兒人煙也沒有,隻有一片丘陵和丘陵上看不清楚的建築物。若不是我看著地圖才找到邊界線的鐵絲網,伊土邊境就像不存在一樣,平靜得如波瀾不驚的凡湖水。我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沮喪,高興的是我沒有危險,沮喪的是我的戰地記者夢又泡湯了。
在複雜的情緒中我開往土耳其最東端,伊土邊境的多烏巴亞澤特小鎮(Dogubeyazit),它離伊朗邊境隻有30多公裏,離亞美尼亞邊境也不遠。這裏也跟凡城和迪亞巴克爾一樣,是庫爾德人的聚居地,但繁華程度和經濟水平根本沒法跟那兩個城市相比,破破爛爛的樣子讓我想起了埃及。雖然小鎮今天的樣貌在土耳其算落後的,但這個邊境小鎮自古就是是非之地。一戰後庫爾德斯坦被允許建國,庫爾德人還把它當成了臨時首都。沒人知道從南俄草原南下的遊牧民族是不是要經過這個在被高峰環繞的穀地上建起的小鎮,但人們知道這裏殘留著烏拉爾圖王國的神廟和宮殿。在烏拉爾圖王國“氣絕身亡”之後,米底人、波斯人、亞美尼亞人、拜占庭人、塞爾柱人和土庫曼人等人輪流在這裏“坐莊”,他們都在穿越高山或高原後在這裏休整。按照這個邏輯,南俄草原的遊牧民族也應該在這裏停留。
多烏巴亞澤特小鎮
多烏巴亞澤特小鎮
笑到最後的奧斯曼帝國也不可能不在此留下痕跡,伊斯哈克帕夏宮(Ishak Pasa Sarayi)就是一個。有人說,建築麵積比一個足球場麵積大一點兒的它是除伊斯坦布爾的老皇宮以外最著名的宮殿,這種說法我是肯定不認同的。在我眼中,土耳其所有的宮殿加起來也比不上伊斯坦布爾新宮的華美和貴氣。不過,新宮比老皇宮晚建了近400年,比伊斯哈克帕夏宮晚建了近100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必然的。然而擁有三重院落的伊斯哈克帕夏宮並不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們負責營建並居住的,它是由統治此地的總督建造的。雖然這座建於帝國“鬱金香時期”最後一個大型建築在地震中和俄土戰爭被損壞,但它還是因為融合了多種建築風格及保存相對完整而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暫定名錄。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那麽,這座位於古絲綢之路上的宮殿到底融合了哪些建築風格呢?它的設計以布爾薩、埃迪爾內和伊斯坦布爾這三個奧斯曼首都的皇家宮殿為模型,同時融合了波斯、亞美尼亞、塞爾柱和北美索不達米亞的傳統建築風格。因為此宮殿建於奧斯曼帝國把自己定位為歐洲一部分的“鬱金香時期”,因而宮殿還受到了西方當時流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影響。這多樣的風格讓建在懸崖峭壁上的它呈現出遺世獨立、“孤芳自賞”的氣質,也讓我在低地處一看見它就被它吸引,緊趕慢趕希望在它9點開門時第一個進入。可是這裏的服務太差勁了,本來9點開門,結果9點40開門的人才來,這作風怎麽跟埃及的那麽像?
在我等得焦頭爛額之際,一個把自己裹得像粽子似的的土耳其小妹妹來跟我聊天。她告訴我她跟她爸爸、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及哥哥的兩個子女從迪亞巴克爾來,還告訴我那輛白車就是他們的,我一看,就是那種坐五個人的小車,他們坐這麽多人,夠難為他們的了。我問她為什麽土耳其物價這麽便宜,但車又那麽多,而且幾乎都是新的,好像這個國家特別富裕。她說土耳其人也覺得車特別貴,所以他們會集全家之力買一台車,像他們家的車就是父母和已經工作的哥哥姐姐們一起買的。我問她姐姐們的年齡和工作,她說姐姐們都30多了,都是老師。奇怪的是,她的姐姐們都穿得很清涼,露胳膊露腿的,隻有她不是,我想知道為什麽。她告訴我這是她自己的選擇,沒有人逼迫她。我又問她她的英語這麽好,是在哪兒學的,她說是自學的。她還自學過中文,但是太難,於是放棄了。在我和她聊天的時候,我看到她的兩個姐姐露出了羨慕的神色,小妹妹告訴我,她的兩個姐姐說回去就學英文。
伊斯哈克帕夏宮外
伊斯哈克帕夏宮外
伊斯哈克帕夏宮外
伊斯哈克帕夏宮外
終於等到開門的時刻,我第一個進入麵向東方的正門。正門的浮雕和裝飾把塞爾柱時期的藝術特色反映得淋漓盡致,跟塞爾柱人建造的驛站大門一個風格。正門內是一個寬敞的庭院,庭院的一側是地牢,另一側是馬廄,還有一個小噴泉,噴泉裏的水來自附近的高山,正前方的拱門一側是衛士的房間。庭院四周的建築和宮殿的其它部分跟馬爾丁附近的加百利修道院一樣,都由紅黃白顏色的石灰石建築而成,很漂亮。如果說我在第一庭院還沒看到這些石製建築有什麽精雕細刻之處,那當我穿過拱門進入第二庭院時,融入了各種風格的精美雕刻就讓我的雙眼不夠用地左看右看,看也看不夠,這是我眼中宮殿的精華部分。
這個庭院有仆人房間,也有穀倉和儲藏室,還有最重要的議會廳。長方形的寬敞議會廳用於會見重要人士和外賓,正式會議也在這裏舉行。 議會廳的外部雕刻著穆斯林常用的幾何裝飾和植物圖案,柏樹彎曲的頭象征著人類對上帝命令的遵從,大廳裏刻在大理石上的三個彎月帶有奧斯曼帝國的痕跡,還有洛可可式的壁爐,但最讓我驚訝的是緊靠議會廳的庭院角落裏宮殿主人的陵墓。這個陵墓是塞爾柱人的尖頂墓,但融入了洛可可風格。那小巧玲瓏的造型和華美的精雕細刻,真是悅人眼目,我不禁感歎融合出的文明如不朽的光輝,照耀著世世代代的人們。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穿過第二庭院,是“後宮”。在“後宮”,清真寺、花園、土耳其浴和廚房等一樣不少,在廚房的牆壁是雕刻著這樣的銘文:“太陽和月亮都在天上閃耀,願真主使它們和爐火都永恒。” “後宮”的中心是禮堂,禮堂周圍環繞著柱子和圓拱,特殊日子的娛樂活動和重要的家庭會議會在這裏舉行。禮堂內洛可可風格的窗戶上方刻著讚美伊斯哈克帕夏的詩句、聖訓和詩歌,有一句是這樣寫的,“哦,真主,這個帶有靈魂祝福的宮殿是在您的幫助下完成的,您會給伊斯哈克帕夏絕對的幸福”。二層或三層的房間排列在後宮中心的L形走廊外,房間內以及整個宮殿都有中央供暖係統和熱水,幾乎每個房間都有兩扇窗戶,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壯麗的高山穀地景色,而最重要的高山,就是多烏巴亞澤特小鎮旁被稱作聖山的阿勒山。是它,讓地處邊陲的小鎮成為千百年來基督徒的朝聖中心。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伊斯哈克帕夏宮
這座亞美尼亞高原上最高的阿勒山海拔高5千多米,離伊朗邊境不到20公裏,離亞美尼亞邊境30餘公裏,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它也被冰雪覆蓋,這讓我遠遠看見它就有了一種清涼之感。阿勒山之所以被稱作聖山,是因為據《聖經》記載,聖人諾亞的方舟在大洪水後停泊在這裏。洪水褪去後,諾亞在阿勒山的山坡上建造了祭壇,還開辟了第一個葡萄園用來敬神,之後他與隨行的人和動物一起從阿勒山擴散到了整個世界。而西琴先生在他所著的《地球編年史》中說,阿勒山是大洪水前和大洪水後大神們的太空船來往於地球和尼比魯星球的宇航中心,是大洪水後大神們唯一沒被毀壞的重要基地。雖然在基督教世界遠近馳名的阿勒山位於土耳其境內,但它卻是第一個信奉基督教的亞美尼亞人的精神象征。今天它仍在亞美尼亞國徽的正中央,並成為亞美尼亞人藝術創作的主題,因為亞美尼亞人認為自己是大洪水後第一批出現在世界上的人種。對於這個跟猶太人一樣命運多舛的民族,我懷有深深的悲憫之情。在沒有車馬喧囂聲的土耳其東部,我長途跋涉,貼著亞美尼亞邊境,去亞美尼亞的故都領略它曾經 “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的風情。
阿勒山
阿勒山
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