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讓我說出我最喜歡的三部電影,那我會不假思索地說出,是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羅馬假日》、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和伊麗莎白·泰勒主演的《埃及豔後》。相比我喜歡的奧黛麗·赫本和費雯麗,伊麗莎白·泰勒並不在我喜歡的女演員之列,但她主演的近4個小時的《埃及豔後》卻是我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有一次,我在回國的飛機上幾乎沒睡覺,竟然連續把這部電影看了3遍,差一點兒把台詞背下來了。
這個埃及豔後,就是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法老-克利奧帕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關於她的真實曆史乏陳可述,可她的故事卻流傳四方,在數千年裏成為文學、戲劇、電影和繪畫不可或缺的題材,被不同階層的人士口耳相傳,津津樂道。但丁稱她為“尼羅河妖女”,莎士比亞說她是“曠古未有的性感妖婦”,而蕭伯納則認為她是一個“任性和不專情的女人”。雖然這些大師們對豔後都沒有恭敬之詞,但沒有一個人可以否認,她用身體和智慧改變了埃及的曆史,同時也改變了世界的曆史。
《埃及豔後》
亞曆山大圓形劇場
亞曆山大
作為托勒密十二世的三女兒,她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才智。除了精通政治、軍事和曆史以外,還通曉7種語言,是皇室中第一位會說埃及語的人。據說,她有“順風耳”,把耳朵貼在地上就能判斷出敵軍的距離。如此聰慧的女子在爾虞我詐的皇宮裏又練就了殺伐果斷的性格,這讓18歲的她在跟比她小6歲的弟弟,也是托勒密十三世一同執政時就顯示出了強勢的權利欲,不僅官方文件上隻有她一個人的名字,而且發行的錢幣上也隻有她一人的肖像。當埃及麵臨經濟危機時,她臨危不亂,把皇室儲存的糧食發給百姓以解燃眉之急,並悄無聲息地把本國貨幣貶值1/3,使出口增加,同時推動強迫性質借貸,以增加國庫收入。盡管豔後展現出了非凡的治國能力,但她的獨斷專行卻觸動了她弟弟一夥人的蛋糕,而她弟弟受到了羅馬共和國執政官之一龐培的保護。最終,她爭權失敗,被迫流亡敘利亞。
可是,對至高權力的無限向往,已深植於她的血液中。當機會來臨時,她會毫不猶豫抓住它並用到盡善盡美。在她流亡期間,羅馬共和國的兩個執政官,龐培和凱撒正在內鬥。龐培在凱撒的追殺下逃到埃及的亞曆山大,本以為受他保護的托勒密十三世會救他一把,沒想到這個“牆頭草”為了討好凱撒,竟摘下了他的首級。但凱撒並不領情,反而為羅馬執政官,同時也是他獨生女的丈夫被異族殺害而忿忿不平。豔後借此機會,命人把自己裹進地毯裏,作為禮物獻給了凱撒。這種大膽且別具一格的自我介紹方式,若不是充滿了絕對的自信,誰敢用如此的陽謀?
亞曆山大圖書館
亞曆山大蓋貝依城堡
亞曆山大蓋貝依城堡
沒有人知道到底她是如何讓凱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的。電影中說,她通過皇宮密牆上的小洞窺看到了凱撒有癲癇的秘密,並在他發病時救了他,從此兩人墜入愛河,那時凱撒52歲,豔後21歲。一個21歲的法老會真心愛上比她大31歲的男人怎麽聽都不太可能,可是,這個男人掐著埃及的“脖子”,是她的“天”。沒有他,她的野心和夢想就無法實現,所以與其說他們之間是愛情,倒不如說他們之間是盟友。而女人,即使她是法老,但若沒有強國作後盾,那她最大的本錢隻能是她的酮體。當凱撒在所有朝臣麵前將代表埃及權力的皇冠戴在她頭上,並把她當作伊西絲女神在她身前單膝下跪時,她征服了當時地中海世界最有權勢的人,也變相征服了地中海世界。從這時起,她自己,連帶她王朝的首都-亞曆山大城及整個埃及,一起做了羅馬共和國的新娘。
可這個新娘,並不是吃“素”的,更不是“夫唱婦隨”的,她擁有一顆八麵玲瓏的心。如果說托勒密王朝前期因為占領了敘利亞和愛琴海南部可以稱作一個橫跨亞非歐的獨立強國,那隨著羅馬共和國的崛起,特別是羅馬共和國在三次布匿戰爭和四次馬其頓戰爭及敘利亞戰爭最終獲得勝利後,埃及的國運就進入了下行通道。在地中海世界已經沒有對手的羅馬共和國開始對埃及這個“富婆”的家庭事物指手畫腳,到托勒密王朝後期,埃及差不多成了羅馬共和國的半殖民地。但到豔後執掌埃及大權時,這種粗暴的幹涉戛然而止。富有創造力,又足智多謀的她,是凱撒青春的源泉,是凱撒激情的誘餌,是凱撒不可多得的軍師。當她為凱撒生下他唯一的兒子時,她終於把這個在地中海世界呼風喚雨的男人牢牢抓在了手心裏,離她恢複鼎盛的托勒密王朝之夢又近了一步。
亞曆山大龐培柱
亞曆山大龐培柱
亞曆山大龐培柱
所謂“母憑子貴”。依仗著這個兒子,豔後的野心也逐漸膨脹,不僅讓凱撒把羅馬共和國擁有的塞浦路斯歸還給了埃及,而且妄圖插手羅馬事物,鼓動凱撒稱帝,從而為他們的兒子繼位鋪路。當凱撒被任命為羅馬終生獨裁領袖時,她以為自己走上了一條主宰世界的陽光大道。為了展現她的實力和魅力,她在參加凱撒加冕儀式時,以強大的財力導演並主演了讓羅馬人和元老院永生難忘的精彩表演,把凱撒的加冕儀式推向了高潮。當身著黃金衣的她和兒子坐在巨大獅身人麵像的彩車上款款入場時,恢弘的場麵連元老院的人都不禁起立,翹首張望。在她向凱撒彎腰致敬的那一刻,羅馬人民爆發出驚天動地的歡呼。這樣的陣勢和招搖無法不讓元老院的人對她和凱撒心存芥蒂,她間接把凱撒推進了陰間。這一年,豔後27歲。
大靠山沒了無所謂,韶華未逝的豔後緊接著又給自己找了一個接盤俠。隨著凱撒的離去,羅馬三巨頭開始劃分世界,安東尼負責東方,埃及成了他的地盤。在豔後眼中,這個比她大13歲的安東尼就是一個武夫,她隻用一場宴會就輕輕鬆鬆把他拿下,讓他乖乖做了自己的”馬仔“。據說,她乘船去見安東尼時,船艙上掛滿了用名貴的推羅染料染成的紫帆,船尾樓用金片包鑲,在航行中與碧波輝映,閃閃發光,雍容華貴。打扮成維納斯女神模樣的她,安臥在串著金線,薄如蟬翼的紗帳之內,明目張膽地”富誘“和色誘安東尼。
柯蘇卡法墓
柯蘇卡法墓內的日晷
柯蘇卡法墓內
跟征服凱撒的做法一樣,這一次她依然化身為伊西絲女神接受”土老帽“安東尼的朝拜。不知道這兩個人是互相利用還是真心相愛或者兩者皆有之,總之豔後給安東尼生了一對龍鳳胎,外加一個兒子。在他們相處的11年裏,安東尼把羅馬共和國勢力範圍內的小亞西亞海岸行省和敘利亞大片地區及今天利比亞境內的重要貿易港口昔蘭尼加全部納入埃及,並封自己的兒女在這些地區做王。豔後用自己的身體和智慧雙管齊下,終於恢複了托勒密王朝輝煌鼎盛時期的勢力範圍。她笑了,笑得誌得意滿,笑得傾國傾城。
可這貪婪的笑,最後卻要用生命來償還。當安東尼把羅馬共和國資產分給自己與豔後所生的子女後,也就與羅馬的另一執政官屋大維撕破了臉皮,給了屋大維討伐他的口實,最後兵敗自殺,死在了他最愛的女人懷中。豔後不能做到與他同年同歲同日生,卻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一對誌同道合的鴛鴦就這樣化作了塵,化作了土。
柯蘇卡法墓內的壁畫
柯蘇卡法墓內的壁畫
柯蘇卡法墓內的壁畫
浮生若夢。這個既是愛神,也是戰神的豔後在人間39年的短暫停留,就像凱撒向元老院報告的那樣,“她來了,看見了,征服了”,也如一指流沙般地走了,變成了風中的傳說。她也許有武則天的美貌和智慧,卻沒有武則天的命運。如果武則天對抗的是“圈內人”,那豔後對付的是比她的國家強大得多的“圈外人”。她費盡心機,用自己的身體和睿智保持了埃及近20年的和平和獨立,可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肩負曆史使命的強大羅馬怎能容忍一個女人覬覦自己的內政外交?豔後沒把埃及的“內功”練夠,妄想用控製羅馬的“掌門人”之一來換取宏圖大業,最後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偉大的凱撒大帝和戰功卓著的安東尼接連吃下了豔後配的“藥”後,不知道在地下是悔青了腸子還是寧可做鬼也風流。
隻留得“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克利奧帕特拉七世香消玉殞後,笑到最後的屋大維開啟了羅馬帝國的新篇章,埃及隨即成為羅馬帝國最重要的一個行省。雖然豔後“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但她和她的先輩們用心血培育出的“地中海新娘”-亞曆山大城卻未像她一樣,閃電般輝煌,轉瞬間消逝。在羅馬帝國時期,它依然如盛開的花朵,常開不敗,托勒密王朝和羅馬帝國的跡就散落在亞曆山大城穆斯林的居住區裏。
穆斯林居住區
穆斯林居住區
我們最怕進入人多得像螞蟻不說,而且到處都是垃圾的穆斯林居住區,可是亞曆山大城的城徽,聞名遐邇的薩瓦裏石柱(Sawari Column),又稱騎士之柱,正隱藏在這一片“垃圾堆”的荒地上,我們不得不前往。
今天破舊不堪的薩瓦裏石柱所在地曾是亞曆山大城的起點,也是全城的宗教中心。托勒密三世時在此建造了一座中間低,兩頭高,四周被400根巨大石柱環繞的長方形神廟,廟門口匍伏著兩個獅身人麵像“看家護院”,旁邊設有圖書館,整個建築群雄偉壯觀。可惜,羅馬帝國時,被造反的猶太人摧毀,後被重建。羅馬皇帝戴克裏先在位期間,駐守在亞曆山大城的大將叛亂。這個皇帝攻下亞曆山大城後,用實際行動安撫了一片狼藉下的百姓。埃及的執政官為了給他歌功頌德,在神廟的廣場中央,用來自阿斯旺的整塊紅色花崗岩給他建了一根重達500噸,差不多10層樓高的石柱,整個石柱的矗立方式與方尖碑如出一轍。
薩瓦裏石柱內
薩瓦裏石柱內
龐培柱前的獅身人麵像
龐培柱前的獅身人麵像
這個多災多難的神廟之後又被暴亂的基督教徒所毀,隻留下這根摩天巨柱挺立在那裏,笑看風雲變幻。當阿拉伯人侵入亞曆山大時,遠遠望到這根像桅杆一樣的石柱,隨即給它起名薩瓦裏石柱,阿拉伯語意為“桅杆”。之後當十字軍到來時,以為這個鶴立雞群的柱子是存放龐貝骨灰的,遂命名它為龐貝柱(Pompey's Pillar)。到了埃及民族英雄薩拉丁統治埃及時,他命人把柱廊的石柱全部拋入大海,以抵禦歐洲十字軍的入侵。被各色人種的一通折騰,曾經氣宇軒昂的薩瓦裏石柱隻能低下“高貴的頭顱”,獨自在廢墟中無語望蒼穹。
如果說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龐貝柱及它所在地混合了托勒密王朝和羅馬帝國的氣質,那比它多200多年曆史的柯蘇卡法墓(Kom el Shoqafa)則是羅馬帝國的氣質,但在建築上卻采用了古埃及與古希臘的風格。這個埃及目前所知的最大羅馬時期墓場是一個墓地群,離龐貝柱很近,有地上墓穴,也有地下墓穴。外部修建得有些像花園,還放著挖掘出來的日晷,這給了對參觀墓地有一種本能恐懼的我一點兒安慰。地上墓穴裏的壁畫色彩淡雅,隻可惜我不知道壁畫裏講的是什麽故事,隻能猜。
柯蘇卡法墓地下墓穴外部
柯蘇卡法墓地下墓穴
柯蘇卡法墓地下墓穴
柯蘇卡法墓地下墓穴
柯蘇卡法墓地下墓穴
這些地上墓穴是“毛毛雨”,地下墓穴才是精華。地下墓穴是一個麵積極大的家族式豎井墓穴,入口處是一個圓井,地下三層,完全在岩石上開鑿而成,有約200個墓穴,裏麵刻著各種各樣的浮雕。我充滿恐懼地沿著一條螺旋形的階梯一路向下, 去窺探羅馬帝國時期墓穴的秘密。這裏有供喪家用餐的餐室,還有像火車硬臥車廂那樣的墓室,當然也有裝飾華麗的主墓室。奇怪的是,主墓室內埃及墓地守護神居然是羅馬軍團的裝扮。更令人奇怪的是,石壁上雕刻著舉世罕見的浮雕。守門的聖蛇戴著代表上下埃及的紅白王冠,頭上頂著希臘女妖美杜莎的圓盾,手持希臘酒神的鬆果權杖和宙斯使者的雙蛇魔杖。就是因為這些奇特的浮雕,這個墓穴才聲名大噪。
走出這個讓我們覺得“慎得慌”的墓穴,我們又開始痛苦地在穆斯林區穿街過巷,尋找羅馬帝國時期的經典建築-圓形劇場(The Roman Amphitheater)。這個劇場位於亞曆山大市中心,離火車站非常近。雖然這個劇場是埃及境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羅馬劇場,但對於在意大利和希臘看過太多圓形劇場的我們來說,比龐貝柱晚建40年,隻能容納600名觀眾的這個袖珍劇場,根本吸引不了我們的視線。如果說它有特殊之處,那就是石柱是由阿斯旺的花崗石製作而成的。
圓形劇場
圓形劇場
圓形劇場
望著這些淒涼的殘垣斷瓦,我們再也見不到羅馬帝國叱吒風雲時的輝煌,也見不到“地中海新娘”意氣風發時的繁華,更見不到豔後躊躇滿誌時的笑靨。我們多想,就在一個瞬間,翻過許多頁碼,讓那輝煌,讓那繁華,讓那笑靨,不要像被地中海的風吹開的波紋一樣成為過往,也不要被無情的歲月殘忍地把旖旎化作悲涼。就給它們一滴淚的時間,讓它們在短暫的留白裏,與明媚相擁,現一片晴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