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夏日中國行(13):西安一笑百媚生

(2020-10-06 12:45:34) 下一個

在縱橫馳騁的中華大地上,隻有兩個古都,可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可以讓中國其它城市“六宮粉黛無顏色”。在漫長的朝代更迭中,它們很多時候都是“鴛鴦雙棲蝶雙飛”,一個是首都,一個是陪都。它們像日光和月光,照耀著古老中國,使其呈現惹人心醉的滿園春色;它們也像才子和佳人,共同寫出華夏文明的燦爛詩篇,使其跌宕起伏,精彩絕倫。如果似月光,如佳人的古都是洛陽,那似日光,如才子的古都則是西安。

西安

西安

翻開中國統一王朝的書卷,鼎鼎大名的秦朝、西漢、隋朝和唐朝都在西安定都;打開毛澤東眼中偉大君王的花名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有三位來自西安;彈起中國曆史上的五大盛世之曲,西漢的文景之治、唐初的貞觀之治和唐朝鼎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占據了盛世之曲中的五分之三。從這裏走出的秦漢帝國曾跟古羅馬帝國一起傲視天下,而大唐帝國也曾與阿拉伯帝國一起雙雄並峙世界百餘年。為什麽西安會成為中國眾多王朝定都的首選地?為什麽這裏可以孕育出傑出的君王和盛世呢?是傳說中的風水寶地、無與倫比的攻守之勢和肥沃富饒的關中平原。

從風水上說,西安跟洛陽和開封一樣,都位於“中幹龍”這個龍脈上。傳說中雄壯沉穩和輕靈變化的中幹龍從昆侖山發脈,沿途經終南山、華山、嵩山和泰山,所經地域都帶動了中國文化的昌盛,而最靈驗的結穴之地就是西安、洛陽和開封。

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

如果風水之說還不能讓人信服為什麽如此多的王朝在西安定都,那西安的山水之勢則定會讓人心服口服。它位於中國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線的秦嶺以北,陝西母親河的渭水以南。在山水相夾之間,是號稱“八百裏秦川”的關中平原。而之所以用“關中”命名,是因為把它圍在其中的四座雄關。東邊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穀關,西邊是扼南北交通咽喉,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時經過的大散關,南邊是杜牧作詩“一笑懷王跡自窮”的武關,北邊是王維那首聞名天下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中的蕭關。這四道關隘,關關都是天險,把棗核狀的關中平原像寶貝一樣護在中間,使其不被踐踏,成為中國最早“金城千裏,天府之國”的富裕之地。

雖然這四道關隘都“護駕有功”,但最馳名遐邇的關隘莫過於函穀關。由秦孝公設置的函穀關之所以能揚名中國大地,不僅僅因為老子曾騎著神牛來到這裏,並寫出了道家學派的開山巨著《道德經》,也不僅僅因為這裏是古代中原腹地與西北地區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要點,更因為這裏是古代連接西安和洛陽的通衢咽喉。因“關在穀中,深險如函”而得名的函穀關隻能容一車通行,故而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秦朝就是憑函穀關這個戰略要塞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這場戰役被西漢賈誼寫進了他的政論名篇《過秦論》裏。

函穀關

如此險要的函穀關為秦滅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它的背後卻有一個“幕後英雄”,那就是三門峽。

常言道,“大河向東流”,可黃河的上遊和中遊很多時候都呈“幾”字形南北流。不過,當黃河水從被稱作“人門、神門和鬼門”的三門峽洶湧而過時,因受到黃土高原和崤山的雙層“阻撓”,開始轉向,浩浩蕩蕩向東流去,開啟了哺育和禍害中下遊的征程。

三門峽

三門峽

三門峽的凶險,造就了我們熟知的成語“中流砥柱”,也讓中原各國妄圖從水路逆流而上進攻西安的願望化作泡影,當然,在唐玄宗以前想逆流而上漕運也是癡心妄想。在這令人恐懼的三門峽拐彎處,上帝讓黃土高原出現了一個狹窄大裂縫,而大名鼎鼎的函穀關就被“架”在這個千古一“縫”上,絕對是易守難攻。在這條裂縫裏,大量水係在此“掙紮”,孕育出了山西的母親河汾河和陝西的母親河渭河。是渭河和其它河流,讓關中平原變成了盛產小麥和棉花的富饒之地。

這富饒之地的正中,剛好是西安。絕佳的地理位置為西周、秦漢和隋唐締造永垂青史的傳奇提供了土壤,而它們也讓西安笑得“花枝搖”。這些王朝和以北周為代表的割據政權在富饒之地上或長袖善舞震天下,或縮頭烏龜苟殘喘,與奔騰不息的黃河水一起,推動著中國曆史大船滾滾前行。

西安

第一個在關中平原上推動中國曆史大船前行的是把中國帶入禮儀之邦的西周。當在關中平原上悶聲發大財的商朝行將燈枯油盡之時,周武王以摧枯拉朽之勢結束了商紂王時代,之後西周在周公輔佐下,開啟了中華文明熠熠生輝的新樂章。該時期創造出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僅讓西周存活了近300年,而且深刻影響著後世,直到現在。那麽,如天神下凡般的周公用了哪些方式給中華文明定向了幾千年的基調呢?

分邦建國的分封製,就像羅馬教廷與中世紀歐洲各王國的關係,確立了統治上的主次關係,這讓華夏文化開始與周邊文化在和平中融合;宗法製,創立了國家內部結構的等級排列和整個家族的上下關係,讓"國"與"家"緊密相連,環環相扣;井田製,公私分明,既可以獎賞諸侯百官,也可以控製農業庶民。而周公最大的發明是讓中國人有了信仰。他所著的《周禮》,讓中國人的靈魂歸依由神轉向禮法和禮儀,華夏文明從此被打上了禮樂文明的烙印。整個社會在禮樂的統籌下,完整有序,充滿了和諧之美,禮樂也成為儒家思想的源泉。

西安

可是,再美好的製度也約束不了人性的貪婪。當欲望之水衝破閘門時,中國人的信仰隨即被扔進了洪流中。曾在關中“回眸一笑勝星華”的西周如殘花敗柳,迅速枯萎,中華大地進入了400多年的春秋戰國時代,直到秦始皇用天生的三門峽和後天的函穀關為屏障,橫掃六合,以雄赳赳氣昂昂的大掃蕩之勢讓分崩離析的中華文明再次“笑逐顏開”,西安也因為秦朝在此定都而“笑靨如花”。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摒棄了“文鄒鄒”的分封製,為中國量身定製了中央集權製。中央集權製與他開天辟地實行的書同文,車同軌製度一起,讓中國大地之後即使再狼煙四起,中華文明也沒斷根過。秦始皇自己也給後代有雄心的君主樹立了一個標杆,那就是統一中原,稱霸天下。

西安

他的第一個好學生是劉邦。雖然劉邦自己不是雄才大略之人,但他善用足智多謀的英才。無數個深謀遠慮的腦袋幫他在“進可以鎮壓全國,退可以憑借天險和關中資源而守”的西安建立了與古羅馬帝國並列為世界二雄的西漢,西安又一次“莞爾一笑,嫣然無方”。

如果秦朝因為短命沒來得及為中國人建立強大的信仰,那“長壽”的西漢則有足夠的時間為華夏民族灌輸影響千年的精神支撐。在百廢待興的漢初,劉邦用黃老的“無為而治”讓天下休養生息,催生出了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雖然漢初黃老哲學占主導,但與劉邦爭辯“馬上得天下”還是“馬上治天下”的儒學代表陸賈提出的“以仁為本、懷來萬邦的民族觀”卻並未受壓製,而大儒賈誼提出的漢朝天子是“首”,蠻夷戎狄是“足”的“華夷大一統”思想,直接在理論上為完整的中國定下了框架。之後在董仲舒的一手操辦下,儒學一躍上升為官方哲學。他強調的"君權神授"和"三綱五常"成為中國曆代君王統治的綱領,也讓中國“大一統”的民族觀為“五方之民”所擁護,被漢武帝和之後南征北戰的君王們奉為思想準則。

西安

給中國人貼上“漢人”,給中華民族貼上“漢族”標簽,並提出讓今天的戰狼們津津樂道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西漢,終究擋不住繁華逝去的東流水,曾經“俏麗若三春之桃”的西漢隨著曆史前行的流水暗飄零。雖然在隨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大廝殺年代中,西安迎來的都是“蝦兵蟹將”似的割據政權,但其中的北周,卻值得一說。

由鮮卑人建立的北周差不多被中國曆史遺忘在角落裏,可是這個割據政權卻出現了一位文治武功樣樣皆通的周武帝。驍勇善戰的他在18年裏,以德施政,富國強兵,南下秦嶺搞定了四川盆地,還把在北方與之分庭抗禮的北齊送上了不歸路,統一了北方,讓西安再次“丹唇逐笑開”。可惜,周武帝跟他祖上的孝文帝一樣年紀輕輕就歸了西天,結果,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被他的“親家”,大隋開國元勳楊堅摘了桃子。隨即,跟周武帝一樣,擁有鮮卑血統的隋唐大統一時代正式在西安拉開大幕。在這個時代,不但與雅典、羅馬和開羅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微笑盡妖嬈”,而且整個中華大地都是“傾國傾城貌”。這“盛世美顏”,讓萬邦來朝,在花團錦簇中,鼓樂齊鳴頌大唐!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縱橫客' 的評論 : 說得對,說得好,+100!
縱橫客 回複 悄悄話 還是相信是中邪。文革時,錯誤的“信仰”不單沒有崩塌,正是達到了頂峰。
今天,那種東西沒人真信了,如你言:是崩塌了。但造假、自私、殘忍、追求致富不擇手段;富二代、官二代炫富、窮奢極欲。一些人堅持狹隘愛國主義,卻甚囂塵上,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縱橫客' 的評論 : 中了什麽邪?信仰的大崩塌,我慶幸自己沒有出生在61-63年。
縱橫客 回複 悄悄話 很同意你的這句話:再美好的製度也約束不了人性的貪婪。你如有幸生活在61-63年的西安和洛陽,觀感和文風也許大不相同。大風卷起迷眼的黃塵,逃荒的、饑腸轆轆的人在飯館搶奪一口殘羹。三門峽到處是無家可歸的、被遺棄的、咬人的流浪餓狗。漢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項羽:一把火把阿房宮幾百裏燒了個精光。文化大革命把西安古跡砸了個稀巴爛。很不可理喻的是:財富、文化都是屬於人民的寶貴財產,為什麽要把它滅絕才解氣?看過法國、意大利都保存千年基本完好,吾主、吾民中了什麽邪?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eaborn' 的評論 : 謝謝讚美。
lily0824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alidali' 的評論 : 很高興能入你的眼,是網友做的。
seaborn 回複 悄悄話 讚圖文並茂的好文!

Dalidali 回複 悄悄話 那幾個地貌圖絕了!
那幾個關的位置圖是我見到最好的!
第一次看到“三門峽”的“三門”圖! 哇!
對了! 發源於關中西部,並逐漸東移的周朝奠定了中華文化,哲學,思想,文明體係的基礎!

圖片整體一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