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春日中國行(11):櫻花飛雨祭南京

(2020-05-21 07:22:05) 下一個

南京,六朝的古都,十朝的都會,應該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城市。可是,從東吳到東晉,然後到宋齊梁陳,再到南唐和大明王朝,最後到太平天國和國民政府,這些在南京建都的政權好像有“催命鬼”尾隨一樣,都曇花一現,隻有東晉“活”過100歲,其它的政權在南京沒多久就“掛”了。南京,難道是一個被詛咒過的城市嗎?

南京

南京

或許是的。據說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獲得南京之地後,有一天,楚王登上獅子山,環望四周,說南京的王氣太盛,於是在獅子山下埋下一批黃金,以鎮王氣。因地下的建築物稱為陵,南京的稱號“金陵”也由此應運而生。在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巡遊到南京時,被術士告知,這裏五百年後要出帝王。夢想他的王朝千秋不滅的秦始皇隨即讓人斷了方山、獅子山、馬鞍山的龍脈,並引淮水衝穿金陵,以絕王氣。

不知道這些傳說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之後在此定都的王朝都是“傻帽兒”嗎?一定不是。可為什麽一個又一個政權前仆後繼要在南京定都呢?也許是因為它絕佳的地理位置吧。

奔騰不息的長江水從南京北麵拍岸而過,為南京提供了絕佳的天然防禦屏障,而南北分界線的長江之北,又有淮河與其構成梯次防禦體係,這讓南京有了兩層“天塹”的保護。南京西通荊州和襄陽,那是古代長江上遊“兵家必爭之地”的重鎮,東接江南富裕的三吳地區,那裏有豐富的物產和稠密的人口。對於生產力水平不高的封建王朝來講,占據南京,既可轄製上遊,又可以控製下遊,利用長江順流而下進攻,一舉兩得。而南京的周邊,“石頭虎踞,鍾山龍蟠”,從外圍屏護著城內河湖縱橫的南京城,實為形勝之地。這險要的地勢,讓諸葛亮都不禁讚歎,“秣陵之地,鍾阜龍盤,石城虎鋸,真乃帝王之宅也。” 

南京

地勢險要的南京,並不是自古就被帝王們青睞。秦漢時期,因帝國中心在北方,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未被開墾的沼澤地,但從漢末開始,中原的戰亂,迫使很多人口南遷,這給南京城帶來了豐沛的人口和勞力,為三國時的吳國在此建都打下了基礎。當吳國在此建立政權後,南京的重要性開始突顯。長江的天險和南京城的有利地形讓它成為易守難攻之地,可以跟魏蜀形成三國鼎力之勢。

漢末的人口南遷和吳國在此建都隻是南京發展史上的“毛毛雨”,讓南京真正有“質”的飛躍是“永嘉之亂”後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俗稱“衣冠南渡”。這次的人口遷徙,不僅僅給南京送來了大量的人口,更重要的是,中原的精英集團也逃到南京並在此建立了東晉政權。他們把中原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帶到南京,讓南京第一次成為南方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南京

雖然吳國、東晉和後來建都南京的宋齊梁陳都是地方割據政權,在中國浩瀚的統一曆史上如蜻蜓點水般並不占據重要篇章,但這六個朝代所建造的南京都城,以中軸線為基準,左右對稱的格局卻為後世的都城建設提供了範本,而六朝時建造的皇宮更得到“窮極壯麗,冠絕古今”的美名。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時的南京居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與古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不僅如此,六朝時的南京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四海流通,萬國交會”,好一派繁華的景象。

可惜,當隋朝統一中國時,隋煬帝因畏懼南京優越的地理位置會被人占領而繼續稱帝,將南京差不多夷為平地,辟作農田,六朝時南京的輝煌轉瞬間灰飛煙滅。南京,這個在中華民族遭受滅頂之災時的休養生息地,眨眼間變成了“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荒涼之地。

南京

在隋唐一家親的唐朝,南京仍不受待見,直到“安史之亂”後中國曆史上的第二次“衣冠南渡”,它才再次展開“笑顏”。第二次的“衣冠南渡”,讓中原更多的精英移居南方,中國的經濟文化重心也正式向南方轉移,南京迎來了六朝後的另一個小高潮。而五代十國時寫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南唐後主所在的南唐再此建都,則讓南京再次走向輝煌,不僅成為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而且擴建了南京城,為明朝的南京城設立了模版,也奠定了今天南京城的格局。

如果這些在南京建都的割據政權都因為南京得天獨厚的位置而不得已在此建都以對抗北方政權,那作為自南向北統一全國的第一人,明太祖朱元璋,為什麽也定都南京呢?

除了可以利用南京的地形作軍事防守外,此時的江南,在經過“靖康之難”的第三次“衣冠南渡”後,經濟上徹底超過了中原,江南的富裕和背靠蘇湖平原,適合農耕的環境為朱元璋定都南京提供了物質保障。外加朱元璋的基本盤在江淮,受到江西人和浙江人的支持,定都有高山、有深水、有大江、有大湖的南京似乎是一種必然選擇。

南京

如果明朝時民間所說的“天下財富處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之說屬實,那繁華的南京在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時就“香消玉殞”了。南京,就如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述的那樣:“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從那之後,“金陵王氣黯然收”,南京似乎就沒離開過殺戮。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並波及全國且破壞性最強的農民戰爭在攻克南京後,屠殺了全部旗人,並在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建都。當中華民國建都南京時,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人世幾回傷往事,故壘蕭蕭蘆荻秋。” 在鋪滿野草的山坡下,南京,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哭泣。

這“陰”氣十足的城市,在我第一次來南京的時候,就讓我心裏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怪怪感覺。可是,從冬到夏再到春,我對南京的印象就像蓓蕾初綻,就像柳絲抽芽,一次比一次好。

南京

剛剛參加工作的我,第一次出差就是到南京。冬日裏的南京,晚上沒有暖氣的房間讓我這個從北方來的,習慣冬天有暖氣的人極其不適應,穿著棉襖也睡不著覺,這種陰冷讓我對南京的印象糟糕透頂。可是白天的南京卻風和日麗,那種陰冷一掃而光。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在南京當時花天價買了一件毛衣,現在穿還是很漂亮。臨離開前我傻乎乎地跑去了雨花台和中山陵還有看完令我毛骨悚然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秦淮河連看都沒看一眼。

第二次來南京,是在夏季。不同於陰冷房間沒有暖氣的冬天,此時的南京房間內已有空調。這一次我的運氣很好,趕上了難得的冷夏,讓我可以神定氣閑地好好“打量”南京,“打量”之後我開始喜歡它。喜歡南京的鹽水鴨舌和南京大學牆外一家小店兒裏的鴨血粉絲湯;喜歡南京遮住整個街道的片片梧桐樹和滿池荷花的玄武湖;喜歡紫金山上和瞻園裏的幽幽綠意;最喜歡夜晚蕩悠在秦淮河上,遙想這裏曾有的歌舞升平和風花雪月。

南京

春日裏再來南京,我對鴨血粉絲湯和秦淮河充滿了期待。可是從揚州到南京,導遊不厭其煩地介紹南京大屠殺,那血淋淋的事實給我期盼的心蒙上了一層灰。也許上天感受到了我的哀傷,我們的車剛下南京的高速,天空就飄起了細雨,這絲絲細雨打落了雞鳴寺前一片一片的櫻花。那濛濛細雨和空中飄落的美麗櫻花,像是在憑吊南京曾有的創痛,也像是在祭奠南京遠去的亡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