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走遍千山萬水,隻為尋找初心。
個人資料
lily0824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芳華永在的西班牙(10):飄滿橘香的科爾多瓦

(2018-02-20 17:08:44) 下一個

從科爾多瓦(Cordoba)火車站出來,坐出租車去酒店。在大街的兩旁,是掛滿黃燦燦橘子的橘子樹;在小巷的兩側,還是掛滿黃燦燦橘子的橘子樹。那飄滿橘香的橘子樹,宛若科爾多瓦的目光,追隨著我們,走過留有伊斯蘭文化印記的王宮,走過迷人安寧的庭院,走過羅馬橋,穿越曆史,走進現實。

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

科爾多瓦,因座落在瓜達爾基維爾(Guadalquivir)河邊而成為北非摩爾人統治時期最重要的戰略城市。它在公元8到11世紀是穆斯林哈裏發的首都,也是西歐最大,最繁華的城市,與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一起,成為伊斯蘭世界最著名的大都市。科爾多瓦也曾是伊斯蘭世界的精神中心和中世紀時的文明燈塔,被譽為“世界的寶石”,對西方穆斯林藝術和19世紀新摩爾藝術的發展產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文化遺產。

在科爾多瓦的老城,沿著城牆,穿過一片橘林,就是科爾多瓦王宮。這座四方形的院落曾是中世紀的城堡,也是帶領西班牙完成“失地收複運動”的西班牙雙王的主要住所。雙王伊莎貝拉和她的先生費迪南就是在這裏商討反對穆斯林的運動,他們也在這裏召見哥倫布,達成探險印度群島的協議。它被作為宗教判決的基地長達300年,此後,拿破侖在這裏駐軍,後成為監獄,經曆了無數風霜。

科爾多瓦王宮

經曆歲月摧殘的科爾多瓦王宮沒有格拉納達和塞維利亞的王宮精美,但王宮裏的一幅馬賽克大拚鑲畫卻是現存最完整的羅馬瓷磚畫。保存良好的古羅馬浴池也讓科爾多瓦王宮與眾不同,附帶的伊斯蘭風格的花園,噴水池、池塘,呈梯形分布,水池兩邊噴灑出的細細水柱,一直通到哥倫布拜見雙王的雕像處。古樹尚未幹枯的樹葉在風中飄落,好似在訴說昔日的輝煌,橘子樹,在陽光下閃動著粼粼波光,滿樹的橘子誘引著我們前行。我們沐浴在柔和的陽光下,伴著淡淡憂傷,靜靜品味著科爾多瓦曾有的悠久綿長。

科爾多瓦花園

科爾多瓦花園

在科爾多瓦,庭院是每個建築必有的元素。長期生活在幹旱環境中的穆斯林,對水充滿了敬意和溫情,所以每個庭院都會有水,或許是小噴泉,或許是水池,那水象征著生命,象征著財富。每年5月,科爾多瓦都會舉辦庭院節。那時,愛美的科爾多瓦人用鮮花和飾品把自己的庭院裝點得五彩繽紛,迎接著欣欣向榮的春天,也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與穆斯林特有的白色建築一起,組成了一幅生機盎然的畫麵。

從科爾多瓦老城區出來,會走上古羅馬橋。這座公元1世紀的大橋為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所建,現在仍在使用,以巨石建築,在橋的中央有座建於1651年的哥多華守護神-聖拉菲爾雕像,許多居民會於此作短暫停留以祈禱或點燃一盞蠟燭。夕陽西下,夕陽的餘暉將羅馬古橋染成燦爛的金橘色。站在橋上向北望,對岸的大清真寺與古樸的大橋相映生輝,令人百看不厭。

古羅馬橋上的清真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