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123)
2020 (75)
2021 (101)
2022 (144)
2023 (104)
《北京的春節》 文:老舍 誦:Tony 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裏最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幹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放進醋裏,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等幹果與蜜餞攙和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各種玩藝兒——風箏、空竹、口琴等等。 兒童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天一擦黑兒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最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麽的都準備充足,店鋪多數正月初一到初五關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麽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馬的,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麵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嫻熟技能。 多數的鋪戶在正月初六開張,不過並不很忙,鋪中的夥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湯圓)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裏麵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
才過了立春,這春節轉眼就要到了。濃濃的年味都要從記憶裏溢出來了。出國以後,那些個紅紅火火的熱鬧,就隻能浸泡在回憶裏了。往年在過年的前兩周,都會去當地的一家川菜館訂個座,邀約朋友們去吃吃烤鴨什麽的,自去年後,這種聚餐也就沒有了,今後的好幾年裏恐怕都得如此。讀讀這些年味的文章,也算是給我們回憶的爐堂裏添了一把柴火~:)
過年好!
讀了51的留言,趣味橫生,這才知道為啥是水磨糯米粉,汗:)明天準備置辦年貨去,哈哈。好久沒見51兄了,給你拜個早年!
謝謝聽讀!老舍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濃濃的過年風情畫,讀來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
謝謝分享!過年的主旋律當然還是吃,鞭炮雖是刺激,也就三五天的熱乎勁。
過年的菜肴要事先準備得充分,除了自家人吃以外,還有親友來拜年,飯菜不能馬虎,還有平日裏不多見的零食,如蔗糖、酥糖、京果、花生、麻糖、雲片糕、翻散等等,客人來了,先就擺上盤盤碟碟,其實都是給小朋友準備的,大人走東家串西家,到哪家不都是好酒好菜,哪還顧得上這些零食。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都挺簡單,沒有什麽花花腸子,都拿緊巴巴的工資,夠過日子就行,哪像現在的人,操不完的心,著不完的急~:)
早啊。:)~
哈哈。這麽多有關過年的趣事,真是年味十足啊。謝謝分享。很喜慶和開心的回憶。~
說到石磨,我們那也有,是公用大家的,在屋外。誰家用完都要清洗一遍。有時好久沒有人用,要用很長時間才能清洗幹淨出來。我家很少用,但我對石磨有印象。
您說的響聲很大的那種在手裏拿著放的應該叫"二踢腳",我們這的名字。還有一種叫"穿天猴"的煙花,要茲六到十次的煙花 ,很好看,但是沒有什麽圖案的。就是簡單的煙花形狀。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盼過年了,有吃的有玩的 還有新衣服哈糖吃。您說的對,有期待的日子就有了樂趣。祝好。~~~
臘月裏有件較為辛苦的工作—磨米漿。從鄰居家借來石磨,把泡了一夜的糯米帶水用一個湯勺喂進石磨的孔裏,握緊磨盤的木把逆時針轉動,米粒磨成米漿,流入一個係好的布袋。看著那滿滿一盆的泡糯米,就有點心驚膽顫—何時才能磨完呐。可有石磨的人家有限,張家李家還在排隊等著呢,自是得抓緊磨完哪。磨完後把米漿袋係在一根木棍上,架在兩個板凳上,等水濾幹,就是水磨糯米粉了,這是作湯元的原料,也可作早餐,用少許油煎成小圓餅,灑上白糖,也好吃。
但心思還真不在這些吃食上,念之掛之的還是那一年才能享受一次的鞭炮焰火。一進臘月,商店就把各式的鞭炮、焰火擺了出來,都是用大紅紙包著,看著就心裏癢癢。長串的掛鞭(三千響)要兩串,一串在吃年飯前燃放,一串在半夜轉鍾時燃放,還要一串中等長度的小鞭,扯散了,到時候揣在口袋裏,走上街去,專找那些談戀愛的男女們,點燃了扔到他們的腳旁,啪一聲炸他們一驚,他們還得朝我們笑笑,據說是越炸越發,因此這些遛達的戀人們還巴不得我們這些小混混炸他們呢。
有一種體格較大的炮仗,炸開後聲響很大,很吸引人,點這種大炮,動作要快,點燃後快手扔向空中,炮仗在空中啪地很大一聲,紙屑四濺,有一種英雄氣概。但若是出手過慢,有可能炸到手,若是出手太早,又有可能啞炮,浪費了,因為這種大炮的價格比普通的小鞭貴多了。我們貌似膽大,實則膽小,一點燃就趕快扔出,由於出手過早,有幾個都啞炮了,隻有“唉”地一聲,心裏略微疼一下,這比手疼要好啊~:)
心裏念茲在茲的還是那些焰火。我們住在一幢機關樓裏,門前有一塊寬的空地(場院),各家都會在吃完年夜飯後帶著各家買來的焰火,匯聚到場院,沒有誰組織,都是自發的,等想觀看焰火的人到得差不多了,就會有一家帶頭,把焰火放到場院中間點燃,然後一家一家的順序燃放。焰火是各式各樣的,包裝紙上都畫著噴射後的模樣,但那是靠不住的,有的看似一個大塊頭,點燃後也就十幾秒,紅紅綠綠的射出一堆,很快就沒了,圍看的人罵一聲“騙錢”,有些能持續較長時間,在空中呈現各種花樣和圖形,大家就很滿意“這個還不錯”,圍著的人嘰嘰喳喳的,說著這個好,那個不好,很是熱鬧。
我們的焰火,當然不能和天安門或是台北101的相比,但是我們自己買來的,點火的人和觀看的人都不知究竟會噴射出啥樣的玩藝,這就有了期待,有了期待,就會有了樂趣~:)
還有九天就過年了。往年這時候就定下來怎麽過了,在誰家聚或是定一桌到外麵幾家一起吃中餐。省事也方便。
這邊過年怎麽能和在中國過年比呀,一想到過年就是放鞭炮的聲音,好像現在有些城市禁止很晚的時候放鞭炮啦。住在農村的就天高皇帝遠誰也管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