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反複看同一部電影、讀同一本小說,玩同一款遊戲時,我們從中感受到的快樂就會越來越少,這種現象被稱為享樂適應。根據心理科學協會期刊《心理科學》上麵的研究結論,給予行為可能是這一規則的例外情況。
在兩項研究中,心理學研究人員Ed O'Brien(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和Samantha Kassirer(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發現,如果人們向他人贈送禮物,然後再接受他人的饋贈,收下同一禮物,;再把禮物送出,然後再接受禮物……如此循環幾輪之後,參與者的幸福感並沒有下降,或者下降得很不明顯。
為了保持快樂,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先放下喜歡的事物,去尋求一些新鮮的刺激。我們的研究表明:重複的給予行為,就能長時間保持快樂的心情。”O'Brien解釋道,即便每次接受與饋贈的淨出入為0,我們也可以無中生有地獲得相對新鮮和愉悅的體驗。
在一項實驗中,大學生誌願者每天收到5美元,為期5天;他們被要求把錢花在同一件事上。研究人員隨機指派參與者將錢花在他們自己或其他人身
上,例如將錢留在同一家咖啡館的小費罐裏,或者每天向同一家慈善機構捐款。在每天結束時,參與者需要在實驗日誌中記錄下他們的消費體驗和幸福程度。
總共96名參與者的自我報告都顯示出了同一模式:開始時幸福感相似,而那些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的人,幸福感在5天內持續下降;而把錢捐出的行為,快樂卻似乎沒有褪色。
O'Brien和Kassirer隨後在線展開了第二次實驗。
在這個實驗中,502名參與者需要完成10輪單詞益智遊戲。每輪可以贏得0.05美元,他們可以選擇保留獎金或捐給自己選出的慈善機構。10輪結束之後,那些保留獎金的參與者感受到的快樂消退得更快更明顯。
隨後進行的實驗排除了幾個可能的替代解釋:例如,每次做出贈與行為使相應的參與者進行了更多的思考,而思考本身使其感到愉快。
“我們考慮了很多這樣的可能性,並為十多種相應的解釋安排了實驗。”O'Brien說。“結果他們都無法解釋我們的結果。”
享樂適應機製可以推動去我們追求和獲取嶄新的資源,在進化上有利於人類的生存。那為什麽給予行為不受這一機製的限製?
研究人員指出,當人們更注重結果時,例如獲得報酬,他們可以輕鬆地相互比較,這會降低人們對每種體驗的敏感度。當人們專注於一項行動時,例如向慈善機構捐款,他們不太會去比較,而是體驗到無私奉獻行為本身的快樂。
而從物種進化的角度來說,因為慷慨的行為有助於保持我們的親社會聲譽,增強我們的社會聯係和歸屬感,所以,從中獲得了正向的快感反饋。
這些結果留給未來的研究很多有趣的問題——如果人們贈予或接受更多的金錢,結果是否依然成立?贈予朋友或陌生人,是否會帶來不同?
“現在我們正在測試這種禮尚往來的交互行為和社交體驗所帶來的快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體驗可能會變得更好而不是更糟。”O'Brien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