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咖的第七界

走走、讀讀、想想、看看
原創文字,謝絕轉載
正文

[地中海行] 參觀畢加索博物館

(2018-10-15 13:43:06) 下一個

先說幾句題外話。畢加索博物館遊是地中海遊係列裏的最後一、兩篇。當時寫的時候爛尾很久。爛尾的原因是,我的一位在網上一遇如故,美麗有才情的朋友寫了畢加索畫作賞析。最主要人家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通,我寫時壓力那個山大,幾次棄樓。後來想想,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行家寫出行道,我寫自己感受的熱鬧。焦大眼裏也有自己的林妹妹,不是麽。

 

真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在El Gotic 舊城區,順著指示牌,走進古老幽靜的巷子,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古香古色的博物館,由5座私宅組成,曾經是畫家的寓所。建築本身就是個看點,別致陳靜。相比之下,紐約的博物館多半太現代,太摩登,往往失去了時光的味道。簡素的天井,參觀的人也不多。

 

 

在歐洲畢加索作品收藏最多的大約八大博物館中,巴黎館藏品最多,大概五千多。其次就是巴塞羅那,大約三千五百件。這其中大部分是畫家本人在1970年捐贈的。由於他在法國成名,後世認為最好,最成熟的作品大多流散在海外。這裏作品多是他早年作品,甚至是幼年時期的畫作。不過早期畫的更適合給我這樣的普通人看,後麵的畫風就非常需要一定的藝術鑒賞力了。

 

這張畢加索畫像以前掛在大廳的牆上,小珠做交換生來這裏上課時拍的,現在已經沒有展出了。

買一個語音導遊解說,是非常必要和受益的。博物館陳列非常精心,按時間軸排列,每個展廳,每幅作品都有編號,按時間軸陳列,按解說器的號碼就可以聽到詳盡解讀,搭配背景,十分有幫助。隨著不同展廳看下去,可以看到畫家成長的軌跡和畫風的變化。我這個地地道道的外行,還是被他迷住了。雖然這個博物館缺失的是畫家個人風格形成後輝煌時代的畫作。

 

畢加索是個天才。幼兒時就對圖形和色彩很有天賦。這與他做畫師和美術老師的父親之言傳身教有很大關係。在別的小孩還尿床的時候, 他已經可以畫素描了。而且可簡單,可繁瑣,隨心所欲,收放自如。正如畫家自己所說,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博物館禁止拍照,所以下麵的畫作圖片來自網絡,很多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畫,因為不是後世認為最好的,所以網上很難找到。

《科學與慈善》-來自網絡

畢加索在16歲時,畫了這幅《科學與慈善》。據說,畢加索的父親唐.若賽(José Ruiz y Blasco)給兒子做模特,於是坐在床邊的醫生形象躍然紙上。1516歲少年能夠充分借鑒當時盛行的印象派,實屬不易。在以藍灰色,棕色表現悲憫和憂鬱的氣息同時,映襯著暗紅,黃綠諸色,平衡了傷感的氛圍,畫麵成熟,色調行走揮灑自若,有學院派畫風,但也預示著畫家未來的自我風格。細品還真有拉斐爾的味道。說起拉斐爾,他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複興三傑。他的畫作流傳下來的不多,因為他37歲就辭世了。後世的評論家說《科學與慈善》和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梵蒂岡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壁畫)相似。其主題都是哲學。畫麵的中央是兩位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Plato)和亞裏士多德(Aristotle)。他們邊走邊爭論。《科學與慈善》裏病婦的柔細的手指,和《雅典學院》裏兩位先哲的手,是不是都在款款訴說?《科學與慈善》在1897年的馬德裏全國美展上獲得讚揚,接著又在馬拉加市的全省美展上摘取了金像獎。畫麵展現了16歲少年的哲學思考:人類需要兩種關愛。

 

《雅典學院》-收藏於梵蒂岡博物館

 

離開少年畫作展廳時,看到一群孩子在上課。他們安靜地坐在畫家的一幅素描前麵,老師顯然在講這幅畫。好生羨慕這些孩子!

 

 

再上一層樓的展廳,陳列的是畫家藍色時期的畫。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年邁的盲人吉他手》。

一位盲人,眼窩深陷,毫無生氣,枯瘦如柴的手摸索著彈奏著。在巴塞羅那期間,畢加索畫了一係列關於盲人的作品。盲者最能體現人類的困境盲目的,不僅是看不到光明,而且根本就沒有光明的概念。沉於黑暗的深淵,它的盡頭依然是黑暗。

 

 

 《Vieux Joueur de Guitare》,1903 (來自網絡)

 

往下走,看到30歲以後的畢加索進入了一個又一個不安分的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人生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持續和重複。沒有固定的旋律,但種類繁多,時而激昂躁野,時而親切異常,時而麵目可憎。可以無比坦誠,也可以極致裝假。變化無常,無可捉摸。唯一不變的,是畫家永遠忠於的自由!

 

我最喜歡的畫是哪一幅?我就是個俗人,不能免俗地喜歡《格爾尼卡》(“Gernica”)。弗先生(弗洛依德)不是常說,熟悉導致喜歡嗎?因為是畢加索的代表作,各路大師解讀很多,所以印象深。這幅畫表現的是一場災難。1937年,納粹德國的神鷹軍團對西班牙北部小城格爾尼卡,進行了長達三小時的轟炸,小城一片廢墟,死傷幾千老百姓,多是老弱婦孺。於是,這幅載入繪畫史冊的《格爾尼卡》誕生了。

 

《格爾尼卡》裏麵沒有飛機,大炮,炸彈,坦克,隻有牛,馬,女人和燈等物體。而且隻有灰白黑三種顏色。然而,他要表現的已經超越了表象。從不解讀自己畫作的畢加索,解釋了這幅畫:牛代表殘暴,馬代表人民,其含義來自西班牙神話。仔細看看,那些淺灰,淺青色調勾勒出的是仰天呐喊的求救者,懷抱死嬰哭泣的母親……在支離破碎的灰白黑中,夾雜著紛亂的幾何圖形,完完全全打破了空間界限,表達出殘暴,恐懼,痛苦和絕望的全部意義。而那盞清冷的孤燈,還是讓人有一點點希望,黑暗終究會過去。這幅畫,他把象征主義,半抽象主義,立體主義,後現代主義發揮到極致。也抒發了他對人類災難的悲憫情懷。

 

此館展出的是《格爾尼卡》照片,真跡在馬德裏國家索菲亞王妃美術館

 

不可以拍照,手機也沒閑著。記了很多筆記。怎樣讀畢加索的畫?要讀懂畫家豐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間、色彩與線的運用。語音解說原話:

“The interpretation of painting is an exhaustive study of rhythm. Color and movement and a constant play of imagination ……”

 

幾個小時的參觀,對畢加索和他的畫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以驚人的坦誠之念,天真的創造力去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迄今無人可以相提並論。他解放了人類對藝術的束縛,摒棄規定,不要偏見,什麽也不要,又什麽都要去探索,去創造。他的藝術生涯毫無規律可循,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到浪漫,從具體到抽象,來來往往,就象他一生追尋的,絕對自由。

 

他本人也是一個傳奇。他是第一個在上天堂前看到自己的作品賣到天價的畫家。也是第一個眼看著自己的作品走入蓬皮社(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的藝術家。他的情感史之多,不亞於他的畫作。年逾古稀再加上個十幾歲的年紀,還有豆蔻年華的小情兒。人家搭訕的方式簡單不粗暴,並且屢試不爽:

 

小妞,能為你畫張小像嗎?我是Picasso!“

 

更多地中海遊記:沒有紅毯的嘎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