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咖的第七界

走走、讀讀、想想、看看
原創文字,謝絕轉載
正文

【波羅的海行 1】慶二戰勝利-參觀波茨坦會議原址

(2018-08-18 04:26:44) 下一個

8月是紀念二戰勝利73周年的日子。學過世界史的你,可還記得波茨坦會議和《波茨坦公告》?到柏林,第一站,就去柏林西南的波茨坦參觀當年的會議舊址。波茨坦離柏林24公裏,是德國勃蘭登堡州首府。它的波茨坦會議原址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這是個被綠樹環繞清清幽幽的地方。 古樸的石板路,被時光掩埋的古舊建築。參觀的人不多,還多是有了點年紀的。畢竟70多年過去了,也不知道現在的中學《世界史》教科書有沒有提到。波茨坦會議是1945717日到194582日,美、英、蘇3國首腦杜魯門、丘吉爾(1945728日以後是新任首相艾德禮)和斯大林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舉行戰時第三次會晤,史稱波茨坦會議又叫柏林會議。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長的一次會議,也是最後一次會議。二戰史學家一致認為,這次會議對於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這次會議蘇,美,英三巨頭對戰後許多重大問題達成了協議,也是聯合國的雛形。戰後世界的政治格局基本從那時起就形成了。

 

會議進行-柏林牆紀念館牆畫:

上麵照片右手邊露半張臉的是丘吉爾。二戰勝利, 不得不提的領袖人物是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他是第一個放下身段,與斯大林握手的政治家,從此才有了蘇聯這樣強大的同盟。剛讀了《The Wicked Wit of Winston Churchill》,書裏展現出他作為一個偉大政治家和謀略家的遠見和睿智。丘吉爾還是寫《至暗時刻》再寫吧。

網絡圖-左起:丘吉爾,羅斯福,斯大林

 

其實,對蘇美英三巨頭來說,會議內容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早在同年2月,這三位在黑海北部的克裏木半島(現屬烏克蘭)的雅爾塔皇宮裏偷偷摸摸地開了個會,早把如何處理戰敗的德國,如何劃分世界版圖和利益,研究的妥妥的。這個會議完全忽視了中國對日本8年之久的浴血奮戰,絲毫沒有考慮中國作為戰勝國應得的賠償。這段曆史有一個電視劇《風雲年代》,詮釋的非常精彩。

波茨坦會議開會時,德國法西斯已經無條件投降,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但在遠東對日作戰還在激烈進行。遠東戰場當然在中國。當時英美兩國在太平洋戰場,也就是在中國沒有大批軍隊。隻有蘇聯出兵,才能有效打擊日軍,從而結束太平洋戰場的戰事。而曆史上,日本和蘇俄有日俄和平條約,戰時兩國不交火。為了各自的目的,美英兩國以戰後中國東北三省歸屬蘇聯為條件,讓斯大林對日宣戰。三巨頭握手言歡,簽訂《波茨坦公告》:盟國將予日本以最後打擊,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應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等13條。

 

後麵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蘇俄紅軍出兵東北,打擊日本關東軍。8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6天之後,日本帝國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無疑,波茨坦會議敦促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然而,會上美、英、蘇三國首腦在一係列國際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反映了美國和蘇聯的關係開始惡化。隨著戰爭的結束,新的矛盾,誰動了誰的奶酪,兩種社會製度的矛盾又重新上升為東、西方大國之間的主要矛盾。 沒多久, 蘇美兩大超級大國,開始上演了數十年的沒有硝煙的戰爭,通過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爭、外交競爭等方式進行,即相互遏製,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無論怎樣,波茨坦會議畢竟加速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腳步。戰爭是對人類文明的摧殘,對自由的踐踏。

 

明信片翻拍的-是同一張桌子嗎?

 

 

電視劇截圖

 

電視劇《風雲年代》對這一段曆史有精彩的演繹。我還記得紅色間諜梁銅將軍(原型郭汝昌將軍)和米蘭妮(他曾經的,患了失憶症的戀人)被命運和信仰裹挾著,在加爾各答,泰戈爾的故鄉再相遇。他們在蘆葦地裏,一起吟誦偉大詩人的動人詩句:

 

讓我祖國的地和水,

空氣和果實都甜美起來;

讓我祖國的田野和森林,

家庭和市集都豐盈起來;

讓我祖國的希望和應許,

行為和語言都真實起來,

讓我祖國兒女的生活,

心靈合一起來.......”

 

 

附近還有一個景點是間諜橋,就是電影《Bridge of Spies》所描述的。因為我們的飛機晚點,又下雨路滑,車速緩慢,所以來不及去看了。離開波茨坦奔向柏林碼頭。

 

 

 

更多遊記,請登錄:如果牆可以說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