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文H

滌蕩襟懷須是酒,優遊情思莫如詩。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印度旅行筆記(五)熱拉克普爾之耆那教神廟

(2021-07-03 08:01:11) 下一個

五  熱拉克普爾之耆那教神廟

10月2日早晨,我們的旅行車駛出焦特普爾,繼續南行。導遊米羅,一位頗有學者風度的中年人,有著挺直的身板和含笑的眼睛,照例開始介紹今天將要進行的活動。印度人的英語頗為流利,但印度人的口音實在太重,那舌頭似乎從來就沒有放準位置,舌頭卷曲,語音含混,連珠而出。還好,不斷有人提問,終於還是弄清楚了今天的節目細節。

我們將前往熱拉克普爾Ranakpur,去參觀一座全印度最著名的那教神廟Jain Temple。行程約150公裏,其中有部分山路。參觀前有簡單午餐,參觀後繼續前進100公裏,到烏代普爾Udaipur的郊外住下,而且住兩天。

印度公路質量不高,且必須穿越城鎮,城鎮均極為擁擠,導致有時候隻能緩車移行,費時費力。但這樣的低速,卻給來自異鄉的旅遊者提供了一個近距離觀察印度社會的好機會。他國的天地,迥異的風光,獨有的人群,特色的穿著,在一遍熙熙攘攘的喧鬧聲中,在雜亂而又有序的街市上,吸引著我們的眼球。不少人舉著相機,拍下感興趣的場景。

花了將近四個小時,走完了150公裏左右的路程,並進了午餐。大約在午後一點,我們到達了熱拉克普爾附近的神廟景區。神廟座落於安納瓦利Aravalli 山脊裏一處幽靜的山穀中。此處,崗嶺環列,高樹掩映,綠道通幽,鳥聲不絕,是一個清幽的所在。

圖1

沿林蔭道直行,迎麵看見的是一座碩大而精致的大理石建築,三層疊築,造型獨特(圖1)。漸行漸近,目不轉睛,隻見神廟通體顏色白中帶黃,橫向排開,成排的小塔昂然聳立。在藍天白雲下,背襯青山,顯得精致典雅,莊嚴肅穆,神性十足(圖2、3)。如此瑰麗的建築,與其說是廟宇,不如視為藝術大塊,有著平生之所未見的精妙和奇異。

圖2、3

在酷熱的陽光下,大家耐心地聽導遊米羅的細細講解,聽完他的背景介紹後,紛紛迫不及待地戴上導遊耳機,進廟參觀。進廟有規矩,不得穿鞋,男士不著短褲,女士不穿短裙,麵對神聖,自身亦需莊重。

於是,我等整衣脫鞋,屏心靜氣,拾級而上。一當入內,立即被純白大理石的溫潤氣息所感染,雖然外麵驕陽似火,裏麵卻涼氣頓生,給人安靜的內心感受。安靜也來自視覺的震撼,視野所及,全是巧奪天工的雕刻,遊覽者們大都微微張著嘴巴,目不暇接地環視著眼前不可思議的一切。你看到的不是一件件小巧的藝術精品,整座廟宇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大觀(圖4-6)。

圖4-6

神廟內部全為大理石構建而成,既美且壯,又精細得不可思議。立柱橫梁、穹頂、神龕、牆壁,無一不精雕細刻。神主、力士、妖怪,以至於花草、飾物,無一不詡詡如生。舞者、神女曲眉豐頰,麵容安詳,姿態優雅(圖7-11)。能將大理石雕琢得如此輕盈,靈動,逼真,實在是鬼斧神工,非一般人力所為。

圖7-11

我等懷著肅穆的心態,慢慢倘佯,或行或坐,左顧右盼,俯仰觀賞。廟內僧人似乎不多,穿著和佛教僧人迥異,上黃下紅,或通體全紅,均赤足(圖4, 12)。僧人安詳,並不作法事,亦不敲打法器,更不燒香。整個寺廟充滿著寧靜神秘的氣氛,參觀者受其感染,均麵容靜肅,神態莊重,不少的人幹脆席地而坐,似在冥想,發呆,走神(圖13)。

圖12、13

廟呈四方布局,內部寬敞,廳堂相通,且有庭院,庭院中綠樹成蔭。據說此廟內共有29座廳堂,1444根立柱,故又被世人稱為“千柱廟”(圖14、15)。

圖14、15

印度被稱為世界的“宗教博物館”。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錫克教等外,還有耆那教等。耆那教現有信眾一千二百萬。在印度,此教按照信眾人數雖不能排入前五名,但卻著實是一個古老的宗教。耆那教創立時間與佛教相仿佛,也是在公元前五、六世紀。是當時新興的刹帝利等級和知識階級對祭司婆羅門的反抗。其創始人為筏馱摩那Vardhamana(約前599年—前527年),他是古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教徒尊稱為瑪哈維拉(Mahavira,大雄)。

耆那教主張眾生平等,秉持五戒(不殺生、不妄言、不偷盜、不奸淫、戒私財),相信有靈魂的存在,亦信輪回。認為人在濁世,靈魂受到汙染,故需苦行消業,渡津(苦海)重生。據說,印度國父聖雄甘地的母親就是耆那教徒,甘地當年非暴力抵抗的思想和樸素生活的修為有他母親的影響。

在參觀中發現,一些神像顯得十分神秘。如圖16所示,此神像係整塊大理石雕琢而成,顯示的是耆那教的渡津尊者之一 (24位尊者中之第23) 帕什瓦納塔Parshvanatha和1008個蛇頭的故事,尊者兩旁還有蛇尾神女,不知該故事的原委,更不了解蛇在裏麵的涵義。我等俗人,對耆那教一竅不通,對裏麵安放的神像,隻作藝術品看,屬於俗世中的俗人參觀者。

圖16

據曆史記載,此寺廟由一位名叫達納•沙赫Dharna Shah的耆那教富商出資建造。某一日,達納•沙赫忽得一夢,夢中看見了耆那教所描述的仙境飛車,於是發下了要建造一座飛車形廟宇的宏願。他決心把夢中的景象付諸實施,於是向當時的國王熱拉•庫姆巴Rana Kumbha求助。國王支持了他的決定,把山穀中的一塊平地裏賜給了他,用來修建神廟。

圖17、18

據說,把這個宏願變為現實的是一位來自蒙達拉Mundara的叫迪帕克Deepak的建築師。迪帕克深深領會了達納•沙赫的夢境,把神廟設計為一座外觀呈天空之車Celestial Vehicle(圖17取自網絡,致謝!)的四麵體建築,四方均有通道(圖18取自網絡,致謝!)。四方象征著首位渡津尊者Adinatha (Adi:1st ,Natha: Lord)Rishabhanatha觀照四方, 通達宇宙的神力。此神廟建造始於1389年,花了50年以上的時間才完成,共用了近三千名工人。建成後,這座寺廟和所在的村鎮就以國王Rana Kumbha)的名字命名為Ranakpur。

圖19

不幸的是,在十六世紀莫臥兒Mughals王朝入侵印度時,這座精美的神廟遭到了破壞,甚至一度淪為土匪的巢穴。現在我們看見的一些無雕刻廊柱,即是後來整修時補建的(圖19),實在令人惋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ttw97 回複 悄悄話 猜想為什麽用大理石,也許是因為這樣可以不要太熱吧? 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