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文H

滌蕩襟懷須是酒,優遊情思莫如詩。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印度旅行筆記(十二)印度的人文、曆史和宗教

(2021-07-10 07:10:04) 下一個

十二  印度的人文、曆史和宗教

印度是個文明古國,但其在人文、曆史和宗教諸方麵與中國相差甚遠。

首先,印度不象中國,有一個數量占絕對優勢的主體民族。在印度,印度斯坦族(古雅利安人後裔)雖是第一大民族,約有5億多,也僅占總人口40%左右。

其次,印度的語言極其混雜。整個印度的曆史中,從無“書同文”,“語同義”的大一統局麵形成。據資料介紹,印度並無全國通行的國語。印地語和英語被憲法定為中央聯邦政府的官方語言,但憲法還認定了地方邦通行的22種官方語言。就連印度的盧比鈔票上,都印著15種語言。

第三,印度人的宗教信仰雜駁多樣。印度共有多少種宗教?這是一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幾乎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信眾。依照信眾多寡,排在前六位的宗教依次是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故印度被世人稱為“宗教博物館”。

造成這樣的局麵和印度的曆史密切相關,更和印度次大陸的地理位置有關。印度次大陸呈長三角形態,上寬下窄,其中大部分地區,氣候溫熱,均是農耕沃土。北麵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西北麵是興都庫什山脈。崇山峻嶺本是天然屏障,但要命的是,有高山就有深穀,有深穀就有山口通道。恰恰在興都庫什山脈,就有一個開伯爾峽穀,形成開伯爾山口,連接喀布爾和白沙瓦,從而導致和中亞草原相通(圖1取自“下午曆史茶”,致謝!)。就是這個寬僅六百米的山口,給覬覦次大陸溫熱農耕沃土的西北馬上民族提供了入侵的通道。

圖1 

最早,在公元前15世紀時,中亞草原的雅利安人經此山口來到恒河流域;公元前6世紀時,波斯國王大流士來了,緊隨其後的是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隨後,還有各種名頭的草原遊牧民族,或和平移居,或武力割據,在印度北部或西北部建立政權。待到公元12世紀,擴張的穆斯林也從此山口東進,南下,先後建立了德裏蘇丹王國和莫臥爾帝國。

奇怪的是,西北來的侵略者都比較容易在印度,特別是在印度北方,落地生根,建邦立國。而印度的原住民(早一輪的入侵者或移居者),在印度宗教的影響下,也習慣去容忍新一輪的入侵和移民。

更奇怪的是,入侵者走馬燈似地來,又走馬燈似地消亡。長則幾百年,短則數十年,均未在全印度實現過長時期高效率的政治統一和文化融合。這裏所發生的消亡,不是因融合吸收而消失,而是更替,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正是這種多梯次入侵,多道次更替,導致了印度現在這樣的民族眾多,語言紛雜,宗教信仰雜駁的多元狀態。

印度早期曆史上,不是沒有出現過統一的王朝,如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但時間均較短,前者國祚從324BC延續到185BC,僅存在139年,後者從320AD到540AD,僅存在220年。這樣一來,長期的分裂,不斷的更迭,形成不了一種占絕對優勢地位的強勢文明,能夠具有消弭外來影響的融合能力。

把次大陸的印度和她的東亞鄰居中國作一個比較,就更容易理解印度。

中國北麵和西麵均是遊牧民族。草原武士南下和東進到肥沃的農耕地區遠較進入印度容易。因此,東亞大地一樣也充滿了遊牧民族的入侵和移民。但不同之處有二:

首先,東亞土地上由於早期的融合,形成了一個主體民族——漢民族,且有“書同文”和儒家的主流意識形態,這種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趨同,致使東亞土地上在很早的時候,221BC,就出現了大一統的秦帝國。後來,雖然有不斷的朝代更迭,但大一統帝國的形態是優勢形態。其次,在大一統形態之外,王朝的體量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由於東亞地域麵積遠較南亞次大陸大,人口數量也大很多,建立的農耕王朝抵抗入侵的能力也較強。

基於這兩個原因,外族入侵,征服華夏,建立穩固的統一政權,在三千多年的有記載的中國曆史中,僅有蒙古(元)和女真人(清)兩次。而最終,要麽被驅除,要麽被同化。而印度恰恰就缺少這種驅除入侵者的硬實力和同化外來文明的軟實力。

簡略回顧了印度的人文和曆史,下麵來看看印度人的宗教。

印度全境雖然宗教信仰雜駁,但最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據說,印度教的信眾占全國人口近80%(或說70%)。單就人數而論,印度教的信眾達到十億左右,是全印度所有其他宗教信徒人數總和的四倍。因此,此番到了印度旅遊,不了解一點印度教,不感受一點印度教的熱度,是一種遺憾。

印度教的發端可上溯至公元前十六世紀西來的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以及與此相聯係的種姓製度。公元八世紀左右,有高人商羯羅,針對婆羅門教之弊端,力主改革。他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修正並發展,最終形成了印度教。

由於兼收並蓄,因此印度教的神祗頗多,變身亦繁。但印度教有三個主神: 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inu),濕婆(Shiva)。圖2是途中所見印度民間修築的濕婆巨像,含笑坐於青山之巔,無佛主的深沉,卻有人間的模樣。濕婆雖叫婆,卻是男神。不知為何給他翻譯成了‘婆’?

圖2

圖3為濕婆之子,象神Ganesh,這是力量與成功之神。圖4是女神Sarswati,是知識與智慧之神。行車途中,還看見猴神哈魯曼。猴哥在印度乃是英俊少年,有玉樹臨風之態(圖5),後來到了東土,成了人人喜愛的美猴王孫悟空。而且,其兵器也變成了可長可短的如意金箍棒。

圖3-5

到齋普爾的當天,正逢印度教的Durga Puja節,乃是慶祝女神Durga (圖6)戰勝妖魔的節日。在印度教中,女神Durga是濕婆之妻,地位崇高。我們在導遊米羅的帶領下,也去齋普爾的一座印度神廟湊熱鬧。隻見街市上人流湧動,摩肩接蹱。老者、青壯、婦人、少女,孩童均來,金領、白領、藍領齊集,前者呼,後者應,相攜聯袂,會聚於神廟之中。進廟前均需脫鞋,光腳板行於大理石地麵,頗為涼爽,頓時心靜。

圖6

齋浦爾的這座印度神廟和中國的佛教寺廟迥然不同,既沒有高大的佛祖端坐上方,也沒有十八羅漢排列兩旁;既沒有前殿後院等附屬建築,也沒有香燭火爐和木魚鍾磬。其殿堂極廣,四處通透,廟內空空,僅廊柱上有神像浮雕(圖7),姿態妙曼。堂前正中有一神台,有劇場舞台的模樣。

圖7

我們進去時,法事已經在進行之中。一神漢身著黃衣,坐於其上,麵對三座袖珍神像,默敲法器,節奏分明,有金石聲,鏘鳴於耳(圖8)。眾人或前擁,或後立,均雙手合十,或吟或唱,入醉入癡(圖9)。還有部分人,則圍著廟堂轉圈,並不理睬神台上的動靜(圖10)。更有人拜到在地,全身匍匐,十分虔誠(圖11)。俱在參與,卻各行其事,且神定氣閑,心向往之。

圖8-11

法事完後,有女士分發薄荷葉,餘亦接住,依樣含入口中,但不知其寓意。走出殿堂,見街上亦有信眾,孤處於街角,或麵對空牆傾述,或點燈默禱,極為認真(圖12)。參加法事的也有少年信徒,圖13是法事完畢後,一同出來的一群男孩子,主動要求為他們照相。參與法事和事後一起遊玩,是他們當天聚在一起的主要原由。

圖12、13

我們沿途旅行,所到之處,無論大城、小鎮、村莊,印度教的神廟均隨處可見,似乎可以說,“凡有井水處,皆拜印度神”。可見,印度的宗教氛圍極強,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印度社會的基層角落。這和基督教和基督教教堂在西方國家的情形類似,甚至更為投入,而和遠離神靈的現代中國迥異。

據說,印度神廟的建築風格也多種多樣。當我們行走在拉賈斯坦邦和北方邦時,在村鎮裏看到的印度教神廟,則多如圖14、15所示。村鎮神廟建築規模不大,規製相近。廟分三層,均粉彩描繪,遠遠看去,奪人眼目。底層為一四方形平頂建築;二層為一平台,四角處分列四座小塔;三層立一座高塔,塔偏居一側,塔上並無繁複的神像雕塑,塔頂有一小旗。由於僅是遠觀,無法確認神像和神龕立於何處,也不知小旗的涵義。

圖14、15

此外,由於祭祀所需,印度市井中多有集中的街市,專賣祭祀和祈福所需用的神物,包括一種極小的深黃色雛菊花串。可敬於神殿,亦可掛於家中,還常掛在頸前。生意頗為興旺(圖16)。

圖16

印度教既是一種宗教,也是社會群體分層的根源。在雅利安征服後,源於婆羅門教以及後來印度教的教義,印度社會興起了以職業為基礎來規範生活方式的層級製度,把人分為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各層級都有自己的專屬職業,以及與之相聯係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由於職業有貴賤之別,層級也就有高低之分。故層級間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層級外,還有被排除在層級外的人,即所謂賤民,英語叫untouchable, 即不可接觸者。這種社會高低級別,被後來定名為種姓製度,認為這是一種區分階級的社會種姓體係,極為不平等,受到廣泛的撻伐。

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製度的法律地位被正式廢除。官方宣布,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均為非法。然而,三尺之冰,非一日可成;解凍,也非一日之功。社會積弊,深入人心,種姓差異和歧視,在印度社會的實際運作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印度教深入影響人的日常生活,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人的喪葬習俗。這次我們的兩周之行,視野所及,不見墓群。無論偉大者如聖雄甘地,還是曆史上的王公大人,均無陵墓。印度教信徒崇信火葬。他們認為,身體隻是靈魂的臨時寄居處,焚化屍體能釋放困在肉身中的靈魂,是死者靈魂獲得解脫的途徑。而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最大的願望,是遺體能在印度的聖河——恒河的岸邊火化,死者的靈魂就能再生轉世。這樣一來,恒河兩岸就如同一個露天火葬場,成天煙霧彌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萍蹤新語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好!印度人文曆史宗教很難讀。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印度教非要火化屍體這一點前段時間見識過了,四五月份印度新冠死亡太多火葬場加班加點也來不及火化,弄的印度人民隻好自力更生滿世界架起幹柴火堆燒屍體,看著有點瘮人。
自由度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寫得真好。看完也計劃去印度旅遊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