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來聽搖滾
(2013-09-01 07:15:41)
下一個
一直覺得,搖滾似乎應該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記得一部美國電影裏演到,一幫不到20歲的孩子把家裏的車庫占住,在裏麵演練搖滾,搞得非常擾民。也還記得十年前,我的堂妹雁說她大學剛畢業時喜歡聽Michael Jackson,當時我叔叔很不以為然,覺得那種東西鬧哄哄的有什麽好聽的。我聽雁講這件過去的好玩事的時候,當時還挺讚同我叔叔的觀點的,覺得搖滾挺鬧騰的,欣賞不了。
我更記得我在北大念書的時候,北大學生會請崔健在北大大講堂開了一場個人演唱會。演唱的歌曲裏當然少不了《一無所有》,也有一些改編的紅歌,比如《南泥灣》,過了這麽多年,我還記得不少曲目和當時崔健和北大學生很投入的場景。我去之前還猶豫了一下,考慮了一下值不值得那幾塊錢門票和幾個小時的時間。想起來,要是當時沒有去,我現在會很後悔。聽了崔健的演唱會,當時覺得他的音樂挺另類的,但他的聲音和歌詞也就一般。不過,那時心裏也隱隱有一點感覺,覺得崔健的搖滾之所以能夠有那麽多人喜歡,好象是他的歌詞直抒胸臆,有一點把握住了當時年輕人迷茫的心態。幸運,還是不幸,那個時候的我,不迷茫,人生目標特別清晰明確,就是要把大學念完。所以,那個時候我沒有被打動。
上麵講的這些都是鋪墊,我想要說的是,我以前對搖滾真的不怎麽欣賞,即使是我年輕的時候。而且我一向認為搖滾是年輕人喜歡的音樂,人越老了應該越不喜歡那麽鬧騰的音樂。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最近看《中國好聲音》節目,聽到汪峰的幾首歌,居然會很喜歡,很被打動。以至於作為音樂外行的我,想寫一篇文章來表達我對這類搖滾的喜愛。
《中國好聲音》上有一個老頑童Simon,玩了幾十年的搖滾,六十歲了還能搖滾,真的是抓到了搖滾的精神。Simon多次在台上把全場High翻,導師們也站起來跟他一起搖滾。最後,Simon被汪峰以“傳承”的說法,近乎是有點兒強迫性地讓他讓位和“托舉”那個跟他同台競技的小姑娘,多少有一點小小的不公平和商業的運作在裏麵。但是,Simon倒也不是很介意,他在意的隻是自己的音樂得到承認,和來自女兒和新認的“準女兒”的關心。
Simon的事情是一個小小的題外話,還是回來說我為什麽年輕時覺得搖滾鬧騰,但在現在這個年紀反而開始喜歡汪峰的搖滾(比較溫柔的那種。重金屬高分貝的還是受不了。)
先說說汪峰。我是從來不追星的,對近些年的歌手也很不了解。在中國好聲音上聽到汪峰的幾首歌,覺得歌詞很能反映近些年來中國青年的那種迷茫,艱辛和對成功的追尋。汪峰的幾首歌被連續劇《北京青年》采納為主題歌,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我聽到一個對汪峰和導演趙寶剛的采訪,才知道汪峰的《北京北京》已經寫好了,趙寶剛覺得特別適合自己的連續劇,才通過朋友向汪峰提出的合作,而不是說歌兒是為連續劇而寫。汪峰的歌,低沉然後有爆發,反映了北漂的不易和北漂人不屈不撓的進取。
一首歌,如果一味悲哀,那就成了葬禮曲目了。反過來,如果一首歌隻是高昂,那似乎是凱旋樂。一味的歡樂,那是狂歡節音樂。那些反映的都不是平常的人生生活。平常的人生是平淡,低迷,無奈,然後還要有進取。汪峰的歌,正好描述了這種心態。它總體是積極的,但是它承認生活的苦澀,它不脫離真實的人生。這種東西,沒有親身體驗是寫不出來的。汪峰的人生和音樂生涯,顯然也經曆過低穀和挫折,這個在網上很容易找到介紹,我就不多說了。
大家喜歡汪峰的音樂,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這種人生經曆上的共鳴。喜歡汪峰的大部分人應該比汪峰更年輕一些,因為汪峰寫的是年輕的北漂一族。我的歲數顯然要比汪峰大,為什麽我也會覺得被觸動了呢?我仔細想了想,應該是因為近些年我也有另一種“北漂”的經曆吧。隻不過,我的“北漂”是漂在北美,不是北京。隻不過,我在漂的時候年歲更大一些,由於有家庭的責任而腳步更穩一些。低穀沒有太低,飯一直有得吃,遮風雨的屋頂也一直是有的,但是,工作的艱辛不見得比不上在北京闖蕩的年輕人。關於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在美國“北漂”的艱辛,以及苦與樂,在我博客裏有很多文章進行過實事的講述和過後的回憶,就不在這裏重複了。
一種人生體驗,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比如文章,書,連續劇,電影,或者音樂。音樂更快捷,更直指人,更容易一下子打動人。在音樂的不同形式中,搖滾在直抒胸臆和震撼力方麵更勝一籌。汪峰的歌詞和他選擇的音樂形式是非常適合的。
有一部美國電影蠻有意思的,那個主人公一生下來是個老頭,然後倒著活,一直活到變為一個嬰兒。我年輕時對搖滾不以為然,老來反倒覺得搖滾很打動人,很喜歡。好象有點兒象是在倒著活。 為什麽呢?會不會是因為,我年輕時的生活是按步就班的,規劃好的,眼光太過於集中在眼前的目標上,我那時的心太沉穩,太老了?而現在,一邊努力地生活和工作,一邊也在享受人生,享受音樂,享受體驗,享受分享自己的體驗。我的腰老了,我的肩老了,我的膝蓋老了,但是我的心態變年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