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兩地分居的問題(一)
(2011-11-30 20:01:32)
下一個
浙江衛視的婚戀節目《非誠勿擾》我和河東基本是一期都不落。現在我們鳥槍換炮啦,有了500多美刀買的投影儀,300美刀買的音箱,視聽效果比在小小的電腦上提升了若幹倍。當初河邊要添置這些裝備時,河東很不以為然。是河邊堅持自己的遠見卓識,冒著河東生氣的危險,軟磨硬泡,一樣一樣添置起來的。現在,河東經常懶懶地半躺在沙發上,享受著家庭影院般的效果,時不時拍拍河邊的腦袋,“幹得不錯”。
在非誠勿擾這個節目上,有不少男女嘉賓最後會為一個問題糾結,就是異地戀能否接受。有些嘉賓的工作可以讓他們很容易就換一個城市繼續工作,而且他們沒有過多的家庭(比如照顧父母)考量,對自己原來的城市也沒有太多的依戀不舍,他們就可以輕鬆地追隨另一方到另一個城市。還有一些嘉賓覺得現在的交通通訊這麽發達,異地戀沒有什麽不可以接受的。另一些嘉賓則本來有可能成為一對牽手的情侶,最終因為考慮到不能接受異地戀而遺憾地選擇“對不起,再見”。
在一段戀情還沒有開始時,認真對待兩地分居這個現實的問題,把它跟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規劃放在一起通盤考慮,是個明智的做法。但是,已經相戀數年的人怎麽辦,已經結婚的人怎麽辦,有了孩子又怎麽辦?顯然,當兩個人投入了很多,特別是有了孩子時,就不能夠那麽輕鬆地說一聲“對不起,再見”了。尤其是當這種兩地分居是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時,因為簽證問題和機票費用問題兩個人見麵的機會更少,生活在不同國度的人生體驗也很不相同,問題就更難解決了。
有的時候,我們有一種很強的願望,想替別人家庭支招。但是,人家對自己生活的具體情況和來龍去脈最了解,對自己的未來計劃考慮更周全,對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雖然有人說下棋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是我仍然記得20多年前老聶講解一盤圍棋的時候說,講棋的人不如下棋的人利益攸關,思考縝密。還有一點,人到了成年,連父母都不應該左右其生活的重大決定,更不要說朋友了。朋友當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真誠地講出來,但是真正做決定,還是要讓當事人自己去決定。必須讓他/她自己過那個做決定的癮,他/她以後才會無怨無悔,才不會怨天尤人。
兩地分居這個問題,實在是一個因情況而異的問題,很難總結出一個係統。我還是借一些例子來說明吧。
例1,老汪的故事以前講過了,但是講的角度不同,這次從兩地分居的角度來講。老汪和他的老婆小蘭先後做了住院醫,兩個人沒辦法調到一起去,已經在兩個城市兩年多了。小蘭帶著兩個孩子,還要照顧過來幫忙的父母。老汪周末一不值班就開車數個小時往回跑,好幫著接送孩子參加各種活動,並穩住父母。父母已經住煩了,老叨叨想要回國去。如果運氣好,老汪可能明年轉回小蘭那邊,運氣不好的話,就還得再分開一年。兩個人一起風風雨雨十多年了,一起養娃,現在又都在艱苦卓絕地奮鬥著,幾年的兩地分居好象並不影響他們的穩固關係。
老汪故事的教育意義是,兩個人能夠兩地分居幾年而不出問題,有幾件事情有幫助:一個是兩個人有多年共同生活的感情,一個是有孩子;一個是兩個人現在在一起奔事業,有共同語言,有未來;一個是兩個人時常能見麵,而且在不遠的將來還能住在一起。
例 2,河邊和河東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河邊跟河東兩地分居最長的時間有幾次,每次都不到一年。不管是因為出國進修,還是因為先後出國定居,還是因為在美國換工作,兩個人總能想出辦法搬到一起。搬到一起當然是有代價的,但是河邊和河東願意付出代價換取兩個人(實際是三個人,因為還有小娜娜)在一起。
比如,兩個人曾經放棄了分別去著名大學做研究的機會,一起去了一個排名挺靠後的大學。娜娜也因為跟著搬家多次轉學,放棄了好不容易考進去的一多半學生都是亞裔的頂級高中,搬到一個中等城市上了一個私立女校。為此,娜娜離開了熟悉的同學,又要從新開始認識新同學,有些課程也失去了連續性。最近的這次搬家,不得不賠本賣了本來準備多住幾年的房子。
河邊故事的教育意義是,第一,一家人在一起比什麽都可貴。第二,如果想在一起,總有辦法的,隻要你願意付出代價。第三,為了搬到一起,通常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看你覺得什麽事情更重要了。第四,兩地分居不到一年,中間再見幾次麵,這種情況比較容易處理。
去了解一下,學點兒什麽在新加坡容易找工作。
兩個孩子隨著爸爸都是新加坡公民了,雖然兒子帶在身邊,可是大了還是會在新加坡去讀書,而我依然留在中國,你說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有不少家庭派一個人出國留學或進修,一兩年就回國,也是可行的安排。
清晰度越高越好,至少要1080。屋子要暗。節目的清晰度也不能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