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第一次做遠程精神醫療的經曆

(2011-11-12 14:10:06) 下一個

講一講我第一次做遠程精神醫療(Telepsychiatry)的經曆。遠程精神醫療是遠程醫療(Telemedicine)的一個分支,而且是比較成功的一個分支,因為精神科的診斷通常不需要有身體接觸的查體,也不需要化驗和影像學檢查,隻需要病人和精神科醫生之間的視頻會議(videoconferencing)。作為題外話,其它比較成功的遠程醫療有放射科,病理科等。遠程精神醫療還有一些分支,比如forensic telepsychiatryhome-based telepsychiatryemergency psychiatry via telemedicine,還有就是有些缺醫少藥地區可以建立遠程精神醫療來解決問題。 

視頻會議,不太了解的人會覺得沒什麽太困難的,因為用iphone或者用skype等軟件每個人都可以輕易做到。從技術上講,最難的部分不是聲像的傳送,而是網絡安全。精神醫療涉及病人的隱私權,所以聲像的傳送必須高度加密。另外,不同的遠程醫療采用的傳輸速度也不同。傳輸速度越快,聲像越清晰,但是費用也越高。 

我做遠程精神醫療使用的設備是傳輸速度快,而且高度加密的,屬於比較高端的。我們這個機構裏有十多個醫生在家裏或者醫院裏有遠程精神醫療設備,在十多個醫院的病房或急診也設有供病人用的終端,所以專門有幾個做IT的人幫助建立和管理這套龐大的係統。熒光屏不大,大約13寸,挺清晰的。有個遙控器進行開關和撥號等簡單操作。我這個終端設備有一個號碼,另一端病人用的終端也有一個號碼,可以由護士或者技術人員給我撥號,也可以由我往那邊撥號。 

為了做遠程精神醫療,我要在將近十個不同的醫院申請進行遠程精神醫療的“醫院特權”(hospital privilege)。哪個醫院有病人需要會診時就給我們的呼叫中心打電話,呼叫中心再呼叫我。我給呼叫中心打電話,呼叫中心告訴我是哪個醫院的病人,他們的終端號碼是什麽,我需要聯係的護士的電話號碼是什麽。呼叫中心還會通過Fax或者內部的Email把相關的病曆發送給我。我用差不多10分鍾看病曆,然後給護士打電話了解一下情況,再讓護士或者技術人員把終端接好就可以開始看病人了。

通過遠程精神醫療看病人跟麵對麵看病人差別不是太大。由於音像效果比較好,感覺就象在跟病人麵對麵說話差不多。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通過遠程精神醫療進行診治。有些病人不能做遠程精神醫療,比如有嚴重精神症的,病人正有幻覺和錯覺,覺得電視裏的人在跟他/她說話,你現在居然真的弄了一個視頻會議係統(或者叫可視電話)去跟病人說話,病人會更分不清現實和幻覺了。還有就是如果病人拒絕遠程精神醫療,你也沒辦法給他進行遠程診治。 

我看的第一個病人是一個住院病人,在家裏迷糊了就被送到醫院。讓我會診的目的是看病人當時是不是服藥自殺,現在還有沒有自殺的想法,能不能讓病人回家,還是需要讓病人住精神病院。我最終的結論是病人是藥物成癮者,當時是用藥用多了,但是沒有自殺的危險,這個病人需要進行藥物成癮方麵的治療。我需要寫一份會診記錄,通過Fax發過去。 

看的第二個病人是躁狂症,前一天剛出院,回家後在家裏又胡鬧上了,家裏人就叫警察來把病人帶到急診部。在急診部有一些做精神疾患篩查的人員,他們獲得初步資料後認為病人應該住院,但是病人堅持說自己沒有問題不需要住院。於是他們就要找一個精神科醫生做鑒定。按照合同,我們負責通過遠程精神醫療為這個醫院的急診提供醫療方麵的服務,於是我就通過遠程精神醫療看了這個病人。最終我決定病人需要住院,寫了一份文件把病人送入精神科病房。這份文件先通過Fax發過去,再把有我簽字的原件通過Fedex送到那個醫院。 

看的第三個病人是一個嚴重抑鬱症病人,在急診室的精神疾患篩查人員覺得病人應該住院,病人也覺得應該住院。那就住院去不就行了嗎?不行!還要先做醫療保險的預認證(Pre-certification),就是說要把資料先給醫療保險公司發過去,醫療保險公司的人員同意付費才能住院。很不幸的是,醫療保險公司不同意這個病人住院。於是,那些篩查人員就要找一個精神科醫生鑒定一下,再去跟醫療保險公司交涉。 

我看了病人以後,認定病人有自殺危險,不住院不行。我把會診記錄Fax給他們,他們再把我寫的會診記錄發給醫療保險公司。如果醫療保險公司還是拒絕付費,那就需要我打電話跟醫療保險公司的精神科醫生直接商討。如果還不成功,那還需要試著向州裏或者其它資源申請讓病人能夠不付費就住院。還好,醫療保險公司看了我寫的會診記錄,同意付費了,後麵的那些麻煩手續就都可以免了。看來我寫的會診記錄不錯,自己拍拍腦門高興一下。 

記得以前有一次,我還真的跟一個保險公司的精神科醫生交涉過,但是最後還是被拒了。那個病人不是我要收的,是周末值班的醫生收的,護士發現保險公司沒有預認證就我要去為病人的住院必要性去辯論。病人告訴我他有過自殺的念頭,但是沒有任何計劃去實施,也沒有真正想死的意圖,現在沒有自殺想法了,隻是覺得抑鬱而已。我自己都覺得很難說這個病人需要住院,最終被拒當然也就不奇怪了。但是,辯論失敗還是覺得灰溜溜的,都不好意思跟護士交代。最後病人說,讓我每天自己付那麽多費用我實在受不了,還不越住院越抑鬱,還是讓我回家吧。第二天,病房主治醫生就隻好讓病人回家了。 

這一天看了三個遠程精神醫療的病例,分別來自三個不同醫院的病房和急診,病人的病情不一樣,最後的處理也各不相同。讓我體驗了一下遠程精神醫療的感受。總的來說,遠程精神醫療還是很可行,很方便的。不好的地方,一個是畢竟隔著屏幕不如當麵說話,有些肢體的細微動作看不到,也沒辦法遞一盒紙巾安慰病人。還有就是不方便找家屬談話。 

對於我來說,還有一個非常令我不愉快的情況,但是這跟遠程精神醫療本身無關。我的主要工作是管著一個“篩查和危機幹預組”,那裏有好幾個工作人員隨時需要找我商量事情,或者要求我看病人。在進行著這樣一個“救火隊”工作時,硬要擠出一個小時左右看一個遠程精神醫療病人很不容易,看病人的過程中時常會被電話打斷。但是,那些電話我又不能不接。這一天,我第一次做遠程精神醫療,連設備和程序都不熟悉,他們居然讓我看了三個病人,資本主義國家用人之狠可見一斑。呼叫中心的說法是,有幾個能做遠程治療的醫生有的有事情,有的設備壞了,我是Backup,所以一定要幫忙。 

不管當時怎麽著急,怎麽痛苦,反正這一天也頂下來了。覺得就象生孩子,生的時候很痛苦,生完了,痛苦結束了,孩子在手裏了,感覺也很有成就感。知道怎麽做遠程精神醫療了,也算一個新的經曆吧。而且每看一個遠程精神醫療病例還有一點額外收入,可以出去吃一頓大餐獎勵自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白不八廣播電台_的評論:
不要笑話我,你肯定更忙更牛。
白不八廣播電台_ 回複 悄悄話 很牛哦
(晨曦) 回複 悄悄話 聽上去有點像過去的中醫給皇家成員治病,不接近病人,隻是聽聲音來判斷。 Skepe所能提供地信息沒有醫生麵對病人來的更豐富,或許影響診斷,保險公司是該小心了,不然來幾個騙子,大家的保費又要提高了。 與此同時發展的應該是如何防止患者利用有限的科技手段進行欺騙和診斷失誤。謝謝分享。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人想當忙人啊,都是身不由己。我倒是想喝喝茶,查查email,看看博文呢。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河邊醫生是忙人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