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什麽是外部文化?這個問題看似簡單,有時候並不是那麽容易界定。我們這些在中國長大,然後到美國讀書或者工作,然後留在美國的人,美國是“外部文化”,中國文化是我們自己原來的文化,這個比較容易確定。但是,一個出生在這樣一個移民家庭的孩子,父母有可能會鼓勵這樣的孩子同時接受當地主流文化以及自己祖先的文化。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說,這兩種文化都可以被認為是“外部文化”。事實上,這兩種文化都是這樣的孩子成長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為一個少數族裔,有幾種不同的選擇,每種都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結果。這些選擇包括同化到主流文化,堅持自己的少數族裔文化,兩種文化混合而成的“二元文化”,根據不同場合而交替采用不同文化的“二元文化”,或者兩種文化都丟失掉。比較常見的文化適應有文化同化,隔離,整合,和邊緣化。下麵一個表格根據對兩個問題的回答,把文化適應大致分為四類。
文化適應類型 |
保留自己的文化特性 |
對主流社會的積極關係 |
文化同化(assimilation) |
否 |
是 |
文化整合(integration) |
是 |
是 |
拒絕(rejection) |
是 |
否 |
去文化(deculturation) |
否 |
否 |
就拿外嫁這個例子說吧,比較好的文化適應方式是外嫁的中國女孩保留自己的文化,同時也積極地融入主流社會,就是文化整合。選擇融入主流社會但是不保留自己的原有文化,是文化同化。文化同化對於沒有從小在美國受教育的人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即使勉為其難心中也會覺得失落。即使是從小就在美國長大的孩子,由於他們有著自己原有文化的母親,由於他們長者黃皮膚,他們跟自己原來祖國的文化有著割不斷的聯係,選擇保留一部分自己的原有文化也是很多家長和專家所推崇的。
如果選擇保留自己固有的文化,但是拒絕接受主流社會的文化,這是rejection。比如,有些人非法移民來到美國,一直在唐人街打黑工,生活在華人圈子中,不說英文,完全不去接受美國文化。Deculturation是最糟糕的,既丟失了自己原有的文化,又決絕接受當地的主流文化,徹底地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