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Is it better to love and lose than never to love at all?
是去愛過但是失敗,還是根本就不去愛更好?
前麵講過,每個人都有一些還沒有發展的潛能(undeveloped potential)。很多人會想當然地以為,能夠發展自己的潛能當然是一件好事兒。等一等,夫妻之一方發展了自己的潛能,會造成雙方之間新的不平衡,處理不好會引起相互的憤恨甚至導致分手,請參閱我上一篇文字。但是,這一篇我討論的是有關發展潛能的另一方麵的問題。
這裏要討論的是每個人未能開發的潛能。所謂潛能,就是說試一試往那個方向發展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能力,但是也有可能白耽誤功夫沒發展出什麽名堂。也就是說想要發展潛能,不是一定能成功的,付出的跟收獲的不一定成比例。換一句話說,就是說發展潛能不是包賺不賠的買賣,而是有風險的。如果失敗了,可能自己會變得更渺小。
比如說,我在實驗室工作,給老板打工,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挺穩定。這時候我覺得我其實電腦水平不錯,雖然沒有受過正規的電腦教育,但是這方麵的天份大家有目共睹。所以,我應該去讀一個電腦方麵的學位,轉行做IT方麵得的工作。這件事情,如果成功了,那我就找到了真正能發揮我的才能的行業,我的潛能就得到了開發,我就幸福了。
但是,如果我真正去讀電腦方麵的學位才發現自己其實不是搞電腦的料,或者雖然自己學電腦學得不錯,但是IT行當走了下坡路,那我開發潛能這個舉措的結果就不好了。有人會說,即使如此也沒有關係,重在過程,重在參與,我隻要努力去試了,就是成功,人生就有意義了。
問題在於,除了這種虛幻的“實現自我價值”之外,人還需要謀生。特別是如果不是一個人生活,而是夫妻兩個人一起生活,尤其是如果還有孩子的話,沒有那麽多機會讓你去嚐試,去瀟灑。你去做一個沒有收益的嚐試,就把生活的重擔壓在了你的配偶身上,使你的配偶不得不維持一個穩定的工作,失去了發展其自己未開發潛力的機會。同時,由於你的失敗,你也失去了嚐試開發自己其它潛力的機會。
所以,當一個人決定要發展自己為開發的潛能時,需要有相當的勇氣。尤其是處於婚姻中時,還需要得到配偶的理解和配合。很多人在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會有一種內在的焦慮和恐懼。做了決定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就有有風險。不做這樣的決定,則有可能一輩子後悔為什麽我年輕時沒有鼓起勇氣去試一試。該不該去試,該不該去闖,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答案,隻能是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每對夫妻的具體情況去分析。
河邊總體的傾向是,人生難有幾回搏,看準機會,去試一次。就算失敗了也無怨無悔,自己總算試過了。這個試驗和奮鬥的過程本身就可以是人生一筆豐厚的財富,自己的勇氣和努力可以給自己一個交代。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隻要努力了,這一輩子就沒有白過。從來不曾試過,比試過但是失敗了的心痛的程度可能會更高。對本篇開頭那個問題“是去愛過但是失敗,還是根本就不去愛更好?”河邊的答案是,去愛過但是失敗比根本就不去愛更好。
趙傳的《我終於失去了你》裏唱到:
當所有的人離開我的時候
你勸我要耐心等候
並且陪我度過生命中最長的寒冬
如此地寬容
當所有的人靠近我的時候
你要我安靜從容
似乎知道我有一顆永不安靜的心
(我)容易蠢動
我終於讓千百雙手在我麵前揮舞
我終於擁有了千百個熱情的笑容
我終於讓人群被我深深地打動
我卻忘了告訴你 你一直在我心中
這段歌詞對一個人下決心開發自己潛能時激蕩的心,以及成功後的喜悅進行了極其形象的描述。當一個人終於下定決心去追尋自己的夢想,發展自己未被開發潛能的時候,如果自己的配偶能象歌詞裏描述的那樣“陪我度過生命中最長的寒冬”,哪怕將來失敗了,這個人生也是有意義和幸福的。
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夫妻要溝通好,一個是要做好失敗的準備,也就是說要輸得起,不能一旦失敗就沒飯吃了,生活徹底崩潰。
那個實驗室的例子,還真有一個原型。有一個老兄就學過電腦,做過股票,偏偏都時機不對,最後還在實驗室工作,替大老板做個小頭目。很聰明的一個人。他跟我說這些經曆的時候,就是說自己都試過了,努力過了,天不遂人願也沒有辦法,但是沒什麽好遺憾的。
夫妻兩個人要交流好很重要,我在文中隻提了一句,應該更多強調。
好問題,就象替我做廣告。愛有哪幾種,婚姻有哪幾型,婚姻的目的是什麽,什麽是幸福的婚姻。。。。這些都不是一句兩句話講得清的,且聽下回分解吧。
為什麽河邊要寫這個話題?這是我最近的讀書感想,順便掙幾個點擊。
樓主不辭辛苦,把問題的正反兩個方麵都考慮到啦,真不愧是男人出身,擅長理性思維.偉大的夾心仿佛看到了這樣一幅畫卷:天下有利,吾則趨之.天下無利,吾則避之.兩相權衡,取利博之,不言悔.木哈哈哈,莫哈哈哈,夾心是女人,夾心就要問一問了,結婚幹什麽呢?難道結婚有利可圖嗎?
偉大的夾心以為,結婚就是發昏.不考慮有利無利.甚至為對方死都值得.既然是發昏,還考慮什麽?!要的就是那種感覺,那種情感.誰都可以擁有,誰都可以嚐試.沒有答案可解.
想那麽多作甚!興趣才是指導人生的啟明燈!木哈哈哈,莫哈哈哈.天生我材必有用,根據自己的長處,發現自己的興趣,去做就是人生了.骨哇哇哇.
河邊醫生的分析還是中肯的,而且既然河邊沒有放棄醫學去學計算機,大概也是風險規避型的。
要是看電影是可以這樣說,主人公沒成功,但是做出了努力,最後鏡頭定格在他仍然滿足的微笑,然後作為觀眾的我們拍拍屁股走出電影院,繼續自己的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沒那麽容易。我認識的人中就有人放棄了高收入,很有前途的工作,去追求運動明星或者演員夢,結果屢戰屢敗,晚年窮困潦倒。
大概真能麵對失敗做到完全釋然的人很少吧。多數人的偏好都是風險規避型的。寧可要低回報的穩定選擇,不要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