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麵試季節再談住院醫申請(續)精神科

(2011-01-28 19:22:48) 下一個

寫住院醫申請的文章很多,文學城有一些醫生在寫,還有一些海外華人網站,比如MITBBS有一個專欄。但是,談精神科住院醫申請的文章比較少見。精神科比起其它的科室來,有一種神秘的感覺,很多人都有一些各種各樣好的或不好的成見。我在進精神科之前就對它很不了解。關於精神科住院醫申請,我以前在不同文章裏零星寫過一些,這次把這個話題集中在一起,把我知道的盡量都寫出來,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為什麽想申請精神科?

看你是想聽真實的理由,還是想問申請精神科的Personal Statement怎麽寫?對於美國醫學院畢業生來說,想做精神科可能是因為個人比較喜歡,或者適合,也可能是因為精神科住院醫相對比較輕鬆,將來工作相對而言不是太忙。當然,工作忙不忙,全看個人的選擇。想要收入高一些,每周工作時間就長,超過每周80小時的我也見過,到處打工。每周40小時,而且上班還不忙的,而且不值班的也有,工資當然會相應地比較低。

對於外國醫學院畢業生來說,精神科曾經是比較好進的,隻要考過了Step 1 和 Step 2,基本就沒有問題。但是,那個好時光一去不回了,現在精神科不容易進了。粥少人多,全美國每年就招那麽多住院醫,每年各科招的人數基本不增加。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種種原因都來擠這個獨木橋,每年沒有Match上的人一般還會再試個一兩次,甚至更多次。所以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就沒有任何一個科是報名就能進去的了。當然,比較而言,精神科仍然是相對比較容易進的。最搶手的那些科,比如眼科,骨科,泌尿科,腦外科,以及曾經不熱門但是現在也非常搶手的麻醉科,放射科等等,都不是我們這些外國醫學院老畢業生可以期待的。

不管怎麽樣,現在內科,家庭醫學,病理,兒科,神經內科,精神科是中國醫學院畢業生申請住院醫的主要方向。所以,申請精神科的一個理由仍然是,比較容易進。在這些科裏,怎麽選擇呢?一個是看自己過去的背景,比如,做過病理科的去申請病理科競爭力比較強一些。做過精神科的人不多,如果在中國做過精神科或者神經科,在美國申請精神科住院醫位置有一點幫助。做過內科的申請內科,家庭醫學和兒科都還比較合理,但是過去的內科經曆其實對申請幫助不大,因為做過內科的人太多了,沒什麽稀奇的。

精神科的好處是什麽?精神科的前景如何?工作機會多嗎?

如果特別不喜歡整天掛著聽診器,不喜歡做各種穿刺插管等操作,去精神科和病理科比較適合。有些人有點兒自戀,有事兒沒事兒的都喜歡掛著聽診器表示自己是醫生,甚至把聽診器掛在自己的汽車裏,另論。Kaplan學習班講Step 1病理學的Goljan醫生講過一個故事,說是他上醫學院時有一次帶教學的老師問大家聽到心髒雜音了嗎,一個同學聽診器都沒放在耳朵裏卻說聽到了,被老師逮住了,受到處罰。從此,他對聽診器極其厭惡,找了一個不需要使用聽診器的專業,就是病理科。我以前在國內做醫生時,聽診器夾在脖子上夾得脖子疼,橫掛在脖子上又容易掉了,一直就對聽診器沒有好感,做精神科不用掛聽診器正好。

不用整天帶著聽診器,這隻是一個小的好處。做精神科還有一個好處是不用做操作,所以笨手笨腳的人也可以做精神科。這些都是精神科的好處,但不是主要的。精神科更重要的好處有幾個,一個是可以傾聽,可以給人做思想工作,可以在人的思維層麵對病人進行幫助和治療;一個是精神科還有很多未知領域,近年來也發展比較快,如果願意做研究工作的話,可以在學術上有所作為;一個是現在精神疾患患病率越來越高,精神科醫生供不應求,找工作比較容易。

還有一點,純屬個人觀點,如果說得不對的話,內行可以指正。我感覺,中美精神醫學領域的差距比中美在內科外科婦產科等方麵的差距更大。而且,在美國做精神科的中國醫生不多,也很少有在美國受過精神科住院醫培訓的中國醫生回去。中國除了專門的精神醫院,一般綜合醫院裏隻有神經科醫生兼看精神疾患。近些年才有一些神經科醫生到美國短期進修精神科,回到大型綜合醫院開展一些精神科門診和會診谘詢的工作。如果中國希望發展精神科學,遲早有可能會需要在美國受過正式精神科住院醫培訓的人,我們就有可能在這一輩子最後一二十年裏再輝煌一下。當然,這要看中國是不是準備在戰略高度大力發展精神醫學。

精神醫學有一點跟其它任何醫學專科不同,就是跟法律和政策的聯係更密切。由於有這一個特點,好處是有可能從一個側麵參與法律和政策相關的活動,更容易出名。不好的地方是,需要跟法律和官僚機構打很多交道,可能會比較沮喪。同時,由於精神科跟法律政策相關,所以不容易把美國的辦法照搬移植回中國。當然,這些都是很遠的事情。如果每天隻是看看病人,生活跟做其它專科的醫生沒有太大的區別。這裏說的隻是由於精神科固有的特殊性,有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精神科不好的地方在哪裏?做精神科危險不危險?會被打被殺被罵被吐吐沫嗎?

這也是河邊報精神科之前腦子裏的問題。有一個朋友當時正在精神科做住院醫,回答說,精神科其實沒那麽危險,他幾年都快做完了還沒挨過打,也沒被吐過吐沫,挨罵倒是挨過。河邊做精神科住院醫以來,也沒有被打過或吐過吐沫。被病人指責,威脅要跟主任告狀,這些都發生過,也習慣了,不覺得有多難處理。根據河邊現在的經驗,精神科不好的地方是如果看的是那些很嚴重的疾病,醫生跟病人很難交流,病人還經常不遵守醫囑。另外,就是精神科需要四年,比內科多一年。

精神科容易進嗎?

前麵說過了,現在沒有任何一個科容易進了,這跟供求關係直接相關。以2010年為例,有37,556人申請住院醫位置,但是一共隻有23,520個位置。美國醫學院第四年醫學生近30年來,找到一個住院醫位置的機率穩定在92%-94%,而外國醫學院畢業生IMG找到一個住院醫位置的機會是21%-63%。在1980年前,每年招收住院醫的位置比報名的人多,也就是說,隻要不挑剔專業和地點,每個申請人都能得到一個位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FMG能夠MATCH到住院醫位置的最佳時機在1991-1993年,大約60%。現在是1988年以來的最低點,2010年IMG的MATCH成功率是39.8%。

前幾年精神科是IMG申請住院醫的一塊風水寶地,隻要下決心申請就比其它專業更有機會進去。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美國醫學院畢業生看中了精神科,跟這些美國醫學院畢業生競爭,IMG就吃虧了。倒不是說IMG不如AMG,但是很多醫院和大學都偏愛AMG,把他們在Ranking List上排在前麵,以致一些非常好的IMG申請人也都隻能撿漏。

精神科容易畢業嗎?會半路上被人踢出去嗎?

哪裏都有畢不了業的,哪個專業都有被半路踢出去的。在這點上精神科跟其它專業沒有很大的不同。河邊看到或聽到過精神科住院醫被開除的幾個例子,但是對於別的專業的情況不太了解,就不多說了。

精神科想招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人適合做精神科?

曾經看過一本介紹各個不同醫學專業的書,其中講到做精神科需要會抓住“big picture”,需要很好的交流能力,需要善於傾聽和理解病人。做精神科除了要了解病人的症狀,還要了解病人的童年,個人經曆和家庭情況。如果特別不喜歡這些家長裏短的事情,隻想開個藥,做個結腸鏡檢查,做個手術就把問題解決了,這樣的人不是太適合做精神科。

精神科的Personal Statement怎麽寫?

首先,篇幅要適當,一頁或者稍多一些,不要超過一頁半。其次,關於寫法,河邊看過一些美國醫學院四年級醫學生寫的Personal Statement,感覺有些象高中生Essay的風格,先講一個個人經曆的小故事,然後拔拔高,說明自己為什麽要進醫學院,或者為什麽要選這個科。我們這些中國醫學院畢業生寫的Personal Statement往往比較古板,喜歡講大道理,直接回答為什麽選擇精神科,以及為什麽自己適合做精神科。還有的人的Personal Statement寫得有點兒象簡曆。從過來人的角度講,我覺得這種中國式的Personal Statement效果可能不太好,需要改進。

具體到Personal Statement的內容,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從不同角度著手。比如,在美國做過精神科或者神經科研究的可以說自己喜歡Neuroscience,現在想獲得本領域的臨床經驗和資格,將來可以做一個Physician Scientist。如果以前在國內做過內科臨床工作,可以選一個病人講精神方麵問題的病例,說自己從這個病例體會到除了治療病人的軀體症狀,還需要治療病人的精神疾患。當然,這種講一個病例的寫法都被寫濫了,說服力也不是太強。精神科相對比較容易進,這個絕對不能當成理由寫進Personal Statement。精神科Life Style比較好,這是一個理由,但是很多中國人堅決不願意這麽寫。跟其它專業比,精神科的工作收入偏低,病人又越來越多,所以工作機會比較多,找工作容易。河邊認為這也是一個理由,但是大部分中國人都認為把這一點當成理由寫進Personal Statement比較冒險。

河邊見過一個美國醫學院畢業生做精神科的理由特別充分,不容置疑。這個人在上醫學院前學的是心理學。他說他大學畢業時考慮了一下,是上醫學院還有做精神科住院醫呢,還是去讀心理學碩士然後再讀臨床心理學PhD呢。最終他決定走醫學院和住院醫的道路。所以,他上醫學院就是為了做精神科。我們對他想進精神科的動機,以及他是否適合做精神科都沒有什麽疑議。

精神科醫生自殺率比較高嗎?

對。急診科醫生,精神科醫生,牙醫的自殺率比較高。理由就不多談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做法醫精神專科工作要擔心被報複嗎?

沒那麽危險啦。按小時付錢,很來錢的。如果不想碰這一塊,不幹這個小專科就是了。

病人不提供病史怎麽看病?

沒問題,可以觀察病人的表現,照樣能得到很多信息幫助診斷。還可以跟家屬或治療過病人的醫生聯係了解病史。

病人不同意住院治療怎麽辦?

如果病人有嚴重的精神症或者躁狂症,每個州都有相關法律賦予精神科醫生權力不需要病人同意就能收住院治療。

精神科住院醫申請的麵試有什麽特點?

跟內科的麵試比較,時間比較長,一般見一個人要30分鍾左右,內科麵試10-20分鍾。麵試見的人也比較多,3-6個,而內科麵試往往隻見2-3個人。同時參見麵試的人數也比較少,1-4個,而內科麵試動不動同時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精神科醫生受過進行心理治療的訓練,所以能夠跟被麵試的人談得很融洽,讓被麵試的人感覺非常舒服。但是,有些精神科的主治醫目光犀利,能夠洞察被麵試者內心的想法,問話步步緊逼,也能夠讓被麵試的人覺得很難過。這種難受的情況往往發生在被麵試者“心裏有鬼”的時候,比如同時還申請了其它的科,但又不想說出來。

精神科有什麽小專業可以做住院醫後培訓(Fellowship)?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forensic psychiatry, addiction psychiatry, consultation and liaison psychiatry, geriatric psychiatry比較常見,其中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需要兩年(但是,一般都會提前一年去做,所以連住院醫階段算在一起還是5年),其它的都是1年。

社區醫院和大學的住院醫培訓計劃有什麽區別?

不僅僅限於精神科,一般來說大學的住院醫培訓計劃比較全麵,有不同醫院的輪轉,但是也比較Stressful,主治醫們有時候不是那麽Nice。社區醫院主要就在自己的那個醫院輪轉,隻是有幾個月派出去見識一下不同的醫院。社區醫院工作環境一般不是那麽Stressful,主治醫們也比較更人性化一些。當然,這隻是泛泛而論,每個住院醫培訓計劃都有各自的特點。



最近比較忙,暫時要淡出了。從2005年底開博到現在5年多,粗粗數一數寫了差不多500篇博文。雖然其中有不少是湊熱鬧的,但是至少一半有我自己的想法,原創的故事,或者有用的信息。寫的過程也是自己思考和提高的過程,另外通過網上交流交了不少沒有見過麵的朋友,這些都是收獲。但是,寫這些文字,也花費了很多時間。FMG兩年前淡出她的文學城博客,幾個月前落花飄零博客關門,河邊也該收心多念念專業書了。5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我都沒想到我會堅持這麽長時間。現在,我已經“Been there, done it.”應該“move on”了。海外原創的朋友們,我還會繼續盡我版主的職責,不能把白版主和世版主就那麽放在那裏不管了。好在最近原創的朋友們都比較乖,不用費太多心,謝謝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