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
2008 (117)
2009 (95)
2010 (138)
2011 (89)
2017 (3)
2019 (1)
2022 (1)
在Experiential Group進行過程中,老師講了一個故事。說是有一次開一個心理學的大會,組織者特意安排了一個小組討論活動。參加的有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護士,後勤人員。大家都不許穿製服,也不許暴露身份。結果,30分鍾下來,所有參加小組討論的人都難受得不得了。因為,平時大家說話都是跟身份相應的,比如精神科醫生被默認就是小組的領導,護士被默認就是需要執行醫囑。
現在,突然喪失了這種外在的身份,大家隻能依據自己的性格來行事,一下子很不適應。比如,精神科醫生雖然不愛言談,但平時仍然被推到前台作決定,布置任務,大家都沒有異議地服從。現在,沒有了這麽一個外在的身份,一下子就什麽都不是了。再比如,一個社會工作者,能說會道的,在平時的工作中沒有特別大的權威,今天卻一下子成了大家的焦點。他當時雖然有點過癮,但一想到等一會兒遊戲結束,大家都公開身份,自己的風光就都成為昨日黃花,甚至成為可笑的表演,心裏不由得不覺得黯然。
如果特別巧的是精神科醫生是個象奧巴馬那樣能說會道的,那就完美了,成了和諧社會。我說,要是那個精神科醫生沒能成為領導,覺得失落,他可以假裝說露了嘴,說“我給病人開藥是有原則的。”或者說,“有一次我開醫囑。。。”老師笑了,“你那是破壞遊戲規則。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個醫生有自大狂人格障礙。”
我把上麵這個故事寫成了一篇文章,貼在我的博客。有讀者覺得做博客如果提到自己的職業還不顯寫作的真本領,故意挑戰我,“要不,咱們都注冊新筆名,誰也不暴露工作,咋樣?”我當時回答:“新筆名不就是馬甲嗎。那東西我有!問題是用上馬甲,我在riverside的投資不就全白瞎了。寫那麽多東西,我容易嗎?最主要的是,我的文章寫出來要有人愛看,必須依托我的醫學背景,寫醫學知識或醫院醫生故事。離開了這些,我的能量降低一半還要多。”還有讀者認為,應該在生活中啥樣,在網上就啥樣,真實自然,不想改變。河邊以為:“換不換麵孔那是蘿卜青菜,各有所好,都無可厚非。本來就是玩,哪有那麽多規矩。自娛娛人而已。”
一年過去了,河邊終於玩心大起,撿起一個原來一直沒用過的筆名,徹底改變自己的職業,高矮肥瘦等標記,寫了幾篇文章。Guess what? 沒有任何熟人,也不是版主了,以一個全新的ID出場,標題也不起眼,照樣有人讀,有人說好,令河邊心中感覺無比滿足啊。最有趣的是,喜歡我那個ID寫的文章的那幾個人,居然跟喜歡我河邊博客裏文章的人一樣。這說明那幾個人是真正喜歡我的文字,不是人情。
這事兒象不象一個人被認定已經死了,但是其實是屍體搞錯了。他又溜回來看到自己的追悼會,看到不同人對他的評語。這些人因為知道他已經死了,所以不需要有太多顧慮,說話比當麵說的要真實。
那個挑戰我的家夥,你放馬過來啊,你也整個新筆名,看看拋掉了原來筆名的光環和生活中的身份,讀你文章的人還是那幾個人嗎。真的很好玩啊。我知道你正在寫,隻要換個辦法貼出來就好啦。
嗯,作為版主,還要板起臉孔提醒一句,整出一個馬甲來罵人或挖苦人是不對的。我那個ID,也有博客的。著名的淑女司令就有兩個博客,一個寫文,一個寫詩,隱藏多年以後,她終於自己曝光。我將來弄好了,也可以弄兩個不同風格的博客,過幾年曝光給大家看。
本人最喜歡貴大人的作品還是那篇”波地梨歌姑娘“。
說得有道理。其實我也想到了,這個比喻不是太說明問題。但是,想不出來更好的比喻。
以前讀到文章說是有人看見自己追悼會覺得特醒悟特震撼。
還以為是河東太太不讓寫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