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 4 月,河邊在《 河邊談愛 》一文中,首次提出愛應該放養的理論。河邊提出這一理論前,大家正在爭論一個問題,就是該不該讓老婆出去工作。有人認為,把老婆養在家裏寵著,不讓她出去工作受氣是對老婆最好的愛。針對這一似是而非的理論,河邊推出了生動活潑的放養理論,為想讓老婆出去工作的人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這一形象化的理論一提出就得到了廣大讀者,包括很多女讀者的大力支持,有些讀者甚至感動得當場淚奔。為了重溫一下當時的盛況,在這裏把該文中核心的兩段貼在這裏:
“具體到夫妻之愛,河邊以為,愛不是據為己有,保護起來。愛,應該放養。解釋一下,河邊認為,對老婆最好的愛不是把她養在家裏,而是要讓她去工作,讓她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朋友。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象野生的猴子,長得身彪體壯,毛發光亮。而養在北京動物園裏的猴子,幹瘦,毛皮暗淡無光。
河邊放手對河東進行放養,如果哪一天河東想找別人了,也好讓她有點兒本事,有點資本。河邊認為,作為一個男人,有膽將老婆放養強大,不怕她跑了,那才是對自己能力最大的自信,那才是對自己老婆的信任和大愛。河邊的做法比那種貌似嬌養,貌似保護的老公強一百倍。作為這種無私放養方法的回報是,如果哪一天河邊失業了,殘疾了,或者提前輪回轉世了,河東可以在現世繼續挑起養育我們的小獅子娜娜的重任。”
時隔兩個月, neuronmac 在跨壇貼出《 對外嫁的 MM 嘮叨兩句 》一文。為此,花雨 101 寫了一篇《 也談中國男人的“寵”老婆 》進行反駁。 花雨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嘮叨》中三個核心問題:寵的提法包含著男性居高立下的優越感;很多中國男人的心中隻有往家裏賺銀子才是對家裏的貢獻,照顧家庭、照顧孩子隻能算是白吃飯一類的;以及有些中國人的婚姻是給人看、給人評的,自己的內心感受要排在次要地位。這個洞察力還是很強的,河邊聽得連忙點頭稱是。
隨後,河邊又去看了看《對外嫁的 MM 嘮叨兩句》一文,覺得 neuronmac 說得也不算錯。這個寵字在不同場合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文中這個寵字的居高臨下意味不是太強。另外,看得出來,這個作丈夫的雖然有一點兒大男子主義,有一點兒因為自己多掙了錢就沾沾自喜,有一點兒喜歡跟人攀比,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個好丈夫。他對老婆基本很放手,也挺大方(不管是不是為了攀比和自尊),對自己則很克己,很勤儉。不要說打老婆,連對老婆惡語相向都沒有。所以,河邊隻能說,看了原文覺得人家說得也不算錯。
現在問題就來了。對於批評《嘮叨》一文的《也談》,河邊點頭肯定了。對於《嘮叨》一文,河邊說也不算錯,河邊到底有主見沒有?河邊的觀點到底是什麽?
這個問題要這樣理解,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曆,自己的觀察,自己的體會,按照自己的邏輯寫出來的,如果順著作者的思路和感情去讀,總會讀出一定的道理。作為一篇評論或批駁文章,也有它的立場,邏輯和行文,如果順著它的思路讀,也會覺得有一定的道理。另外,有些事情本來就不容易講清楚道理,比如談家庭的,經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趣的是花雨最後自己回帖說,“這個男人是不壞,但不懂夫妻關係是平等的,沒什麽寵不寵的問題。連首肯女人多買件衣服都拿上來炫耀,真把女人當成家裏的仆人了。大家求同存異吧。”得理饒人,主動收兵,很有大家風度。
婚姻理論高手圍觀目光相當敏銳,一下子就指出 neuronmac 該文在跨壇遭到抨擊的兩大原因,一個是標題起錯了,一個是貼錯了論壇:“國男指導外嫁,像小叔子背嫂,吃力不討好,有 CONFLICT OF INTEREST的嫌疑。這國男多好啊,好東西給太太留著,把太太捧手心裏護著。如果貼原創來讓國男學習研究,肯定一片捧聲。往跨壇一貼,就活活的把人家劃到WSN裏去了,太冤假錯案了。”就是嘛,貼到原創來,至少有圍觀和河邊兩個厚實的背膀可以替他擋幾塊磚,還有澀郎貼半裸的美女照起哄,也會吸引走一小部分注意力。而且,原創這邊女士們自己小日子過得挺滋潤,脾氣也就溫和些。不會象跨壇那些姑娘下手那麽重,一下子把挺好一個男銀批成 WSN (猥瑣男)。
閑話放過一邊,還回到放養的話題。經過了上麵這一番反複周折,河邊也在考慮,放養理論可能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而是適合一部分人。網友子丹的回帖指出了這個問題,“愛,首先是尊重,尊重其他人的意願,而不是像寵物那樣飼養。對於異性,你不愛她 / 他,可以不娶她。有人天生是個事業女性,你非把她養在家裏,她不快樂;同樣,有人天生就是賢妻良母,你非逼她出去工作,她也不快樂。”
至少這個放養理論適用於河邊自己。婚姻這件事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宋·嶽珂《桯史·記龍眠海會圖》 — 不是我抖學問,是怕人說抄襲不給出處),本來就是兩個人的默契。其實,隻要兩個人都高興,別人沒有必要非要去挑毛病。
總結一下,河邊仍然繼續主張並實踐自己的放養理論,相信不少讀者也覺得這個理論很有啟發性。與此同時,“條條道路通北京”,每個人的經曆和人生目標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態度。隻要兩個人能夠磨合好,互相默契,就是幸福家庭。作為旁觀者,應該學習接受和包容不同的觀點,不要以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是唯一正確的。大家都思維開闊些,寬容一些,這世界就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朋友,多一些幸福。
| • 學習了. -RLCH- ♀ (39 bytes) (63 reads) 6/28/10 |
![](images/pixel_trans.gif) | • 總結的很好 -薛子鵬- ♂ (226 bytes) (7 reads) 6/29/10 |
總體而言,“比翼齊飛”型的持續可發展性能比較強些。
互補的那種“雙劍合璧,劍光暴漲”型更牛,但是要注意,這一行也要求雙劍功力也得大致差不多才行。
那種一個飛,一個在地下托著的,時間久了容易產生距離。
這個好辦。不找女強人就是了。咱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記得你是圍棋高手。下圍棋下得好的,應該會對人生有些獨到的見解。
再次祝賀你重出江湖啊。
謝謝評論。
把兩麵都說到了就不容易錯,但是就象溫吞水,讓人不過癮,摸不著頭腦。
旗幟鮮明,觀點創新,話走偏鋒則比較容易吸引眼球。
一篇文章裏怎麽把握著兩樣事情,就看作者自己掌握了。
我在這一篇裏先強調自己的放養觀點,然後說大家冷暖自知,各自按照適合自己的路子去做吧。
婚姻本身就是兩個人互動的事情,非常複雜。我這裏還沒有討論對老公應該怎樣,是放養還是放在家裏養著,也沒有討論雙方的互動。
"
都放出去挺好,一則省得審美疲勞,二則大家都有些新鮮經曆帶回來分享。
你那個圖上好象不是貓,看著象貓頭鷹。
孩子每天一早放出去上幼兒園
孩子他爸每天一早放出去上班
我的貓每天一早放出去過他的貓日子(此貓未被"處理")
我,每天一早被孩子和他爸放出去上班
我愛我的孩子,我愛孩子他爸,我愛我的貓;他們也都愛我
:)
克扣的我也見過不少。好些做老婆的為此氣得要命。
不過,如果老公對自己更克扣的話,那說明是生活艱難,不是故意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