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醫生的故事(四)
(2008-02-17 14:57:24)
下一個
跟一個人同學一次,又在工作時都選在同一個小科,這樣,兩個人的關係就顯得格外有淵源。
陸,跟我是小學的同學,由於是同班同學,就不好叫小或老了,所以就叫陸。想當年,念書都是就近,所以我和陸不但是同學,還住在一個家屬院裏。小學畢業後上了不同的中學,又上了不同的醫學院,一直保持著聯係。終於,醫學院畢業,兩個人先後分到了同一個醫院的同一個科。為什麽有先後,因為醫學院的年頭不一樣多嘛,不是因為沒考上大學從新考耽誤的,要是那樣就太沒麵子了。閑話少說,陸工作沒幾年就隨做基礎研究的夫人去了歐洲,歐洲大家都了解,很不錯,兩年就能拿PHD。問題是在歐洲很難留下來。所以陸就轉戰加拿大,都拿了加拿大綠卡了,想想還是到美國好,因為在加拿大基本沒有重操醫生就業的可能。到了美國,陸在實驗室一邊混著一邊看書準備考試,到後來時幹脆跟老板明說自己就是要去考醫生的,老板居然也沒把他辭了。另一邊,夫人在實驗室使勁幹,出文章,辦綠卡。現在,陸已經做完住院醫,正在做腫瘤的FELLOW,其實不是原來在國內幹過的小專業,但哪裏有金子就奔那裏去,太容易理解了。
老陸,是長我一年的師兄。我在一年後分到老陸去的同一個科裏,所以要說我們兩個緣分也不淺。老陸先於我幾年到的美國,在南方一個城市做博士後。不知是因為要考試,還是什麽別的願意,有些深居簡出,好象和大家都失去了聯係。最近,有一個正在做第一年住院醫的朋友小侯報告,老陸到他們醫院麵試去了。我問老陸怎麽樣,今年多少麵試,小侯說老陸好象不太想多說,隻知道老陸今年是第二次參加MATCH。小侯說,我MATCH時,都主動把簡曆寄給已經在作住院醫的朋友,什麽都不保留。而且,報哪個醫院,如果裏麵有自己原來就認識的朋友,早就先查出來先聯係過了,不會出現臨時意外碰見的情況。小侯說,你把自己的情況告訴給別人越詳細,別人越能對症下藥幫助你得到麵試或增加麵試成功可能性。此時不是保守或不好意思的時候。考分數低了得想考分低的辦法,比如找那些對考分要求不高的專業,或者找朋友跟PD或FACULTY說個情,通融一下沒準就能給個麵試。至於說原來在國內自己比別人做醫生還早,現在人家當住院醫了自己才來麵試,這就更不應該顧慮了。想一想少林寺,不管你原來幹什麽,也不管你歲數大下,早進一天廟門就是師兄,晚進的就是師弟,一切排行從新來過,過去的統統不算!
寓意:
一.隻有美國網開一麵,給外國醫學院畢業生從醫的機會。其他國家也不是絕對一個例子也沒有,但都隻能算特例。想一想,如果在美國上醫學院要花費多少,就會覺得自己在其他國家的MD學位在美國能被認可,這個機會難得,確實應該抓住。也許過不了多少年,政策就會改變。反正這幾年明顯感到MATCH越來越困難了。
二.考試,MATCH,千萬別保守,別不好意思。要放下包袱,放下麵子,尋求一切能夠得到的幫助。事實是,已經先走一步的朋友都經曆過這個艱難的曆程,絕不會笑話你或看不起你,如果你提供具體的情況,他們就能給你更中肯的建議和更切實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