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胡上崗記(四)上崗第一天

(2007-11-20 04:59:55) 下一個
2007年7月2日,星期一,是老胡上崗第一天。

每年七月一日是大部分住院醫培訓計劃正式開始的日子。誰都知道上崗第一天是最亂的,新來的人很多事情都不會,要找什麽地方也不認識。精神病房裏除了主治醫,住院醫外,還有護士,護工,社會工作者,心理學家,牧師等形形色色很多不同人,老胡記外國人名總是記不住,這給老胡帶來了很多困難和意想不到的尷尬。比如,上岡前有一天老胡和已經處得比較熟的三年級的穆斯林師兄老默約好,周五七點半到病房跟著看老默值班,先學一些如何用VA醫院的計算機病曆管理係統寫病曆,開藥什麽的。結果到了病房,老胡突然腦子進水,把名字說成那個新任的黑人總住院了,他們的名字有些相近。護士當然說不在,因為那個總住院確實沒來,而不會說老默進了檢查室了。老胡在那裏等了半天不見人,也不好意思呼他。這時候,二年級的托醫生出現了,問老胡需要幫忙不。老胡把情況一說,托醫生說那就我先帶你到處轉轉吧。

轉了一圈回來,看到老默帶著一年級的非洲朋友老阿從檢查室出來,老默說我不到七點半就來了,怎麽沒見到你,我就在檢查室裏。老胡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搞錯名字了,也不敢說護士沒告訴自己老默就在病房裏,因為自己沒問嘛。老胡隻好含糊地說不知道老默已經進去了,所以先跟著托醫生到處看看。老胡飛快地跑到托醫生身邊,說明天托醫生值班時還來跟她學,省得托醫生覺得老默一來老胡就跟著跑,太不禮貌。然後老胡就跟著老默又轉了一遍。沒過多久,十點鍾到了,主治醫領導的治療組會議就開始了,老默讓老胡,還有那個同年級的老阿一起參加,就沒多少時間跟老胡講那些具體的規則和VA病曆管理係統用法了。

正式開始工作後,老胡因為不熟悉醫院的係統和計算機病曆管理係統的用法很多事情不會做,精神疾病的檢查,診斷和用藥也不了解,可以說是舉步維難,寫個病曆病程日誌什麽的花很多時間還寫不到點兒上。看看老默的病曆,病人在接受什麽樣的治療,為什麽有治療上的改變,幾句話就交代清楚,水平高出一大塊。老胡不會約會診,或不會辦出院手續時如果周圍沒有人能幫忙就打電話給老默,老默就會告訴老胡點哪個按鈕選哪個選項,在哪個框裏填什麽。後來老胡知道,老默是他們年級裏工作努力,業務水平比較高的。沒能抓緊機會在上崗前得到老默詳細地麵授機宜是老胡的一大錯誤,加重了老胡第一周的困難。

老胡所在的精神科規模很小,一年才四個住院醫,四年就是十六個。就這麽十六個人,卻要輪轉四個醫院,人手就不夠了。於是出現了在別的住院醫培訓計劃裏很少見的現象,就是去VA醫院精神科輪轉的第一年住院醫上麵沒有高年住院醫帶著。上崗第一天,病也不明白,藥也不知道,怎麽寫精神科病曆也沒人教過,怎麽辦出院,怎麽用計算機病曆管理係統查實驗室檢查結果,下醫囑,請谘詢,開化驗沒一件事不需要問的。第一天上崗,幾個新來的住院醫在那裏急得團團轉,半天也幹不好一件事。老胡當天有一個病人出院,主治醫一句話,辦出院手續,老胡就開始逮著老護士和過來視察的老黑總住院老安猛問。象寫出院醫囑這種事,護士不太了解,而總住院就一個人,經常被另外兩個住院醫叫住。老胡急得一愁莫展,因為護士等著辦手續,病人等著走呢。這時候,老默象天兵從天而降,一步步教老胡點擊那裏,填寫哪些內容,十分鍾就搞定,老胡問:“還得開藥吧。”老默說藥已經開好了,隻需要在一周之內寫個出院小結就全完事了,說完就跑掉接著去看他的門診。

時間過得真快,老胡連一個病程都沒來得及寫,午飯也沒吃,已經是下午一點了。老胡想先努力把病程寫完再說,豁出去不吃午飯了。老胡在安靜地方找了個電腦LOGIN進去,調出自己管的一個病人的病曆,準備開始寫病,卻發現自己還沒有精神科每日病程的模板。想起主治醫說過他有幾個模板,要給幾個新來的住院醫,老胡隻好LOGOUT出來,去找主治醫,結果主治醫正在和一個病人談話,另外兩個住院醫等在一邊。老胡一看,一時半會兒想跟主治醫說上話是沒指望了,沒辦法,還找老默吧。老胡也不會用醫院的呼叫係統,幹脆就打電話到老默手機上。老默還真夠朋友,沒過多久,看完一個門診病人,下一個病人還沒有來,老默就又跑過來幫忙了。老默先進入自己的帳號,把老胡需要的模板拷貝出來,然後讓老胡LOGIN,貼到老胡新創的模板上。老胡剛想轉身離開病房找個安靜地方寫病程去,護士過來說來了個新病人,輪到老胡收。老胡心中叫苦,別說精神科檢查不會,就連普通的問病史和查體自己也隻有在KAPLAN的CS學習班的經驗,那都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演員演的“標準病人”。

還好,主治醫老克比較體諒人,主動表示要和老胡一起問病史查病人。

把病人叫進病房裏的一間問診室,老克就開始發問了,把先病史,過去史,個人生活史,毒品煙酒史,家族史問了一個遍。精神科檢查其實基本不需要動病人一根寒毛,都是問問題。對於不喜歡玩聽診器,不喜歡在病人身上又聽又敲的人來說,精神科是個很好的選擇。老胡一句話也不用說,隻是埋頭記,可有時病人說得太快,發音又不清楚,英文詞還拚不出來,隻能記個大概。查完後,主治醫說,你趕緊寫大病曆去吧,別的事你就不用管了。過了幾天老胡又收了兩個病人才明白其實病人收進來還得盡快把門診用藥給開上,把該抽的血,該做的檢查安排上,就象在國內作住院醫一樣。隻不過頭兩個新病人主治醫看新來的住院醫太忙了,就把醫囑什麽的都代辦了。要是教新住院醫開醫囑,反而更慢。主治醫也希望盡快把工作做完做好。不過,這種越俎代皰的辦法從長遠來講,即給主治醫自己添加了工作量,也不利於住院醫盡快成長。

下午四點半,是按規定可以下班的時間了,老克開始張羅讓幾個住院醫趕緊回家。這事情可能很多正在內科作,或者作過住院醫的朋友不太理解,天底下有這麽好事,住院醫四點半下班?其實也沒什麽好驚奇的,因為早晨七點多就進病房了,周末有時一值班就是四十八小時。值完夜班第二天也沒說就一定能早走了,還得看工作做完沒有。每天說是四點半下班,如果那時來了新病人,也得收完病人寫完大病曆才能走。象老胡這樣剛開始學的,頭幾天都得耗到七點多才走,那時,另外兩個第一年住院醫早都走了。這兩個人一個是非洲兄弟老阿,另一個是白人姑娘小湯,都要著急回家去,不象老胡目前是孤家寡人,想待到多晚都行。要不是主治醫老克催著讓回家,老胡本來還想再坐一兩個小時的。老克的說法是,必須休息好,自己都不能照顧好自己,怎麽能照顧好病人。後來老胡知道,老克還另有一層意思,就是不想讓來輪轉的醫學生看到住院醫的日子過得太艱苦,對精神科留下壞印象,將來他們不報這個專業。

五點多了,看到老胡還在那兒折騰那份大病曆,老克過來問:“有什麽問題嗎?”當然有問題,老胡正不知道怎麽描述精神狀態檢查呢。老克讓老胡坐到一邊看著,自己坐在電腦前把那部分內容打字打進電腦。老胡在一邊看著老克打字,不要說人家那英語地道,更正重要的是用的都是描述人的思維應該用的精神科術語,通過這麽一描述,病人的精神狀態躍然紙上。把老胡給佩服和羨慕的,在邊上開始誇起老克來,說我啥時候也能寫出這樣的病曆來。老克顯然是被誇得高興了,說,你就看主治醫寫的病程日誌,看多了你就也能寫了。等老克把這一段打完,老胡接著完成餘下的部分。老克接著去查看其他老病人的病曆,看見有的當天還沒有病程日誌就寫一個。因為幾個住院醫都是新上崗第一天,有的不太清楚每天每個病人都要寫病程日誌,有的來不及寫就被老克轟回家了,所以老克在那裏挨個查病曆。如果住院醫寫過了,老克就電子簽字,如果住院醫沒有寫,老克就自己寫一個主治醫病程日誌。有了主治醫醫病程日誌,當天住院醫就不必寫了。老胡寫完大病曆,準備寫老病人的病程日誌,結果發現有幾個不知什麽時候老默已經寫過了。老胡這才想起剛才老默打過一個電話來問快下班了嗎,當時老胡以為老默是想一起去吃飯,就回答說正在寫大病曆(叫H&P),還有幾個病程日誌,估計且走不了呢。這老默還真夠幫忙的,居然一聲不響把幾個他管過的病人的病程日誌寫了。VA病曆管理計算機化了,老默在他的門診就能查看病曆和寫病程,不需要走到病房來寫。再一看主治醫也幫著寫了一個病程日誌,老胡隻剩一個要寫的了。寫到一半時,老克走過來說自己要走了,要老胡趕緊把這一篇寫完就回家,有什麽別的事都明天再辦。

七點多,老胡離開病房,VA醫院的一樓大堂一片寂靜,看來除了值班的,大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全都離開了。老胡想了想,這一天還真是又累又忙,可其實沒幹多少事,一共就辦了一個出院,收了一個新病人,寫了一個老病人的病程日誌,其中出院那擋子事還有不少內容是老默代辦的,收病人基本是主治醫老克給收的。不過,總算第一天過來了。自己就算沒有功勞,總還有點苦勞吧。而且,這一天畢竟也學了不少東西。老胡想起去年冬天自己到處找機會去做OBSERVATION看門診,增加臨床經驗,要跑到挺老遠的地方去,還得跟自己的老板請假,看半天門診隻是跟著看熱鬧,哪有今天這樣學的東西多。想到這裏,老胡的心情好一些了。

老胡回到家,做飯吃飯,完事了都九點多了,再拿出今天剛發的VA係統背景調查的材料上網填好,已經十一點多了。明天不到七點就得起床了,趕緊休息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不就一天嗎,至於嗎。年紀青青的,牙咬壞了後半輩子吃東西不香。
板板 回複 悄悄話 7月1日竟然放過了你們。哼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