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河邊說圍棋――分投

(2007-08-28 21:15:38) 下一個
分投、淺侵和打入是防止對方形成大空的常用手段。其中分投最從容,打入最凶猛,淺侵嘛,往好聽了說是不在乎,往不好聽了說是沒辦法,沒出息。最經典的分投一般是在對方兩角有子的邊上第三線中央或稍偏一格落子,兩邊都留有至少拆二的餘地。對方的應對則是“棋從寬處攔”,從自己發展潛力較大的一方,也就是棋比較寬的一方攔住過來,以避免自己子力重複。對方從一邊攔過來時,分投的一方一般會向另一個方向拆二。在很多時候即使能拆三也隻拆二,以防對方打入造成被動的混戰。其實,如果在對方攔過來時脫先棋也不會被殺,因為下一步如果對方再從另一個方向攔過來把自己生根求活的機會徹底消滅掉,自己還可以跳出求發展。但本來是能夠輕鬆求活兼占一點實空的棋,如果讓對方多走一手就一下逆轉為無根的逃命孤棋,一般人都不會這麽下,而且這也不符合當初分投的初衷。

白棋使用分投機會多些。黑棋先落子先占相鄰的兩角,白棋剛占一角,此時如果占空角,黑棋有可能會擺出中國流,三連星之類的有利布局;如果去掛角,黑方可能會爭先強占最後一個空角。這個時候,白棋去分投,可以破壞黑棋構成連片陣勢的意圖,將棋的局麵打散,有慢慢下的意思。職業棋手對每個子效率的計算非常認真,一般認為分投比起占角多少虧一點點。但在業餘愛好者中,特別是下讓子棋時,上手白棋講究的是多變和將棋的局麵打散,慢慢和下手黑棋鬥力,所以分投還是經常用得到的。

上麵講的兩邊都留有拆二的餘地,那是經典的分投。把這個概念擴展一些,一邊能拆二,另一邊雖然不夠拆二,但如果能夠想辦法不太辛苦就能作活大致也劃分在分投的範疇。分投的核心意思就是兩邊都有路,東邊不亮西邊亮。即使是在別人勢力圈裏求根據地,也要給自己留足周旋的餘地,讓自己盡量從容一點,這個想法很有值得借鑒。要想盡量主動一些,就得早著手,趁棋盤還比較空時分投。如果晚了,敵陣中的空間已經變小,再想進去就成了“打入”,那就要冒一定風險了。如果再晚一點,進去就活不了,那就隻能在外圍淺侵了。

分投,是一種不急不惱,即好說話又有原則的做法。好象在說:我來了,我沒有說一定要這一邊或那一邊,你可以按你的意思先選,因為這裏畢竟是你先來開發的。但是,我也有原則,就是你選了一邊,下麵就該我選另一邊了,不能沒有我的出路。從一開始就設計好價值相差不多的兩邊,讓你先選一邊,我自然就占另一邊,這是稍處劣勢時正視現實,不卑不亢的態度。在人家的勢力範圍裏折騰,挨攻擊是意料之中的,但也不能被打得丟盔卸甲,毫無章法。要保持大致看得過去的陣型,從容應對,防守也得有板有眼的。記得古書裏高級軍事指揮家講究的是形勢不利撤退時也不能亂了陣角,象死諸葛還能嚇走活仲達呢。

分投有點象做好充分準備的空降部隊,一下子落在敵人陣中,但卻是有備而來,來之前早已想清楚不隻一條出路。任何的進攻,都在意料之中,都有應對之著,處於逆境而極其堅韌頑強,對方很難將其摧垮。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這些剛來沒幾年,靠自己專業知識吃飯的在美華人就有點象圍棋裏“分投”下去的一子。我比較熟悉的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朋友。這些人不論是來美國念PHD學位,還是直接在實驗室找到工作,今後大致會有幾種出路。一種是繼續做實驗,將來自己當老板,幫老板管實驗室或自己管一個小FACILITY;一種是去藥廠或公司;一種是考執照重操舊業當醫生。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出路,比如去FDA,去做生物統計,去當醫生助理,太細了,就無法一一提及了。那三種大的去向,留在實驗室就象“分投”時向右拆二,去當醫生留在實驗室就象“分投”時向左拆二,去公司就象“分投”時向哪邊都不拆二,直接跳出去!跳出去這招最靈活,外麵的天空很廣闊,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但同時也沒有根據地,根基最不穩。

關於是做醫生去還是留在實驗室這個問題,在任何時候,哪個人考慮時都會自己和自己爭論半天,因為各有利弊嘛。大致是做醫生需要考試,需要找到住院醫位置,需要做至少三年住院醫,非常艱難,做完住院醫以後也會一輩子都很辛苦,但將來一般來說收入會比做實驗室高些。留在實驗室相對而言比較有LIFE。但如果留在實驗室幫大老板管實驗室,則需要聽人家的指揮。如果想自己獨立當小老板,那就要寫GRANT,壓力很大。特別是近些年科研經費壓縮,在實驗室這邊施展的餘地受到一定限製,更多的人就往做醫生這一邊跑。想當初,八到十幾年前,美國經濟形勢良好,很多人是既不在實驗室方向發展,也不去費力考醫生作醫生,而是直接跳出去。把自己生物醫學方麵的MD或PHD放在一邊不用,去讀一個MBA或計算機的碩士,甚至有的人為了搶灘登陸公司,隻是在讀生物醫學PHD期間選幾門計算機方麵的課就能管用。那美好的時光一去不複返,現在“分投”到美國來的中國生物醫學人員已經失去了那瀟灑一跳的選項,剩下的做實驗室和考醫生兩條路也是左右為難:往右走科研經費壓縮;往左走千軍萬馬擠獨木橋,大家都來考醫生。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呀。看看現在生物醫學人員在美國騰挪空間的壓縮,看看現在國內的欣欣向榮,看看現在洶湧的海歸大潮,看看愈來愈多的海龜在國內的失落,能得出的結論顯然是,此時不是生物醫學人員出國的好時機――不論是想出來做長久打算,還是想鍍鍍金。

寫圍棋寫圍棋,寫著寫著居然寫到現在不該到美國來,太離譜了,也太消極了。國內的人大多數反正也上不了文學城,看不見我的文章,就不管他們了。已經到了美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兄弟姐妹們,既來之,則安之,落子無悔。已經“分投”進來了,下一步怎麽走,就那麽幾個選擇,好好想一想,選個適合自己的能力和生活目標的,相對利多弊少的路,就往那個方向發展了。趕上天災人禍,形勢不利,但棋總是要下下去的,好自為之,河邊我與大家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