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胡談考牌(十)

(2007-05-21 05:21:19) 下一個
MATCH後

三月十二日如果沒有MATCH上,通過Scramble還有一線希望可能撈著一個PROGRAM。此外,還有很多其它的途徑爭取今年晚些時候MATCH進一個PROGRAM或明年MATCH成功。比如,可以讓朋友幫助留意他們的PROGRAM有無空缺出現,隨時準備好補漏。也有的朋友試著申請ORTHOPEDIC的PROGRAM獲取寶貴的一年實習經驗,第二年能MATCH到很好的ALLOPATHIC PROGRAM(一般MD所申請的都是這種)。要注意,這裏得到的是實習(INTERNSHIP),而不是見習(EXTERNSHIP),是真正動手的臨床經驗,而且還帶工資的!有了見習經驗對第二年申請都很有幫助。要是有了實習經驗,那就基本相當於已經幹了一年第一年住院醫的工作,一般醫院都會喜歡要。一下子從頭一年基本得不到麵試,麵試時一問有沒有美國臨床經驗就傻眼的狀態變為很多醫院搶著要的香餑餑,反差挺大的。ORTHOPEDIC PROGRAM一般是給OD們申請的,招不滿人時也會接受一些MD申請人,據說如果有認識人幫助會比較大。

一般朋友最容易想到的有兩招,一招是考第三步(對病理科和精神科幫助教大,對內科和家庭醫學幫助較小),另一招是見習。見習比觀察強。過去見習一兩個月就差不多了,現在得三個月,半年的臨床經驗才好使。大學的PROGRAM要首先照顧自己的醫學生,一般不會接受已經畢業的外國醫學院畢業生來見習。FIRST AID FOR MATCH介紹了哪些醫院有觀察或見習機會和如何申請。如果不願意去太遠的醫院,也可以打聽一下附近有沒有什麽小醫院也提供觀察或見習機會。去見習或觀察,每月可能需要交給醫院一兩千美元。白去醫院上班,掙不著錢不說,還得倒給醫院錢,但為了爭取第二年能MATCH上,不得不這樣做。醫院收錢收得也有一定道理,因為涉及一些保險的費用。有一個私人開業的印度人居然要一個月三千美元,簡直是乘人之危。有些地區找見習機會不太容易,可以通過中介公司去找。沒辦法啦,誰讓自己畢業年頭太久,考的分數又不夠高,隻能自己現在往裏麵砸錢了。不少人都是頭一年剛剛考完就去申請,沒有美國臨床經驗,最終沒有MATCH上。第二年去見習幾個月,讓帶自己的主治醫寫推薦信就MATCH上了。甚至有人直接就被去見習的醫院看上,MATCH到那裏了。

如果MATCH上了,從三月中到六月底開始新工作大致有三個月的時間。這期間要結束原來的工作,已經告訴老板並得到支持的人日子還好過寫,老板尚不知情或不支持的就更麻煩些。生活方麵,要賣掉或退租現在住的房子,在新的地方找住處,搬家,做新工作需要做的PAPERWORK,包括查體,ORIENTATION,以及一兩周的短期培訓等,也很忙。如果有孩子,還要考慮孩子上學問題,找保姆問題或邀請自己父母來美問題。做住院醫不要說有孩子,就是沒有孩子,有些人都覺得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專門把父母接來同住,度過難關。習慣於兩口子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還麵臨一個新的小小挑戰:一般兩個人在一起住的時間長了,家裏的事情會有分工,比如房子,水電煤氣電話費,車的保險,保養,每年的注冊,報稅等等。現在分開了,每個人都要做所有的事情,工作量就大了,而且有些事長時間不幹都不會了,還要現學。原來在家裏管事越少的那個人越會覺得困難。

最最重要的是,經過將近一年報名,麵試,MATCH和準備搬家,腦子的熱點早就離開了專業醫學知識,甚至好些專業術語一時都想不起英文是怎麽說的了,所以很有必要在開始工作前再惡補一下。一句話,千頭萬緒,百廢待興,煩惱多多。但比起MATCH不上要好得多,所以不能向任何人抱怨,因為如果去抱怨,人家肯定不同情。就象有人在職場生涯發一個帖子,說“OFFER太多,有的十多萬,有的是部門經理,去哪個,愁死了。”當時正是大批人被裁員找不到工作的時候,所以發帖的人接了好多磚回去蓋房去了。

六月中到七月一日,是大部分PROGRAM開始的日期。經過了考試,麵試洗禮的第一年住院醫(PGY1),也叫實習醫(INTERN),就正式上任,開始了他們新的一輪艱苦卓絕的奮鬥。他們自己在心裏安慰和鼓勵自己,不就是三(四,五,六)年嗎,過去了,以後好日子就來了。真是這樣嗎?一個開業已經好幾年的心內科醫生回顧自己幾年來走過的路,感慨到:“從當住院醫開始,就沒過過什麽輕鬆日子,天天披星戴月,飯吃了上頓不知道下頓什麽時候有工夫吃。”做醫生注定了一生勞碌,但勞碌得有意義,所以凡是作了醫生的聽說有朋友正在考試都會鼓勵和幫助。如果他真的後悔自己作了醫生,他會支持自己的朋友走同樣的路嗎?

最後,給沒當過醫生的朋友講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這件事本身不是秘密,隻不過不了解的人想不到那一層,所以在這裏點一下這個問題。還記得前文提到的講病理的GOLJAN醫生吧。他回憶自己當年剛從醫學院畢業,七月初開始工作,那些具體的臨床工作其實還不會作,遇到問題就問老護士有什麽看法,趕上好的護士,會說:“DOCTOR,YOU DO THIS。 NOW,DOCTOR,YOU DO THIS。”GOLJAN醫生說,告訴大家一個秘密,除非有急診萬不得已,千萬不要在七八月份去醫院看病,因為那時醫院裏來了好多新的第一年住院醫!他們好多事情都不會。那一兩個月醫院的死亡率都高。現在,把這個秘密告訴給不學醫的讀者,算是對大家跟讀的一點回報。透露了內部情報,學醫的朋友不要生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youcc 回複 悄悄話 感謝老胡,更感謝老河把他的故事寫出來。

給你轉載到醫學版啦,那裏喜歡讀這種技術含量高的人大把大把di。

再次感謝!
板板 回複 悄悄話 7,借口呀借口。
講點故事對你還不是小蛋糕一碟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老胡搬走了,我就算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呀。這個題材寫不下去了,轉型需要時間啊。
板板 回複 悄悄話 罷筆啦?
嗯。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俺們大學就有一教授先做內科,後來該了病理,現在連病理都不好好做,一門心思抓教育。
GOLJAN老頭滿風趣的,講起課來賊興奮,故事笑料不斷,但還總不離考題,絕對推薦!
板板 回複 悄悄話 鼓掌鼓掌!
怎麽這樣驚天的秘密也透露了。
那天還在想,他是病理的怎麽也跑病房去了?難道是後來轉的病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