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河邊談電影(二)“黃金甲”“夜宴”大比拚

(2007-01-05 11:12:52) 下一個
上次看夜宴小小地失望了一下,一直在苦苦地等這個做足了宣傳功夫的“黃金甲”。現在終於看到了,特想把這兩個片子擺在一起發點感想。總的感覺就是藝謀和小剛都拍過很多好片,但這兩部片子都不算他們的成功之作。相對而言,“黃金甲”在很多方麵比“夜宴”強。

藝謀是攝影出身,經曆過中國農村艱苦歲月的洗禮,比較擅長的是秋菊打官司一類反映農村落後狀態以及老井紅高梁一類反映人的原始欲望的題材。近年來喜歡衝擊大片,也有成功之作。藝謀對大場景的處理比較獨到,特別喜歡大麵積的黃色和紅色,相當有震撼力。觀眾如果能接受藝謀的題材和所要提示的觀點,很容易被感動。

小剛是城市痞子派的,他和王朔有過成功的合作。後來他轉拍了不少成功的賀歲片,這裏麵葛優等人功不可沒。小剛的路子應該是講身邊普通人或真實或搞笑的故事。他編故事就是幾個哥們在一塊兒涮涮鍋子,雞一嘴鴨一嘴篡出來的小智慧,其實上不了大台麵。上不了大台麵也沒什麽不好,象馮鞏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就很好。雖然我總的來說不太喜歡馮鞏耍貧嘴,但那部小製作電影挺真實,感人,好看,還有點兒深度。這是題外話了,意思就是說雖然我在這裏痛扁小剛,但對他的王朔片和賀歲片,調侃片還是肯定的。作為一個成了名的大導演,說好聽一點是挑戰自我,說難聽一點是不知天高地厚,說真實一點是擴展戲路和爭取大獎,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隻要能弄來錢,願意試什麽就試什麽,小剛有這個權利,換了我處在小剛的位置也要去試去闖,沒準就成功了呢。但作為觀眾,我也有權利去評,去扁。公眾人物嘛,風光有份,演砸了挨扁自然也有份,這很公平。

現在從幾個方麵來比較這兩部電影:

1.影射政治。
看到網上有作者提到這個問題,比如,有人說“黃金甲” 影射近十八年前發生在“黃金甲”拍攝地附近的一件大事,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我個人不喜歡在這方麵落筆。另外,我覺得諒藝謀和小剛也沒這個賊膽。他們倆不過是想把弄來的錢花了,爭取衝一衝奧斯卡獎而已。為了獲獎揭露一下甚至過分誇大一下中國農村的落後和城市青年的墮落可以,至於冒被禁被批被抓的風險,我看他們倆不是這種有膽的漢子。

2.影射自己的生活。
看到有文章說《黃金甲》影射張藝謀與鞏俐、黃和祥三角孽情(http://www.uucar.com/blog/blog-htm-do_showone/tid_6757.html),感覺有些過於牽強附會。關於“夜宴”,未看到類似說法。我對於“夜宴”很不欣賞,所以實在懶得去發掘什麽深層含義。如果藝謀此電影真在影射自己的生活,則他是個自視甚高,也很有勇氣的人。當然,如果很可能他隻是下意識地這樣去做了。所有這些隻是猜測。

3.色調。
藝謀的“黃金甲”把黃色調用到了極致,滿廣場菊花的反叛意味和妖氣與想當年那一片紅高梁地的質樸比起來,看到了藝謀從鄉土到富貴氣的轉變。在這裏不變的是藝謀的大氣和攝影師的獨到眼光。“夜宴”的色調是灰黑,隻有黑澤明等名家才有力量把握這樣的色調和深沉的話題,小剛顯然是太嫩了。“夜宴”既然是效法“哈姆雷特”,就想嚐試揭示一點複仇以外的東西,但很不幸,有不少觀眾把它當成了喜劇來看。小剛責備觀眾不懂戲就有點太無禮了,是他自己選演員不當,又沒有能力把握深層的主題。小剛淺不是錯,他盡管去拍他玩熟的賀歲片;但小剛非要裝深沉就不能怨觀眾不買帳。“夜宴”的灰黑,加上陰森的音樂,還有那些麵具,不知道小剛是想模仿希區柯克,還是想模仿日本的什麽怪東西,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小剛的處理是不成功的。在色調的把握上,小剛遠不可望藝謀的項背。

4.饅頭和飛機場。
前些日子已經有高人就《黃金甲》的波濤洶湧與《夜 宴》胸懷坦蕩發表過《歪理邪說》。說是《歪理邪說》,其實是自謙,我看高明得很,尤其是裏麵的貼圖,想看饅頭的絕對不會失望。(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12&postID=21561)在這裏可以看到兩個大導演審美觀的不同。以藝謀的生活年代和個人經曆,喜歡比較健壯,野性和生育力強大型一點都不令人意外,這也符合我們廣大勞動人民質樸的審美觀,我舉雙手雙腳讚成。別的不說,《黃金甲》僅那千萬饅頭就不算白看,更何況除饅頭之外還有一些大場麵可以一飽眼福。小剛為什麽喜歡另一類我懶得關心,羅卜青菜各有所好,隻能隨他去。他有拍的權利,我有偏好的權利。在女演員們的身材問題上,藝謀還是薑老的辣。

5.人物對壘。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時候男主角比女主角重要。在電影中似乎恰恰相反。所以,先評女主角。

鞏利和子怡演的都是王後。鞏王後的問題是大王老出差,寂寞中和大王前妻之子發生了糾葛,另外不知怎麽回事弄得傑王子也是滿心戀母情節作怪。鞏王後出身為梁國公主,而大王才是校尉出身,王後自然有些心中不服,而大王越是出身低微,越有自卑感,越在乎自己的權威性。更何況大王老把前妻的像掛在醒目之處。和死人是無法競爭的,所以鞏王後極其不爽。鞏王後和前妻之子,也就是即將被廢的太子的隱情被大王發現,於是大王令鞏王後服藥,暗中加料欲給鞏王後一個體麵的死法,偏偏鞏王後不肯認命,還夥同幾個王子密謀菊花兵變。這裏麵可演的戲份很多,鞏利阿姨也演得很成功。鞏利是老演員了,演技絕對一流,重新與張藝謀合作這部兩人期待已久為自己量身定做的作品,其中的激情和努力也是常人無法相比的。有了適合自己的角色,鞏阿姨演好了不奇怪,演不好才出人意料。

作為對比,怡王後(婉後)的問題是和被殺的前大王和篡權的皇叔(或者叫葛大王更容易記),還有從小一起玩的王子都有親密關係。在以一對三這一點上,兩王後旗鼓相當。怡王後玩的不是兵變,是毒酒,膽識和境界都不如鞏王後.當然這不是怡王後的錯,是導演小綱這麽安排的。比起鞏阿姨老辣和激情的演出,子怡的表現不出彩。

有一個共同點是鞏王後的大王是小人出身,作盡壞事當上大王;鞏王後和幾個王子發生曖昧關係。而怡王後則是葛皇叔偷情殺兄篡位自封厲帝;後母怡王後和從小一起玩的王子玩伴發生超友誼關係。似乎都是男主角先作壞事,這樣導演就給王後們的不倫之戀找足了理由,想讓人覺得不那麽難以接受。

再評男主角。周潤發和葛優都是重量級的人物這是無可爭議的。周潤發演得很成功,大家都可以看到,就不細說了。能當著藝謀的麵激情上演,尤其讓人佩服。發哥不占女演員便宜,體貼,對片場所有的人都有禮貌,其作演員作人的人品確實讓人佩服。葛優也是一個好人,為人很好,看到有文章說葛優演吻戲前會主動刷牙漱口。葛優演過很多好角色,不過戲路好像不太寬,總是有點搞笑假正經的那一類,至少給觀眾的印象如此。所以夜宴中那些很深沉的台詞從他嘴裏說出來,讓人老覺得他是故意想逗觀眾笑。小剛聽說觀眾把他的夜宴當成了喜劇非常惱火,覺得觀眾不懂戲,我倒覺得是小剛拍的和他自己想拍的不是一回事。要我說句公道話呢,小剛拍的確實不是喜劇――是個四不象,啥也不是!

配角就不重點評了,不過要提一下黃金甲裏的傑王子。為什麽呢,因為我看到影評說太子,王後和大王影射張藝謀與鞏俐、黃和祥,他們的人性都各自有很大的弱點,整個電影中,傑王子是最正麵的人物。也許這是張藝謀心目中男人的理想?周傑倫演的不怎麽樣,沒有激情,目光呆滯。他畢竟是個歌手,演不好也不全是他的錯,錯在導演想借他的名聲為票房多一重保證而選了他。有意思的是他演的角色居然就叫傑,讓我想起來萬梓良演的警察就叫萬SIR。

6.情節
“夜宴”有抄“哈姆雷特”的嫌疑,“黃金甲”難逃抄“雷雨”的指責。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抄也要抄得體麵一點。或者承認自己抄了,向原著鳴謝,或者改動大些,不要太明顯了。我覺得“夜宴”抄得更厲害,而且人物的行為,心理安排的更不合理。小剛失分。兩個電影情節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藝謀小剛一人五十大板。

7.不論之戀大行其道
這是個大話題。容另文詳述。

總的感覺,夜宴不看也沒什麽遺憾的,看了知道一下大製作也可以拍得很差,明白一下為什麽好多人不喜歡這部片子也可以。黃金甲值得一看,雖然不是老謀子的最成功作品,毛病也不少,但也有不少值得稱讚的地方。特別是大場景的處理和發叔鞏嫂的表演,很老道。加上那些很中看的饅頭,黃金甲確實很符合俺們這種土豹子中年男性的品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