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說圍棋――均衡
(2006-10-17 15:15:04)
下一個
在這中西文化交會的海外華人生活中,經常有發現中文最能表達自己的意思,或某個英文詞最貼切而在中文中找不到替代詞的時候。還有時候,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欲望非要把兩種語言互相翻譯一下。說到這個均衡,腦子裏就非要蹦出個英文詞“BALANCED”,可能是因為這個翻譯太貼切了吧。
閑話擱過一邊,現在來說圍棋的均衡。老聶的棋,是均衡的典範。想當年,老聶率中國圍棋隊力挫牛轟轟某小島國圍棋隊,取得首屆圍棋擂台賽勝利,舉國振奮。這段曆史已有人詳細寫過,這裏要說的是棋風。江鑄久和劉小光是力戰型的,說得好聽叫勇猛,說得不好聽叫細膩功夫不足隻能依靠亂戰中找機會取勝。馬曉春江湖人稱馬輕靈,棋很輕巧曼妙,但顯得男子漢氣不足,有點妖。唯有老聶,那麽沉穩,棋形那麽正,那麽優美,總是體現出實地和外勢的均衡,戰鬥和取利的均衡。開局,中盤,收官俱佳,冠之以裏程碑式的一代宗師完全不過分。老聶講棋也是講得最好,不太理解當時為什麽老讓公鴨嗓子王汝男王八段講,隻能猜是因為老聶下棋太忙了吧。中國的事情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不管什麽事總要整出個第一牛人來。象中國象棋,胡容華就當了好多年第一人,其他如楊官麟,劉大華其實戰績也相差不多,但就是老覺得胡容華最高。國際象棋當然要提謝軍,跳高則舍朱建華其誰?把問題簡單化,記一個人名就夠了,留著腦子得用到別處去呢。但老聶之作中國圍棋第一牛人,實在是因為他的棋水平高,棋還特正,一副名門大派的氣度。均衡之美,這裏就暗含了個正字。不正的,棋型不好看的,使小詭計的,亂戰的,都與均衡二字無緣。
下圍棋為什麽要講均衡,不均衡能不能贏?不均衡也能贏,但不容易保證贏。象那小光鑄久,見著誰都撕殺,殺多了,也就有經驗了。別人不肯撕殺他就欺負別人,賺別人小便宜,走過分一點的棋,逼著別人反擊,然後就依靠自己超強的作戰能力,戰中尋機。但這種方案有點兒冒險,作主帥的不可以這樣亂撞運氣。老聶的棋贏下來是完勝,老聶追求的是每一子都是最佳(不同於韓國流,他們是要每一子都是最強),時刻盡量保持實地和外勢的均衡。如果對方也能保證每一子是最佳,那就打持久戰,繼續堅持下去直到對方出現緩著。一但對方出現問題手,老聶就保持領先直到終局,所以對方沒有任何反敗為勝的機會。如果對方因局麵落後而挑戰,老聶因為棋形正,厚重,可以堂堂正正迎戰,不讓對方討到任何好處,保持領先到終局,所以叫完勝。
從圍棋悟人生,可以悟的東西太多了。如果隻是悟到下圍棋也是要體力的,或者悟到原來基本功是多麽的重要就太不能反映圍棋特點了。圍棋講究個均衡,這一點用到人生中,就是做事不要走極端。確切地說,就是如果想過一個普通人平凡安靜的生活,不想出岔子,那就要講均衡。當然,誰要是非要進海軍陸戰隊員過過癮或者想當007則有當別論。比如說,吃多少最能長壽?很顯然,天天吃撐的和天天挨餓的都會死得快一些。錢是越多越好嗎,不見得。中了大獎而最終不得善終的例子太多了。不鍛煉,身體自然不夠健康;但職業運動員可也都是滿身帶傷,不少還殘疾了。說到工作,太努力了就沒生活了,至少不應該一輩子都這麽透支自己的身體;但完全不努力也不行,不但做不成什麽可以讓自己自豪一下的事,甚至連飯碗都可能丟掉。隨便再議一個小小的話題,就是朋友交往。有一個四川女孩在國內一家大醫院工作,工作特努力,得到領導好評,對同事特幫忙,對病人特關心,加班加點毫無怨言,大家都對她稱讚不已。猜猜怎麽著,她先生,一個挺老實的同事,和她離婚了。這就是因為沒有作到為己和為人,為親人和為旁人,為工作和為生活的均衡,沒有抓住最重點的事情,次序搞錯了。
有個古詞叫中庸。“中庸”同時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中庸思想兩千年以來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關於中庸之道,很多愛讀書的人都寫了很多有見地的文章,就沒有必要展開談了。說影響中國,是個中性的評論,意思是不願介入中庸之道是好是壞之爭――這本身不就是中庸的體現嗎(狡猾,自己掌嘴)?
均衡,就想是現代社會中中庸的另一種表述。均衡,有利於個人的生活幸福和穩定,有利於社會的安定;但是,中庸和均衡也帶來了消極,墨守成規,圓滑。所以,一個社會,強調均衡到什麽程度,主張極端化到什麽程度――這件事本身也要均衡一下。
e-lady
一個人要能做到感性和理性的均衡, 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