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

相信的就是真實,難以置信的就是虛構。我隨便寫寫,你隨便看看
個人資料
riversid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風流千載柳三變 (一) 為伊消得人憔悴

(2006-10-14 19:01:49) 下一個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轉眼間,一千年過去了。柳永的詩詞,依然是那麽柔情萬端,令人心醉。多產的柳永,一生非常有傳奇色彩。

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屬福建)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故又稱柳七。

柳永與眾不同之處一在於他能留戀煙花柳巷而未被視為淫賊,二在於他那個“奉旨填詞”的故事。

能成功地混跡於美女群中,左右逢源,還不被世人當作一個普普通通的好色之徒,這樣的人一定有極其過人之處(指精神,事業,金錢方麵,而非指個人器官之短長也)。拍拍腦袋想想,這樣的人其實不是太多。賈寶玉算一個,但他隻是個少年,有些過於天真了。他吸引女孩靠的是對女性的由衷喜愛和崇拜,但有點虛無和女氣。花花公子畫報的老板整天穿著個睡衣和一撥又一撥的兔女郎混在一起,但他居然把這做成了一個大事業。兔女郎能得他的寵愛隻會覺得榮幸,而絕不會覺得受到了侵犯。這是因為他的賞識能帶來將來的事業。

“奉旨填詞”的故事有無數的版本和很多種不同的解讀。先把這個故事比較中性地講一下。柳三變同學的柳永的父親、叔叔、哥哥三接、三複都是進士,所以他很自然地也要參加科舉考試,以期從政。公元1017年,柳三變同學三十歲,赴京趕考沒考上,他輕輕一笑,填詞道:“富貴豈由人,時會高誌須酬。”依舊心氣高昂。過了五年,又沒考上。他便寫了一首《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誌。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那美麗的詞句和優美的音律征服了所有的歌迷(詞是配上音樂來唱的),覆蓋了所有的官家和民間的歌舞晚會,最後還傳到了宮裏。宋仁宗皇帝聽了相當惱火。把那最後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牢牢記在心裏。

又過了三年,柳永再次參加考試,終於通過了。但臨到皇帝圈點放榜時,仁宗看到柳永的名字,想起了他那首《鶴衝天》,在旁批道:“且去淺斟低吟,何要浮名?”輕輕地就把他的名字勾掉了。這與多少年後乾隆皇帝的“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寒窗少夫功。 而今不許為林翰,罰去江南作判通。”有異曲同工之妙。作為皇帝,這麽一弄既顯了自己的文采急智,又痛快地行使了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大概很爽吧。但對於一個考生或臣子可就改變了一生的命運――這種改變是好是壞暫且不論。

從此後,柳三變同學就正式開始了他的“奉旨填詞”生涯,終日流連在歌館妓樓,瓦肆勾欄,他身上的文學才華和藝術天賦與喧鬧的生活、優美的音樂、多情多藝的女子發生共鳴。陰差陽錯之間,就成就了這麽一位一代婉約派宗師,造就了獨特的“俚俗詞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柳永生在宋朝算他命大,否則他的那首詞形同反詞,決不會僅僅是罷了功名。後來這家夥居然還借事說事說是“奉旨填詞”,這純數是曲解聖意,該罪加一等。宋朝自太祖傳下不殺士人的規矩,加上很多皇帝都喜歡文藝,在這一點上說柳永趕上了好時光。

還寫了幾段,正在邊修改邊貼。也是現學現賣。

謝謝這麽中肯到位的分析。
罷了 回複 悄悄話 喜歡柳永,喜歡他的本真,他的俗,他的真性情,他的人民性;總之,喜歡這位非常真實的市民詞人。其實,柳永這個風流倜儻的才子,倒真該感謝仁宗“且去填詞”的四字批語,他的仕途雖然從此無望,但卻因此能流連於歌樓舞榭,沉迷於聲色詞曲,因而成就了他一代“大眾情人”的光輝形象。於是,也就有了群妓合金而葬,清明群妓載酒爻飲於他墓前,祭奠這位詞人“ 吊柳會”等感人的流傳。

後人有詩題柳永墓雲:

  樂遊原上妓如雲,盡上風流柳七墳。
  可笑紛紛縉紳輩,憐才不及眾紅裙。

喜歡柳永詩中對都市、妓女和市民階層生活的描寫。妓女們的悲歡、願望、戀情,以及詩人自身的憤恨與頹放、離情別緒和羈旅難行的感受,都從他的詞中淋漓盡致、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

喜歡詩人白描見長,長於鋪敘,細膩盡致;善於點染,情景交融,抒情強烈;語言淺易、自然和不避俚俗的表現手法,使其詞自成一格,流芳千古。

柳永的詞很受妓女們的喜歡,居然hot到“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妓女們對柳永的愛甚至到了“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麵”的地步。她們都是柳永忠實的粉絲,能見上他一麵,自己的名字能被他叫一聲,都是一種幸福和感動。若能有幸贏得柳永的心,使柳永為自己填詞一首,便能紅遍天下於須臾,一夜之間成名天下。

柳永和妓女們的知己之交,首先在於他們心靈的相通。在一個普遍不拿妓女當人的時代,柳永把她們看成自己的朋友。在秦樓楚館,柳永尋求的不僅僅是肉欲,還有心靈的慰籍和藝術的靈感。他真心地愛著她們,從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她們;他理解她們,尊重她們,他還會想盡法子討她們喜歡。他的詞大都是寫給她們的,或歌頌她們,或表達對她們的思念、愛以及離別之苦。他把她們比作梅,比作水仙、海棠;在柳永的眼裏,每一個女孩子都是嬌媚的,都是需要男人去愛的。在他看來,妓女從妓,文人從文,或文人從政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種自然的生存選擇,沒有什麽高低貴賤之分。在柳永身上,我看到了文學的真性情;在與柳永親近的妓女們身上,我看到了文學情感的力量,也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妓女身上洋溢著的文化氣息。

很喜歡他的那首《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是啊,當年我們離鄉背井,和我們的紅顏知己、藍顏知己們道別的時候,又何嚐不是如此啊!

也喜歡他的《卜算子》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裏。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裏。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

此詞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悲秋霜緊,紅衰翠減,終有千言萬語,卻無處憑說。實令人黯然神傷!

為什麽男人非得要有 “治國、平大下” 的誌氣和理想?為什麽男人就不可以“淺斟低吟”、兒女情長?我想柳永之所以隻追求女人,不追求事業,一定是因為他發現了女人的身上有比事業更為自由、美好的東西。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