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燈塔、雪雁和敦刻爾克

(2017-07-25 15:52:03) 下一個

小時候家裏訂富春江畫報,"雪雁"的故事是在那兒看到的。燈塔,礁石,駝背的孤獨畫家,憂鬱的小女孩,一段因受傷的雪雁而悄然生長的友誼。然後戰爭來了,畫家劃著小船出發,再也沒有回來。留下的雪雁還在空中盤旋……

好些年後和爸爸聊起二戰,德國閃電般的的繞過馬其頓防線,法國意外地潰不成軍,英國奇跡般的大撤退,"還記得雪雁的故事嗎?"爸爸問。

"記得",想起那個傷感的故事。

"畫家最後去哪兒了?"爸爸接著問。

"去救人了吧,"其實記憶有點模糊了,至少也有三十多年了吧,我甚至不確定是一戰還是二戰的事。

"是去敦刻爾克了。"爸爸說。

至此,我才把"迷途公主"雪雁的故事和敦刻爾克大撤退聯係了起來。

敦刻爾克海灘長堤上,負責英軍撒退的軍官,望著茫茫的大海,身後是一排排等待救援的士兵。他焦慮的神情突然變得驚恐、疑惑, 拿過副官的望遠鏡, 慢慢地,緊繃的嘴角鬆弛了下來。放下望遠鏡,軍官已經紅了眼眶,驚喜地喃喃自語:hope。

鏡頭轉向海麵,小小的各式各樣的舧船,急急駛來。音樂在士兵們的歡呼聲中揚起,如暖流般彌漫過渾身的沮喪、絕望。這才意識到電影過半,先前聽到的隻是戰爭中可能的各種音響:沙沙沙從空中撒落的傳單,突突突從飛機射出的子彈,被魚雷擊中的震蕩,溺入水中混沌的嗡鳴,頭頂呼嘯而來的炸彈,一聲比一聲急促用力的計時聲……

我和小女兒緊握的手也才放鬆了些。"Dunkirk”的電影一開始,我倆的手就握在了一起,這時才發覺彼此捏得生疼。

趕來救援的民間"無敵艦隊"裏,應該就有那位畫家的小舧吧。我願意這樣想,雖然我知道那不是真實的故事。

英國原想著能撤出四、五萬人,九天的奮戰,創下了大奇跡,近三十四萬英、法、比利時聯軍得以逃脫。因為希特勒二、三天的猶豫,因為德國太相信他們的空中打擊力量,因為英勇的皇家空軍、無所畏懼的平民百姓,也因為丘吉爾誓死捍衛人類崇高價值的堅定決心。

影片結尾時,借那位幾次死裏逃生的無名士兵之口,念出了報紙上丘吉爾鼓舞人心的演講,伴隨著交替閃過的畫麵:車窗外沿途歡迎的英國民眾,英國少年為救援中意外死亡的十七歲同學發的訃告,燃料用盡迫降於敵占區的飛行員,被俘於暮靄霞光的海灘……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and even if, which I do not for a moment believe, this island or a large part of it were subjugated and starving, then our empire beyond the seas, armed and guarded by the British fleet, would carry on the struggle, 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

戰爭還遠沒有結束。

"雪雁"裏的古老燈塔,成為德軍的轟炸目標。一切都消失了,燈塔、雪雁、小船,一段似有若無的情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flyflowe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anax' 的評論 : Not sure it is home or hope now. :)
nanax 回複 悄悄話 我看的時候以為他說的是home、、不是hope、、
為寫而寫 回複 悄悄話 “克海灘長堤上,負責英軍撒退的軍官,望著茫茫的大海,身後是一排排等待救援的士兵。他焦慮的神情突然變得驚恐、疑惑, 拿過副官的望遠鏡, 慢慢地,緊繃的嘴角鬆弛了下來。放下望遠鏡,軍官已經紅了眼眶,驚喜地喃喃自語:hope。” 影片的亮點之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