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水庫是爭議最大的工程,泥沙淤積造成了很多問題。當年黃萬裏教授堅持留底孔排沙的意見是對的,但不能完全否定三門峽水利樞紐的作用。黃河因為泥沙含量高,河床淤積升高,曆史上決堤造成的水患頻繁,為害中國幾千年。三門峽水利樞紐為黃河防洪作出了貢獻,也為黃河蓄水發電積累了豐富經驗。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後,黃河再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患。
三門峽工程改建後,基本解決了庫區的泥沙淤積問題,但是黃河潼關以上段及渭河下遊段的淤積問題沒解決,對關中平原泄洪排澇影響嚴重。有沒有考慮過簡單古老的辦法呢?用挖泥船在渭河下遊和黃河潼關以上段河道中間挖一深泓,再加上中上遊的水土保持做的好,可能完全解決這部分河道的淤積問題;也有可能幾年後又淤了,那就再挖麽,中國號稱基建強國,挖泥就是小菜一碟。水庫發電收益應該拿一部分用於清淤,還有挖沙收益也不錯,國家財政也應補貼一部分,畢竟三門峽水利樞紐是解決整個黃河流域淤積和水患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河的治理,從工程技術看比較複雜,水流是兩相流,泥沙對水輪機磨損很大。但黃河總的治理方案並不是很複雜,水土保持是解決泥沙淤積的根本辦法,但短期之內還不會根治。建水庫可以淤積一部分泥沙,當年建三門峽工程願意就是想把沙攔在庫區而實現黃河清,原來計算是幾十年庫區淤完,幾十年後怎辦?要麼築堤,要麼就是挖。後來很短時間庫區就淤完了,才通過改建下洩,下洩泥沙除了入海之外,相當一部分還是淤積在黃河河床上。建國後黃河中下遊段的河床也抬高了不少,雖然整個流域的防洪能力通過水庫調蓄有了提高,但黃河多年水量很不均衡,河床抬高留下很大洪水隱患。古代因為沒有大型施工機械,隻有不斷築堤;現在有了挖泥船,完全可以而且必須采取挖的方法。
@王高鵬?@郭乃龍?紅朝水利建設的成就,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不過也要注意成本。一噸水提升700米需要能量6860千焦耳,理論上需1.9度電,如果加上水泵、管道和灌區損失,按70%估算,1方水需2.72度電,每度電按0.6元計算,一方灌溉水需1.63元,成本很高,所以灌區作物要優化,節水措施要加強,高地應該種植水果並采用滴灌、滲灌等辦法。中國政府解決水荒以前的思路以開源為主,節流方麵做的不夠,當然滴灌等設備也要投資,政府應該采取一些優惠措施,鼓勵農民采用節水技術。
華北平原雖然引進了長江水,還是要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現在華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十分嚴重,如果糧食有多餘,應該輪流休耕。我看袁隆平的海水稻前景不錯,糧食生產要更多依靠科技。
南水北調東線依靠泵站抽水,耗電很多,有沒有考慮一些優化方案?比如東線的洪澤湖、南四湖、東平湖都很大,但很淺,洪澤湖正常蓄水位的平均水深大約1.9米,蓄水量隻有31億立方米。洪澤湖汛期水量豐沛,大部分排入大海,如果湖底挖深2米,用挖泥船施工很方便,廢土加固加高大壩,提高防洪能力,正常蓄水位可以提高,可以增加蓄水量30~50億立方米,可以大量減少使用泵站的時間。
南水北調東線裝機容量很大,應該和電力部門緊密合作,是電力係統削峰填穀的好幫手,也可以大蝠降低調水成本。
還有水庫蒸發損失的水量很多,加州采取了水庫表麵放塑料浮球防蒸發的辦法。水資源緊缺的地方可以考慮采用。
@儲有明?中國的南水北調一期建成,固然可喜可賀,但是不要沾沾自喜,由於大型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工程難度不算太大,也就是中等吧,而且工程的總體規劃設計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太祖畢竟是紅朝開國皇帝,雄才大略,在52年就提出了南水北調的雄偉設想。東線工程還得感謝隋楊帝打下的基礎,中線工程的設計確實不錯,基本上是自流。但是水利工程的構思巧妙,恐怕還沒有比的過李冰父子建設的都江偃。
@劉厚明?@劉軍?兩位劉兄,我最近申請了一個節水的專利,其實是一個專利兩個發明,一個可以為城市居民節約40%-60%的水,成本低而且可以節約不少水費,中國北方缺水城市如果普及,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規模可大幅縮小;另一個是無電無自來水的地方可以用上抽水馬桶,隻要一桶水可以用幾個月,可以說給世界帶來福音。如果你們幫忙能找到合作的汙水處理設備企業合作,我可以把30%幹股送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