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鹽行者的博客

神讓我們的靈寄居在我們的身體裏,生活在這個世界裏。不照管好身體,可能會被提前趕走。身、心、靈的健康,缺一不可。
個人資料
光鹽行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退休計劃(續)

(2025-09-14 13:23:56) 下一個

這周聽了退休什劃講座的第二堂課。主要內容是講股票和其他的一些投資方法,還有就是退休以後從三個籃子裏取錢的問題。

股票投資部分沒有任何新鮮的東西。我從93年開始就進入股市。那時沒多少錢,就是以學習為主。股票期權各種方式都試了。有一段時間感覺成了day trader。曾經擁有過三四千塊錢的微軟股票和蘋果股票。如果那時不做短線操作,留到現在,這幾個股票現在大概都值幾百萬上千萬。但現實是,正當我炒股炒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股市大降。本來就不多的本錢輸了一大半。過了兩三年才緩過來。剛開始賺點錢,就遇到了互聯網泡沫破滅,又虧了很多錢。五六年以後好不容易開始賺錢,又遇到金融危機。所以最近這幾年看到股市漲得這麽凶,心裏總是提心吊膽。

做退休計劃的話應該把平均回報設的期望值定在5到8%。對一個65歲退休的人來說,65%的財富應該是在低風險的那類投資裏,以前是債券,現在有其他形式的年金之類的,可能比債券的回報還略高一些。當然回報也和利率有關係,利息高的時候存銀行都能拿著4%以上。但這時往往通貨膨脹也高。網上常常看到有人說在S&P500指數或QQQ裏搞定投,又省事又安全。其實這樣對六十多歲的退休者來說有點危險。萬一遇到股市大降,你都不一定能活到回本的那一天。過去十幾年的股市,讓很多新手有點飄飄然了。總而言之,我完全同意這個財務分析師的說法,但是也沒有學到什麽新的東西。半堂課下來覺得有點浪費時間。

對了,他的有一個觀點有點意思。從同一個數目開始,下麵二十年有漲有降,一個情況是先降後漲,另一個是先漲後降,但漲降的幅度完全一樣,結果是先漲後降的那個可以持續到95歲,而先降後漲的到78歲錢就用完了。

結論:在快退休或剛退休時投資要更謹慎,而後來反而可以增加一點風險。這和常識裏年紀越大越要謹慎好象有點矛盾。

這時話題轉到了退休以後往外取錢的問題。首先他介紹了William Bengen的每年取4%的理論。有軟件可以估算不同的比例可以持續多少年。他開玩笑說,如果你知道你隻能活一年了,那肯定100%往外拿。我覺得大部份華人存錢多,不會也不需要拿4%,所以這個問題可以略過。

下一個問題: 從三個籃子裏取錢的順序問題。這個我以前沒有考慮過。他這麽一說,我覺得這個問題確實也不是那麽簡單。又是和年齡壽命稅率及退休以後的三個籃子裏有多少錢和其他額外的各種收入都有關係。

他說財務分析師有一些軟件可以算出最佳的取錢順序。他舉了一個具體的例子,在那個例子中,正確的取錢順序是先取第一個籃子,再取第三個籃子,最後取第二個籃子。我是覺得這個順序可能每年都要根據情況的變化而重新估計一遍。我不知道財務分析師做一次這樣的評估要收多少錢。如果軟件不貴的話,還不如自己買一個,這樣可以每半年甚至每月更新。領導說網上有一些免費的軟件。我覺得等退休了沒事的話,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弄清楚了以後,估計自己在Excel裏寫一個軟件也應該不會很難。

最後,雖然我們要把401k和Roth的比例調正可能時間不夠了,但是我打算下次跟女兒女婿在一起的時候,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聽到的訊息。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年輕人如果很早就開始計劃,這樣到退休的時候就不會有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土豆_0130 回複 悄悄話 樓主的三個籃子其實就是一個籃子:股市。在籃子裏麵糾結稅率問題。在我看來三個籃子就是股市,房產和債券(CD)。這是決定你退休財富的主要因素,退休前就要規劃好。:)
SabrinaD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先漲後降和先降後漲的故事我也聽過, 確實是有道理的, 因為金錢是有時間價值的, 十幾年前的10萬和現在的10萬有明顯的價值區別。 與這個故事相對應的是一個退休取錢的策略: 股市上漲的時候從高風險的股市賬戶取錢用於退休支出, 股市下跌的時候從低風險低損失的賬戶取錢。 這樣可以減少以後股市可能下跌引起的股市賬戶損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