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下旬開始訓練,我的想法是:自行車占比賽的比重最大,又是我最弱的一項,所以我的訓練必須以自行車為主。至於遊泳,我的目標是:隻要不被關門就可以。半鐵的遊泳關門時間是一個小時十分鍾。我在遊泳池裏遊1.2英裏大概用時50分鍾多一點,所以有將近20分鍾時間富餘,允許我犯錯,包括方向沒看準多遊的距離,或者和別人相撞而浪費的時間。20分鍾,也不算很多。
在這次半鐵比賽中,我會第一次穿上防寒膠衣。這個膠衣穿上以後會產生不小的浮力,對提高遊泳速度有一定的幫助。兩年前我參加的5i50比賽中我所在年齡組好象隻有我沒穿膠衣,結果我是倒數第三。穿過膠衣以後,我認為那是"不公平比賽"的結果!但是防寒膠衣緊緊地裹在身上,也不是很舒服。首先感覺呼吸受到影響。一開始我以為號買小了,後來問別人,說都這樣,所有人都感覺呼吸受影響。其次是肩膀的部分活動不是很靈活。遊泳的時候,感覺到手臂往前伸的時候有一點阻力。但是總體來說,我覺得穿上膠衣速度應該可以提高一點。防寒膠衣的防寒和浮力對遊泳是個很有利的因素,但是穿脫都很費時。估計因為浮力大點而省下來的時間都會花在脫膠衣上。我試了幾次,真的很困難。有的比賽裏有幫脫膠衣的stripper,有的沒有。後來看到有人把膠衣手腳端口最窄的一部分剪掉,我也剪了,確實好很多。
鑒於以上這些考慮,我在訓練中遊泳的比重占的很少。現在遊了快三個月了,狀態才剛剛接近疫情以前。每次去遊泳池,基本上都是遊兩千碼完事。每100碼大約用時在兩分20秒之內。
幾周前,因為每次遊泳都是同樣的距離,有一點枯燥,所以我加了一些其他的訓練方式。用腳蹼,那遊起來真是感覺像飛起來一樣,對打腿方式的糾正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浮子(pull buoy),隻用雙手劃水。這個訓練對劃水的姿勢,還有換氣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幫助。在用這些器械訓練的同時,我也試了一下不同的換氣方式。現在是每劃兩下從左邊換氣。我試了試每劃兩下從右變換氣,每劃三下左右換氣,每劃四下左邊換氣,每劃四下右邊換氣。各種換氣方式很不一樣,一開始常嗆水,每一種換氣方式肯定都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估計這次半鐵比賽來不及換了,還是用自己最熟悉的每劃兩次左邊換氣。等半鐵比完以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來訓練每劃三次,左右換氣,我覺得這個大概是最合理的方式,希望在明年四月大鐵比賽的時候可以用上。
用器械訓練過程中,我發現我踢腿的作用很小,我知道腿的力量應由胯關節帶動,但是肯定哪裏沒搞對,因為我兩腿夾個pull buoy不打腿遊的速度比正常的速度每25碼慢了3秒。如果我用kick board,光用腿不用手,則速度慢了30秒。想起來我小女兒以前在遊泳俱樂部裏訓練,她正好和我相反:踢腿訓練總是在隊裏拿第一,但正常遊泳和光踢腿遊的速度差不多,被教練罵死。她的上肢力量實在太差,常常打不開Gatorade瓶蓋,所以她遊泳比她姐差很多。但既使這樣,她的速度還是比我快。這個比較真的有點讓人沮喪,從小練的童子功就是不一樣。不過也好,我主要用手遊,腿用力不多,正好為騎車跑步留力。象我女兒那樣主要靠腿來遊泳的鐵三比賽肯定有問題,因為三項都要以腿為主的話腿會受不了。踢腿的問題以後慢慢改進吧。
幾個月的遊泳訓練以後,我感覺速度好像並沒有什麽太大的進步,但是同樣的速度,遊完以後感覺體力消耗沒有那麽大。所以從這種角度上講,遊泳的技術可能還是有一些進步。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現在的自行車和跑步訓練量不斷的在增加,體能也更強了,這樣遊泳上感覺也容易一些。
為了加強望風的能力,我跟著當地的鐵三俱樂部去一個湖裏遊了幾次,結果遊得歪歪扭扭,這再次讓我意識到望風的重要性。賽前還會參加兩次公開水域的練習,希望能不斷進步。這個湖不大,遊一圈大概4-500米。但我常遊出5-6百米的距離,因為方向老對不準。湖的景色不錯。裏麵有幾隻鴨子,看它們坐在水麵上不動,但下麵的腳搗騰得很快,反正我遊不過它們。
鐵三俱樂部的有些成員身材可夠嗆,但奇怪的是速度也不比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