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鹽行者的博客

神讓我們的靈寄居在我們的身體裏,生活在這個世界裏。不照管好身體,可能會被提前趕走。身、心、靈的健康,缺一不可。
個人資料
光鹽行者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德州到中國--一百三十年前的旅程(上)

(2019-07-14 22:58:29) 下一個

2017年筆者在德州大學城華人教會(大學城華人聖經教會的前身)聽了一個美國基督徒約翰.衡特立四世 (John Hendry IV)的證道。他講道的題目是:“從德州到中國--一百三十年前的旅程”。他講的是他的曾祖父老約翰.衡特立(John Hendry Sr.)在1888年到中國傳教的事。筆者不但為衡特立一家為主耶穌忠心事奉而感動,也為其中涉及的曆史而震撼,就想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經過和衡特立的無數次電子郵件通信,四次當麵交談,讀了他家族裏的人寫的幾本書,又在網上查了有關資料,終於寫下這篇文章。

講衡特立的故事之前,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曆史。中國最早有曆史記載的基督教傳教士是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到長安的敘利亞人阿羅本(Alopen Abraham),當時被稱為景教。沒有曆史記載的傳說是:使徒多馬最早將福音傳到印度和中國。其他著名的傳教士有明朝的利瑪竇(Matteo Ricci), 明末清初的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清初的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清末的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和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利瑪竇是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學者。他於1584年來到中國, 並帶來了世界地圖和歐幾裏德的“幾何原本”, 是最早向中國人介紹科學的人。

1619年到中國的德國人湯若望曾是順治、康熙兩位皇帝的老師。他采用了科學傳教的策略把天文學介紹到中國,還修訂了農曆曆法。

(湯若望與順治皇帝)

比利時人南懷仁1658年來華,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

英國人馬禮遜是第一位到中國大陸的基督新教傳教士。他1807年來到中國,在中國首次出版中文版聖經。

(馬禮遜帶領中國教徒翻譯聖經)

內地會的創始人英國人戴德生1853年來到中國。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戴德生這句感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名言: “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我若有千條性命,中國應該擁有他們。不,不是為中國,是為基督。我們豈能為祂做太多?我們能為這寶貴救主做再多嗎?”

也許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戴德生是堅決反對鴉片貿易的。

除了這些著名的傳教士,其實還有千千萬萬並不為大眾所知的傳教士。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經曆,很多甚至是驚心動魄的。約翰.衡特立就是其中的一個。

1888年,約翰.衡特立在新婚三周後,就受田納西的衛理公會教堂派遣,義無反顧地和妻子愛麗絲坐船到中國傳教。那時的中國還是女人裹腳、男人留辮子的時代。清朝政府閉關鎖國,以井底之蛙的心態,意淫著中央王國天之嬌子的身份,期望萬國都來朝拜呢。兩次鴉片戰爭把清庭打得滿地找牙。雖然簽了許多個城下之盟,但是心裏還是老大不服,隻想把洋人糊弄過去。老百姓對洋人既恐懼又敵視。在這種形勢下去中國傳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和獻身精神的。衡特立夫婦先到蘇州學了三年漢語(文言文和白話文)。學完漢語他們到南京傳道兩年,後來到天津住了幾年。老約翰在1890年到浙江湖州,在那裏傳道二十多年。當地的基督徒人數從零增加到六千人。其間也在上海居住過一段時間[1]。

傳教士及家屬們乘船旅行。

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對最弱的洋人群體,傳教士和他們的家屬下手了。基督徒稱之為“庚子教難”。清政府想利用義和團來製衡洋人,有時政府自己也加入進去,結果被八國聯軍打下京城,隻得再簽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單是賠款就是當時中國五年的總收入。

據老約翰家族史記載[1]: 在義和團運動期間,一個電報員將慈禧太後“殺洋人”的命令改成“保護洋人",老約翰一家在這寶貴的時間裏逃到上海租界,得以保存生命。電報員後來被處死。

抗日戰爭期間,他們不得不從中國逃回美國避難。這是當地報紙的一篇報道。

從這張報紙上可以看到,中國的教友們還贈送錦旗為他們送行。照片中兩歲的小孩還會說漢語呢。保姆是中國人,而且還有中國小朋友一起玩,說的漢語肯定是地道的(可能帶江浙口音)。

正是從這麵錦旗上找到了老約翰的中文名字:衡特立,而不是筆者猜想的亨得力。原先用傳教士,亨得力,湖州等關鍵字在百度上搜,一無所獲。換成衡特立以後,結果就出來了。老約翰的後代們可能不太清楚他具體在哪裏傳過教。網上搜索後找到:衡特立分別還在1890年在烏鎮,1899年在盛澤,1900年在埭溪,1901在吳興海島,1903在太湖開設了教堂[3]。義和團運動前後,正是他最忙的時候,大有“頂風作案”的意思,勇氣令人敬佩。

十九世紀末,相機在中國估計還是奢侈品,但是在西方已經比較普及了。從老約翰到他的兒子小約翰,留下了很多珍貴的照片。可惜說明不多,有些隻能猜測。

1904年,老約翰在上海光繪樓照的全家福。左一是小約翰(John Hendry Jr.)。

這看上去象雙塔,仔細看是三塔。有朋友去過,指出這是嘉興的運河三塔。照片上的塔是唐朝建的,但是文革時被推倒。現在的是後來重建的。

長城是這樣的。不過不知道是哪一段。

1900年,上海還沒有汽車(三年後才有)。人力車是主要交通工具。

這是外灘

這是南京路,看上去好土哦。

這是當年的跑馬場,據說現在已改成人民公園了。老約翰當年看到八國聯軍北上攻打北平前在此集結。

1930年的上海東長治路,還有點氣派。

 

參考文獻: 

1. Beverly B. Fiske, Hendry.Sedgwick.Sutcliffe.Baldwin: A Family History, 2009. 

2. Lois Sells Hendry, Footsteps, 1985. 

3. 中西並重:監理會在華事業研究 (1848-1939), 作者:馬光霞, 橄欖出版社:2016. 

4. Deke Erh and 86 Shanghai American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1937-1949, ed. Deke Erh, Old China Hand Press, 2011. 

5. 湖州海島教案的曆史還原與重新評價, 作者:張曉宇, 《浙江社會科學》2015年第3期. 

6.“庚子教難”初探, 李誌, (人民網), http://www.peopledaily.com.cn/GB/channel1/10/20000929/255421.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