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要評選全島最有曆史意義的建築,排名第一的當屬這幢紅樓,它是日本和西洋建築藝術合璧的裏程碑之作,更是日本現代化的發源地。
我們在去草津溫泉的途中好奇地駐足富岡,綠樹環繞中一座氣勢宏大的紅磚建築矗立在眼前,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吹雨打已顯老舊,但是猶如風韻猶存的老婦人,眉眼間可以叫人推想當年的美豔。這就是誕生於一百五十年前的富岡製絲廠,一出世便是當年絲綢業的世界之最,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的領先程度。
我們走入建築,看到了寬敞的繅絲車間,長達140米,寬約12米,高約12米,房梁不用柱子支撐,據說是當年日本首創。一排排繅絲機器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依然如鋼鐵巨人般地站立在那裏。工廠是在法國人的指導下建造的,開廠那年從法國引進了300台繅絲機,成功地使日本製絲水平一躍為世界一流,高質量的生絲源源不斷地產出,出口到歐美。
拜此工廠的機械化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日本開始追趕西方工業化腳步,從紡織業開始擴展到造船、機床製造等等行業,直到近代完成了與西方發達國家並駕齊驅的現代化。
略知群馬縣地理環境的人不禁都會問道,當年的明治政府為何把技術含金量如此之高的大工廠開在了富岡?群馬縣至今給人的印象還是個農業縣,一百多年前更是窮鄉僻野。第一次接觸法國人的村民們看到法國人杯裏的紅葡萄酒就認定那是血,誰敢跟飲血茹毛的“外人”一起工作?明治政府不得不屢次出麵辟謠,並且反複講解製絲廠的重要性,直到第一位日方工頭雇傭了他14歲的女兒進廠,才招進了女工們。工廠好不容易於1872年10月4日開工,比預期晚了整整三個月。但事實證明了選址的英明,因為富岡有充足的農桑資源和水資源供應製絲廠的大量需求。製絲廠後來還與周邊的田農家合作,培育良種蠶,推進蠶繭改良運動。
講到蠶,聽說這裏有蠶蟲展覽室,從前喜歡讀的詩句出現在我腦海中,從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到蔣貽恭的“辛勤得繭不盈筐,燈下繅絲恨更長。”。從沒見過蠶寶寶的我欣喜地去參見,很快發現自己是“葉公好龍”,害怕蠕動的蟲子,看了一眼便落荒而逃。
第一次見到蠶寶寶的兒子卻喜笑顏開,興致盎然地觀察爬在桑葉上的蠶寶寶們。
我移步到隔壁,有女工在現場示範手搖繅絲機操作,一條條極細極細的長絲從熱水中的蠶繭抽出,好不奇妙。我為祖先發明的蠶絲技術讚歎不已,相傳黃帝的元妃嫘祖首創種桑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始於中國的絲綢文化讓世界更美麗。
百年紅樓厚重的曆史內涵叫人感慨日本人善於學習、擅長利用他山之石攻玉的美德,他們將中國文明產物蠶絲通過西方工業技術發揚光大,造就了明治維新期間的製絲業奇跡,從而踏上了工業化進程。
我對日人的好學不倦深有體會,當年留學期間課餘收了好些中文學生,從十七歲少年到七旬老人,從車站站長到會社社長,收獲的快樂不僅僅是經濟報酬,還有日人對中國文化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