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靠太陽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詞作者鬱文,全名李鬱文,黑龍江省尚誌市人。20世紀60年代初,在全國學習毛主席著作的高潮中,他以哈爾濱歌劇院編劇的身份深入基層,記錄了工農兵的語言:大海行船靠舵手,我們幹革命的舵手就是毛主席……萬物生長靠陽光,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經過歸納整理,李鬱文寫出歌詞《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魚兒離不開水呀,瓜兒離不開秧,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後來,詞曲作者接受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文藝部副主任王敬之的建議,將歌名改為《大海航行靠舵手》。
1964年3月中旬,沈陽音樂學院院長李劫夫突然接到中國音協通知,請他3月20日到大慶油田體驗生活。李劫夫寫過《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我們走在大路上》等歌曲。雖然他才50歲出頭,但有心髒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學院黨委決定讓秦詠誠陪他去。秦詠誠是遼寧大連人,一向低調,遠不如他創作的《我和我的祖國》《毛主席走遍祖國大地》的名氣大。
秦詠誠接到通知時,正是高燒臥床的第三天,但他還是陪恩師李劫夫來到大慶油田,在鐵人王進喜領導的1205鑽井隊住了三天。大慶黨委宣傳部的同誌拿來一摞歌詞,秦詠誠在李劫夫挑選後,選中了薛柱國的《我為祖國獻石油》。他在招待所食堂的飯桌上,僅用20分鍾就譜完了曲。恰在這時,他的好朋友王雙印為準備第四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尋找歌曲,秦詠誠就把剛出爐的《我為祖國獻石油》給了他。1964年7月17日,王雙印沒有唱《我為祖國獻石油》,而是唱了他作曲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秦詠誠第一次聽,感覺很好聽,經別人提醒,他才發現王雙印譜的前四句與《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前四句驚人相似,不僅每個樂句的落音相同,而且從調式到曲式結構都有很多相同點。就在這次音樂周上,王雙印當麵向秦詠誠道歉,並向李劫夫解釋說,他非常喜歡《我為祖國獻石油》,正好拿到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詞,創作時間緊,腦子全被《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旋律占滿,跳不出去了。
1964年5月,王雙印創作《大海航行靠舵手》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欄目已經播出了《我為祖國獻石油》,同年10月中國唱片公司還灌了唱片。不過從政治影響力來說,《每周一歌》播放的歌曲包括《我為祖國獻石油》,還是比不過《大海航行靠舵手》。1965年2月8日,《大海航行靠舵手》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周一歌》欄目播出,緊接著又經《紅旗》雜誌推薦,很快家喻戶曉。大海航行靠舵手歌詞:
《大海航行靠舵手》
賈世駿
鬱文詞 王雙印曲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了秧
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
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了秧
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
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開秧
革命群眾離不開共 產黨
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開秧
革命群眾離不開共 產黨
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新苫的房
雪白的牆
牆上掛著毛主席的像
億萬農民瞧著你
心中升起紅太陽
我們歡呼
我們歌唱
感謝偉大的毛主席
我們歡呼
我們歌唱
感謝偉大的共 產黨
呀嘛一呼嗨
新苫的房
雪白的牆
牆上掛著毛主席的像
億萬農民瞧著你
心中升起紅太陽
我們歡呼
我們歌唱
感謝偉大的毛主席
我們歡呼
我們歌唱
感謝偉大的共 產黨
呀嘛一呼嗨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由賈世駿演唱的歌曲,創作於1964年。該曲由王雙印譜曲,李鬱文填詞 ,收錄於1970年1月1日發行的專輯《東方紅》中。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歌頌黨的領導思想光輝的革命歌曲。它以親切生動的,非常群眾化的語言和音調,揭示了“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這個真理。這首歌曲表達了革命人民對毛澤東思想的無比熱愛和熱情讚頌。
1964年6月,《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哈爾濱舉行的歡迎朝鮮領導人崔庸健的晚會時被王雙印演唱,後經周恩來總理幫忙修改詞曲,正式推向全國。
20世紀60年代初,全國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 該歌曲的詞作者李鬱文以哈爾濱歌劇院編劇的身份深入基層,記錄了工農兵的語言:大海行船靠舵手,我們幹革命的舵手就是毛主席……萬物生長靠陽光,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經過歸納整理,完成該歌曲的詞作部分。
《大海航行靠能手》創作於1964年,當時,舉國上下正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王雙印被工農兵群眾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情所感動,內心萌發了創作的衝動,便與同在哈爾濱歌劇院工作的詞作者李鬱文合作,譜寫了這首歌頌毛澤東思想的革命歌曲,最初的歌名是《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3]。後來,詞曲作者接受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前身)文藝部副主任王敬之的建議,將歌名改為《大海航行靠舵手》 。
歌曲歌詞
大海航行靠舵手
萬物生長靠太陽
雨露滋潤禾苗壯
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開秧
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
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魚兒離不開水呀
瓜兒離不開秧
革命群眾離不開共產黨
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歌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歌頌毛澤東思想光輝的優秀革命歌曲。它以親切生動的、非常群眾化的語言和音調,揭示了“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這個真理。這是人民群眾在革命實踐中的深切的體會。這首歌曲正表達了革命人民對毛澤東思想的無比熱愛和熱情讚頌。
這首歌曲分為兩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它借喻於“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這些生動而鮮明的形象,來說明“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這個主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四句表達了革命人民由於有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使革命事業永遠勝利前進的歡欣鼓舞的心情。尤其是“幹革命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這一句,曲調的音區雖然比較低,但是更能表達出誠摯的感情——人民由於有了毛澤東思想而產生的幸福感和對毛主席的衷心愛戴。
第二段是從“魚兒離不開水呀,瓜兒離不開秧”開始,它的旋律稍帶跳動,節奏比較緊湊。為了更加突出歌曲的主題思想,這一段歌詞以同樣曲調重唱一遍。最後,旋律不斷上行,形成高潮;所以要以嘹亮的聲音,滿懷激情地歡唱“革命人民離不開共產黨,毛澤東思想是不落的太陽。”隨著情赭的高漲。最後一句有必要放慢速度,在“不落”一詞的“落”字上延長一倍時間,使感情得到盡情的抒發。
《大海航行靠舵手》是一首歌頌毛澤東思想的歌曲,反映了當時中國工農兵群眾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在“文革”時期廣為傳唱。 [15]
1965年初,《大海航行靠舵手》在《紅旗》雜誌發表的《大唱十首革命歌曲》中位居榜首。因其通俗易唱,又契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很快成為文革時期著名的革命歌曲。
1967年11月29日,林彪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次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題詞 “大海航行靠舵手,幹革命靠毛澤東思想”。12月26日,郵電部以此為題材發行 “文8” 郵票,麵值8分,題詞燙金,背襯大紅底色。而題詞並非林彪首創,是源自1964年的流行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
歌曲被篡改:
1989年,《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調,突然又在全國城鄉響起來,大街小巷都在播放著這首曲調,味道全然不對勁,歌詞已麵目全非,把“大海航行靠舵手”改成了“大老爺們愛老婆”歌詞之庸俗低下,不堪入耳;演唱得陰陽怪氣,油腔滑調,讓人無法忍受。王雙印憤然拿起法律武器到北京告狀,他的親密合作者李鬱文也在報刊上發表文章聲援戰友。他的正義行動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廣播電影電視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支持,嬴得首都法律界和新聞界的大力支援,勝訴而歸,全國報刊多有報道。王雙印對此舉說得明明白白:“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在篡改《大海航行靠舵手》這支歌,更是在篡改一個時代的標誌。我所捍衛的不僅僅是個人的著作權,更是在維護曆史的莊嚴與真實 。”
《日本投降》的最後的壓力來自於蘇聯的百萬紅軍和美國的兩顆原子彈。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是日本自殺式飛機轟炸美國軍港引來的。蘇聯的百萬紅軍進入中國東北後,日軍是抵當不住的。而中國人民己抗日了八年,消耗了日本不少的人物和財。最後《日本投降》了。
《日本投降後》蘇聯,美國,中國三個國家來摘勝利果實了。
日本投降後各路神仙都在做什麽?一路神仙蘇聯,拿下了北朝鮮和外蒙加上中國的東北地區及大連的港口。另一路神仙美國,拿下了整個日本和南朝鮮,很快駐軍控製。特別指出的還有731部隊的資料和人才,為美國在日後生化武器方麵作出了巨大貢獻。再一路神仙就是蔣介石國民黨,蔣介石從日軍入侵一路西逃,躲在峨眉山上。尤如八國聯軍入侵時清政府西逃一樣。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從峨眉山上又下山了,摘抗日勝利果實,很快占領中國各個城市,集結軍隊準備消滅共匪。同時忙於接受日本投降後日軍占領的房產財富和留下來的武器。忙得不易樂呼。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告示:日本無條件投降。
而隻有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沒有摘到勝利果實。毛澤東在做什麽呢?在前二天的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毛澤東:《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中首先說:《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應該屬誰?》抗戰勝利的果實應該屬於中國人民。是那個時代的二萬萬中國人民。
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間,在一九四○年、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三年,它發動過三次大規模的反共高潮,每一次都準備發展成為全國範圍的內戰,僅僅由於共產黨的正確政策和全國人民的反對,才沒有實現。
毛澤東又說《時局和方針》:從整個形勢看來,抗日戰爭的階段過去了,新的情況和任務是國內鬥爭。蔣介石說要“建國”,今後就是建什麽國的鬥爭。是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呢,還是建立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將是一場很複雜的鬥爭。目前這個鬥爭表現為蔣介石要篡奪抗戰勝利果實和我們反對他的篡奪的鬥爭。這個時期如果有機會主義的話,那就是不力爭,自願地把人民應得的果實送給蔣介石。
公開的全麵的內戰會不會爆發?這決定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因素。國內的因素主要是我們的力量和覺悟程度。會不會因為國際國內的大勢所趨和人心所向,經過我們的奮鬥,使內戰限製在局部的範圍,或者使全麵內戰拖延時間爆發呢?這種可能性是有的。
蔣介石要放手發動內戰也有許多困難。第一,解放區有一萬萬人民、一百萬軍隊、二百多萬民兵。第二,國民黨統治地區的覺悟的人民是反對內戰的,這對蔣介石是一種牽製。第三,國民黨內部也有一部分人不讚成內戰。目前的形勢和一九二七年的時候是大不相同了。特別是我黨目前的情況和一九二七年時候的情況大不相同。那時候的黨是幼年的黨,沒有清醒的頭腦,沒有武裝鬥爭的經驗,沒有針鋒相對的方針。現在黨的覺悟程度已經大大地提高了。
除了我們的覺悟,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覺悟問題以外,還有一個人民群眾的覺悟問題。當著人民還不覺悟的時候,把革命果實送給人家是完全可能的。這種事在曆史上曾經有過。今天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也已經是大大地提高了。我黨在人民中的威信從來沒有過現在這樣高。但是,在人民中間,主要是在日本占領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中間,還有相當多的人相信蔣介石,存在著對於國民黨和美國的幻想,蔣介石也在努力散布這種幻想。中國人民中有這樣一部分人還不覺悟,就是說明我們的宣傳工作和組織工作還做得很不夠。人民的覺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腦子中的錯誤思想,需要我們做很多切切實實的工作。對於中國人民腦子中的落後的東西,我們要去掃除,就像用掃帚打掃房子一樣。從來沒有不經過打掃而自動去掉的灰塵。我們要在人民群眾中間,廣泛地進行宣傳教育工作,使人民認識到中國的真實情況和動向,對於自己的力量具備信心。
人民靠我們去組織。中國的反動分子,靠我們組織起人民去把他打倒。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這也和掃地一樣,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陝甘寧邊區南麵有條介子河。介子河南是洛川,河北是富縣。河南河北兩個世界。河南是國民黨的,因為我們沒有去,人民沒有組織起來,齷齪的東西多得很。我們有些同誌就是相信政治影響,以為靠著影響就可以解決問題。那是迷信。一九三六年,我們住在保安⒀。離保安四五十裏的地方有個地主豪紳的土圍子。那時候黨中央的所在地就在保安,政治影響可謂大矣,可是那個土圍子裏的反革命就是死不投降。我們在南麵掃、北麵掃,都不行,後來把掃帚搞到裏麵去掃,他才說:“啊喲!我不幹了。”⒁世界上的事情,都是這樣。鍾不敲是不響的。桌子不搬是不走的。蘇聯紅軍不進入東北,日本就不投降。我們的軍隊不去打,敵偽就不繳槍。掃帚到了,政治影響才能充分發生效力。我們的掃帚就是共產黨、八路軍和新四軍。手裏拿著掃帚就要研究掃的辦法,不要躺在床上,以為會來一陣什麽大風,把灰塵統統刮掉。我們馬克思主義者是革命的現實主義者,絕不作空想。中國有句古話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⒂黎明者,天剛亮也。古人告訴我們,在天剛亮的時候,就要起來打掃。這是告訴了我們一項任務。隻有這樣想,這樣做,才有益處,也才有工作做。中國的地麵很大,要靠我們一寸一寸地去掃。
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麽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我們並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對帝國主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是我們的朋友。但是我們強調自力更生,我們能夠依靠自己組織的力量,打敗一切中外反動派。蔣介石同我們相反,他完全是依靠美國帝國主義的幫助,把美國帝國主義作為靠山。獨裁、內戰和賣國三位一體,這一貫是蔣介石方針的基本點。美國帝國主義要幫助蔣介石打內戰,要把中國變成美國的附庸,它的這個方針也是老早定了的。但是,美國帝國主義是外強中幹的。我們要有清醒的頭腦,這裏包括不相信帝國主義的“好話”和不害怕帝國主義的恐嚇。曾經有個美國人向我說:“你們要聽一聽赫爾利的話,派幾個人到國民黨政府裏去做官。”⒃我說:“捆住手腳的官不好做,我們不做。要做,就得放開手放開腳,自由自在地做,這就是在民主的基礎上成立聯合政府。”他說:“不做不好。”我問:“為什麽不好?”他說:“第一,美國人會罵你們;第二,美國人要給蔣介石撐腰。”我說:“你們吃飽了麵包,睡足了覺,要罵人,要撐蔣介石的腰,這是你們美國人的事,我不幹涉。現在我們有的是小米加步槍,你們有的是麵包加大炮。你們愛撐蔣介石的腰就撐,願撐多久就撐多久。不過要記住一條,中國是什麽人的中國?中國絕不是蔣介石的,中國是中國人民的。總有一天你們會撐不下去!”同誌們,這個美國人的話是嚇人的。帝國主義者就會嚇人的那一套,殖民地有許多人也就是怕嚇。他們以為所有殖民地的人都怕嚇,但是不知道中國有這麽一些人是不怕那一套的。我們過去對於美國的扶蔣反共政策作了公開的批評和揭露,這是必要的,今後還要繼續揭穿它。
蘇聯出兵了,紅軍來援助中國人民驅逐侵略者,這是中國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這件事情所發生的影響,是不可估計的。美國和蔣介石的宣傳機關,想拿兩顆原子彈把紅軍的政治影響掃掉。但是掃不掉,沒有那樣容易。原子彈能不能解決戰爭?不能。原子彈不能使日本投降。隻有原子彈而沒有人民的鬥爭,原子彈是空的。假如原子彈能夠解決戰爭,為什麽還要請蘇聯出兵?為什麽投了兩顆原子彈日本還不投降,而蘇聯一出兵日本就投降了呢?我們有些同誌也相信原子彈了不起,這是很錯誤的。這些同誌看問題,還不如一個英國貴族。英國有個勳爵,叫蒙巴頓。他說,認為原子彈能解決戰爭是最大的錯誤⒄。我們這些同誌比蒙巴頓還落後。這些同誌把原子彈看得神乎其神,是受了什麽影響呢?是資產階級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從哪裏來的呢?是從資產階級的學校教育中來的,是從資產階級的報紙、通訊社來的。有兩種世界觀、方法論: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這些同誌把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經常拿在手裏;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方法論,卻經常丟在腦後。我們隊伍中的唯武器論,單純軍事觀點,官僚主義、脫離群眾的作風,個人主義思想,等等,都是資產階級的影響。對於我們隊伍中的這些資產階級的東西,也要像打掃灰塵一樣,常常掃除。
蘇聯的參戰,決定了日本的投降,中國的時局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時期。新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之間有一個過渡階段。過渡階段的鬥爭,就是反對蔣介石篡奪抗戰勝利果實的鬥爭。蔣介石要發動全國規模的內戰,他的方針已經定了,我們對此要有準備。全國性的內戰不論哪一天爆發,我們都要準備好。早一點,明天早上就打吧,我們也在準備著。這是第一條。現在的國際國內形勢,有可能把內戰暫時限製在局部範圍,內戰可能暫時是若幹地方性的戰爭。這是第二條。第一條我們準備著,第二條是早已如此。總而言之,我們要有準備。有了準備,就能恰當地應付各種複雜的局麵。
注 釋:
〔2〕這裏所說的“山”,即峨眉山,實際上是泛指中國西南、西北部的山區。自一九三八年武漢被日軍侵占以後,蔣介石自己和他所指揮的很大一部分部隊就躲在這些山區裏,坐觀解放區軍民在敵後同日本侵略者作艱苦的鬥爭。
〔3〕抗日戰爭以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大多數建立在山區。當時,蔣介石的統治中心是在沿江、沿海的大城市。所以毛澤東說一在“山上”,一在“水邊”。
〔7〕國民黨的聯絡參謀,是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政府派到延安做聯絡工作的人員。“何”,指何應欽。一九四○年十月十九日和十二月八日,蔣介石曾經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何應欽和副參謀總長白崇禧的名義先後發出“皓”“齊”兩電,對堅持敵後抗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大肆誣蔑,強迫命令黃河以南的八路軍、新四軍限期撤至黃河以北。接著,國民黨反動派即製造了襲擊新四軍北移部隊的皖南事變。中國共產黨對此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毛澤東在這裏指何應欽為發動反共高潮的國民黨反動派的代表,實際上就是指蔣介石。
〔8〕國民參政會是一九三八年國民黨政府成立的一個僅屬谘詢性質的機關,對國民黨政府的政策措施沒有任何約束權力。參政員都是由國民黨政府指定的,雖也包含了一些各抗日黨派的代表,但是國民黨員占大多數。國民黨政府不承認各抗日黨派的平等合法地位,也不讓它們的代表以黨派代表的身份參加國民參政會。國民黨政府一九三八年四月頒布的《國民參政會組織條例》第三條中規定:“曾在各重要文化團體或經濟團體服務三年以上,著有信望,或努力國事,信望久著之人員”,得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當時國民黨就是按照這項規定,指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參政員。
〔14〕這裏說的土圍子,是指保安縣西南的旦八寨。該寨有二百餘戶人家,地形極為險要。當地地主豪紳兼民團團總曹俊章率反動武裝百餘人,長期盤據該寨。紅軍多次圍攻未能打下。
〔16〕這裏所說的“美國人”,是指美軍在延安的觀察組組長包瑞德上校。這個觀察組是當時參加對日作戰的美國軍隊在一九四四年取得中國共產黨同意後派往延安的。
這是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的講演。這篇講演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階級分析的方法,深刻地分析了抗日戰爭勝利後的中國政治的基本形勢,並且提出了無產階級的革命策略。正如毛澤東一九四五年四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詞中所指出的,在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以後,中國仍然有成為一個新中國和還是一個老中國的兩種命運,兩個前途。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要從人民手中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要使中國仍舊成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代表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一方麵要盡力爭取和平,反對內戰,另一方麵必須對於蔣介石發動全國規模內戰的反革命計劃有充分的準備,采取正確的方針,這就是說,對於帝國主義和反動派不抱幻想,不怕威嚇,堅決保衛人民的鬥爭果實,努力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中國的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定勝敗的鬥爭,就是從抗日戰爭結束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個曆史時期的內容,這個曆史時期就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或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蔣介石在美國帝國主義的援助下,在抗日戰爭結束以後一再撕毀和平的協議,發動了空前的反革命的大內戰,企圖消滅人民力量。由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中國人民隻經曆了四年的鬥爭,就在全國範圍內取得了戰勝蔣介石、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勝利。
勞命傷財九三閱兵想要彰顯什麽?走資派習近平想要彰顯中國軍隊永遠忠於走資派習近平?還是要彰顯中國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部隊“?走資派習近平閱兵前的十分鍾講話中說的是“黨和人民“,這“黨“是走資派特色黨,這“人民“是“少數人先富起來“的權貴資本家階級。
走資派習近平九三閱兵想要彰顯中國是“世界和平“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人?又或是“反美同盟“的盟主?曆史上的“世界和平“是靠秀武器得來的?曆史上的浸略者是靠秀武器被嚇跑了?佛教的“普渡眾生“以及基督的“神救世人“,中國古代的“大同社會“等喊了幾千年了,這不都類同於“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且眼前世界就在戰爭之中,來中國的26個國家中就有正在戰爭的,何來“世界和平“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帝國主義存在就有戰爭。有私有製存在就有戰爭。
勞命傷財九三閱兵想要彰顯什麽?拿這些窮人家的孩子訓練成機器一樣的動作為了什麽?訓練這些軍人能上戰場嗎?在戰場上以正步走與敵人打仗嗎?抗日戰爭中二萬萬中國人民是用小米加步槍,用遊擊戰地道戰地雷戰的人民戰爭取勝的。化這麽多錢都是中國人民的血汗錢。而九三閱兵和國慶閱兵的意義完全不同,國慶是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而九三閱兵是彰顯武力,口頭上說“和平“?卻又去秀武力嚇唬誰?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是被武力嚇唬跑的嗎?是被真槍實彈打跑的。
走資派習近平上台後先是打破國慶閱兵慣例,在2015年9月3日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名義舉行他上台後的首次閱兵。也是9月3日的第一次閱兵。外界對此有不同分析,但一同指向的是,走資派習近平想要展示自己的軍權。
走資派習近平上任後大規模反腐打貪,頻繁替換軍方高層,“9.3閱兵”是走資派習近平對內彰顯軍權穩固的機會,同時要向日本顯示中國在曆史問題上的看法。
也有分析認為,閱兵是一種轉移視線、激勵民族士氣的手法。
2015年當年閱兵前,中國剛經曆股市崩盤、天津大爆炸事件,閱兵可以將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上。
中國當年邀請了俄羅斯、韓國等30多名外國元首及官員參加儀式,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前總理溫家寶也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
走資派習近平在演說中,稱中國會維護世界和平、永遠不搞擴張,並宣布裁軍30萬。走資派習近平是在展現自己對軍隊和國家的控製。
走資派習近平此後多次閱兵,成為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辟資本主義改革開放以來閱兵次數最多的中國領導人。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走資派習近平到達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閱兵。走資派習近平穿著迷彩服,指示軍人“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黨指向哪裏、就打到哪裏”。2018年4月,走資派習近平又在南海進行海上閱兵。
走資派習近平花在軍隊上的時間比其他任何領導人花的時間都多。雖然走資派特色政府的軍隊在政治上沒太多直接發言權,但走資派習近平知道如果想繼續掌權,最終必須確保軍隊是支持走資派習近平的。
在2019年,中國7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走資派習近平檢閱的口號已從“首長好”變成“主席好”。有分析認為,這是進一步強化走資派習近平作為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的雙重身份。
受閱的武器裝備也展示了中國戰略威懾力的新高度——射程1.4萬公裏、目標可達全球的“東風-41核導彈”首次亮相,還有超音速無人機DR-8等。
盡管該次閱兵沒有邀請任何外國政要出席,但當時有專家認為,中國在向世界投射一個訊息:盡管麵臨香港社運等挑戰,但中國的軍事實力正迅速增長。
2025年九三閱兵,走資派習近平為了這次閱兵式,北京的安保措施已全麵升級。彩排動員了逾4萬人參加,包括士兵、平民和工作人員。
可以期待一場精心編排的表演,包括正步行進的士兵、演奏激昂軍樂的樂隊,以及緊密編隊從空中飛過並噴出彩色煙霧的軍機。將展示中國的一些最新型的武器裝備,這些武器將幫助中國實現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目標。其中包括具備核打擊能力的洲際彈道導彈、新一代坦克,以及大量無人武器係統。中國表示,它需要一支頂尖軍隊來維護和平,並抵禦美國等外部侵略者。
曆史上的外部侵略者是能靠秀武器就能被《嚇》跑嗎?走資派習近平手下有哪個將軍會指揮打仗?有哪支部隊在近十幾年內參加過戰爭?請來的26國的頭,有幾個真心友好?更可怕的是二戰勝利後的1945年中國有戰勝國的待遇嗎?1945年的中國在世界上有話語權嗎?八年抗戰又篡改為十四年何意?一九三一年時的幾個“共匪“在滿州國抗日而不是中國,為何扯上十四年?而用這種紀念有何用意?是為了達到世界和平嗎?能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嗎?
今天的九三閱兵名為紀念實為拉邦結派搞兩大陣營對抗。川普上台己對北約歐盟七國集團五眼聯盟等邦派團體弱化,走資派習近平的這次行為又促使這些邦派團體的複活。而更壞的後果是走資派習近平有這個能力和本事撐起這個如同當年蘇聯領頭的“華約“嗎?而二戰中的敵人日本德國都己和世界上的強大帝國成了同盟,中國為什麽要扯這個刺頭?走資派習近平能當反美盟主嗎?中國內部的親美人士親日人士多得很,中國必將引來災難。而今天的中國走資派特色政府真的強大了嗎?有了先進武器,還要有人去用會用才行。如今花拳繡腿走個正步就能去打仗?台灣都收不回來算啥?
而今天的走資派習近平的政府強大在哪裏?《資本家億萬富翁》強大了。中國目前0.4%的人占有中國70%的財富。全世界公認中國的兩極分化程度超過了幾乎所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國在2015年就已經有億萬富翁596人,超過了美國的537人。
《先富帶後富》的謊言沒有成真理。現如今,如果你膽敢在生活中這麽講,社會必定將你看作傻子。現在的說法是‘資本家靠本事’、‘資本家吃喝玩樂也是花自己的錢’,‘幫你是慈善不幫你是本分,嘴臉完全變了,變了嘴臉之後還要養一批文人為之義正辭嚴地歌功頌德。是啊,資本家憑什麽帶你富裕呢?事實告訴你了,它們壓榨誰去?‘市場經濟講競爭叢林法則’、‘優勝劣汰’。”
《私有製經濟》強大了。現任國務委員王勇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都承認,包括三資企業在內的私有製經濟已占60%以上,公有製隻占30%多。而這個“公有製“也是中央走資派家的私有製。管理的老板拿高薪,工人也是打工人。隻是中央財政托底而己。社會主義集體所有製的工人地位沒有了,按勞分配的法定地位自然也隨之喪失了。
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沒有了,工人階級的隊伍也解散了,所有工人立刻喪失國家主人的地位,其中六千萬工人被走資派強行誘騙忽悠都下崗和被買斷工齡,其餘和數以億計的農民工一道淪為替中外資產階級大小資本家提供剩餘價值的雇傭奴隸。996是福報。勞動法中的八小時工作製,罷工等成為廁紙。
大右派大走資派朱裕基在總理位置上咬牙切齒地口含著“一百口棺材“強行將《國企》被破產或被改製,而破產企業被三瓜兩棗送人了。工人階級隊伍至少80%立刻喪失工作被迫下崗了。改製時接受國企的資本家要象征性地或廉價地交兩個錢,但錢歸工人了嗎? 全民所有製和集體所有製時工人是企業的主人翁之一。破產或改製後,工人是下崗職工之一,或者是新的資本家的利潤工具之一。
多少工人走投無路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有誰可憐?《一百口棺材》夠嗎?大右派大走資派朱裕基自知罪重,隻做了一屆四年就躲起來了。
走資派們還忽悠工人們:《為了國家,我不下崗誰下崗。》,(真想大罵。)走資派們哪裏是為了國家? 哪裏是為了人民? 大右派大走資派朱裕基們是為了走資派、資產階級資平家、洋人資本家!
由於國企私有化後,毛澤東時代的“鞍鋼憲法”中的“兩參一改三結合”、地震的群測群防體製、比較有效的群眾運動式反腐倡廉機製,也被基本背棄了。所以妓女產業化、腐敗普遍化、拐賣撞騙商業化、封資修一體化。而這樣的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給中國帶來的是什麽結果?
帶來的是約2億甚至更多的世世代代的農民工,6000萬各種因受傷害的愛災民,75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6000萬殘疾人(不少是工傷致殘者)。大約有2億的失業大軍,國企虧損嚴重,銀行係統壞帳高達40%。有人說,“改革伴隨著放權,放權到各種當官的手裏。在走資派鄧小平的口號式忽悠蠻幹下:‘改革絕對正義’,‘誰不改革誰下台’、‘要敢闖敢幹敢突破’、‘敢砸三鐵’、‘可以搞私人企業’等無序地鼓噪這種情況下,一則‘改革’讓自家有權,二則‘改革’讓自家可先富、三則‘改革’讓自家人要膽子大。如果你不是豬腦子,會以為先富的機會能給你? 它們自己的親朋好友早搶去了。你還想靠‘誠實勞動’致富嗎? 拉倒吧。有關方麵目前正醞釀免‘民企’(即私企)的原罪。它們自己都知道自己有多少罪,可見當年撈了多少。”
《犯罪的隊伍》強大了。著名法學家鞏獻田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7年之後,被判處刑罰的人數一直在上升,到2012年達115萬人,最近五、六年來,每年都是上百萬人。“中國像一個不斷增壓的火藥桶,不公的財富分配格局持續一天,仇恨的心理便擴散一天。一旦這種畸形的出口型、依附型經使人們失去了生存的可能性,千百萬人頭落地絕對不是笑話。”,“到後來就不是‘國家落後就要挨列強的打’的意思了,而是你工人敢不下崗、農民敢抗稅、住戶敢要求合理費用就有黑社會伺候你。‘不爭論’變成‘不許你抗辯’。此時的‘硬道理’變成‘少數人強迫多數人的硬’,其強硬體現為強拆、治安混亂、群體性事件、官員飛揚跋扈、資本朱門酒肉臭。”
《妓女或賣淫以及拐賣婦女兒童並有意致殘兒童謀利行乞的人數》強大了。改開以來特色中國政府導致全中國成為腐敗最嚴重、社會風氣最敗壞的國家之一。改開以來特色中國的婦女們,重新產生或淪為妓女或賣淫的人數規模居世界第一,比民國和滿清時期的比例更大。
2016年7月15日中青報記者陳傑人調查報告指出,武漢女大學生近10%賣淫。更有創新的是全國盛行的拐賣婦女兒童並有意致殘兒童謀利、假冒偽劣產品盛行。
如2014年10月4日一篇《東莞隻有小姐嗎?觸目驚心的視頻,比色情業嚴重一百倍》和2016年10月19日奚應紅的《中國‘被弄殘’乞丐馬來西亞行乞,惡劣團夥豈能一直打不掉》報道說,幕後團夥,用暴力手段,將偷搶來的兒童手腳致殘成奇形怪狀的樣子,逼迫乞討,這樣更會激起人的同情心,更能夠要到錢,以此來獲得暴利。”
腐敗的最大根源,是用篡奪的權力推行的私有化。政治權力私有化,即將權力私有化使用。經濟製度私有化,即將生產資料以近乎免費的方式奉送給內外資本家。文化導向私有化,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和道德崩潰。這必然孕育出“貪官奸商黑學者”鐵三角腐敗聯盟。可見,中國最大的腐敗,是私有化改革。不否定私有化改革,不是真正能夠反腐。
《耕者有其田》出自近代中國是:孫中山國民黨的《耕者有其田》。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國孫中山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會後,孫中山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孫中山晩年把它作為實現《平均地權》的口號。
然而,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溘然辭世。
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背後有帝國主義撐腰的蔣介石、汪精衛奪取國民黨政府政權,蔣介石國民黨北伐至上海時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對中國共產黨和孫中山國民黨中左派人士及同情支持共產黨的人士實行大屠殺,同時搞“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民黨中二號人物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反共會議”,蔣介石國民黨和汪精衛國民黨叫囂對共產黨人“寧可錯殺千人,不可放過一個”,大批先進革命分子和共產黨員被捕遇難,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孫中山國民黨的《耕者有其田》作為不利於大地主階級的政策隨之被取締。
解放戰爭失敗後,蔣介石國民黨殘部攜大量黃金、珠寶、古董、美元等硬通貨逃往台灣。因為工業化需要,憑借這些資金的支持,蔣介石國民黨在台灣以較為溫和的手段實行了《耕者有其田》政策。
台灣的《耕者有其田》是戰後台灣土地改革最劇烈的變革。戰後土地改革無疑是台灣近代經濟史上最重要的變革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農村中的土地,多半仍集中於少數地主之手,地權分配不均。政府乃於民國38年(1949)開始實施農地改革,過程大致分為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這些階段試圖從減輕佃農負擔、保障佃農權益的“三七五減租“開始,逐步降低地主地租收益,減低地主投資買地的意願,奠定《耕者有其田》的基礎。此後,再實行公地放領政策,終止政府與承租農民的租戶關係,將土地所有權置於農民之手。
中央關切各地方政府的實施情形,下令檢視諸如有無佃農非法轉移土地、或承領耕地卻不自耕等情形,力求貫徹政策。曆經多年努力,政府終令台灣八成以上的農民成為自耕農,獲得土地的農民也因此提高生產意願,使得生產力大增,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部分地主則把政府的補償,用於投資工業生產。伴隨農民收入增加和購買力提升,促進工業產品的國內市場發展,奠定工商業經濟成長的基礎。
《耕者有其田》,是中華民國政府在1950年代時在台灣實施三七五減租之後所推動的一項對農業進行土地再改革的政策,當時的廣告文宣稱其為《耕者有其田》。
在民生主義的提示要點中,解決土地問題的政策目標是減低田租,保障有實際耕種的農民(或稱自耕農)的收入,切實扶植自耕農,使農民有自己的田地。
根據《耕者有其田」》政策,台灣政府實行土地征收和重新分配的措施。大規模的農地從地主手中征收,並分配給農民耕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縮小土地所有權的不平均,讓農民擁有自己的土地,從而提高他們的經濟地位和生活條件。該政策還包括了農地所有權的確認和登記,確保農民合法擁有他們耕作的土地。
《耕者有其田》政策在當時的台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解決了土地分配不均的問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準。同時,這項政策也為台灣的土地改革和農村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後續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47年3月20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從字第一〇〇五〇號訓令」規定,佃農應繳之耕地地租,依正產物1000分之375計算,是為「三七五減租」,但當時各級政府推行不力[來源請求]。
在國共內戰後逃亡台灣的蔣介石國民黨政府,1953年台灣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地區實施的一係列土地改革政策。政策的目的是限製富人資本、解決土地不公和農民貧窮的問題,並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透過政策的調整,扶植台酒、台鹽、台糖、台苯、台火等台灣省營企業。
台灣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實施三七五減租。 1949年4月14日台灣省政府發布行政命令“台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更陸續訂定“台灣省私有耕地租用辦法施行細則”、“台灣省辦理私有耕地租約登記注意事項”、“台灣省推行三七五減租租督導委員會組織規程”及“台灣省各縣市行政總行政總防修組織五分製”。後來為確保推行三七五減租已獲得之初步成果。
1951年實施公地放領,同年6月7日製定公布「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作為法律依據。於1953年實行耕者有其田。
同時1951年至1976年間分九期實施先辦理公地放領,連同1948年試辦部份,共放領138,957公頃,承領農戶286,287戶。政府收得放領公地地價稻穀367,366,416公斤、甘薯1,254,768,525公斤,全數由台灣土地銀行經收後撥作扶植自耕農基金。
1952年11月,行政院會議在陳誠院長指示下通過「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草案」。1953年1月26日,台灣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以總統令公布「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 「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規定,地主可保留水田三甲或旱田六甲,其餘由政府用征收補償方法交佃農承租耕種。地主免征耕地,政府強製征收地主超額之出租耕地,附帶征收地主供佃農使用收益的房舍、曬場、池沼、果樹、竹木等定著物的基地,放領給現耕農民。於1953年12月順利完成,計征收放領耕地139,249公頃,創設自耕農戶194,823戶。放領的地價是耕地正產物(稻穀、甘薯)全年收成總量2倍半,分十年均等攤還。征收方麵,補償地主70%為政府發行的實體土地債券,分十年均等償付,並加給年息4%;30%為公營事業股票(一次給付台灣水泥、台灣紙業、台灣工礦、台灣農林的股票)。實體土地債券分稻穀與甘薯二類,稻穀債券以稻穀償付,甘薯債券依據當年甘薯時價以現金償付。
附帶說一下:蔣介石國民黨在大陸為什麽不搞《耕者有其田》?而到了台灣又搞起了《耕者有其田》?曾經和台灣的一位地主探討過這個問題,台灣的這位地主說,在大陸時,逃亡到台灣來的軍官們都是地主資本家的,而在台灣搞《耕者有其田》是專門針對台灣本地的。所以就可以搞《耕者有其田》了。
但最後也廢止了。1991年5月17日郝柏村內閣函請立法院審議廢止《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第2屆立法院於1993年7月9日通過,於7月30日明令廢止。
而在中國大陸,在解放區時,紅軍在時有《耕者有其田》。紅軍離開了,胡漢山又回來了,田又收回去了,還將分到田的窮人們殺個片甲不留。解放軍又來了,再又分田了。直到新中國成立。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這部法律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過去領導土地改革的曆史經驗,適應新中國成立後的新形勢,成為指導新解放區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據。
政協會議討論《土地改革法》時,各界人士紛紛表態擁護這部法律。曾參加過同盟會的無黨派人士葉恭綽感慨地說:“中山先生所主張的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都沒有辦到……今天得毛主席來辦到,實在是可以告慰中山先生在天之靈的。孫先生說的未成功,現在可由毛主席替他成功了。”《土地改革法》的內容經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做到了家喻戶曉。
新中國成立之前,各解放區就分期分批組織了土地改革。這次為了加強對土地改革的領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央土地改革委員會,從中央和地方抽調大批幹部組織了土改工作隊。從1950年冬季開始,一場曆史上空前規模的土地改革運動,在新解放區有領導、有步驟、分階段地展開了。
江西革命老區的農民分得土地後,向毛澤東主席寫信報告土改的結果,他們說:“我們有了這命根子,一定要勤勞耕種,努力把生產搞好,爭取我們的生活迅速改善。今天我們全鄉群眾熱烈地集合在鬆江山上,慶祝土地還家。會場上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我們盡情地高呼,盡情地歌唱,盡情地歡笑。”
《耕者有其田》土地革命:是中國大陸農民翻身做主人的密碼。《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製度。家國天下,耕者有其田,才是我們幾千年來的文化和製度!
《耕者有其田》是在土地私有製製度下﹐使無地少地農民獲得一定數量土地的一種主張。《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廢除封建性,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製度。
1949年9月29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三條:“有步驟地將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製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製,……”第二十七條:“必須保護農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權……實現耕者有其田。”
1954年9月20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條:“國家依照法律保護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和其他生產資料所有權。”
毛澤東指出,如果能解決土地問題,就獲得戰勝敵人的最基本條件
“耕者有其田”的實現,卻是由毛澤東來完成的。
井岡山首頒《土地法》千年地製一朝破 耕者有其田鑄民心。1928年5月,井岡山根據地開展了土地革命,12月,毛澤東主持製定了《井岡山土地法》。
1931年2月,毛澤東在《給江西省蘇維埃政府的信》中,明確地提出了農民土地所有權問題。要求各級政府發一布告:“說明過去分好了的田(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了的),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的田,這田歸他私有,別人不得侵犯” ,“租借買賣,由他自主,田中出產,除交土地稅於政府外,均歸農民所有。”這個意見在各根據地得到貫徹。
1933年6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員部發表布告,宣布土地歸農民私有。
1947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製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確認人民對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權,規定凡人民分配得到的土地歸各人所有,由政府發給土地所有證,並承認其自由經營、買賣及在特定條件下(如身老孤寡、家無勞力等)可以出租的權利。
1946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土地問題指示》,土改開始了。
1946年,中共決定將減租減息政策改為實現“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
“耕者有其田”是消滅土地剝削,但實行的方法不同於蘇聯的農業集體化政策,是實際上的土地私有製。
但是,“耕者有其田”不是封建的土地私有製 ,而是革命的土地私有製。它徹底消滅了中國兩千多年以來的封建的、剝削性的土地製度,把大量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為新中國成立後的迅速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也贏得了農民階級的支持,大大提高了農民階級的革命積極性,成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實現‘耕者有其田’,是中國民主革命的根本問題,也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的基本任務。在解放戰爭期間和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土地改革,最終使這一任務得以完成。”
“農民是小私有者,由於農業生產自然性的特點和生產力水平的低下,農民要求穩定的土地占有和基本生產資料私有。‘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來農民最高的經濟要求和夢想,也是鼓舞農民投入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動力。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理所當然地要解決農民的土地要求。”
《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並不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創舉,在中國之前與之後,不少其他亞洲國家都有進行過類似的土地改革。尤其是在台灣的土地改革之前就有中國大陸解放區、日本與南韓,之後有越南、印度還有其他國家。不但時間上接近,日本跟南韓的土地改革方式也跟台灣的耕者有其田類似,都是政府做為中介人,將地主的土地強製征收然後轉移給佃農。
戰後美國的土地改革專家雷正祺認為,土地改革是美國對付共產主義擴張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二次大戰之後,中國被中國共產黨執政,美國各界認為共產主義在蘇聯與中國獲得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們土地重分配的主張得到了廣大農村的支持。
為了反製共產主義擴張,美國雷正祺這些反共人士就想到在亞洲各國推動土地改革,以降低當時在亞洲各地盛行的共產主義的吸引力,達到穩定農村的目的。換句話說,除了軍事部署之外,土地改革也是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武器,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洲際飛彈。
他們的主張得到當時托管日本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的支持,在日本先行推動了改革,將當時高度集中在地主手裏的土地分給佃農。
當然,跟共產黨搞的集體化不同,“美國式的土地改革“雖然將大量的土地重新分配,卻沒有改變私有產權製度。
不過,在戰後亞洲各國推動土地改革的成效上,應該隻有日、韓、台三個國家得到比較成功的結果,其他如中國走資派執政後的中國大陸、越南、印度、菲律賓的改革則成效不彰。
土地改革難以成功,主要是因為政府和地主通常是利益共同體,政府想要爭取地主的支持都來不及了,怎麽會去革地主的命呢?土地改革得以在日本跟韓國成功推行,是因為戰後這兩個國家都被美國托管 ,所以即使日韓政府百般不願意,美國也得以貫徹改革。
台灣則是因為戰後接收的國民黨政府不但跟台灣的地主沒有利益關係,反而認為地主階層是政權的潛在威脅。因此,台灣雖然沒有被美國托管,但基本上跟美國的利益方向一致。雷正祺當時就是台灣「中國農村複興聯合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之一,對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推動有重大影響力。
美國的目的達到了嗎?所以,美國政府是否透過土地改革使得當地政府得到農民的支持,贏得了政權穩定,最後達到了圍堵共產主義的目標?
從戰後日、韓、台三個國家政權長期的穩定狀態來看,也許土地改革真的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不過戰後各國百廢待舉,同時有千百種政策開始推動。想要估計土地改革單獨的效果(邊際效果),就必須控製住其他政策的影響。無疑,這對經濟學家來講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