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資派特色黨己經完成兩岸統一

(2025-09-20 07:29:24) 下一個

走資派特色黨己經完成兩岸統一

走資派特色黨己經完成兩岸統一?從國土上講,走資派特色黨並沒有完成兩岸統一。但從社會製度上講,應該說走資派特色黨己經完成兩岸統一。這要從走資派鄧小平篡權複群資本主義的改革開放說起,當初走資派鄧小平有一個特殊稱號:改革開放總設計師。設計師是什麽意思都懂,這個《改革開放》是經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精心設計什麽呢?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台灣地區一直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

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的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08頁)

這就是經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

走資派鄧小平又說:“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製度,我們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人均四千美元,因為我們是個人口大國,如果那時十五億人口,人均達到四千美元,就表明社會主義優於資本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5頁)

走資派鄧小平又說:“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隻能靠社會主義,不能搞資本主義。“(《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229頁)

走資派鄧小平又說:“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64頁)

走資派鄧小平又說:“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製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374頁)

這是走資派鄧小平公開發表的文章中的最後一篇:南巡講話。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地主和資本家。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後有了地主和資本家。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地主和資本家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貪官汙吏,沒有了土豪劣紳。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不管黑白貓隻要抓老鼠就是好“後就有了有了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賭博。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摸石頭過河“後有了賭博。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賭博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娼妓。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有了娼妓。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娼妓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小三小四小老婆。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有了小三小四小老婆。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小三小四小老婆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叫化子流浪者。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有了叫化子流浪者。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叫化子流浪者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嚴重的兩極分化。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摸石頭過河“後有了嚴重的兩極分化。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嚴重的兩極分化的。

走資派鄧小平說:“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新的資產階級。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有了新的資產階級。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新的資產階級的。

走資派鄧小平說:“如果產生了什麽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四舊風氣。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恢複了四舊風氣。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四舊風氣的。

走資派鄧小平說:“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麽意義?會在另一方麵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汙、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54頁)

現在中國大陸:貪汙,盜竊,賄賂橫行。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黑社會買賣婦女兒童的。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有了黑社會買賣婦女兒童的。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了黑社會買賣婦女兒童的。

新中國毛澤東時代沒有了造假製假貪汙盜竊賄賂橫行。走資派鄧小平精心設計的改革開放後恢複了造假製假貪汙盜竊賄賂橫行。而台灣地區一直是有造假製假貪汙盜竊賄賂橫行的。

1940年2月1日,毛澤東在延安群眾大會上有個講話。在這個講話中他自豪地說:“延安有十個沒有。這裏一沒有貪官汙吏,二沒有土豪劣紳,三沒有賭博,四沒有娼妓,五沒有小老婆,六沒有叫化子,七沒有結黨營私之徒,八沒有萎靡不振之氣,九沒有人在吃摩擦飯,十沒有人在發國難財。”一句話:延安是幹淨的。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沒有做李自成,而是用“兩個務必”讓全黨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迅速將舊中國遺留下來的汙泥濁水蕩滌幹淨,將延安的“十個沒有”擴展到全中國,形成了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個由大多數人當家作主的嶄新國度。

中國人民的凝聚力空前增強,中國人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中國人的創造力空前提高。西方國家的封鎖讓中國人民更加團結。帝國主義的軍事幹涉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人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經過二十七年的艱苦奮鬥,到毛主席去世的時候,中國已經成為美、蘇、中三級中的一級。不容易啊,舊中國“東亞病夫”搖搖晃晃的站起來了。在毛澤東時代的文革時己成為中美蘇三大角的一角。這業績輝煌啊!  成為占世界一級的一個強大的國家!這是毛澤東留給中國人民的遺產,後世應該感到很幸運。走資派鄧小平接到的是一個強國,走資派鄧小平繼承的是一份強國的家業。新中國之前的中國人被稱作“東亞病夫”,“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毛澤東的“十個沒有”是對幾千年來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曆史進行了徹底的顛覆。毛澤東的“十個沒有”讓中國成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民幸福指數很高的國家。毛澤東的“十個沒有”讓西方世界感受到了中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分量。毛澤東的“十個沒有”讓中國周總理可以自豪地向世界宣布:新中國一無內債二無外債,到二十世紀末我們將實現四個現代化。毛澤東的“十個沒有”現在想起來仍然讓人感到提神、給力、驕傲自豪,因為這“十個沒有”每一個都散發著正能量。

毛澤東給中國人民留下的“十個沒有”的共和國,為中國人民後來的所謂的走資派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高尚的精神財富。那可不是後來那些個走資派鄧小平們的忘恩負義之鼠輩所說的到了經濟崩潰的邊緣。這走資派鄧小平真沒良心啊這話說的。走資派鄧小平接手的國家是擁有“兩彈一星”的國家,又是中、美、蘇三大角中的一角,是中國的朋友遍天下的國家。走資派鄧小平說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一個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就好像家裏窮的都吃不上飯了誰跟中國交朋友?

毛澤東時代是“公有製”或叫“公有製為主體”。那時候的理念是:“為人民服務”;那現在呢? 當“公有”變為“私有”是“為人民幣服務”嗎?這“為人民服務”就是為多數人服務,“為人民幣服務”就是為少數人服務。這一字之差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和其他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本質區別。同時也表明了“真共產黨”和“假共產黨”的區別。別看著走資派們打著共產黨的旗號,走資派們在撈錢,走資派們就是假共產黨。

更有欺騙性的比如走資派鄧小平的兒子女兒女婿,以及自己的親戚在改革開放中借公濟私等貪汙又撈多少多少錢?走資派鄧小平還是共產黨員嗎?走資派鄧小平不給中國共產黨丟臉嗎。因此,“為人民服務”和“為人民幣服務”這一字之差是檢驗共產黨和其他一切剝削階級政黨的試金石。更是檢驗“假共產黨”和“真共產黨”的試金石。注意這兩句話。不要看走資派們打什麽旗號,關鍵看走資派們怎麽做。因此,中國傳統思想有一條特經典:“聽其言,觀其行。”不看走資派們怎麽說的,要看走資派們怎麽做的。那廣告不也說了麽:不看廣告要看實際療效。

所以說,走資派特色黨己經完成兩岸統一。如今的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同樣是走資本主義道路。

走資派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如同當年蔣介石國民黨的《四一二大屠殺》。前者背叛了毛澤東。後者背叛了孫中山。而如今走資派特色黨和台灣國民黨都繼承了蔣介石國民黨的宗旨,都是代表地主資產階級利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集國恨家仇的張學良怎能不抗日








1928年6月,日本關東軍在沈陽附近的皇姑屯炸死了奉係軍閥首領張作霖。原想趁張作霖剛死、東北群龍無首之機奪取東北。但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化裝成士兵由華北迅速返回沈陽,接管了政權。使日本關東軍的陰謀破產。

1928年底,集國恨家仇於一身的張學良毅然宣布東北易幟,服從以蔣介石為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以此為標誌,蔣介石實現了對全中國名義上的統一。而張學良服從以蔣介石為領導的南京國民政府的目的是為報殺父之仇,同時駐紮在東北就是為了保衛東北這塊土地不被小日本入侵占領,集國恨家仇的張學良怎能不抗日?

1930年,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展開中原大戰。蔣介石兵精糧足,馮玉祥軍風彪悍,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張學良先是坐山觀虎鬥,後來明確支持蔣介石,率軍入關,占領華北,抄了馮玉祥的後路。馮閻兩軍潰敗後,蔣介石把河北、察哈爾、北平、天津等地給了張學良,張學良還收編了馮玉祥手下大將宋哲元的部隊,給了這支部隊一個29軍的番號。

在“9.18事變”之時,張學良的東北軍在華北地區駐紮11萬人,在東北地區駐兵20萬人。如果再加上象29軍這樣的收編部隊,人數就更多了。

當時的東北軍經過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兩代經營,坐鎮中國北方六省兩市,在全國各路諸侯部隊中,是僅次於蔣介石軍隊的人數最為眾多,裝備最為精良的軍隊。不僅有陸軍,還有空軍和海軍。陸軍中還有裝甲部隊。

在”9.18事變”爆發後,蔣介石命令張學良撤軍東北不抵抗逃跑後,被日軍僅在沈陽地區繳獲的張學良的東北軍武器裝備就有步槍九萬五千餘支,機槍二千五百挺,大炮六百五十門,各式迫擊炮二千三百門,飛機二百六十架等。可見張學良東北軍的家底有多厚!

正是由於張學良有這樣的家底以及他對蔣介石的支持,年紀輕輕,便當上了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總司令,以及剿共付司令,蔣為正司令。

而在”9.18事變”爆發時,日本關東軍有多少兵力?

簡單介召一下有關日本的《關東州和關東軍》:1898年,沙俄強迫清政府將旅順口、大連灣租借給俄國,並將此地取名為關東州。1905年日俄戰爭後,根據日俄兩國簽訂的《樸茨茅斯條約》,俄國將關東州及長春至旅順口的鐵路(後改名為南滿鐵路)以及相應的一切特權轉交給了日本。日本隨後便成立了相應的殖民機構,並派軍隊駐守,這支軍隊就叫關東軍。

所以,簡單地說,“9.18事變”之前,關東州,即旅順口、大連灣一帶3200多平方公裏土地,南滿鐵路及鐵路兩側數公裏之內的區域,是日本的租界地。關東軍就是駐紮在關東州及南滿鐵路的日軍部隊。關東軍司令部設在旅順。

在“9.18事變”之時,日本的關東軍部隊有一個師團(第2師團的兩個旅團)和六個鐵道守備大隊,共1.04萬人。另外,其他可動員的軍事力量還有僑民中的在鄉軍人(退伍軍人)1萬人,警察3000人。總共2.34萬人。日本總共有2.34萬人。

【日本總共有2.34萬人。】

【張學良的東北軍有30多萬人。】

在“9.18事變”之時,兵力對比:

日本方:當時在奉天的日本關東軍隻有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和第2師團的第29聯隊共幾千人。

中國方: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第7旅(旅長王以哲)1萬餘人,裝備精良,是東北軍的模範旅。

經過:當918夜晚日軍獨立守備第2大隊500餘人向北大營進攻時,留在軍營的旅參謀長趙鎮藩向在奉天主持東北軍政事務的東北軍參謀長榮臻請示對策時,接到的竟是“不準開槍,挺著死!”的命令。於是,1萬餘人駐守的北大營竟聽憑500日軍攻擊,不敢做任何有效抵抗。

23時46分,奉天關東軍以土肥原的名義(土肥原當時不在奉天)給旅順關東軍司令部發出第一份電報,謊稱中國軍隊在沈陽北大營西側破壞南滿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日中兩軍在衝突中。接到電報後,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經與參謀長三宅光治、參謀石原莞爾等人商議後決定,迅速將主力集中到沈陽,先發製人,“懲罰”中國軍隊,占領東北各地。同時,還向駐朝鮮日軍求援。最後,本莊繁將他的命令及戰況正式報告給日本軍部。為了便於指揮,19日淩晨3時30分,本莊繁率領關東軍司令部火速趕往沈陽。

9月19日晨4時許,日軍獨立守備隊第5大隊由鐵嶺到達北大營加入戰鬥。5時半,東北軍第7旅退到沈陽東山嘴子,日軍占領北大營。戰鬥中東北軍傷亡300餘人,日軍傷亡24人。

9月19日上午8時,得到增援的日軍幾乎未受到抵抗便將沈陽全城占領。所有駐省城的中國軍警均被繳械。東北軍撤向錦州。全國最大的沈陽兵工廠和製炮廠連同9.5萬餘支步槍,2500挺機關槍,650餘門大炮,2300餘門迫擊炮,東北航空處的260餘架飛機,以及大批彈藥、器械、物資等,全部落入日軍之手。唯一的金庫所存現金7000萬元,亦被洗劫一空。據統計,僅9月18日一夜之間,沈陽損失即達18億元之多。

在“9.18事變”當夜,是誰下令“不抵抗”?

“9.18事變”爆發的當夜(即9月18日22點20分到19日淩晨),在奉天的東北軍代司令、參謀長榮臻是通過電話直接向在北平的張學良報告情況、請求指示的,當時張學良外出,榮臻沒與張學良聯絡上,因而隻能按照蔣介石8月16日“銑電”的指示,命令東北軍“不抵抗”。所以,9.18當夜最早下令“不抵抗”的是榮臻。

榮臻為什麽下令“不抵抗”?其依據還是蔣介石在8月16日和9月12日兩次做出的“不抵抗”的指示。所以,“不抵抗”的罪魁禍首還是蔣介石。

在“9.18事變”之後的9月19日,奉天事變情況被報告到南京,留守南京的國民黨大員們慌作一團,急電給在江西“剿共總司令”的蔣介石回寧主持一切。9月21日,蔣介石從“剿共”前方回到南京。麵對日寇赤裸裸的侵略行徑,依然采取不抵抗政策。《依然采取不抵抗政策》!

國民黨中央常委會除了決定9月18日為中國國恥日,23日全國下半旗哀悼奉天陷落外,沒有采取任何軍事措施去抵抗日軍的侵略、收複失地。《沒有采取任何軍事措施去抵抗日軍的侵略、收複失地。》

從9月19日到25日,日軍繼續侵占遼寧、吉林各地時,蔣介石、張學良仍然沒有組織任何抵抗、反擊,而且居然連表麵文章、文字遊戲都不肯做一下。《仍然沒有組織任何抵抗、反擊,而且居然連表麵文章、文字遊戲都不肯做一下。》

基本事實是:在9月19日奉天陷落之後,日本關東軍侵占東北的意圖已大白於天下。蔣介石作為國家領導人,守土有責,天經地義要組織抵抗。抵抗後戰敗撤退,與不抵抗白丟國土,對於一個國家政權、軍隊和領導人來講,絕對是兩個不同概念。

如果蔣介石下令抵抗而張學良沒有執行,那是張學良不抵抗。但是,從9月19日到25日,蔣介石給張學良下過堅決抵抗、不許後退、反攻收複失地的命令嗎?沒有!蔣介石給張學良下過酌情抵抗、相機行事的命令嗎?也沒有!

那麽,蔣介石下過什麽命令呢?9月23日,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告全國同胞書》中是這樣聲明的:“政府現時既以此次案件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已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誥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然為維持吾國家之獨立,政府已有最後之決心,為自衛之準備,決不辜負國民之期望。”

既然已經“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軍避免衝突”,那麽,東北軍還怎麽抵抗?如抵抗就得有衝突。蔣介石給東北軍下了一個“對日軍避免衝突”的“嚴格”命令,然後又說我沒命令他們“不抵抗”,這不是胡說八道是什麽?

對於日軍武力侵占中國東北,蔣介石政府的解決方法是“既以此次案件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

在“9.18事變”之前,蔣介石的“不抵抗”隻是內部指示,但在“9.18事變”爆發後,“不抵抗”竟然成了國民黨蔣介石公開的國策,盡管換了個名詞叫“避免衝突”!日本打到中國家裏來了,中國頭說“避免衝突”?

到1931年9月25日,日軍攻占了遼寧、吉林兩省的三十座城市,並完全控製了十二條鐵路。基本完成了對遼寧、吉林兩省的控製。這樣的戰果連關東軍自己都難以相信。但這時,兩個難題擺在了關東軍麵前:

其一.在遼寧的東北軍大都撤到了沈陽以南的軍事重鎮錦州,聚集在錦州的東北軍達十幾萬之眾,繼續進攻錦州,關東軍兵力不足。

其二.吉林以北的黑龍江省是蘇聯的勢力範圍,貿然進攻黑龍江,怕導致蘇聯出兵。

所以,關東軍就此暫時停止了進一步進攻,一方麵鞏固取得的戰果,同時對東北軍政官員開始招降納叛。

日本對對張學良的東北軍中的官員開始招降納叛,結果就產生了大量的《日偽軍》。日本關東軍和《日偽軍》成了聯合軍。1932年3月1日,日本關東軍扶植的傀儡、清廢帝溥儀出任"執政"的偽滿洲國發表"誕生"通電。至此,東三省淪為日本殖民地。“9.18事變”以關東軍在軍事、政治方麵的雙勝利而告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