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共產黨小紅軍小八路與加沙男孩

(2025-07-08 09:50:01) 下一個

共產黨小紅軍小八路與加沙男孩

 

 

加沙男孩抓起一把沙子塞進嘴裏,加沙男孩哭喊著:難道隻能吃沙子活著嗎?與父親步行八小時領到的麵粉被搶走。這樣的可憐人不斷地哭喊著會有麵包嗎?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革命戰爭年代的艱苦歲月裏,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隊伍裏就有不少是小紅軍、小八路,或是小遊擊隊員。雖然年齡小,卻和大人一樣,頑強拚搏,流血犧牲,以不屈不撓、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些小紅軍、小八路,或是小遊擊隊員的身上閃爍著崇高和美好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的光華。前題是要有毛澤東式的領袖人物,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組識,和人民自己的子弟兵人民解放軍。

例如:“小兵張嘎”,本名韓誌誠,生於 1928年 6月,河北省趙縣大馬村人。他十三四歲時,就當上了小偵察員,而且屢建奇功,在鄰近幾個縣聲名遠揚,是帶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是縣大隊多了一位小偵察員。一次,縣大隊派“瞪眼虎”和另外兩個小偵察員去大呂村送信。走到半路上,身後傳來陣陣自行車的聲響,和“瞪眼虎”一起的小偵查員喊道:“幹什麽的?”“你們是幹什麽的?”那人接腔。“我們是送信的。”小偵查員失口道。話音未落,騎自行車的就到了他們跟前,是個偽軍!那人拉了一把槍栓,黑洞洞的槍口逼住了他們:“給誰送信,是小八路吧?跟我走!”偽軍覺得是幾個孩子,掉以輕心了,也沒有搜身。他肩背槍、手推車押著三個小偵查員往炮樓方向走。“瞪眼虎”假裝提鞋,落在後麵,掏出了藏在身上的手槍,“啪”地一槍結果了偽軍的性命。三個小家夥,七手八腳摘下長槍,推起倒地的自行車,一溜煙返回了營地。

王璞:站崗放哨查路條,送信帶路樣樣行

王璞,也作王樸( 1929— 1943),河北省完縣(今順平縣)野場村人。 11歲時被推選為村兒童團團長,帶領本村兒童進行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等多種活動。 1943年 5月,麵對窮凶極惡的日本鬼子,他始終不肯透露八路軍槍支、彈藥等物資的隱藏地點,最終被侵略者殘忍槍殺,年僅 14歲。“七七事變”後,戰爭的火焰很快燒到了王璞的家鄉。日寇燒殺搶掠的凶殘行為,讓王璞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他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 11歲時被推選為村兒童團團長。當得知八路軍是打日本鬼子的,年幼的王璞夢想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王璞整天帶著一幫兒童團員,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屬活動。他還在抗日小學的牆上貼上了一張《抗日公約》:我們是抗日兒童團員,誓同日本帝國主義鬥爭到底,堅決做到: 1、不上鬼子學,不念鬼子書; 2、不吃鬼子糖,不上鬼子當; 3、不向鬼子說實話,不給鬼子帶路; 4、不暴露八路軍,不說出村幹部。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王璞不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製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王二小:一邊放羊一邊為八路軍站崗放哨、傳遞情報

抗日英雄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這裏是八路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日本鬼子經常來此“掃蕩”。二小是兒童團團員,總是一邊在山坡放羊,一邊為八路軍站崗放哨、傳遞情報。 1942年 10月 25日(農曆九月十六)早晨,鬼子又來“掃蕩”,在山口迷失了方向,逼著二小給他們帶路。為了掩護轉移到山溝裏的後方機關和幾千名老鄉,二小假裝順從地走在前邊,把鬼子帶到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裏。四麵八方槍聲一響。敵人才知道上當了。慘無人道的鬼子砍掉了二小右手的手指,用刺刀挑向他的胸口,把他摔在大石頭上。八路軍戰士衝下山嶺,全殲了這股鬼子。王二小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當時他隻有 13歲。

劉胡蘭:發動群眾鬥地主、送公糧、做軍鞋

劉胡蘭, 1932年出生在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人民開展救亡運動,文水縣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從此,劉胡蘭開始逐步接觸革命道理。

劉胡蘭積極參加村裏的抗日兒童團,和小夥伴一起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閻錫山部隊占領了文水縣城,解放區軍民被迫拿起武器,保衛勝利果實。 1945年 11月,劉胡蘭參加縣黨組織舉辦的婦女訓練班, 40多天的學習,使她懂得了許多革命道理,階級覺悟有了進一步提高。回村後,她擔任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與黨員一起發動群眾鬥地主、送公糧、做軍鞋,還動員青年報名參軍。劉胡蘭在鬥爭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鍛煉成長,於 1946年 6月被批準為中共候補黨員。這一年,她才 14歲。 1947年 1月 12日,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在敵人威脅麵前,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沒有辦法,將同時被捕的 6位革命群眾當場鍘死。但她毫不畏懼,從容地躺在鍘刀下。她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

“小蘿卜頭”宋振中:獄中幫助大人進行秘密工作

小蘿卜頭名叫宋振中,一歲時和媽媽一起被國民黨抓進白公館監獄。由於終年住在陰暗、潮濕的牢房,吃著發黴的飯菜,他長到八九歲時,個頭隻有四五歲那麽高,成了一個大腦袋細身子的孩子,被難友們稱為“小蘿卜頭”。小蘿卜頭六歲時,由同監獄的政治犯黃顯聲教他念書,學習語文、算術、俄文和圖畫。小蘿卜頭學習非常刻苦,每門功課都學得很好。他九歲生日那天,黃顯聲送他一支鉛筆,這禮物太珍貴了,他很少用,每天都在牢房地上用小石頭寫呀畫呀。他還經常幫大人做秘密工作。淮海戰役勝利的消息傳到監獄後,就是他在男牢、女牢間傳遞的。特務在旁邊時,他就和黃顯聲說俄文,特務聽不懂,隻好幹瞪眼。

1949年 9月 6日,凶殘的敵人用刺刀殺害了小蘿卜頭的父母。小蘿卜頭憤怒地喊著:“我沒有罪,我要出去!”喪盡天良的劊子手扼住他的喉嚨,用帶血的屠刀刺進他的胸口……小蘿卜頭犧牲時隻有 9歲,他是我國最小的烈士。

通訊員 張玉成,12歲的“小八路”。1938年10月,八路軍115師的一支宣傳隊,來到了郝傑家鄉山西屯留縣王公莊宣傳抗日。白天他們幫村民打掃院落,劈柴擔水,下地幹活;晚上教大家唱抗日歌曲。

郝傑至今清楚記得,宣傳隊員教會了大家唱《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首歌曲對大家的鼓舞最大,影響最深。

宣傳隊離開的那天晚上,郝傑發現有七八個小夥伴在村裏大楊樹下神秘地商量什麽事情。郝傑問他們:“你們在商量什麽?”小夥伴告訴他,他們在商量怎麽參加八路軍。郝傑高興極了,連忙說:“我也要參加!”小夥伴們約定:第二天雞叫3遍時,大家到村東頭集合,一起去找八路軍。

第二天,郝傑準時來到村東頭。然而,到那兒一看,隻來了王安文、郝雙友兩人。王安文說:“他們可能不來了,我們3個人趕緊走吧!”於是,3人向著八路軍宣傳隊離開的方向追去。一天奔波,直到下午5時多,才在一個叫尚村的地方找到了八路軍115師685團。

見到3位少年,一名幹部模樣的人問他們:“小鬼,你們來這裏幹什麽?”王安文年齡最大,膽子也大,搶著答道:“我們是來當兵的!”幹部又問:“你們這麽小能吃得了苦嗎?”3人異口同聲地說:“能!”

幹部見3人當兵心切,就將他們安排在連隊的小兵班。

從軍第一仗。1938年11月,郝傑所在的部隊行軍21天後到達河南和山東的交界處。

部隊在一個沒有土圍子的村子住了下來。晚上連隊點名時,突然遠處傳來一陣密集的槍響。

午夜時分,部隊起床繼續行軍。走了兩個多小時,營長集合部隊進行戰鬥動員。營長說:“這裏有一個敵人的據點,有100多名鬼子,無惡不作,上級命令我們把這些敵人消滅掉!”

天快亮時,部隊向敵人發起了猛攻。郝傑所在的8連擔任主攻任務。

次日上午,部隊正準備向縱深發起進攻時,突然接到偵察員報告:有10多輛汽車裝載全副武裝的日軍正瘋狂撲來。上級命令郝傑所在的三營立即撤退。

小兵班共有12名戰士,正、副班長都是紅軍老戰士。在這次戰鬥中,兩名紅軍老戰士帶領小兵班的戰士發揚不怕死的精神,個個表現得十分勇敢,取得了殲敵10多人的驕人戰績,受到了營首長的高度讚揚。

這是郝傑參加的第一次戰鬥。

生死大突圍。1939年春,685團在河南境內打了一個大勝仗。戰鬥結束後,團首長彭明治決定轉移整訓,命令郝傑所在的三營八連留守原地,擔任掩護轉移任務。

期間,八連在鄭州與洛陽之間的溫縣等敵占區開展遊擊戰,多次襲擊公路沿線的鬼子,打死打傷敵人30餘人。英勇的八連像一把刺入敵人的尖刀,弄得敵人坐臥不安。日軍組織100多人向八連發起攻擊。由於敵兵實力強大,陳連長命令八連官兵撤出陣地。

郝傑所在排周排長按照連長命令,帶領小兵班撤至第二道防線。鬼子集中一個中隊的兵力,向小兵班瘋狂反撲。戰鬥中,包括周排長在內的小兵班12名同誌陣亡了7名。幸存的郝傑和他的4名少年戰友,仍然堅持戰鬥,並打死打傷敵軍多名。小兵班出色完成了上級交給的掩護轉移的光榮任務。這次突圍戰讓郝傑經曆了一場生與死的考驗,也是這一戰,讓13歲的郝傑仿佛一下成為了一名英勇善戰的少年“老戰士”。

1941年,郝傑所在部隊編入新四軍第7旅,成為一名新四軍戰士,跟隨部隊在江蘇打擊日軍。解放後,郝傑從部隊轉業南下到湖南永州從事地方工作,先後在公安、企業當過領導,1991年從永州市委組織部光榮離休。離休之後,郝老發揮餘熱,一直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至今,被譽為瀟湘河畔“育花人”。

在毛澤東的一生中,攝影師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了他無數的精彩瞬間。這些照片背後的故事,或意義非凡,或感人有趣。其中有一張《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的照片更是令人過目不忘,因為定格在鏡頭中的是毛澤東平易近人、與八路軍小戰士親密無間的動人形象。

這張《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的照片拍攝於1939年4月24日上午。這一天,毛澤東乘車到位於延安南門外的抗大校部。上午8點左右,當毛澤東乘坐的汽車快到抗大校部門前時,有兩個小八路興衝衝地從南河邊沙灘上跑過來,想看看毛澤東。車子停下來,毛澤東從車上走了下來,望著兩個呆呆看著他的小鬼,微笑著停下腳步,俯下高大的身軀,和藹地問道:“小同誌,你們多大了?”個子稍矮的小八路搶答:“我十四、他十五。”毛澤東又問:“你們這麽小,為什麽參加革命啊?”兩個小八路同聲回答:“為了打日本,解放全中國!”聽著兩個小八路的豪言壯語,毛澤東笑了。毛澤東點了點頭,左右端詳了他們一下,又問:“你們跑來看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知道,您是毛主席!”兩位小八路異口同聲地答道。毛澤東說:“不對!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澤東。”接著,他問:“你們讀過書沒有?”兩個小八路搖搖頭。毛主席伸出左手,用右手的食指做筆,在左手的掌心裏一筆一畫地把“毛澤東”幾個字寫了一遍,耐心地邊寫邊教兩個小八路“毛”字怎麽寫,“澤”字怎麽寫,“東”字怎麽寫,並問:“記住了嗎?”兩位小八路回答:“記住了。”毛澤東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要好好學習,以後工作有的是你們做的。”就在毛澤東在手心比畫教字的瞬間,石少華輕輕摁動了相機快門,攝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這一領袖與一高一矮兩個小戰士親如一家的感人場麵,被永遠定格。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