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2024 (783)
當加沙醫院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醫院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婦女兒童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難民營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的記者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的聯合國工作人員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的紅十字員工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的居民樓民宅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加沙的某人定點被狂轟亂炸之後......
當伊郎的核科學家軍中頭頭被定點狂轟亂炸之後......
一切的偽裝都剝掉了
反之,
炸醫院,同樣的理由。
炸科學研究所,同樣的理由。
炸居民大樓,同樣的理由。
..........
後人學樣,無止境。
聯合國何用?
國際法則在哪裏?
資本主義社會進入一個混亂的無底洞。
《君無戲言》中的《君》在這裏特指古代帝皇。古代帝皇作為權力的象征必須保持自己的威信,就連說話也要注意分寸,不能隨便亂說,說出的話就一定要做到。中國封建皇朝中的《天子》沒有玩笑話,說出來的話都會被史官記載下來,然後行之於禮,見之於樂,一言九鼎。《君無戲言》一直以來是約束君主行為與顯示君主權威的重要方法,《君無戲言》非單純的約束詞,它是有著血的教訓的。曆史上言必信的君主很多,說話不算數的君主亦有很多,《君無戲言》能夠贏來他人的忠誠捍衛,君若戲言也會釀成禍亂。《賢德之人》往往被這種《奸佞之人》所害。《奸佞之人》的言行多《詭譎狡詐》《滿嘴謊言》,說話不作數的。
雖然我們沒有經曆過《封建望》的《君無戲言》的親身體會,但從幾千年的曆史的記錄中得知有封建皇君無戲言的記載。
然而,人類到了資本主義的時代,人們親身體會到《資本王》的《滿嘴謊言》的故事。
例如:美國懂王,也稱獨裁者,是大資本家,又是大商人的《滿嘴謊言》。這裏不多說了,因為,現在,過去都是《滿嘴謊言》,將來還會不斷發生《滿嘴謊言》的故事。數不過來。又是全世界人都知道。
不但在美國有《資本王》的《滿嘴謊言》的故事。在世界上許多資本主義國家中都有《資本王》的《滿嘴謊言》的故事。在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資本王》的《滿嘴謊言》的故事,就是中國的第二號大走資派鄧小平。本博寫過許多文章如以下:
三起三落之鄧實為奸佞小人之徒
鄧小平幾乎不動筆提筆必寫私信
鄧小平在起落中如何使用汪東興
鄧小平三起三落如何玩弄華國鋒
鄧小平向中央保證《永不翻案》
研究文革必先讀鄧《我的自述》
文化大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繼續
走資派鄧小平醜陋的兩麵派文化
文革初五十多天鄧小平瘋狂鎮壓
《資本王》的《滿嘴謊言》一時是痛快了。但給後人的影響是極壞的,有樣學樣弄虛作假。乃至給全人類帶來的惡果慢慢都顯現了。如今,在資本主義社會裏《滿嘴謊言》都成了常態。
A,《川普稱澤連斯基為「獨裁者」》,《美國總統川普指責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是「沒有經過選舉的獨裁者」》澤連斯基為了繼讀執政,就不斷搞恐怖攻擊,維持戰爭狀態,繼續執政。
B,經過一人一票選舉的獨裁者。《怒吼「打倒獨裁者」 以色列爆10萬人示威》。現任以色列總理曾先後於1996年至1999年、2009年至2021年及2022年至今三度擔任以色列總理,在任時間共計超過17年,為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任期最長的總理。
在他第二個任期中,對於哈馬斯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當局采取強硬態度,並多次對加薩地帶展開軍事行動。 2009年加薩戰爭,以色列毀了包括警察局、監獄和指揮中心等450個哈馬斯目標。聯合國說,前兩天的空襲共造成320名巴勒斯坦人喪命,1,400人受傷。
2014年以巴衝突,以色列大規模空襲加薩,為50天來造成超過2100多人死亡的加薩戰事。
自2017年1月以來,以色列警方對內塔尼亞胡進行了調查和質詢,案件由「案件1000」和「案件2000」組成,由於他們之間的聯係而被警方以這種方式命名。 在第一個案例《1000》中,總理被懷疑涉嫌從商人那裏獲得不適當的大規模福利,包括好萊塢製片人艾農·米爾臣和詹姆斯·帕克。第二起案件涉嫌與新消息報達成協議,以促進立法削弱新消息報的主要競爭對手今日以色列報,以換取新消息報對內塔尼亞胡更有利的報道。
2017年8月3日,以色列警方首次證實內塔尼亞胡涉嫌欺詐,違反信托和賄賂「1000」和「2000」案件的罪行。 隔天據報道,總理的前參謀長阿裏哈羅已與檢察官簽署協議,成為州的證人並在這些案件中對內塔尼亞胡作證。
2018年2月13日,以色列警方向以色列檢察院建議內塔尼亞胡將被控貪腐。 根據警方的聲明,在兩個單獨的「1000」和「2000」案件中,有足夠的證據指控總理因賄賂,欺詐和違反信托罪而起訴。 內塔尼亞胡回應稱,這些指控毫無根據,他將繼續擔任總理。 2018年11月25日,據報道,經濟犯罪司司長Liat Ben-Ari建議對這兩起案件提出起訴。該建議需要得到國家檢察官Shai Nitzan和以色列阿維哈伊·曼德爾卜利特總檢察長的批準。
2019年2月28日,阿維哈伊·曼德爾卜利特宣布他打算在三起案件中就內塔尼亞胡的賄賂和欺詐指控提出起訴。 內塔尼亞胡將成為以色列曆史上第一位被指控犯罪的總理。同年11月21日曼德爾卜利特再度確認將正式起訴內塔尼亞胡。
2019年11月21日,在組閣失敗之際,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被檢察部門以被以收賄、詐欺與背信三項罪名正式起訴。 2020年1月1日,內塔尼亞胡宣布將向國會尋求豁免權,以免遭刑事起訴。
2020年1月28日,正在美國訪問的內塔尼亞胡在其臉書帳號上宣布,他決定撤銷向以色列議會尋求豁免權的請求。數小時後,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卜利特以收賄、詐欺和背信三項指控正式向耶路撒冷地方法院提起針對內塔尼亞胡的訴訟。
2020年5月24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就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涉嫌貪腐等指控開庭審理。
在2022年選舉後,2022年12月21日,內塔尼亞胡宣布他已成功組成新政府。新政府於12月29日正式就任。
上任總理後不久,2023年1月,內塔尼亞胡便公布了司法改革方案,企圖削減司法部門及議會對行政的影響力,引起了廣泛的批評,引爆連串示威活動。最後內塔尼亞胡抵擋不住外界的壓力,於2023年3月,宣布將改革方案押後一個月進行二讀,以便和議會反對派達成折中方案。最後在反對派議員集體抵製及民眾抗議下,以色列議會執政黨聯盟於同年7月通過了司法改革方案。
2023年10月內塔尼亞胡緊急成立了戰時內閣正式宣戰。戰爭的爆發導致以色列公民越來越不喜歡內塔尼亞胡和政府,因為人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其領導力失敗,要求內塔尼亞胡辭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一項民調顯示,56%的以色列人認為內塔尼亞胡必須在衝突後辭職,86%的受訪者認為該國領導層應對導致突襲襲擊的安全失誤負責。
C,經過美國式民主選舉出來的獨裁者特郎普 。或稱:川普獨裁者!假如川普獨裁者不玩戰爭,四年之後必進牢房。第一任想當一個和平諾獎得主,可惜沒拿到。第二任不同了,眾所周知,國內的500萬人《No
King》,國際上的反美,隻能玩戰爭了。
轉載《BBC:美國空襲伊朗,兩國下一步行動恐將更具深遠影響 》
文章來源: BBC中文 於 2025-06-22 21:58:25 - 新聞
BBC:美國空襲伊朗,兩國下一步行動恐將更具深遠影響
數十年來,美國與伊朗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跨越那條通往直接軍事衝突的紅線。
曆任美國總統都保持克製,不出動軍力打擊伊朗政權,因為擔心將美國拖入中東最危險的戰爭。
然而,如今這位曾承諾要做「和平總統」的三軍統帥,已越過這條盧比孔河(Rubicon),對德黑蘭的核設施發動直接軍事打擊——這是他第二任期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行動,也彰顯了他以「打破舊規則」為傲的治國風格。
這是史無前例的時刻,已在全球各國引發警戒。
伊朗的下一步行動,或許會更加驚天動地。現年86歲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據報已撤入地堡躲避,他過去近四十年來一直小心布局,與美國這位最強大敵手周旋,為的是守住他最重視的資產——伊斯蘭共和國。
這位曾承諾要做「和平總統」的三軍統帥,如今以對德黑蘭核設施的直接軍事打擊,跨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界線。
如果他反應太弱,將喪失威信;但若反擊過度,則可能失去一切。
「哈梅內伊接下來的決定,不僅關乎他的生存,也將決定曆史如何評價他,」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中東與北非計畫主任瓦基爾(Sanam Vakil)說。
她續稱:「他現在麵對的毒酒,比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在1988年喝下的更苦澀。」這指的是伊朗首任最高領袖霍梅尼當年不情願地接受兩伊戰爭停火協議。
“這不是伊朗想打的戰爭”
過去十天,以色列的猛烈攻擊,對伊朗的指揮鏈與軍事設施造成的破壞,甚至超過了那場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該場戰爭至今仍在伊朗社會留下深遠陰影。
以軍已殲滅伊朗安全部隊高層及多位頂尖核子科學家。如今美軍也介入衝突,情勢急劇升溫。
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成立於1979年伊朗革命後,它目前態度強硬,警告將對美國進行報複,讓其「永遠後悔」。
然而,在激烈的言辭背後,雙方其實都在努力計算如何避免災難性誤判。
「這並非伊朗想打的戰爭,」中東全球事務理事會的哈米德雷紮·阿齊茲(Hamidreza Aziz)表示。 “但我們已看到,伊朗政權的支持者正爭辯稱,無論美國造成的實際損失如何,伊朗作為強國與地區力量的形像已嚴重受損,因此必須有所回應。”
6月22日飛彈襲擊期間,以色列特拉維夫可見濃煙。
不過,每一種回應選項都極為危險。若直接攻擊美國在中東約20個軍事基地中的任何一個,或4萬多名美軍的任何一人,都可能招致大規模報複。
封鎖全球五分之一石油貿易所經的霍爾木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也可能反噬自身,激怒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盟友,甚至中國——這個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西方海軍也可能卷入,以保護這個全球經濟命脈,避免重大衝擊。
伊朗原本視為「前線防禦」的區域代理人與盟友網絡,也在過去20個月以來的以色列襲擊與暗殺行動中被重創或殲滅。
目前尚不清楚,伊朗是否能找到一個既能像征回擊、又不致激怒美國、令雙方能「下得了台」的平衡點。
這段艱難關係在五年前曾被嚴重考驗。當時美國總統川普下令,以無人機在巴格達暗殺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當時各界擔心將引發惡性循環。但伊朗透過伊拉克官員事先通報報複行動,僅針對美軍基地非關鍵設施,未造成美軍傷亡或重大損害。
但如今的局勢,遠比當時嚴峻許多。
“背叛外交的不是伊朗,而是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過去曾一再強調,寧願與伊朗“達成協議”而非“把它炸成廢墟”,如今卻明顯站在以色列這邊。他形容伊朗是“中東惡霸”,企圖製造核彈——盡管這一說法與美國情報機構過往評估並不一致。
美國情報單位目前正詳查國防部所稱「史上最大規模B-2轟炸行動」的戰果。這次行動對伊朗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與福爾多(Fordow)三大核設施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其中福爾多因位於山體深處,必須以「鑽地彈」攻擊。
美軍空襲後,福爾多核設施的衛星影像。
川普現正呼籲伊朗「回到和平談判桌上」。
但伊朗現在已將美國所指的外交談判視為變相投降。在上周五日內瓦會談中,伊朗外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與歐洲各國外長會麵,美方明確要求德黑蘭將濃縮鈾活動「降為零」。
伊朗拒絕這項要求,認為這違反其作為主權國家,擁有發展民用核能的正當權利。
伊朗現在認為,川普總統的外交努力——包括其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主導的五輪主要為間接形式的談判——根本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美軍攻擊伊朗三處關鍵設施後,伊朗外交部長阿巴斯·阿拉格奇召開記者會。
以色列在第六輪馬斯喀特(Muscat)談判展開前兩天發動軍事行動。就在川普總統表示希望給外交談判兩周的機會後僅僅兩天,美國便正式參戰。
如今伊朗聲稱,隻要以色列與美國的炸彈仍在落下,它就不會重返談判桌。
「背叛外交的不是伊朗,而是美國,」伊朗外長阿拉格奇在伊斯坦堡的記者會上表示。他與伊斯蘭合作組織(OIC)57個成員國的外長會晤,對方一致譴責“以色列的侵略行為”,並對“這場危險升級局勢”表達“高度關切”。
伊朗同時試圖強調,這場對其領土的攻擊不僅違反《聯合國憲章》,也無視國際原子能總署的警告──核設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成為攻擊目標。
川普總統同時受到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和國內的壓力。
歐洲領袖也呼籲緊急降溫,呼籲透過外交斡旋而非飛彈解決伊朗核問題。
不過,他們同時強調,伊朗不得擁有核武。他們對伊朗將濃縮鈾提升至60%,逼近90%武器級的行為深感警覺。
「伊朗可能會淡化設施受損的程度,強調其核子計畫在這些攻擊中保存了下來,」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副主任艾莉·格蘭瑪葉(Ellie Geranmayeh)指出。
“而美國則可能誇大破壞,以讓特朗普可宣稱‘勝利在握’,又不需進一步出兵。”
特拉維夫一幅感謝川普的看板,在與伊朗的衝突中出現。
川普總統正麵臨來自雙方的拉扯。一方麵,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正全力推動行動,其強大軍力將持續對伊朗發動攻擊,造成更大破壞,勢必引發伊朗進一步的報複。
另一方麵,川普在國內也承受壓力──有國會議員批評,他未經國會授權就采取軍事行動,也有支持者認為他背棄了不讓美國卷入漫長戰爭的承諾。
這一刻也被廣泛認為將迫使伊朗強硬派領導階層深思:該如何重建威懾力,同時避免自身成為攻擊目標。
“這正是最諷刺的地方,”格蘭瑪葉警告說,“盡管川普原本是為了消除伊朗的核威脅,但反而大大提高了伊朗成為核武國家的可能性。”
《夜壺》就是榜樣。戰爭不停永在位,戰爭一停去牢房。
《死機》也是一個好榜樣。戰爭不停永在位,戰爭一停就下台。
《懂王》第一任期內忍著想拿和平諾獎。第二任期改變想法了,以放棄和平諾獎,反正拿不到,隻得用戰爭換永久國皇了。
一直在戰爭,就一直占《在位》。一人一票何用?民主選舉又有何用?法律在哪?反對派何用?國會奈何?和平抗爭行嗎?
三人扛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即使是魔鬼撤旦也會被曆史記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