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王特朗普如是說那時候是G8

(2025-06-17 10:23:58) 下一個

國王特朗普如是說那時候是G8

 

 

 

《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期間,國王特朗普一開場便表示,俄羅斯當初被踢出該論壇是錯誤的》。

《國王特朗普再次提出他多年來對2014年把俄羅斯被排除出G8的不滿。》

《在沒有被提問的情況下,國王特朗普說:“G7以前是G8,直到‘奧巴馬和一個叫特魯多的人’不想讓俄羅斯留下來。”》

國王特朗普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因為如果俄羅斯當時還在,你現在就不會看到戰爭了;如果四年前是我當總統,也不會有戰爭。但事情不是那樣發展的。那時候是G8,現在應該是……八九年前改成了G7。”

國王特朗普又說:“他們把俄羅斯趕出去,我那時雖然不在政界,但已經非常大聲地說這是個錯誤。因為大家花那麽多時間討論俄羅斯,但他已經不在桌邊了,事情反而更複雜了。但你不會看到這場戰爭。”

國王特朗普離開白宮時對記者說:“俄羅斯應該在這個會議中。為什麽我們要開一個沒有俄羅斯的會議?”

 

轉載新聞:《太尷尬!特朗普記性太差:連續3次錯怪特魯多趕走普京!》
發布:2025年06月16日 14:49
來源:加國無憂 51.CA
作者:51.CA 沐楓

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期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一開場便表示,俄羅斯當初被踢出該論壇是錯誤的,這一言論令東道主、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頗感尷尬。

在一次簡短的媒體亮相中,特朗普再次提出他多年來對2014年克裏米亞被侵占後俄羅斯被排除出G8的不滿。

在沒有被提問的情況下,站在卡尼身邊的特朗普說:“G7以前是G8,直到‘奧巴馬和一個叫特魯多的人’不想讓俄羅斯留下來。”

“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因為如果俄羅斯當時還在,你現在就不會看到戰爭了;如果四年前是我當總統,也不會有戰爭。但事情不是那樣發展的。那時候是G8,現在應該是……八九年前改成了G7。”

“他們把俄羅斯趕出去,我那時雖然不在政界,但已經非常大聲地說這是個錯誤。因為大家花那麽多時間討論俄羅斯,但他已經不在桌邊了,事情反而更複雜了。但你不會看到這場戰爭。”

不過,特朗普沒有提到的是:暫停俄羅斯成員資格是由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七國共同決定的。

當時七國一致決定不出席原計劃在索契舉行的2014年G8峰會,並暫停俄羅斯的成員資格。

盡管特朗普將責任部分歸咎於加拿大前總理賈斯廷·特魯多,但實際上2014年3月時特魯多才剛剛擔任自由黨黨魁一年多,而加拿大政府仍由保守黨和總理史蒂芬·哈珀領導。特魯多直到2015年11月才成為總理。

在特朗普繼續講話並接受記者提問時,卡尼始終站在一旁。記者問他是否認為俄羅斯今天應該重返G7。

特朗普表示,他不會明確表示俄羅斯應該被重新接納,因為“太多事情已經發生了”,但他再次稱當初的決定是“一個大錯誤”,並再次錯誤地指責特魯多。

“奧巴馬不想讓他回來。你們國家的領導人、你們引以為傲的領導人也不想他回來。這是個大錯誤,”他說。

他還稱,普京因為被踢出G8而“非常受傷”,因此“除了我,其他G7領導人他都不想說話”。

“普京跟我講話,他不和其他人說。他不想說話,因為他被趕出去的時候感到非常受辱。我也會這樣感受,你也會,任何人都會。他很受傷。”

第三次,特朗普再次錯誤地聲稱俄羅斯是“被特魯多趕出去的”——盡管那時特魯多根本沒有任何實權。他還表示,是特魯多“說服了一兩個人,加上奧巴馬”,決定把俄羅斯踢出G8,盡管事實上是所有其他G7國家一致做出的集體決定。

“他(普京)被趕出去了,他對此非常不滿。我可以告訴你——他不會和那些把他趕出去的人說話,而我支持他。”

當特朗普又開始大談他號召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加強打擊由民主黨市長領導的大城市中主要是非白人移民的行動時,卡尼作為今年G7主席以“會議主持人的特權”出麵打斷發言,宣布記者會結束。

他要求記者離場,並表示要開始與美方進行閉門會議,“討論一些重大議題”。

特朗普此次關於俄羅斯的抱怨,是他多年來在多邊場合為普京“撐腰”的又一例證。

他上一次參加G7峰會是在2019年,當時就激怒其他成員國,主張恢複俄羅斯成員資格。他當時表示:“我認為讓俄羅斯加入更合適……我可以看到它再次成為G8。”

在2018年,特朗普更是公開抨擊其他G7領導人,並強烈要求俄羅斯回歸。他離開白宮時對記者說:“俄羅斯應該在這個會議中。為什麽我們要開一個沒有俄羅斯的會議?”

“不管你喜不喜歡——可能這不太符合政治正確——但我們要管理世界。而現在的G7,原本是G8,卻把俄羅斯趕出去了。他們應該讓俄羅斯回來參與談判。”

G7那時候是:《王》《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偷襲珍珠港到奇襲戰機炸核設施








日本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偷襲作戰。

第一顆原子彈被命名為:《小男孩》,美國轟炸機於日本時間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扔在了廣島,當量約1.5萬噸TNT。爆炸瞬間造成約7萬人死亡,後續因核輻射和傷病致死人數超過10萬,廣島市中心約60%的建築被摧毀。

第二顆原子彈被命名為:《胖子》,美國轟炸機於日本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投在了長崎,當量約2.1萬噸TNT。爆炸造成約4萬人當場死亡,後續死亡人數超過7萬,長崎約40%的建築被毀。

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實戰中使用核武器。

在美國之後,前蘇聯於1949年8月成功試爆首顆原子彈被命名為:《“喬-1號”》,1953年,氫彈試驗成功。

英國和法國分別於1952年和1960年成功進行了核試驗。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於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

這就是世界上全人類中的《五個核大國》。

1974年,印度首次核試驗。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相繼進行核試驗,公開成為核國家。

2006年,朝鮮首次核試驗。

2025 年 IAEA 報告指出,全球 40 多個國家具備研製核武器的潛力,其中一些國家已經處於 “核門檻國家” 的位置。

還有:如美國向歐洲部署戰術核武器。俄羅斯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波蘭等國已請求美國在其境內部署核武器。日本、韓國也考慮引入美國戰術核武器。

有媒體說,全球每年發生數百起核材料非法交易事件。特別是隨著核技術的發展,核武器的小型化,核武器落在誰手中的危險更加現實。

誰該擁有?誰不該擁有?誰說了算?己經擁有的,誰先開始使用?誰作主?沒有擁有的,不準擁有,誰說了算數?憑什麽?隻準你擁有,不準我擁有,哪一級法官來判?

A,偷襲珍珠港,是日本於美國時間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位於夏威夷的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偷襲作戰。珍珠港事件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捩點。

偷襲珍珠港的計劃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前者自1937年侵華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開始奪取他國的資源。1940年日軍趁法國戰敗時占領了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引起了日美關係的緊張。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軍隊撤離法屬印度支那,並連同荷蘭流亡政府與英國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出口。

由於石油是日軍持續作戰所必需的資源,此舉最終令日本決定對英美開戰,並占領菲律賓、英屬馬來亞、英屬婆羅洲、荷屬東印度等資源豐富的地區以獲取戰略資源。

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會幹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讓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勢力得到鞏固後,能有機會在有利的條件下與美國和談。為此,山本五十六擬定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

日本海軍共派出了6艘航空母艦、300多架戰機,分兩波進行奇襲。日軍在偷襲美軍之下,取得了重大戰果:擊沉及重創了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了188架戰機,共造成2,402人死亡,1,282人受傷。

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也不在港內。即便如此,與美國的損失相比,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有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

日本這次先戰後宣的行動,讓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

而德國和意大利則認為日本成功將美國的注意力從歐洲戰場移至亞洲與太平洋,故此履行三國同盟條約,並帶領歐洲軸心國其他成員向美國宣戰。但軸心國低估了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美國透過給予同盟國陣營大量資源,使軸心國最終戰敗。

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在參戰前親同盟國、欲參戰的態度,讓當時社會出現了羅斯福其實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了《國恥演說》,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的一天”,後來該日成為美國紀念日。

B,2025年6月1日,當地時間,烏克蘭軍隊利用FPV自殺式穿越機成功打擊了俄羅斯摩爾曼斯克州的空天軍基地。該事件發生在俄羅斯空天軍奧列尼亞基地,圖-95MS戰略轟炸機和安-12運輸機等大型飛機在空襲中被摧毀。俄羅斯空天軍基地的人員表示,幾乎所有停放的圖-95MS戰略轟炸機都在襲擊中被擊中,爆炸引發了大規模火災,導致這些飛機幾乎完全被摧毀。除了這次對奧列尼亞基地的打擊,烏克蘭軍隊還襲擊了俄羅斯境內的四個主要轟炸機基地。俄羅斯方麵透露,兩架圖-160戰略轟炸機在伊爾庫茨克空軍基地的停機坪上被炸毀。

緊接著,烏克蘭安全局在同一天公布了此次行動的詳細畫麵和過程。烏克蘭軍隊借助FPV自殺式穿越機進行襲擊的細節也被曝光:幾百架自殺式穿越機被巧妙地藏匿在卡車或偽裝的集裝箱中,經過長途運輸進入俄羅斯空天軍基地。到了6月1日,烏克蘭軍隊直接啟動了發射裝置,將這些FPV自殺式穿越機從卡車和集裝箱中發射,精準打擊目標。

據烏克蘭軍方的消息透露,這次代號為“蜘蛛網”的特別軍事行動由烏克蘭軍隊與烏克蘭安全局聯合策劃,持續了一年半多的時間。這次行動成功摧毀了41架俄羅斯空天軍的大型戰略轟炸機。烏克蘭方麵聲稱,行動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自指揮,烏克蘭軍隊的裝備支持與烏克蘭安全局局長瓦西裏·馬柳克的指揮下實施。

在這次行動中,烏克蘭軍隊提供了FPV自殺式穿越機的技術和裝備,而烏克蘭安全局則負責將這些自殺式穿越機走私進俄羅斯境內,並將它們偽裝在卡車和集裝箱內。當任務到達指定時,卡車和集裝箱被遠程開啟,幾百架自殺式穿越機一同升空,朝著俄羅斯空天軍的基地、機場及其大型飛機精準發射。

會不會以《原子彈》結束戰爭?

C,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國防軍(IDF)確認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空襲,德黑蘭傳出爆炸聲。伊朗誓言報複並已向以色列領土發射大量無人機。

身在貝魯特的BBC中東事務記者科納瓦德(Nafiseh Kohnavard)說,這可能是1980年兩伊戰爭之後伊朗領土遭受的最大規模的軍事打擊。

伊朗官方媒體稱,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Hossein Salami)在一場空襲中身亡。

根據伊朗國營電視台報導,兩名高級核科學家在空襲中喪生:前伊朗原子能組織(AEOI)主席費雷敦·阿巴西(Fereydoon Abbasi)及德黑蘭伊斯蘭自由大學校長穆罕默德·邁赫迪·泰赫蘭奇(Mohammad Mehdi Tehranchi)。

阿巴西曾於2010年在德黑蘭街頭幸免暗殺。而伊朗原子能組織是該國負責管理伊朗核設施的主責單位。

用武力能強製消滅對方想擁有核武的意願嗎?之前有過例子,兩個國家被用武力能強製消滅對方想擁有核武的意願之後,很快被剿殺後倒台了。而一個小國家擁有了核武,沒誰敢滅了他及他的國。這就是現實。在資本主義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下,誰不想擁有核武?而又有哪個核大國說,先廢了核武功?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首屆民主峰會己患癌死胎中








美國式《民主》將這種民主價值追求簡化、異化、矮化為票決選舉程序,並宣稱隻有實行西式選舉民主的政體才具有合法性。然而,簡單將民主價值追求與票決辦法、代議製度、多數決原則等同,使西式民主日益陷入困境。更可惡的是打著“民主“的外衣忽悠人們並霸權惡意推銷於世界各國。但美國式的“民主“實踐證明是矛盾的,行不通的。

2021年12月9日至10日召開全球“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美國前總統拜登說:“在首屆民主峰會上,我啟動了總統民主複興倡議(Presidential Initiative for Democratic Renewal),承諾投入4億多美元支持透明和負責任的治理、支持媒體自由、打擊國際腐敗、支持民主和民主改革者、推動促進民主的技術、捍衛選舉。

現在,與美國國會密切合作,我們計劃在未來兩年內為總統倡議新增6.9億美元資金。

在未來三年中,我的政府準備與國會合作,為推進全球民主的所有努力承諾95億美元。達到這個目標讓我們所有人都更安全。

我們正在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創建一個新的民主、人權和治理局(Bureau of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Governance),實施其中許多資金承諾,以增強我們對全球民主倡議的支持。“

當時,台灣受邀參加,但中國和俄羅斯被排除在外。許多《反共華人》歡心鼓舞著。

到了2025年1月20日,新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暫停美國所有對外援助 。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采取係列行動 ,關停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 )。2月1日起,【USAID】網站無法訪問 。2月3日,關閉總部辦公室 ,之後【USAID】標識被拆除 。3月28日,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政府將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

【USAID】被視為美國與世界各地社區建立關係的“軟實力”外交工具之一 。每年獲得政府撥款占美國對外援助總額的一半以上 。該機構通過龐大的資金和外交網絡,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地區派遣人員、開展活動 。有分析指出,【USAID】常打著援助的幌子,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滲透、幹涉他國內政甚至試圖顛覆政權,在國際上廣受批評。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美國總統眼中的烏克蘭和以色列







美國總統眼中的烏克蘭和以色列是有區別的。請看以下事實。

轉載新聞:《澤連斯基長途赴會,特朗普卻在他抵達前走了》

據路透社6月17日報道,因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前回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未能在七國集團(G7)峰會上與特朗普見麵。英國《衛報》稱,烏克蘭外交官們感到沮喪甚至是憤慨,因為特朗普拒絕將烏克蘭列為優先事項。澤連斯基長途飛往加拿大(專題)參加G7峰會,而特朗普卻在兩人原定會晤的前一晚返回美國。

據報道,澤連斯基是在特朗普離開幾個小時後抵達的加拿大,兩人未能見麵。路透社稱,加拿大官員向媒體透露,由於美國反對,加拿大放棄了G7就烏克蘭問題發表強硬聲明的計劃。澤連斯基說,他已告訴G7領導人“外交正處於危機狀態”,並呼籲他們繼續敦促特朗普“使用其實際影響力”迫使戰爭結束。他在一篇帖文中說,“美國總統目前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還不夠。實際上,美國在全球範圍有著最廣泛的利益關係和最多的盟友。美國需要為此提供強大保護。”

《衛報》稱,美國以措辭過於“反俄”且可能損害與普京的談判為由,反對G7峰會關於烏克蘭的聯合聲明,這對基輔來說無疑是另一記重擊。《衛報》還稱,一些烏克蘭官員表示,現在他們不確定澤連斯基是否值得參加下周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因為沒有保證特朗普會出席。

《基輔獨立報》稱,自特朗普上台以來,澤連斯基與特朗普進行過兩次麵對麵會談。2月,澤連斯基與特朗普舉行了首次會晤,此次會晤演變成一場激烈爭執,特朗普與美國副總統萬斯強烈指責烏方“對美國支持缺乏感激之情”。4月,特朗普與澤連斯基在梵蒂岡舉行第二次會晤。然而,在那次會麵後,盡管特朗普多次發出威脅,但他並未采取進一步措施對莫斯科施壓。

轉載新聞:《G7未能就烏克蘭戰爭發布聯合聲明,美國立場成關鍵分歧》

周二下午,G7阿爾伯塔峰會閉幕。各國領導人就多項議題發布了聯合聲明,但最終未能就烏克蘭戰爭達成共識,也沒有發布通常作為G7峰會結尾的長篇聯合公報。

G7成員國就跨國鎮壓、人口走私、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議題發布了數份單獨聲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親自出席這次峰會,總理卡尼將烏克蘭問題列為峰會關鍵議題之一,但烏克蘭議題未被納入聲明。

一位加拿大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美國不支持其他成員國提出的烏克蘭聲明措辭,立場明顯偏弱。由於美國正嚐試推動俄烏之間的停火或和平協議,這也影響了其在聲明上的立場。加拿大則計劃在最終的主席總結聲明中單獨采用其他國家一致認可的語言。

加拿大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43億加元支持

卡尼在與澤連斯基的會談中宣布,加拿大將提供總額43億加元的新援助,包括:

20億加元用於購買並捐贈武器與軍事物資;
23億加元貸款,用於幫助烏克蘭重建基礎設施,貸款本金將通過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所產生的利息償還。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卡尼作為東道主“成功維係了G7的團結”,“不能指望加拿大一次峰會就解決所有全球問題”。

G7聚焦“跨國鎮壓”,呼籲聯合反製外國幹涉

G7領導人表示,“對跨國鎮壓現象日益嚴重深感擔憂”,並將其定義為“國家或代理人越境恐嚇、騷擾、傷害、脅迫他人的極端幹涉形式”,涉及內容包括網絡監控乃至暗殺。

聲明呼籲成員國定期在G7快速反應機製報告中披露跨國鎮壓行為,並製定合作框架應對此類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該聲明發布時,加印兩國領導人正在會談,而印度正是加拿大情報機構指控在加拿大進行跨國鎮壓的國家之一。

加印領導人會晤重申合作願望

卡尼在與莫迪會晤中表示,“非常榮幸”在G7峰會期間接待對方,稱印度在AI、能源轉型、反跨國鎮壓和反恐等議題上“至關重要”。

莫迪則表示,G7是“為世界服務的重要契機”,並強調“印加關係非常重要,應該共同努力”。

此次莫迪受邀出席,引發了加拿大境內錫克教分離主義團體的強烈抗議。2023年,杜魯多與加拿大皇家騎警曾指印度政府特工與卑詩省錫克教領袖哈迪普·辛格·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遭暗殺事件有關。去年10月,加拿大騎警總長更公開稱,警方掌握印度官員與加拿大境內其他犯罪活動有關的證據,包括勒索、脅迫甚至謀殺。

G7聯合聲明還涵蓋:

反對人口走私:G7將探索根據各自法律體係,對人口走私和販運行為實施製裁;

關鍵礦產投資合作:包括澳大利亞、印度、韓國等非G7國家在內的更廣泛國家加入合作;

野火合作憲章:澳大利亞、印度、墨西哥、韓國和南非共同簽署,承諾在防火、滅火和災後重建方麵加強協作;

中東局勢聲明:在以色列與伊朗衝突持續之際,G7周一晚發布聲明,呼籲緩和局勢。

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於周二提前離開G7峰會,返回應對中東危機,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留在阿爾伯塔繼續擔任美國代表團首席。

《加印關係回暖,將恢複外交服務!加拿大向烏克蘭提供43億新援助》一文後的評論:

選了一個有三國國籍的人當總理,把加拿大搞破產了他毫發無損!自由黨不管辛苦工作的加拿大納稅人生活的怎麽樣,隻會作秀,大撒幣!

在這個國,皇室是高於一切。所有的人民都要納供給皇室,再納供給貴族和政客。人民隻能當韭菜,當牲口。

幹脆改名叫加拿大盎撒汗國得了,

這個國的統治和管理和蒙古人統治華夏中原時的蒙元汗國真像。

雖然,電詐集團換了個首領,結果還是那個電詐集團,絲毫未變 !

司機忽悠一下,軍隊一年的工資回來

加拿大人民選擇了自由黨,現在的生活是加拿大人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

差不多每個加拿大人捐100元,斂財有術

自己窮得叮當響,還要裝成發達國家,從納稅人口袋裏,硬是摳出這麽點,說什麽聲援爭議,恬不知恥,苦的是加拿大國人。請問問有多少人同意自由黨政府這樣幹?

還不是加拿大人這次自己選的嗎?

除了自私自利,目光短淺,是非不分,道德低下的那些華人反對外,加拿大主流都一致支持的。因為他們知道烏克蘭的未來就是歐洲的未來,也是世界的未來!

還援助啊,前兩天父親節本以為餐館最少也人潮湧動吧,誰知道去了都沒幾桌,吃了點炸雞點了三杯飲料連小費加稅130塊,想想也沒吃啥怎麽這麽貴,唉,加拿大的政客不知道怎麽想的,也不說把本國經濟搞搞好再管外麵

政客說:“餓死是小事,無義可是大事”啊! 仗義助人是加拿大的牌坊。

因為不是他們自己的錢 我覺得 以後援助 最好是參與決策的人 都按比例自掏腰包一部分 也算是表達他們的高尚道德吧
回複

果然還是自由黨那一套。又一個愚蠢的土豆產生了。

43億拿去戰爭,發給老百姓該有多好!

用納稅人的43億來換自由黨的牌坊啊,這是自由黨人的執念,這錢咋能白白發給本國百姓哩

在自由黨眼裏,加拿大人是二等人,加拿大的納稅人,連人都不是,隻是韭菜

難怪英國讓他搞垮了

看了這條新聞,隻有一種感覺,就是惡心

是不是又要開放三哥大規模進軍瘋業國了?

加拿大政客拿43億去援助烏國,錢等於進了拉圾箱。西方政客真是天真。俄羅斯能戰勝嗎?1815年,拿坡倫拿出法國所有軍隊去攻打俄羅斯,結果去64萬人,隻逃回來4.5萬。希特勒打蘇聯,德國去了500萬人,結果全軍覆沒,柏林被蘇聯占領。

你錯了。不拿去援助,他們怎麽掙錢

從援助中獲取回扣?是這樣嗎?

政府有錢送人,沒錢修繕學校校舍以及補助貧困老人的養老金,這不扯淡嗎,這和特魯多有什麽區別!

自由黨同穿一條褲子,咋能出兩樣的屁

真有錢。寧與外邦,不予家奴。

加拿大已經負債累累,有這錢給烏克蘭,能給納稅人降點稅嗎

加拿大要立法,對外援助1億以上必須國會三分之二通過,否則這總理動不動被人家一忽悠幾十億出去了!這一送,納稅人15%減到14%白減了

加拿大平均每人交100支持二毛

你要先去除一半的人口再計算,這一半的人口是政府養著的,剩下一半辛辛苦苦工作老老實實納稅的,那就是每人200刀了,對不對?
回複

我們買不起房,租不起房,吃不起飯。自由黨還出去大撒幣!川普趕緊把加拿大吞並吧……

現在知道了。懂王提早一天走,就是不想見烏國的戲子。美國也不會給他援助。

自由黨不解散,加拿大就得解散,這個真理也來越清楚了。

自由黨向土豆致敬嗎?把納稅人的血汗錢亂用

這麽慷慨啊?反正錢不是自己的,不心疼。玩lotto的人比疫情前都少了,大家注意到了嗎?

是否不用國會通過,總理說便是?

G7領導人表示,“對跨國鎮壓現象日益嚴重深感擔憂”,並將其定義為“國家或代理人越境恐嚇、騷擾、傷害、脅迫他人的極端幹涉形式”,涉及內容包括網絡監控乃至暗殺。

--- 那些都是美國CIA的專長和日常工作啊,像是打美國的臉啊。難怪特朗普提前走人。

這貨也開始斂錢了,畢竟這麽大歲數了,得為他的子孫後代多攢點

回暖幹嘛? 咖喱貴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