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最好文物竟然不在大陸國內

(2025-03-27 16:15:50) 下一個

中國最好文物竟然不在大陸國內

 

 


《大英博物館》是英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它亦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博物館,內裏的收藏品超過800萬件都是世界上別的國家的珍貴的具存價值的曆史文物,而單單中國的展品便有約2萬3千件。許多中國人在遊曆大英博物館後都歎指深感憤怒且心痛,有英國留學的中國大陸的學生遊覽大英博物館時,指於《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中“隻看一眼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留學生驚訝地發現“中國最好的文物”竟然並不是在中國大陸,而是被收藏於《大英博物館》中。更發現“中國最好的文物”還有許多都存放在如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許多外國的博物館中。

許多中國大陸年輕的留學生們對於於大英博物館中竟然藏有多件中國國寶文物感到超級憤怒,不解為何中國如此珍貴的文物竟不是於中國裏展出,而是藏於“別人家的博物館中”,更不禁心痛表示“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人能笑著從我身後的這座(大英博物館)博物館中離開。

而當中一名於英國留學的大陸女生於影片中表示,她常聽別人說最好的中國文物並不是在中國,而是收藏於大英博物館內,而當她真正前往博物館後,便表示“隻看一眼我的眼淚就止不住了”。她於館內看見那些中國人信仰的佛像、受人跪拜的佛祖竟“隻留著一顆佛頭”和成為“樓梯間的石柱”。而最讓其痛心的是,於館中那個“沒有絲毫保護的羅漢像”,全世界共有16尊,但卻“沒有一尊在中國”,連那幅雕刻著“龍”,“中華兒女心中神聖的圖騰”為了搬運,竟然“被硬生生的切割開”,而“一道道的裂痕”就像道道的傷疤刻劃在人心。

她看著館內過萬件的中國國寶,現在於英國的博物館內卻隻被“密密麻麻的堆進了冰冷的展示櫃”,“沒有名字沒有出生含義也沒有故事”,有的都隻是一個個“冰冷的編號”,令她尤其痛心。她怒斥到,“他們把物件帶走了,可是文明帶不走”,更承諾到“終有一日我們會帶你回家”,將文物一件件帶回中國。

網上亦瘋傳另一段大陸女生與父母一同遊覽博物館的影片,影片中她表示“大英博物館又把媽媽看哭了,剛進中國館就掉眼淚”,從影片中可見,她的媽媽於館內看到中國的文物後,便不禁心痛得落淚,更讓其忍不住用手拭淚,觀看其他展品時不禁變得沉默,眼泛淚光,讓網友對此都表示“這種感受隻有中國大陸人才懂”。

網友對此都表示“真的想把他們全部安全帶回家”,“明明是中國的東西”,“總有一天,要把它們都帶回家”,有網友亦指看到影片的文物都“看哭了,看到他們身上的裂痕感覺好心疼”,“隔著屏幕都看哭了”,網友更表示“這輩子都不想去英國看”,因其希望“在中國博物館看到”。

為什麽中國會這樣?如今的先富起來的少數人,不是還在從中國搬國寶和財富到外國去嗎?有誰管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農村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






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二)

第三章 生產大隊

十八、在保留三級組織的人民公社中,生產大隊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生產大隊社員代表大會決定。大隊社員代表大會每年至少開會兩次。生產大隊社員代表大會的代表每年改選一次。生產大隊社員代表大會的代表,同公社社員代表大會的代表一樣,也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生產大隊的大隊長和其他管理委員、監察委員,都由大隊社員代表大會選舉。

生產大隊的大隊長和其他管理委員、監察委員,任期都是一年,可以連選連任。如果不稱職,都可以隨時由大隊社員代表大會罷免。

十九、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在公社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管理本大隊範圍內各生產隊的生產工作和行政工作。

(一)幫助生產隊做好生產計劃;

(二)對生產隊的生產工作、財務管理工作和分配工作,進行正確的指導、檢查和督促,幫助它們改善經營管理;

(三)領導興辦和管理全大隊範圍的或者幾個生產隊共同的水利建設和其他農田基本建設;根據生產的需要,按照自願互利和等價交換的原則,組織各生產隊之間必要的協作;

(四)管好、用好大隊所有的大型中型農業機具和運輸工具;

(五)經營好大隊所有的山林和企業,領導好生產隊聯營的企業,督促和幫助生產隊經營好山林和企業;

(六)在全大隊範圍內,督促生產隊完成國家規定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的征購、派購任務,幫助生產隊安排好社員生活;

(七)管理全大隊的民政、民兵、治安、文教衛生等項工作;

(八)進行思想政治工作,貫徹執行中央的政策、法令。

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在做以上各項工作的時候,應該遵照第二章中有關的那些規定;在處理大隊辦的企業的時候,應該遵照第二章第十三條關於社辦企業的規定。

有些生產大隊,現在仍然作為基本核算單位,隻要群眾同意,就應該積極辦好。這些生產大隊,應該參照第四章關於基本核算單位的規定,處理各項工作。

第四章 生產隊

二十、生產隊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單位。它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直接組織生產,組織收益的分配。這種製度定下來以後,至少三十年不變。

二十一、生產隊範圍內的土地,都歸生產隊所有。生產隊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員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準出租和買賣。

生產隊所有的土地,不經過縣級以上人民委員會的審查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占用。要愛惜耕地。基本建設必須盡可能地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

生產隊範圍內的勞動力,都由生產隊支配。公社或者生產大隊向生產隊調用勞動力,必須同生產隊的社員群眾商量,不得到他們的同意,不許抽調。

生產隊集體所有的大牲畜、農具,公社和大隊都不能抽調。原來公社、大隊所有的農具、小型農業機械、大牲畜,凡是適合於生產隊所有和使用的,應該歸生產隊所有;不適合於一個生產隊所有和使用的,可以仍舊歸公社或者大隊所有;有些也可以歸幾個生產隊共有,聯合經營。

集體所有的山林、水麵和草原,凡是歸生產隊所有比較有利的,都歸生產隊所有。生產隊可以把零星的樹木,交給社員專責經營,並且訂立收益分配的合同,或者劃歸社員所有。

上麵所說的土地、牲畜、農具、山林、水麵、草原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經過社員大會或者社員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定下來以後,長期不變。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別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問題,經過社員大會或者社員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定下來以後,也長期不變。

二十二、生產隊對生產的經營管理和收益的分配,有自主權。

在接受國家計劃指導和不破壞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生產隊有權因地製宜、因時製宜地進行種植,決定增產措施。

在不破壞水土保持、不破壞山林、不破壞草原的條件下,生產隊有權在本隊範圍內,開墾荒地,經營荒山和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資源。

在保證完成國家規定的農副產品交售任務的前提下,生產隊經營所得的產品和現金,在全隊範圍內進行分配。這些產品和現金的分配和處理,由社員大會討論決定。

二十三、生產隊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當地的生產習慣和輪作製度,根據國家的計劃要求和本隊生產生活的需要,對於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對於糧食作物的品種,統籌兼顧,全麵安排,製訂本隊的生產計劃。

生產隊的生產計劃,必須發動社員充分討論、補充、修改,特別要征求有經驗的農民的意見,經過社員大會通過。

生產隊的計劃確定以後,要組織群眾,定期檢查,以保證計劃的實現。

二十四、一般的生產隊應該以發展糧食生產為主,同時根據當地的條件,積極發展棉花、油料和其他經濟作物的生產,並且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農作物的副產品,發展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其他副業生產。

在經濟作物集中產區的生產隊,應該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

在漁業區,應該專營漁業,或者以經營漁業為主。

在畜牧區,應該專營牧業,或者以經營畜牧業為主。

在山區和半由區的生產隊,要切實培育好和保護好山林,嚴禁過量采伐,嚴禁毀林開荒,並且積極地植樹造林,因地製宜地發展用材林、竹林、經濟林、薪炭林和山貨、林副產品的生產。在竹木集中產區的生產隊,應該以經營竹木為主,竹木生產和糧食生產相結合。

二十五、生產隊應該積極開展多種經營。

生產隊應該按照當地的需要和條件,積極發展農村原有的農副產品加工作坊(磨坊、粉坊、油坊、豆腐坊等),手工業(農具、燒窯、土紙、編織等),養殖業(養母畜、種畜、群鴨、群鵝、蜜蜂等),運輸業,采集,漁獵等項生產。

生產隊的多種經營,可以根據不同的生產內容,采取不同的形式:有的利用農閑季節,臨時組織勞動力,進行短途運輸、漁獵、采集等活動;有的組織一部分有技術的社員舉辦各種加工作坊;有的統一供應原料,組織社員分散加工。

原來由公社或者生產大隊經營的各種生產項目,凡是適合於生產隊經營,而生產隊經營又不妨害農業生產的,都應該下放給生產隊所有,由它們經營,一個生產隊無力經營的,也可以根據自願互利的原則,由幾個生產隊聯合經營,也可以由公社或者生產大隊繼續經營。

生產隊的多種經營,必須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和民主管理,帳目要定期公布。多種經營的產品和收入,都必須根據社員大會的意見,進行分配,任何人不許多吃多占。

二十六、生產隊必須認真保護、繁殖耕畜和其他大牲畜,要合理使役大牲畜,特別要注意養好母畜、種畜和幼畜。還要注意牲畜品種的改良工作。

集體所有的耕畜,根據各地方的不同情況,可以有多種多樣的適當的飼養辦法,可以實行個人包養、養用合一;也可以合槽喂養。究竟實行那種辦法,由生產隊的社員討論決定。生產隊應該保證耕畜飼草飼料的供應。

生產隊應該采用民主推選的辦法,嚴格選擇飼養員。對於有經驗的、愛護牲畜的飼養員,應該長期固定,不要輕易調動。對於保護、喂養、使用耕畜和防治耕畜疫病成績良好的單位和個人,都應該給以獎勵。如果因為管理、飼養或者使用不善造成耕畜死亡,應該由群眾研究,弄清責任,給有關人員以適當的處分。

生產隊應該獎勵繁殖幼畜。對於繁殖幼畜的有關人員,可以獎勵糧食或者現金,也可以采取幼畜分成的辦法獎勵他們。

生產隊的牲畜,可以拿到牲畜交易市場上出售或者調換。出售牲畜的收人,可以納入當年分配。

注意培養獸醫,特別是培養民間獸醫。及時防治牲畜的各種疫病。

二十七、生產隊必須認真保護現有農具,並且盡可能地添置新農具。

生產隊要選擇責任心強的社員,負責保管農具,並且盡可能做到管用合一。

生產隊應該有計劃地培養修理農具的工匠,負責修理農具。這些工匠,應該是亦工亦農。

小農具由社員自備自用。有些中型農具也可以由社員自行購置,生產隊需要借用的時候,必須征求社員本人的同意,並且付給合理的報酬,損壞了的照賠。

二十八、生產隊應該努力增加肥料,製訂全年的積肥計劃,組織社員常年積肥。為了多積廄肥,要提倡社員多養家畜、家禽。還要鼓勵社員多積土雜肥。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可能增加綠肥的種植麵積。

生產隊應該合理規定社員交售肥料的任務,並且按質論價,付給報酬。肥料的報酬,可以記工分,可以付給糧食和現金。超過規定數量、質量又好的,還應該給以現金或者實物的獎勵。

二十九、生產隊應該組織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參加勞動。對於男女全勞動力和半勞動力,都要根據生產活動的需要和各人的不同情況,經過民主評議,規定每人應該完成的基本勞動日。在規定女社員的基本勞動日數的時候,要照顧到她們的生理特點和從事家務勞動的實際需要。生產隊還要組織一切能夠從事輔助勞動的人,參加適合他們情況的勞動,並且按勞付酬。

三十、生產隊必須努力提高社員的耕作技術。要充分發揮有經驗、有技術的老農民的作用,聘請他們當顧問,傾聽他們的意見,認真研究他們的建議。要有計劃地組織青年人學技術,提倡老手帶新手。生產隊在檢查和總結生產的時候,要進行技術上的檢查、評比,對於技術上有貢獻的和積極傳授技術的社員,應該給以獎勵。

三十一、生產隊為了便於組織生產,可以劃分固定的或者臨時的作業小組,劃分地段,實行小段的、季節的或者常年的包工。建立嚴格的生產責任製。畜牧業、林業、漁業和其他副業生產,牲畜、農具、水利和其他公共財物的管理,也都要實行責任製。有的責任到組,有的責任到人。

對於勞動積極,管理負責,成績顯著,或者超額完成任務的小組和個人,要給以適當的獎勵。對於那些勞動不積極,管理不負責,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和個人,要適當降低勞動報酬,或者給以其他的處分。

三十二、生產隊對於社員的勞動,應該按照勞動的質量和數量付給合理的報酬,避免社員和社員之間在計算勞動報酬上的平均主義。

生產隊應該逐步製訂各種勞動定額,實行定額管理。凡是有定額的工作,都必須按定額記分,對於某些無法製訂定額的工作,可以按照實際情況,采用評工記分的辦法。

在製訂勞動定額的時候,要根據各種勞動的技術高低、辛苦程度和在生產中的重要性,確定合理的工分標準。農忙期間,農業勞動的報酬,應該高於平時。農業、畜牧業中有技術的勞動的報酬,應該高於普通勞動。手工業、林業、漁業、鹽業、運輸業等專業勞動的報酬,應該按照和農業勞動不同的標準計算。

生產隊製訂、調整勞動定額和報酬標準,不僅要注意到農活的數量,尤其要注意到農活的質量,並且都要經過社員大會討論通過。

生產隊在一時還不能推行定額管理的地方,必須搞好評工記分的工作。

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幹部和社員,一律同工同酬。每個社員的勞動工分都要按時記入他的工分手冊。社員的工分帳目,要定期公布。

三十三、生產隊有完成國家征購糧食、棉花、油料和派購農副產品的義務。國家在規定生產隊的征購、派購任務的時候,要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要保證生產隊多產多留。

國家應該根據等價交換的原則,逐步地規定工農業產品的合理比價。國家必須盡可能地提供越來越多的工業品,來交換農產品。向國家交售農產品較多的地方,應該得到較多的工業品,向國家交售糧、棉、油較多的地方,應該得到更多的照顧。

為著鼓勵農業生產的發展,照顧工業發展的需要,並且使城市人口和農業人口經常保持合理的比例,國家征收農業稅和統購糧食的數量,應該在適當的水平上,在一定時期內穩定下來。

要避免在社員留糧標準上的平均主義。按人口平均提供商品糧較多的生產隊,口糧標準應該高些。從事經濟作物、蔬菜、林業、牧業、漁業等各種生產的缺糧生產隊,在他們完成國家收購任務的條件下,應該保證他們的口糧標準不低於鄰近產糧區的口糧標準。

三十四、生產隊必須認真執行按勞分配、多勞多得,避免社員和社員之間在分配上的平均主義。

生產隊必須努力增加生產,節約勞動力和生產費用,嚴格控製非生產性開支,堅持少扣多分,從各方麵提高社員勞動工分的分值,增加社員的收入。

生產隊對於社員糧食的分配,應該根據本隊的情況和大多數社員的意見,分別采取各種不同的辦法,可以采取基本口糧和按勞動工分分配糧食相結合的辦法,可以采取按勞動工分分配加照顧的辦法,也可以采取其他適當的辦法。不論采取那種辦法,都應該做到既調動最大多數社員的勞動積極性,又確實保證烈士家屬、軍人家屬、職工家屬和勞動力少、人口多的農戶能夠吃到一般標準的口糧。

社員的口糧,應該在收獲以後一次分發到戶,由社員自己支配。

生產隊按照豐歉情況,經過社員大會決定,可以適當留些儲備糧,以便備荒防災,互通有無,有借有還,並對困難戶、五保戶,加以適當的照顧。生產隊儲備糧的數目,一般不許超過本生產隊在上交國家任務以後的可分配的糧食總量的百分之一,最多不許超過百分之二。豐年的儲備可以多些,平年可以少些。生產隊的儲備糧,由生產隊自己保管,生產大隊和公社都不許調動。儲備糧的使用,要由社員大會討論決定,並且規定一套便利於群眾監督的適當的管理製度,避免幹部多吃多占。

三十五、生產隊扣留的公積金的數量,要根據每一個年度的需要和可能,由社員大會認真討論決定,一般地應該控製在可分配的總收入的百分之三到五以內。少數經濟作物區、林區、城市郊區等收入水平較高的生產隊,扣留的公積金可以多一些。受了嚴重自然災害的生產隊,可以少留或者不留公積金。

公積金怎樣用,應該由生產隊社員大會討論決定,不能由少數幹部自由支配。

生產隊興辦基本建設和擴大再生產的投資,應該從公積金內開支。基本建設用工和生產用工,要分開計算。對於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社員,經過生產隊社員大會通過,可以規定他每年做一定數目的生產性的基本建設工,作為集體經濟的勞動積累。這種基本建設工,一般地應該控製在每個社員全年基本勞動日數的百分之三左右,超過這個規定的基本建設用工,必須從公積金內發給應得的工資。

在生產隊範圍內的,維修渠道和塘堰等小型水利的用工,改良土壤的用工,都可以同生產用工一樣記工分,參加當年分配。

三十六、生產隊可以從可分配的總收入中,扣留一定數量的公益金,作為社會保險和集體福利事業的費用,扣留多少,要根據每一個年度的需要和可能,由社員大會認真討論決定,不能超過可分配的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到三,

公益金怎樣用,應該由生產隊社員大會討論決定,不能由少數幹部自由支配。

生產隊對於生活沒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殘疾的社員,遭到不幸事故,生活發生困難的社員,經過社員大會討論和同意,實行供給或者給以補助。對於生活有困難的烈士家屬、軍人家屬和殘廢軍人,應該給以適當的優待。對於家庭人口多勞動力少的社員,生產隊應該根據他們的勞動能力,適當安排他們的工作,讓他們能夠增加收入,除此以外,經過社員大會討論和同意,也可以給他們必要的補助。這些供給和補助的部分,從公益金內開支。對於因公負傷的社員的補助,對於因公死亡的社員的家庭的撫恤,也都從公益金內開支。

三十七、生產隊必須實行勤儉辦隊。辦任何事情,都要精打細算、講求經濟效果,堅決反對大手大腳,鋪張浪費。

生產隊必須建立和健全財務管理製度。一切財務開支,都要遵守規定的批準手續,凡是不合規定的開支,會計有權拒絕支付。一切收支帳目,都要按月向社員公布。屬於生產隊所有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都要認真保管好,防止貪汙、盜竊和損失。管糧、管物資、管錢、管帳,都要有人負責。生產隊長要經常檢查和監督財務工作和物資保管工作,但是不要經管現金和物資。

三十八、生產隊必須實行民主辦隊,充分發揮社員當家作主的積極性。

生產隊的生產和分配等一切重大事情,都由生產隊社員大會討論決定,不能由幹部決定。事先都應該征求社員的意見,向社員提出幾種不同的方案,並且把每一種方案的具體辦法向社員說清楚,經過充分討論,由社員大會民主決定。

生產隊社員大會要定期開會,每月最少開一次。社員大會也可以根據生產和分配工作的需要,根據社員的要求,臨時召集。

生產隊的隊長、會計和其他管理委員,監察委員或者監察員,都由生產隊社員大會選舉,任期一年,可以連選連任。

生產隊長應該由成分好、勞動好、農業生產經驗比較豐富,懂得同群眾商量、辦事公道的農民擔任。

生產隊長、會計和其他管理委員、監察委員或者監察員如果不稱職,社員大會可以隨時罷免。

生產隊管理委員會至少每月向社員大會作一次工作報告。對於全隊有多少收入,有多少開支,庫存有多少物資,社員做了多少工分,交售了多少肥料,分配多少糧食和現金等等社員所關心的事情,必須向社員一筆一筆地交代清楚。社員有權查問,有權提出批評和建議。

生產隊管理委員會,應該隨時聽取社員的各種不同意見,既要按照大多數人的意見辦事,又要保障少數人的民主權利和經濟利益。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大學生過剩內卷為資本廉價勞力










走資派改革開放後教育產業化市場化無序化之後大學畢業生過剩時,所以過剩的大學生們找不到對口的專業工作無經濟收入而陷入生活的困境,一方麵是走資派特色政府教育方針試錯的責任,另一方麵是走資派特色政府四十年來用上大學讀書能改變命運,即不用參加勞動就可以做人上人的忽悠,因為讀過書,就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靠勞動改變自身的處境所形成的。

走資派鄧小平篡權上台後的教育產業化,特色政府的教育界內向年輕人鼓吹:“上大學讀書是為了改變命運“、“考到北京去,全中國的女人給你挑,考到合肥去,全安徽的女人給你挑,你考不上大學,跟你過日子的隻能是你的小學同學和初中同學。隻有娶到好老婆才能改善基因,生出更好的兒子。我要讓自己的兒子娶一個美國白人,因為美國的基因就是強大的!”

社會上掀起了”一切向錢看爭先富“、“寧當小三,不嫁窮漢”,“寧願坐在奔馳車上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笑貧不笑娼,笑貧不笑貪”,“現在是商品社會,每個人都在為自己利益打拚。如果女人隻剩下身體可賭明天,那又何必猶豫!”……這位教授,“話糙理不糙”,“砸爛平均主義大鍋飯鐵飯碗”,這“理”,“新啟蒙”破除“傳統觀念”後,一直是多年居主導地位的價值觀念——不是學生不買賬,陳教授可以演講到兩千場。

“救亡壓倒啟蒙”,“資本主義補課論占主導”,用資本主義的市場化教育培養“精致利己主義”,可惜走資派們又不能將年輕人都變成“資本家“、“丁舉人”或“民國範兒”,許多做著升官發財先富起來的中國夢的年輕人改變命運的路走不通時,大多數的年輕人產生難免質疑或者直接躺平,這時走資派官員和資本家及公知磚家叫獸們,再回過頭來指責大多數年輕人沒變成先富者,並教導他們要好好為先進生產力打工,要有做好“996是福報”的心態,要“好好苦幹賣力幹,日子會越來越甜的”……。然而,新時代的年輕的學子們就不買賬了。《打工妹》之類受追捧時代,已經是過去時了。

毛澤東時代不是強調“知識分子與工農大眾相結合”,培養勞動者要知識化的嗎?“但走資派改革開放後教育產業化市場化無序化之後大學畢業生過剩時,所以過剩的大學生們找不到對口的專業工作無經濟收入而陷入生活的困境,一方麵是走資派特色政府教育方針試錯的責任,另一方麵是走資派特色政府四十年來用上大學讀書能改變命運,即不用參加勞動就可以做人上人的忽悠,因為讀過書,就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不願意靠勞動改變自身的處境所形成的。

魯迅寫《孔乙己》是控訴那產生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和科舉製度,用“呐喊”喚醒人們,起來“掀掉吃人的筵席”。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是“被吃者”,丁舉人、錢秀才、趙老太爺才是“吃人者”。站在丁舉人角度批判孔乙己的偷與懶,不算創新。

毛主席強調知識分子“脫掉長衫”與工農大眾相結合,革命年代,“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砸爛人吃人的社會;建設年代,是為了“知識分子勞動化,勞動人民知識化”,逐步消滅三大差別,鏟除孔乙己悲劇的再生土壤。共產黨人的理想,就在改天換地。

教育產業化,資本支配教育。大學生過剩內卷,為資本擴充了廉價的產業後備軍。失業隊伍不斷擴大,“成功”“先富”越來越渺茫,心靈雞湯的安撫作用日漸式微,“話語”轉換成“脫掉長衫”的現實教誨:認清現實,脫掉長衫,外賣小哥、快遞員、建築工……也是“福報”嘛!“好好幹,日子會越來越甜!”

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一部分,不朽的金句。如今,“工人階級”,多麽想成為“知識分子的一部”哪!再“好好幹”,弱勢群體想擠進白領金領隊伍,那麽容易!

上大學,在市場價值體係中,原是為大眾設計的“改變命運”的一條通道。條條大道通羅馬,至今依然可以激發億萬眾生的亢奮,擠奔這“階層躍升”的金光大道。而市場呼喚出的叢林,日益露出猙獰與殘酷,生活之樹現在送你口中的,就是苦澀之果了。

流性話語的嬗變,極富機趣。“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幫後富”,“不會出現百萬富翁”……玉成了“長衫”理想的煌煌。

產權明確,私產神聖,管理層收購,快賣賣光,“資本野蠻生長”,億萬富豪紛紛移居海外,聲討“仇富”“民粹”“愛國賊”“保護” 聲音日高,遮蔽了“長衫”的金光。

孔乙己是百年古董,當代“交鋒”中的話語符號,更耐品味。“司馬南炮轟聯想,目的在於砍旗,砍改革開放這麵旗幟!”。“聯想就是這次國企改革的成功的一個標杆,因此也就成為改革開放的一個標杆。司馬南置聯想改製的曆史大背景與改製帶來的巨大成果於不顧,罔顧經濟規律和底層百姓大眾的真實狀態與現實需求,質疑聯想國有資產改製,實質就是砍旗,砍國企改革的旗,最終砍改革開放這麵旗幟。”

“旗幟”雲雲,並非誇大,不是“改革先鋒稱號”的權威授予,“教父”含金量倒是更高,“科技產業化的先行者”、“商業領袖”等名頭,曾經滿天飛舞。

這套華麗袞服,曾經是刀槍不入的法衣,如今,南鑼鼓巷草民一戳,馬上破綻百出。“改革開放造就聯想”,變成不能追究的“原罪”,“做過貢獻”的“善待”,“能不……就不”的超國民待遇了。

“砍旗”雲雲,是話語,也是棍子,不由想起40年前的一段話語“交鋒”,真令人感慨萬端。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加稅》!這是近期的熱門話題






《加稅》!國內《加稅》:加在每一個正在工作的人的頭上,資本家也交稅?資本家交的稅來源於在資本家手下打工的每一個勞動者,也稱打工者。如果沒有打工者,資本家拿什麽交稅?

《加稅》!國對國之間的《加稅》:對政府和被加稅的生產商資本家是有利了多收到錢了。而對消費者來說,物價上漲了多化錢了,這加的稅都加到每一個消費者頭上了。

所以說,《交稅》都是些勞動者和消費者。而勞動者和消費者是占人群中的大多數人。說到底,《交稅》都是些老百姓,而非資本家。

有篇這篇作文特別好:

香港的小學生曾寫過一篇題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記電訊、7-11、惠康...... 看著一間一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祝福與欽賜。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钜。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香港建起力場、為打工仔遮風擋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付出了那麽多,隻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這篇作文的最後說:資本家“隻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一個香港小學生的感悟。

這篇作文來自於博主《successful》轉發的一篇博文:《子午|毛主席會如何對付李嘉誠?》博文內容如下:

筆者覺得,毛主席必然從改造香港的社會關係做起,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就算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至少也要一步步逼著李嘉誠們把不義之財吐出來,把民心爭取過來。
  
近日,霍英東長孫霍啟剛發聲表示:“大家都很清楚我的立場,我是堅決愛國的,並要旗幟鮮明地勇於鬥爭。”霍啟剛稱,“不要因為害怕這種說法或者這種情況而縮退。”

霍啟剛發聲的背景是李嘉誠計劃向由貝萊德牽頭的財團出售43個港口,《大公報》猛批李嘉誠不愛國。霍啟剛的這一表態明顯是針對李嘉誠的。

然而,這一表態似乎沒有得到大陸網民的認可。在知乎的相關答題下麵,400餘條回答,幾乎是一邊倒地嘲諷霍啟剛吃“愛國飯”,還有不少人為李嘉誠喊冤。

李嘉誠向美國出售港口運營權當然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行為。

當年大陸國企要買李嘉誠的港口,李嘉誠沒有答應,那時的出價並不比現在貝萊德的出價低,況且彼時李嘉誠占有的巴拿馬港口的股權僅為目前的一半,所謂“在商言商”是說不過去的。

李嘉誠對美出售港口的時機,正是美國已經對華全麵發動經濟戰之後,這些港口和碼頭的控製權和經營權成了美國對華經濟戰的重要戰略資源;站在國家和民族立場,李嘉誠的行為無異於資敵。

然而,知乎卻沒有出現一邊倒地譴責李嘉誠的現象,而知乎隻是大陸網絡輿論生態的一個縮影。

霍啟剛是不是在吃“愛國飯”,是不是“口惠而實不至”,咱們暫且不評論;但是,大陸網民在李嘉誠賣港口事件中並非一邊倒地討伐李嘉誠,甚至還有不少人為李嘉誠喊冤,這樣的局麵恐怕要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了吧?

其實,這樣的局麵在香港並不陌生。

六年前香港的事讓人記憶猶新,事情的起源固然有美英勢力作祟的因素,但香港的民生之困卻是觸發事件的根本因素,正所謂“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香港的小學生曾寫過一篇題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記電訊、7-11、惠康...... 看著一間一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祝福與欽賜。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钜。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香港建起力場、為打工仔遮風擋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付出了那麽多,隻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事實的確如此。

李嘉誠家族作為香港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帝國,其產業布局雖然經曆了近年來的資產調整,但仍然控製著香港房地產、能源、零售、電訊等多個關鍵領域。例如,長實集團仍是香港最大的地產商,香港電燈公司和電能實業壟斷香港約50%的電力市場,屈臣氏集團和百佳超市至今是香港無人可以撼動的零售巨頭……

彭博商業周刊曾用一幅圖簡潔了當地說明李嘉誠等富可敵國的香港“四大家族”是怎樣控製700萬市民的生老病死。

正是李嘉誠、鄭裕彤、李兆基、何鴻燊這樣的資本巨頭讓香港的貧富差距和裙帶資本主義程度冠軍常客,財富集中度接近80%。

也正是他們製造了香港廣大普通市民的相對貧困化和絕對貧困化,製造了香港年輕人的前途無望:

然而,香港的年輕人卻不去恨給他們製造困境的李嘉誠們,反而將矛頭指向港府和大陸;不僅如此,他們還與李嘉誠眉來眼去,李嘉誠家族旗下的企業還為他們提供物資。

這樣的局麵是怎麽造成的?

筆者在上篇談李嘉誠的文章裏十年之前的輿論瘋狂吹捧李嘉誠,把李嘉誠奉為成功學典範的,這並不是個例。

五年前,賭王何鴻燊去世的時候,大陸媒體亦給了很高的評價:

何鴻燊是怎麽發家的,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當上了“賭王”的黑社會,依然是“黑社會”;然而,當上了“賭王”的黑社會,卻可以成為座上賓,可以成為各路媒體膜拜的“神”。

何鴻燊死的時候,還有人拿他與李嘉誠做對比,來論證何鴻燊是“愛國”的,是“進步”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當梁振英為了解決民生問題,觸動了大鱷們的利益的時候,何鴻燊痛責對方向董建華“獻出八萬五衰計,一棍打死班有錢佬,打冧地產市場”,更是直言:“若他(梁振英)日後做特首,我第一個放棄香港……他最憎有錢人,我要返澳門。”此等“愛國”的何鴻燊要置香港700萬底層市民於何地?!

以此類推的話,霍啟剛的“愛國”表態能有多少含金量也就不難看出來了。

當李嘉誠、何鴻燊們依然是“座上賓”的時候,也就不能怪普通的網民“不愛國”了。

李嘉誠的“不愛國”又不是一次兩次了,而輿論場對他的討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然而這有什麽用呢?

回到本文的標題,假如毛主席還在的話,他會如何對付李嘉誠呢?

筆者覺得,毛主席必然從改造香港的社會關係做起,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就算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至少也要一步步逼著李嘉誠們把不義之財吐出來,把民心爭取過來。

那時,輿論上討伐李嘉誠才能一呼百應,“在商言商”的李嘉誠也才會真正忌憚,畢竟民意沒了,市場也就沒了。

下麵是我的評論:

這就是走資派鄧小平的設計:

1984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港澳同胞國慶觀禮團時表示:

我們在協議中說五十年不變,就是五十年不變。我們這一代不會變,下一代也不會變。到了五十年以後,大陸發展起來了,那時還會小裏小氣地處理這些問題嗎?所以不要擔心變,變不了。

1990年1月,鄧小平會見香港富商李嘉誠,在談到香港一國兩製時說:

不會變、不可能變、不是說短期不變,是長期不變……就是說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沒有變的道理……

在澳門前途問題談判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提出了一國兩製、澳人治澳,原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的方針。

同樣地,《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條相應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製度和政策”,以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製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等語。

根據五十年不變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承諾香港回歸及澳門回歸後,保持其原有製度不變的時間分別截至2047年6月30日、2049年12月19日,由此亦衍生出“2047年香港前途問題”、“2049年澳門前途問題”,並同時引申出一國兩製是否有期限的爭論。

《不會變、不可能變、不是說短期不變,是長期不變……就是說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沒有變的道理。》===《(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製度和政策”,以及“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製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大陸也資本主義了)(香港奧門)更沒有變的道理》。

《五十年不變》的好處是:香港和澳門的資本家繼續發財,打工仔繼續《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

《五十年不變》對大陸的好處是:向香港和澳門的資本家學習,讓大陸的少數人先富成為資本家。

這就是走資派鄧小平總設計師的圖謀。

毛澤東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在世時發動文革批一下。後代的打工仔們幾人能理解?

(《鄧小平與胡喬木的談話》“要把文革說的像日本鬼子進中國來一樣的壞,具體怎麽做是你們理論家的事,我相信你們是有辦法的”)

聽信四十多年來走資派鄧小平們的謊言謠言後,一些後代的打工仔們也跟著拿文革中的一些走資派鄧小平們幹的壞事來否定抹黑文革和毛澤東。

本文作者有想法:“筆者覺得,毛主席必然從改造香港的社會關係做起,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就算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至少也要一步步逼著李嘉誠們把不義之財吐出來,把民心爭取過來。“

但隻是“夢想“。走資派及新興的資本家們會去“打倒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嗎?走資派及新興的資本家們的貪來的財富就是通過香港再轉移到西方國的。走資派及新興的資本家們和李嘉誠們的資本霸權是站在同一戰線上的。資本家權貴們繼續發財,打工仔們繼續《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

這篇作文好:

香港的小學生曾寫過一篇題為《李家的城》的作文:

“屈臣氏、百佳、和記電訊、7-11、惠康...... 看著一間一間誠哥旗下的物業,我心中有無比的感動。香港內一切的商店,不論是哪種的類型,全是誠哥帶給我們的祝福與欽賜。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當然,香港傳說中的三位一體就是他們:李嘉誠、李澤楷、李澤钜。他們的力量遠超人類,為香港建起力場、為打工仔遮風擋雨、使香港免受風球、暴雨的侵襲。他付出了那麽多,隻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資本家:《隻是希望我們可以準時上班,不準時下班。這都是誠哥的偉大。》

《李嘉誠,名副其實,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

走資派,資本家是“我們的上帝,萬物都是他所創造。“的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