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人一票選的專製獨裁美國總統

(2025-02-06 17:30:27) 下一個

一人一票選的專製獨裁美國總統

 

 

 

什麽是一人一票?什麽是選的?什麽是一人一票選的專製獨裁?什麽是一人一票選的專製獨裁美國總統?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不到一個月內作出了最好的答案。專製獨裁就是好!高效率!做善事!搞擴張!耍霸權!就是“我說了算“!奈乎我也?什麽狗屁人權?什麽狗屁世界組織?“我退出“!何奈我也?專製獨裁是一人一票選的!是受大多數美國人民受權的。法律允許的專製獨裁,《反共華人》不服?能咋的?

新聞:《暴力裁員 曝川普要裁掉USAID超1萬員工 隻留290人…》

文章來源: 國際PAI 於 2025-02-06 
 
美國政府正在經曆重大瘦身改革,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首當其衝。

據《紐約時報》2月6日報道,據3名了解裁員計劃的人士透露,川普政府計劃在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1萬多名員工中,隻保留約290人。裁員計劃是在6日的一次電話會議上告知各機構領導人的。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際開發署大量高級職員近期已被停職,其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總部辦公室也已被關閉。

新聞:《特朗普裁員 環保署岌岌可危 司法部這辦公室也遭殃》
文章來源: 法廣 於 2025-02-06 
 
特朗普傳將關閉環境正義辦公室

特朗普上任之後,環保署部分部門岌岌可危,司法部的環境正義辦公室也遭殃。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不到一個月,新政府已經對聯邦機構積極展開調整,尤其是那些專注於環境保護和公民權益的機構,導致員工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

最新的舉措發生在2月5日,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環保署(EPA)的員工在周三被告知,政府計劃關閉環境正義與外部民權辦公室,並將該辦公室的員工置於行政休假狀態。

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消息稱,該部門的首席副助理行政官塞戈維亞 (Theresa Segovia) 周三告訴員工,本周將出現大規模人事變動。

這是特朗普政府為了拆解或重組由前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推動的環境正義計劃,近期的變動使現任和前任聯邦員工陷入困惑,報道指,許多人對領導層缺乏清晰的指引和支持表示失望。

環保署的環境正義辦公室是在拜登政府下成立,為了解決低收入和少數族裔社區所麵臨的環境汙染問題。該辦公室的目標是將聯邦氣候資金的40%,引導到曆來承受汙染和氣候風險的弱勢社區。

特朗普政府官員表示,這些環境正義計劃,包括環保署的計劃,出於政治動機,“浪費了納稅人的資金”,這是白宮重複強調的。然而,批評者警告說,這些措施將削弱政府在保護弱勢社區方麵的努力。

一些立法者對特朗普政府的行為表示擔憂,特別是對氣候相關計劃資金的凍結。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報道,四名參議院撥款委員會民主黨高層議員向環保署署長李·澤爾丁(Lee Zeldin)發送了一封信,指控政府未能發放由拜登政府基礎建設計劃撥付的資金,並稱這一行為是“重大失職”,信裏寫道:“環保署的所有資金都必須依法提供和支付,沒有例外。”

曾在該辦公室任職的特賈達(Matthew Tejada)告訴《華盛頓郵報》:“關閉環境正義辦公室將意味著全國各地,尤其是曾經受到汙染最嚴重的社區將麵臨更多有毒物質、危險的空氣和不安全的水源,”

另外,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新任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周三宣職後,采取的首批行動之一就是撤銷了前任司法部長關於環境正義的指示。邦迪還指示所有美國檢察官辦公室負責人,撤銷任何“實施前政府環境正義議程的備忘錄、指導或類似指令。”

在司法部環境與自然資源部(ENRD),一個負責為聯邦政府的環境行動辯護的關鍵部門,已經約20名員工將被解雇,作為“重組”工作的一部分。 ENRD的變動被一些人視為特朗普試圖重塑美國政府對待環境法的方式。曆來,該部門的職業律師在不同的政府間維護主要的環境法規,包含在奧巴馬政府推動“清潔電力計劃”,還是在特朗普第一政府時期支持更寬鬆的規定時。

“該部門麵臨自1909年建立以來最深刻的危機,”一群法律教授和前ENRD律師投書Legal Plant,一個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學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成立,主要關注氣候政策和環境法的平台,警告這些變動將徹底改變美國政府對環境挑戰的回應方式。

新聞:《特朗普太拚了!媒體都急了:總統你能不能休息一天》

文章來源: 牛彈琴 於 2025-02-06 

每天都有重大消息,甚至石破天驚的事件出來。

以至於美國很多媒體記者現在都疲憊不堪,我看到,甚至有美國媒體都公開呼籲,特朗普總統,你能不能休息一天……

因為上台不到半個月,特朗普重大政策主張言論,就沒有絲毫停止的跡象。

比如,最近,他主張流放加沙巴勒斯坦人,這麽石破天驚的消息,以至於白宮辦公廳主任蘇西·威爾斯都瞪大了眼睛,國務卿魯比奧是看電視後才知道的重大消息,媒體該不該報?

必須報道啊!

這代表著美國中東政策的重大轉變,而且,阿拉伯國家、歐洲各國以及全世界都會反對。

能不報道嗎?

關鍵這樣重大的消息,特朗普像批發專業戶一樣,一件接著一件。

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要不要報道?

這樣影響全世界貿易的報道,必須報道啊!

但這隻是一個開始,特朗普隨後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與墨西哥總統辛鮑姆通電話,要不要報道?通電話後,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轉彎,關稅推遲1個月,要不要報道?

還有,特朗普要開疆拓土,要拿下加拿大,要吞並格陵蘭島,還要掌控巴拿馬運河,他幾乎每天都要說上幾句,要不要報道?

還有,特朗普暴力裁員,要求美國公務員主動辭職,要對調查過他的FBI特工秋後算賬,要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下一步還要解散美國教育部,每天都有新進展,要不要報道?

還有,他一言不合就退群,退出《巴黎協定》,退出世衛組織,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而且他立場不斷反複,比如,暗示世衛組織改到美國滿意為止,美國還可以繼續加入,要不要報道?

更要看到,上麵列舉的這些,還隻是特朗普石破天驚重大政策主張言論的一小部分。

他是社交媒體達人,一言不合就發推,任命幹部先上網,重大政策網上見,高興起來,一天幾十上百條推文,對特朗普來說,那是家常便飯。

這樣的更新頻率,感覺比我們很多媒體的社交賬號,還要高些。

在這些推文中,特朗普或大罵四方,或宣布重大決定,作為媒體,你要不要報道?

更關鍵的是,媒體記者們要休息要睡覺有家庭生活,特朗普有時可幾乎24小時不間斷發推。記者編發新聞,也不可能隻發表特朗普言論,好歹還得交代下背景,甚至聯係被批評對象回應。

媒體記者能不累嗎?

我看到,有記者就公開呼籲:拜托了,特朗普總統,就讓我們鬆口氣吧,我們不習慣這麽辛苦地工作,為什麽一個總統要做那麽多事呢?

還有媒體抱怨:我懷疑特朗普是否了解什麽是總統,他應該考慮一下我們的福祉,我們不習慣這樣工作……

當然,還有很多記者更抱怨,特朗普的很多話,完全沒有章法,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列舉的一些數字和事實,也感覺都不靠譜,這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核實。

比如,加沙流放計劃,你覺得靠譜嗎?可能性有多大?但特朗普樂此不疲,全世界都很震驚。

特朗普很拚,累的也不僅僅是媒體記者,還有白宮工作人員。

據說,白宮新聞組的幾個工作人員,最近都累得緊急送了醫院。

還有,因為特朗普講話實在太多,車軲轆話總是不停,就職當天他就說了2.2萬個單詞,視察北卡和加州災區時又說了約1.7萬個單詞,白宮速記員累得都要虛脫,白宮正在緊急招聘新的速記員。

所有這些,在拜登時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最後,怎麽看?

還是粗淺三點吧。

第一,特朗普絕對精力旺盛。

78歲的人了,日理萬機,這樣的精力,實在讓人佩服。

尤其是車軲轆話的水平,在美國總統中,絕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第二,特朗普知道怎麽上頭條。

按照共和黨傳播策略師凱文·馬登的說法,特朗普的優勢之一,就是他有“製片人思維”,“他會不斷規劃下一個小時的‘節目’,並牢牢抓住觀眾注意力。”

所以,上台半個月,他每天幾乎都有重大政策。

哪怕沒有,他的爆炸性言論,也足以讓他成為各大媒體的頭條。

第三,美國媒體的苦日子來了。

該報還得報,畢竟特朗普是美國總統,漏了重大新聞怎麽辦?

如果不報,特朗普生氣起來,那絕對也有他們一壺喝的。

你有沒有看到,就因為跟特朗普不對付,五角大樓一不做二不休,將《紐約時報》、NBC新聞等老牌媒體,一腳就踢了出去。

當然,對於世界來說,看多了特朗普的頭條,看多了他石破天驚的政策言論,或許更多是免疫,還有嚴重的審美疲勞。

特朗普又說啥了,見多了,見怪了,就不那麽重要了。

隻是苦了美國媒體記者,大統領剛上台,正大刀闊斧幹得上癮,讓他休息一天,估計也就是一個美好的願望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